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句式变换.doc_第1页
小学语文句式变换.doc_第2页
小学语文句式变换.doc_第3页
小学语文句式变换.doc_第4页
小学语文句式变换.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语文句式变换目录目录2第一章 把字句和被字句41.1把字句改被字句41.2 被字句改把字句41.3 把下面的句子改成把字句和被字句6第二章 陈述句和反问句62.1反问句变陈述句的方法62.2反问句改陈述句练习:72.3陈述句改反问句82.4陈述句改为反问句练习。8第三章 拟人句93.1拟人句的作用93.2 拟人句的运用形式93.3、拟人句的判断103.4 拟人句练习题103.5拟人句改为陈述句12第四章 比喻句125.1比喻句的作用135.2运用比喻句应注意的问题135.3 比喻句示例135.4 比喻句判断135.5 比喻句示例14第五章 缩句145.1缩句的方法145.2 缩句练习16第六章 扩句,给句子“增肥”166.1 扩句示例176.2 扩句要注意什么176.3扩句的要领186.3 扩句练习19第七章 修改病句197.1 常见的病症类型197.2 我的“手术刀”207.3 修改病句练习20第八章 双重否定句218.1肯定句改为双重否定句的用词方法218.2肯定句改为双重否定句练习218.3 双重否定句改为肯定句22第九章 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229.1直接叙述改为间接叙述的方法239.2 直接引述改为间接引述练习239.3 间接引语改为直接引语的方法239.4间接引述改直接引述练习24第十章 特殊成语2410.1 特殊格式的成语24第一章 把字句和被字句认真观察句子,以下两个句子有什么区别?例句:敌人被王二小带进了埋伏圈。王二小把敌人带进了埋伏圈。方法:发出动作:主动者承受动作:被动者1.1把字句改被字句把字句:主动者 把 被动者 动词被字句:被动者 被 主动者 动词例句:大灰狼把小羊吃掉了。 小羊被大灰狼吃掉了我把作业写完了。妈妈把玻璃擦干净了。乌云把太阳遮住了。小闹钟把我吵醒了。小明把花瓶打碎了。1.2 被字句改把字句例句:小偷被警察抓住了。 警察把小偷抓住了。我被爸爸骂了一顿。小树苗被大风吹倒了。作业没完成的同学被老师留下了。昨天,雨把我淋湿了。小明的病被李医生看好了。1.3 把下面的句子改成把字句和被字句例:小鸡吃了虫子。把字句:小鸡把虫子吃了。被字句:虫子被小鸡吃了。我洗干净了红领巾。战士们消灭了敌人。第二章 陈述句和反问句陈述句:把要表达的思想内容平铺直叙的表达出来,不带有任何感情色彩,在朗读时降调。反问句:通过反问的语气,把原来陈述的意思进一步强调。反问句的感情色彩比较强烈,朗读时语调较高。2.1反问句变陈述句的方法1、“一找” 在反问句中寻找肯定词(是、能、会等)和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将肯定句中的肯定词(是、能、会等)改为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将否定句中的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改为肯定词(是、能、会等)。2、“二去”删除语气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岂”等)及结尾疑问助词(“呢、吗”等)。3、“三改”将句尾问号改为句号。4、“四读”通过读来判断句子是否通顺。例句:难道我们能辜负祖国人民的期望吗?能 改为 不能难道 去掉 吗 去掉问号改为句号我们不能辜负祖国人民的期望2.2反问句改陈述句练习1、这幅画不是我们班蔡颖画的吗?2、不好好学习,怎能取得好成绩呢?3、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怎能不闻不问呢?4、那奔驰的列车不是我们祖国奋勇前进的象征吗?5、功课没做完,怎么能去看电影呢?6、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难道这不是真理吗?7、我们怎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呢?8、没有革命先辈的流血牺牲,怎么会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呢?9、小玲取得的优异成绩不是她勤奋学习的结果吗?10、我们怎能被困难吓倒呢?2.3陈述句改反问句1、将肯定句中的肯定词(是、能、会等)改为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 2、将否定句中的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改为肯定词(是、能、会等)。 3、在肯定词或否定词前面加上“怎、怎么、难道、岂”等反问语气词。 4、句尾加上疑问助词“呢、吗”等,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提示 怎呢? 怎么呢? 难道吗?例句:雷锋叔叔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是 改为 不是在不是的前面 加上 难道在句尾加上 吗句号改为问号 雷锋叔叔难道不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吗?2.4陈述句改为反问句练习 1、这幅画是我们班蔡颖画的。 2、不好好学习,自然不能取得好成绩。 3、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不能不闻不问 4、那奔驰的列车正是我们祖国奋勇前进的象征。 5、功课没做完,不能去看电影。 6、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是真理。 7、我们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 8、没有革命先辈的流血牺牲,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9、小玲取得的优异成绩正是她勤奋学习的结果。 10、我们不能被困难吓倒。第三章 拟人句拟人:就是根据想象把物当做人来叙述或描写,使“物”具有人一样的言行、神态、思想和感情。一句话,拟人就是用写人的词句去写物。这种手法又叫做“人格化”3.1拟人句的作用1、运用了拟人的修辞,生动形象的写出了事物.的特点,把.写活了,是文章更生动,事物特点更突出 2、可以形象地写出事物特征,并且可以使文章耐看,不枯燥无味使描写的事物具有了人的感情,使文章更具有情趣容易理解 3.2 拟人句的运用形式(1)把动物拟人化。如: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2)把植物拟人化。如:细雨如丝,杨梅树贪婪地吮吸着这春天的甘露。它们舒展着四季常绿的枝叶,一片片狭长的叶子在雨雾中欢笑着。( 3)把一般事物拟人化。如:兴安岭多么会打扮自己呀:青松作衫,白桦为裙,还穿着绣花鞋。除以上三种拟人运用形式之外,有些文章(如童话、成语故事、寓言故事、科学知识小品等),也可以通篇采用拟人的手法来写。如:快乐的狮子3.3、拟人句的判断 拟人句有三个特点: 1、所写事物必须具有人的特点; 2、不能出现比喻词; 3、不能出现表示人物的词语。 拟人句的识别,主要看句中是否是把物当作人来写,给它赋予了人的行为、表情、动作、思维等特征,看看有没有人的喜怒哀乐?只要所描写的事物具有了人的这些特征,那么这个句子就是拟人句。 例“春姑娘翩翩起舞来到了人间”中“春天”怎么能“翩翩起舞”呢?这里显然把春天当作人来写,具有人的特点,其次,这句话中既没有出现比喻词,又没有出现表示人物的词语,这完全具有拟人句三个特点的,因此这句就是拟人句。3.4 拟人句练习题将下列句子改写成拟人句。鸟儿在树上叫。鸟儿在树上唱歌。星星在天上闪烁。星星在天空眨眼睛。雪松的树枝被厚厚的积雪压弯了。”调皮的雪娃娃飘到雪松爷爷的身上,雪松爷爷被逗得笑弯了腰。鸟在枝头鸣叫。鸟在枝头歌唱春天.海底的动物常常发出声音。海底的动物常常在一起说话.小鹿在河边喝水。小鹿满脸忧愁地站在河边喝水.蜜蜂在花间飞。蜜蜂在花的海洋中翩翩起舞。一头大狮子蹲着。一头大狮子盘腿坐着。一头大狮子蹲着。一头大狮子盘腿坐着。小木船划走了。小木船高兴地游走了。花儿随风摇摆。花儿在风中舞蹈。小溪哗啦啦地流。小溪唱着欢快的各儿往前跑去雨水淋在树上,树叶沙沙作响。调皮的雨滴搔大树的痒痒,使大树乐得浑身颤抖。啄木鸟在啄树皮里的虫。啄木鸟医生在为大树看病蝴蝶在花丛中飞来飞去。.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小河哗啦啦地流。小河快乐的游着,哗啦啦得响。3.5拟人句改为陈述句 拟人句:海底的动物常常聚在一起窃窃私语。陈述:海底的动物常常发出声音。拟人句:春天来了,花儿张开了笑脸,尽情欢笑:小鸟放开歌喉,尽情歌唱。陈述句:春天来了,花儿开了,小鸟唧唧喳喳叫着。第四章 比喻句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 一般有本体,喻体和比喻词组成,又有明喻、暗喻、隐喻之分。 5.1比喻句的作用1、比喻说理浅显易懂,使人容易接受。2、比喻叙事能化抽象为具体,使事物更加清楚明白。3、比喻状物能使概括的东西形象化,给人深刻的印象。 5.2运用比喻句应注意的问题1、比喻的本体和喻体是两个具有相似点的不同类别的事物,而且喻体必须是常见、易懂,能使人清楚地了解本体和喻体之间的比喻和被比喻的关系。2、比喻要贴切,紧紧抓住本体和喻体之间的相似点。3、比喻要有感情色彩,应当表现出作者的思想感情。4、比喻运用不恰当常常表现为本体和喻体之间没有相似点,或者喻体表达的思想感情不恰当,在运用时应当特别注意避免。 5.3 比喻句示例一、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 和喻体(打比方的事物)。 例:这只猴子像一个小男孩那样顽皮。 本体(猴子)、喻词(像)和喻体(小男孩)。 比喻句中常用的比喻词有: 像、是、好像、好似、如、有如、如同、彷佛、成了、变为 5.4 比喻句判断那么如何判断句式是否是比喻句呢?我们可以用“三看一比法”。一看有没有“本体”,二看有没有“比喻词”,三看有没有“喻体”。“一比”就是把本体和喻体相比,看本质是否相同。本质不同,那就是比喻句。5.5 比喻句示例弯弯的月亮像香蕉。弯弯的月亮像镰刀。苹果树上挂满了苹果,远远看上去像一个个红灯笼。红叶挂满树枝,像燃烧的火焰。雨下得很大,像断了线的珠子。雪挂在树上,像一朵朵大白花。雪挂在树上,像天空自由飞翔的白云。蓝鲸像一座小岛,浮在荡漾的海面上。火红的太阳,像婴儿的笑脸。红红的太阳像一个大火球。第五章 缩句缩写句子就是把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去掉其修饰、限制和补充说明的成分,保留主要成分,但不改变句子的主要意思。5.1缩句的方法1、抓住主干来缩简要抓住句子的主干“谁做什么?”或“什么怎么样?” (这是每个完整句子都具备的),就可迅速地缩写句子。如“铁球同时从高处落下来。”这句话就是讲“什么”“铁球”, “怎么样?”“落下来”。因此,这句话就可以缩写为“铁球落下来。”2、“的”前修饰都删去。如“美丽的蝴蝶飞走了。” 中 “美丽的”是用来修饰“蝴蝶”的,因此“美丽的”可删去。这句话缩写为“蝴蝶飞走了。”3、“地”前限制要删去。如“人们都忍不住惊讶地呼喊起来。”中,“都忍不住惊讶地”是用来限制“呼喊起来”的,它要删去。这句话就缩写为“人们呼喊起来。”4、“得”后补充说明也删去如“小明着急得没办法。”中“没办法”是对“着急”的程度进行补充说明的,它也要删去。这句话缩写为“小明着急。”5、数量词语要删去。如“罗丹塑了一座女像。”中“一座”这个表示数量的词语可删去。这句话缩写为“罗丹塑了女像。”6、删掉“在中(里、下)”“在中(里、下)”表示特定的条件和环境例如:在学习雷锋的活动中,我们取得了进步。应缩短成:我们取得了进步。这句话中,“在学习雷锋的活动中”是用来强调在怎样的条件下“我们”才取得进步,可以删掉。7、保留“不、无、没有”等否定词若不保留则有可能颠倒句子的原意。如:1.我在屋里没有找到那个装书的包。应该缩成:我没有找到包。 2.我不相信他那种骗人的鬼话。应缩写成:我不相信鬼话。如果把“没有”或“不”去掉,就变成“我找到包”“我相信鬼话”,和原句的意思大相径庭,就大错特错了。8、保留“着、了、过”如:大家一起登上了举世闻名的长城。应缩写成:大家登上了长城。9、保留“啊、吗、呀、呢”等语气词昨天晚上下的这场大雨真是一场及时雨啊!应缩写成:这场大雨真是及时雨啊!缩句方法总结1、 看清句子:要知道写的是什么。2、找主要部分,进行“三留五删”。验证句子:“谁”、“什么”,“是什么”或“怎么样”(主、谓、宾),名词+动词+名词”或(主、谓)“名词+动词”。5.2 缩句练习1、漂亮的花园里常年洋溢着孩子们欢乐的笑声。2、任性、冷酷的巨人孤独地度过了漫长的冬季。3、草地上还有鹿和兔子跑过的痕迹。4、小井的周围有许多小树。5、金色的阳光照遍了美丽的田野。第六章 扩句,给句子“增肥”选选哪句好?小刺猬吃果子。可爱的小刺猬吃果子。可爱的小刺猬大口大口地吃果子。可爱的小刺猬大口大口地吃刚刚从树上掉下来的果子。扩句:就是给简短的句子加上添加适当的修饰附加成分,使它表达的意思更具体、更形象、更生动。简单地说:扩句就像是给一颗树干画上漂亮的树枝和树叶,使它枝繁叶茂,更生动,更漂亮。最根本的,是将要表达的意思表达得更清楚、具体。6.1 扩句示例例:妈妈买来了苹果。(小红的)妈妈(从超市)买来了(一袋)(大大的)苹果。(小丽的)妈妈(从市场)买来( 一袋)(又小又青)苹果。例:天空中飘着云朵。 (蓝蓝的)天空中飘着(像棉花一样的)云朵。6.2 扩句要注意什么(1)看懂例句,审清要求 弄清扩什么内容,在什么位置扩写。 例:邮递员送信。 一个年青的邮递员冒着大雪给千家万户送信。(2)不改变句子的基本意思和句型 扩句时,要在原句的基础上扩,不改变原句的基本意思和句型。妈妈买了桔子。妈妈买了桔子、苹果、葡萄。(X)(3)扩句后语句要通顺 扩句时,扩充的词语要与原句的词语搭配得当,要注意扩句后语句要通顺。例如:雨点落下来了。大片大片的雨点落下来了。(X)6.3扩句的要领扩句小妙招:1将句子分一分。2将词语加一加。3把扩好的句子读一读。1、画句子主要成分,再扩句。 例如:东风吹。这句话的主角是“东风”,“吹”则是动作,是说明“东风怎么样”的。一般地说,主语“谁”的前面可以加词,在动作、行为或者状况的词前面也可以加词。即:( 和煦 )的东风(轻轻 )地吹。( 三月 )的东风( 徐徐)地吹。 给下面的句子加上合适的词语,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具体。(1)例:老山羊看了狼一眼。老山羊( )看了狼一眼。(2)例:她们观察化石。她们( )观察( )化石。2、先提问,再扩句。抓住句子的主要成分,本身提一些问题。如果回应了提出的问题,也就是在举行扩句。例如:学校开展活动。( 北京市的 )学校( 积极 )开展(积极遵守交通规则 )活动 。回答括号里的问题,然后扩写句子(1) 树叶飘落下来。(什么样的树叶?)(2) 王英做作业.(怎么样地做作业?)6.3 扩句练习1.鲜花盛开了。2.树躺在河面。3.小蜜蜂飞来飞去。4.红旗升起来了。5.老师在上课。6.孩子们交谈。7.妈妈买来桔子。第七章 修改病句火眼金睛,找错误一封家信妈妈,我的线已经快要用完了,请快点记点线来。现在,经过几年的锻练,我的担子越来越大了。7.1 常见的病症类型一写错别字例:我们班取得了竟赛第一名,大家的心里都非常高兴。 二用词不当例:小组讨论会上,大家的发言很猛烈。 病症类型三词序颠倒 例:大家讨论并听取了校长的报告。 四前后矛盾例:我敢肯定,明天大概要下雪。五成分残缺例:大家必须讲究卫生的好习惯。 六搭配不当 例:随地吐痰的人,是一种不文明的习惯。 。 七误用标点例:我爱看“未来科学家”、“少年文摘”、“十万个为什么”等课外书 八分类不当 例:我带着笔、尺、橡皮和眼镜等文具去参加教学竞赛。 九重复啰嗦 例:爷爷常常给我们讲起从前有趣的往事。 十不合事理例:除夕之夜,皎洁的月光洒满大地。 7.2 我的“手术刀” 补: 删: 调: 换:7.3 修改病句练习找出下列句中的不当之处,运用学过的修改符号进行修改 。果园里,果子丰收在望长势喜人。在文娱晚会上表演了精彩的节目。 这道题最后终于把我解答出来了。 数学作业他都做完了,只剩下最后一道题还没算出得数来。第八章 双重否定句双重否定句:就是在句子中含有两个表示否定的成分,否定之否定表示肯定,双重否定句表达的感情要比肯定句更强烈。8.1肯定句改为双重否定句的用词方法1、表示判断。“是”“了”用“不可能不”“谁也不能否认”2、表示非常肯定。“一定”“必须”用“非不可”“不能不”3、表示不情愿、不得已。“只能”“只好”“只得”用“不得不”4、表示全部。“全”“都”“全部”用“没有(一个)不”“无不”5、表示推测。“会”“可能”“能”“应该”用“不可能不”“不会不” 6、表示存在。“有”用“不是没有”例句:写得不怎么样,但还是有希望的。写得不怎么样,但不是没有希望的。8.2肯定句改为双重否定句练习1.星期天,我们必须去看排球赛。2.学校里只给每人发一张票,这真叫人为难。3.红四团的战士必须抢在敌人前面赶到泸定桥。 4.这件事不可能不是事实。 8.3 双重否定句改为肯定句1.“不得不”带有“无奈、勉强、不情愿”等语义,改写成肯定句时,通常加上“只能”或“只好”等词。2.“不能不”“不要不”“非不可”等语气强烈,改写时可以加上“一定”“必须”“肯定”或“当然”等词。3.”没有一个不”改写时用“都”。8.4把双重否定句改成肯定句1他的话不无道理。2在场的观众无不为他的精彩表演所打动。3他无非是想多捞点退休金罢了。4我虽然年轻,但未必不是你的对手。5.我不得不佩服曾老师。第九章 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直接引语(人物直接说的话,提示语后有冒号、引号)间接引语(转述别人的话,提示语后加逗号,去掉引号)注意:人称代词要变换第一人称:我、我们第二人称:你、你们第三人称:他、她、它、他们、它们、她们9.1直接叙述改为间接叙述的方法 1、把句中的第一人称(我、我们)改为第三人称(他、他们、她、她们)。(注:若句中有第二人称“你”或“你们”,应该认真分辨“你”或”你们”在句中指的是什么人,而后用具体的人名来转述;若没有具体所指,则不用变换。) 2、把句中“说”字后的冒号改为逗号,句中的双引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