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 录摘 要21.非语言行为概述42.犯罪嫌疑人的非语言行为42.1身体动作与姿态行为42.2面部表情62.3 生理表现83.非语言行为的运用策略93.1创设讯问氛围93.2高度重视已经掌握的证据的运用103.3运用非语言行为应该注意的问题10参考文献:11摘 要公安机关在实施讯问中,非言语与言语手段往往是并存的,非言语讯问有其独特的甚是言语方式所无法替代的作用。作为重要的讯问策略,其运用可体现在以下方面:重视讯问环境的创设,高度重视对现有已经掌握证据的适用并且要严格关注审讯双方适时情况的变化,推动审讯工作的成功。关键词:审讯;非语言行为;非语言策略审讯中非语言行为浅析公安机关为了查明犯罪嫌疑人是否犯罪、犯罪的情节轻重,依法对犯罪嫌疑人进行审讯,以获取有关案件事实的犯罪嫌疑人真实供述或者辩解。审讯工作是一项审讯人员和犯罪嫌疑人之间进行的高策略、高技巧的工作,通常,这种交流主要可以分为两种形式:语言交流和非语言行为的交流。语言交流是审讯工作中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同时,非语言行为的交流对提高审讯工作的成功率,获得更加接近案件真相的相关证据具有更为重要的作用。犯罪嫌疑人一般能够认识到询问的结果直接关系到自身的前途、命运,在审讯工作中通常具有试探、拒绝交代、存在侥幸心理等不同的心理特征,犯罪嫌疑人会尽可能的控制自身的语言,尽可能的规避说出对自己不利的话语,这直接导致审讯人员通过语言交流很难及时、有效地取得审讯工作的成功。但正如弗洛伊德曾说,即使他的嘴唇保持沉默,他也会用手指尖喋喋不休,背叛会从他的每一个毛孔慢慢流出。也就是说,尽管犯罪嫌疑人可以尽可能的控制自己的话语不暴露自己的行为,但是在一定情境以及一定的心理状态的影响下,犯罪嫌疑人很难控制自己的非语言行为。公安机关审讯人员如何正确运用非语言手段向犯罪嫌疑人传达一定的信息,如何理解和掌握犯罪嫌疑人所表现出来的非语言行为代表的相关讯息,是公安机关取得审讯工作突破的重要保证。当前,我国公安机关工作人员在侦查讯问活动中更加倾向于通过语言交流判断犯罪嫌疑人是否存在一定的犯罪事实,很少存在对非语言行为的分析,尽管随着审讯技术手段的不断发展,能够有效掌握和分析犯罪嫌疑人非语言行为所传递的信息的可能性大大提高,但在审讯实践中对犯罪嫌疑人非语言行为的关注度仍旧较低。同样,犯罪嫌疑人也很少控制自身的非语言行为,这样,犯罪嫌疑人的非语言行为更加能够反映其心理活动。如果审讯人员能够高度重视非语言行为手段的利用和分析,就能够有效提高对犯罪嫌疑人的相关供述和辩解的正确认知。本文从非语言行为的内涵入手,进而考察犯罪嫌疑人可能的非语言行为以及审讯人员可以利用的非语言行为的有效途径,为总结犯罪嫌疑人非语言行为所表达的心理状态和公安机关审讯人员如何有效利用非语言行为手段提出见解,以保证审讯人员驾驭审讯工作全局,顺利完成审讯工作。1.非语言行为概述所谓非语言行为是指与说话者言语行为相伴而产生身体姿势、手和腿的动作、目光接触、脸部表情以及副语言行为。 赵桂芬.讯问中的非语言行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03(3):106.当然,学界关于副语言是否是非语言行为的认知并不一致,有的学者对副语言是非语言行为的构成部分并不认同,但笔者坚持认为副语言是非语言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非语言行为产生的内在动机在于非语言行为实施者期待通过非语言行为改变或者掩饰自己的心理状态,以尽可能的减轻内心的焦虑和不安。非语言行为具有典型的特征,极强的真实性是语言行为的重要特征,由于很多非语言行为是在一定心理作用下有个体不自觉的做出的,是一种潜意识的行为,很难通过意识进行控制。在这一特征的影响下,非语言行为具有很强的环境、情境激发性,通过一定的环境设置和情境激发很容易让具有某种心理特征的非语言行为产生,非语言行为一般依附于语言行为,很少单独出现。2.犯罪嫌疑人的非语言行为在具体的审讯工作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犯罪嫌疑人非语言行为主要存在以下几种:2.1身体动作与姿态行为一般说来,人类个体与个体之间的下意识动作存在差异,但绝大多数的人心理紧张或者说谎时下意识的会出现一定的小动作,诸如:摸鼻子、后脑勺、耳朵,脚在地上滑来滑去或敲打地面,整理衣服或首饰,说话时用手挡住嘴或眼睛,交叉双臂或双腿,把手垫在身下或放在两腿中间以及把脚缩到椅子下等 陈世革.论犯罪嫌疑人在询问中的非语言行为,河北公安警察职业学院学报,2008(9):17.。作出这种动作时,动作本人并不知道,也很难通过意识进行控制。作为被讯问的犯罪嫌疑人个体通常会因为掩盖犯罪事实而说谎,从而导致其心理紧张或者情绪波动,产生焦虑、烦躁不安的后果。这样的非语言行为通常会被解释为受讯问个体存在说谎的迹象。有关的实现表明 Ekman and Friesen, 1969, 1974,与非语言欺骗有关的实验研究证实了这种迹象的存在。该实验通过让实习护士观看一部愉快的电影和一部不愉快的电影,随后,询问该护士的真实感受,特别是让护士在观看一部不愉快的电影后说谎,在这样比对的基础上,观察实习护士的身体动作,结果证实,该实验在判断实习护士的身体动作时有非常精确的判断。在观察说谎者的过程中,说谎者的真实语言或者动作出现难以判断的现象。但随后的研究并不能总是证实身体运动可以作为欺骗的线索。因为撒谎者并不倾向于具有多动的身体,但他们确实表现出更多的调整性运动倾向DePaulo, Stone and Lassiter,1985a。Inbau等学者指出,如果在讯问过程中接受测试者将一个膝盖放在另一个膝盖上面,如果只是出现放在上面的这只脚的抖动,只能说这是该个体存在一定的焦虑,而不能必然证明其说谎,但如果这种抖动存在明显的动作变化,并且这种变化和语言行为同时发生,这就可以理解为被讯问者存在欺骗讯问者的迹象,但这种变化只发生在很短的时间内,持续一到两秒钟即又恢复原有的正常动作。犯罪嫌疑人的身体姿态同样是非语言行为的重要组成之一。在公安机关进行侦查讯问时间过程中,犯罪嫌疑人的身体姿态会暴露其情绪活动情况、内心的自信与否、对某一问题的兴趣程度等。如果说犯罪嫌疑人对被讯问的话题说实话,他会表现出较高的参与兴趣和自信,这种情况下,犯罪嫌疑人一般不会改变坐姿,身体呈现比较放松的姿态,特别是在阐述其认为比较重要的问题时,被讯问人会向讯问人员倾斜。如果讯问的时间较长,被讯问人可能会多次改变其身体的姿态,但这种改变是自然的、随意的。如果犯罪嫌疑人对某一问题存在回避或者说谎,在身体姿态上会呈现出另外一种表现。通常,犯罪嫌疑人会通过刻意的改变坐姿,或者通过拉开与讯问人的距离,同时表现出对被讯问问题的冷漠,这种情况下,被询问人一般不会直面讯问人员,其内心心理的退却会使其身体姿态尽可能的远离讯问人员。同时,在保持这种身体姿态过程中,其姿态改变的频率要低于通常水平,其身体姿态呈现紧张的现象,最可能的表现是在整个接受讯问期间保持最初的身体姿态不变。不同的犯罪嫌疑人有不同的身体姿态的表现,但都表现为退却性的、不参与、不配合的紧张身体状态,诸如有的将腿收起放在椅子下,有的坐在自己的手上。他们也可能会交叉双手或双腿,让身体收成一团并且肌肉紧缩,这种姿势是防御性,因为嫌疑人感到自己在侦查人员面前易受伤害。 赵桂芬.讯问中的非语言行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03(3):107.2.2面部表情罗曼罗兰说:“面部表情是多个世纪培养成功的语言,比嘴里讲得更复杂到千百倍的语言。”面部表情是人的情绪的最直观的反应,不同的情绪体验通常能够直观的通过面部表情进行表现,也正是因为如此,人类的面部表情非常丰富。但是这种丰富而复杂的面部表情同样存在一定的规律,在这些表情中,总有一个较为标志性的表情存在。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通过观察一个人的面部表情通常即可判断该个体正在经历的情绪体验是痛苦还是愉快,这也就是说,通过判断个体的面部表情对理解个体的内心情绪和语言表达的真实性具有重要的作用。纵观当前关于面部表情的相关研究,研究者关注较多的是个体在阐述某一问题时是否存在笑容以及笑容出现的时机和次数。相关研究表明,如果行为人试图欺骗其阐述的对象,其出现笑的次数的可能性要低于说真话的个体,尽管这种数量的差别非常少,研究者认为仍旧是可以测量和判断的。 Ekman、Friesen和OSullivan的研究表明,当人经历实际的快乐时,会产生比经历虚假的快乐时更频繁的能够带动眼部周围表层肌肉运动而不是仅牵起嘴角肌肉的微笑;当人试图用快乐的面具隐瞒强烈的消极情绪时,包括与消极情绪(如厌恶、愤怒、恐惧、悲哀或轻视等)相关的肌肉运动时产生的微笑,会比没有经历消极情绪时出现得更为频繁。但在公安机关讯问犯罪嫌疑人的过程中,这种微量的笑容的次数的差别能否被实施讯问者掌握和区别仍旧是应用的一个问题,相关研究也表明,研究对象并没有表现出比碰巧更好区别城市面孔与撒谎面孔的能力 Ek-man, Friesen, 1974.。所以,公安机关从事讯问的人员要区别这类的面部表情的变化也许需要专门的训练才能够掌握。当然,根据笔者掌握的在讯问过程中出现的情况分析,在被讯问者的表情变化中也会因不同的个体存在不同的差异。特别是某些个体具有一定的讯问和反讯问知识,在讯问过程中,通常具有较强的反侦察和交代能力,故而讯问人员如果不能够较好的判断被讯问人员面部表情的真实变化与虚假变化,极有可能导致讯问的失败。当然,被讯问者的微笑能够提供实际的欺骗线索,不管笑容的本质是什么,它总能给人体现出一些什么来,因为人的各种不同的情绪都可以通过面部表情体现出来,因此人的面部表情会相当复杂,但无论面部表情如何复杂,仍然有一些暴漏其内心想法的标志性表情存在,这其中最有代表性的研究就是关于笑容的研究。一项实验研究表明,那些试图欺骗的人倾向于少笑,尽管在撒谎者和说真话的人之间在笑的实际次数上差别很小(Zuckerman, DePaulo andRosenthal, 1981),在说真话交流的期间和说谎交流期间,存在着可测量的差别。Ekman, Friesen和OSullivan (1988)在用他们的脸部活动符号系统(Facial Action Coding System, FACS)来测量可观察的脸部表情时已经注意到这样的差别。当经历实际的快乐时,会产生比经历虚假的快乐时更频繁的能够带动眼部周围表层肌肉运动而不是仅牵起嘴角肌肉的微笑(被称为Duchennes smile; Ek-man, 1988)。当被试试图用快乐的面具隐瞒强烈的消极情绪时,包括与消极情绪(如厌恶、愤怒、恐惧、悲哀或轻视等)相关的肌肉运动式的微笑,会比没有经历消极情绪时出现得更为频繁。同样,撒谎时的微笑与因情绪性不安而产生的微笑之间也存在差别,后者被称为痛苦的微笑。这样的区别对观察者来说是否可以区别,仍是一个问题。正如作者们自己指出,在1974年的研究中,播放同1988年的研究中同样的录像带,被试者没有表现出比碰巧更好的区别诚实面孔与撒谎面孔的能力(Ek-man, Friesen, 1974)。对这类微笑的区别也许需要训练。 赵桂芬.讯问中的非言语行为.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03.3.107总的说来,说谎者笑容要少于说真话的个体,但其中上文提到的真实笑容与虚假笑容的判断就需要询问者具有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以在交流中能够尽可能的判断出讯问双方真实的交流和说谎时交流笑容的差别。 在审讯中还有一个不可忽略的捕捉面部表情的器官是眼睛。“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人内心的隐秘、情感的流露、思想的变化,总会自觉不自觉地在不断变幻的眼神中流露出来。犯罪嫌疑人从抗拒到交代总有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这个复杂过程会通过细微的面部表情表现出来。一些文学作品在形容人心里有鬼的时候会很注重面部表情的描述,比如说这个人眼睛东张西望,眼神躲躲闪闪。眼神的变化可以表现出犯罪嫌疑人心理的变化,有调查表明,根据观察,在审讯犯罪嫌疑人过程中,犯罪嫌疑人用眼睛注视审讯人员的时间与说话的时间比例均占全部说话时间的l/3一2/3,这就说明眼睛的注视行为跟语言行为给审讯人员相同的信息反馈时间,在审讯过程中如果高于这个平均值,则表明犯罪嫌疑人对涉及的内容是感兴趣的,愿意谈这部分内容。通过眼睛传达给我们的一个信息是犯罪嫌疑人觉得这部分内容对他利多弊少,所谓底气十足就是这一方面的表现;如果低于这个平均值,则表示对手隐藏了什么东西,或有恐俱心理和敌对情绪,不敢正视审讯人员,此时应说明审讯的则重点应该是设法判断对手隐藏了什么具体的实情,做进一步的挖掘。如果双方注视时间相等,并且始终注视着审讯人员的眼睛,说明对手的心情是平静的,他的心理防线很坚固,这个时候审讯人员所提问的问题应该是他认为不是涉及重点的问题,这就证明我们审讯的语言和内容对其心理防线刺激的力度不够,这时就要及时改变讯问角度、力度或速度。2.3 生理表现通常情况下人在情绪状况异常时身体机能会发生变化,与平静状况相比这个时候的人体机能会出现活动过度因而容易形成神经紧张,具体的表现形式是面色变化较大、口干舌燥、肌肉痉挛、浑身抽搐、身体会不由自主的出现一些反常的动作、会出现多汗身体机能异常严重者会出现大小便失禁的情况,如果出现以上这样的情况基本可以判定犯罪嫌疑人的防线已经被打破,下面我们对这些行为表现进行一个简单的分析。犯罪嫌疑人在接受审讯的过程中如果出现脸部、颈部的皮肤过分苍白或发红,脸色苍白惨淡通常是说谎的反应。我们就可以判定他在说谎,生理学家的研究发现,人类皮肤的正常颜色是取决于供应给表皮层、次真皮层细胞和外表皮细胞的钾、钠离子之间的灵敏的化学平衡。在撒谎的刺激之下,这两种化学物质的平衡状态被打乱,二者之间交换电解质的速率大大增快,在比正常速率快得多的情况下,钠离子迅速消失,于是脸色变得苍白;钾、钠离子之间加速的化学反应和交换,迫使钾离子极快的速度从表皮层和次表皮层细胞中排出,这也是肤苍白的原因。钾离子的快速流失,对汗液的过量分泌起推波助澜的作用,有时还会导致人产生迫切的排尿感。在这些情况下,脸部和颈部的皮肤会明显苍白,并有潮湿、粘糊糊的感觉。脸部和颈部的皮肤发红往往是随后的反应,这通常发生在谎言被人识破的时候,因为察觉到谎言难以让人信服。与此同时,人还会出现肌肉紧张、身体僵硬的症状,先是握紧拳头,然后交替搓动双手。这种情形下的结果是:外表皮层的血液循环的减慢伴随着肾上腺素进入血液的加快,这样的生理冲突会导致脸部、颈部充血,手掌也会出现冷湿粘糊的汗液。 陈世革.论犯罪嫌疑人在讯问中的非语言行为. 河北公安警察职业学院学报.2008.9.3通过以上的生理学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得出在审讯的过程中如果犯罪嫌疑人说谎的话他的身体机能会给我们一个明显的信号,伴随着这些信号审讯人员会有一个对应的反应,这样一来在接下来的审讯较量中就显得更加游刃有余了。犯罪嫌疑人在接受审讯的过程中除了出汗面色出现变化以外还会出现口干舌燥的表现。这是因为在犯罪嫌疑人说谎的时候会受到人们自卫本能的威胁、抗利尿激素的过量分泌,以及这种激素流入中脑等因素使得人的身体机能出现不自觉的这样的一种迹象。这种迹象会强烈的刺激人体的舌下神经进而刺激口腔内的神经系统,这种强烈的刺激对唾液的分泌产生了剧烈的影响,因此会出现强烈的口干舌燥的感觉,当你看到你个人在不断的咽唾液的时候说明他的精神状况极度紧张。另外,生理反应还体现在个体肌肉控制能力的降低。通常表现为脸部、身体肌肉的抽搐,特别是一块或一组肌肉突然或很快地、不自然地收缩,实质上是一种歇斯底里状态。快速地眨眼、耸肩抽臂、脸部抽动、吞吐舌头以及手、臂、脚不自主的莫名其妙的运动等歇斯底里性的肌肉抽搐现象,是犯罪嫌疑人出现歇斯底里反应,表明他已经濒于完全失去自我控制能力的很好证明。3.非语言行为的运用策略通过阐述犯罪嫌疑人非语言行为的相关情况,公安机关在审讯相关人员是应该注重非语言行为所传递的信息,以实现审讯工作的突破。这一过程中,需要公安机关从事审讯工作的人员注意专业知识的学习,更为重要的是要重视非语言行为的运用策略。3.1创设讯问氛围有效地控制讯问气氛,是讯问能否顺利进行并取得成功的关键。营造气氛的第一步,是合理地科学地设置好审讯室。其次,讯问人员应注意自身服饰、表情、举止的和谐。对于讯问人员而言,不正规的服饰、发式都是不恰当的,会引起不良的副作用。为了适当地加强审讯气氛,可以在审讯人员进入审讯室之前,由不参加审讯的警务人员把嫌疑人带进审讯室,安排其在应坐的位置上独自等待大约5分钟。这段时间可以使犯罪嫌疑人产生额外的疑惑和忧虑,从而打乱他编造谎言的努力。审讯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审讯人员的最初努力和他给嫌疑人留下的第一印象。审讯人员进入审讯室时的神态应该是从容不迫和胸有成竹的。审讯人员应对成功充满自信,如果审讯人员一味担心嫌疑人不会如实供述,那么这位审讯人员恐怕就要“未战先败”了。汲潮是著名的京都预审官,他的上唇总是留着独特的小胡子,据说这样显得既威严又老成,有助于在受审对象面前提高自己的震慑力,他对于每一次讯问从来都是胸有成竹、镇定而自信的。审讯过程中,审讯人员可以采取以下非言语形式营造优势气氛:身体笔直站立,头稍后仰,挺起胸膛;无笑容的傲然表情;大声地、命令式的口气;威压式地直瞪对方等。审讯人员可以有意识地流露出对审讯工作的热情和兴趣,表现对达到最终目标的信心,而不应表现出失望。在揭穿了嫌疑人的谎言之后,审讯人员要掩饰住自己的愤怒或惊讶。3.2高度重视已经掌握的证据的运用非语言策略中证据的使用,并非讯问技巧中的出示证据,因为其使用的方式和作用都发生了较大变化。在使用证据时,可以巧妙地将证据“布置”在讯问室中,而不是直接用语言的方式告诉他:这就是我们掌握的你的犯罪证据,赶快交代。对证据的“布置”可以有多种方式:将证据置于被讯问者容易发现的明显区域;将证据置于被讯问者不易发现的隐秘区域,但必须有意提醒被讯问者注意;让另外一个审讯人员在讯问进行过程中手持证据进入;审讯人员故意讨论有关证据的相关事实,并设法让被讯问者听到等。3.3运用非语言行为应该注意的问题非语言策略在侦查审讯中的运用只能是其他讯问技巧的辅助手段,决不能脱离语言讯问而单独存在。没有语言的讯问,即使房间布置再好,时间选择再好,证据布置得再巧妙也不能称之为讯问,被讯问者也不会向审讯人员主动交代犯罪事实。这是非语言策略运用中首先要明确的一点。非语言策略的运用要与整个讯问谋略相协调。审讯人员在开始讯问前,首先要明确侦查讯问要解决的问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医院消毒管理测试试题(附答案)
- 高校辅导员教师心得体会
- 安吉游戏与儿童自主学习心得体会
- 零售门店驻场人员管理流程
- 2025年物业服务质量提升总结和2025年工作计划
- 大型活动安保问题分析与改进措施
- 农产品调味品加工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短信群发进度监控工具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智能广告投放渠道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渔业水域生态保护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六年级家长会课件
- 2025年党建党史知识竞赛测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教科版新教材科学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含进度表)
- GB/T 45859-2025耐磨铸铁分类
- 临床基于ERAS理念下医护患一体化疼痛管理实践探索
- 2025年河北交警三力测试题及答案
- 2025贵州贵阳供销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人教版(2024)新教材三年级数学上册课件 1.2 观察物体(2)课件
- GB/T 19519-2014架空线路绝缘子标称电压高于1 000 V交流系统用悬垂和耐张复合绝缘子定义、试验方法及接收准则
- 计算机网络技术论文(优秀6篇)
- 化学史课件讲课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