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安全问题之我见.doc_第1页
核安全问题之我见.doc_第2页
核安全问题之我见.doc_第3页
核安全问题之我见.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核安全问题之我见 核能是人类历史上的一项伟大发明。1938年 德国科学家奥托哈恩用中子轰击铀原子核,发现了核裂变现象。标志着核能运用的原理得到了解释。1942年 美国芝加哥大学成功启动了世界上第一座核反应堆。标志着人类利用核能的开端。1945年8月美国将两颗原子弹先后投在了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标志着核能第一次运用于军事。而在1954年苏联简称人类历史上第一座核电站。 而核能是怎样的呢?核能又称原子能是通过转化其质量从原子核释放的能量。是通过三种核反应之一释放:1、核裂变,打开原子核的结合力。2、核聚变,原子的粒子熔合在一起。3、核衰变,自然的慢得多的裂变形式。现今人类利用的主要是核裂变所释放的能量。在发电时它与火力发电极其相似。只是以核反应堆及蒸汽发生器来代替火力发电的锅炉,以核裂变能代替矿物燃料的化学能。除沸水堆外,其他类型的动力堆都是一回路的冷却剂通过堆心加热,在蒸汽发生器中将热量传给二回路或三回路的水,然后形成蒸汽推动汽轮发电机。沸水堆则是一回路的冷却剂通过堆心加热变成几十个大气压左右的饱和蒸汽,经汽水分离并干燥后直接推动汽轮发电机。但是期利用的燃料却比利用煤来发电少得多。简而言之如果一个核电厂每年要用掉80吨的核燃料,只要2支标准货柜就可以运载。但是如果换成燃煤,需要515万吨,每天要用20吨的大卡车运705车才够。如果使用天然气,需要143万吨!但是核反应时涉及到了原子的衰变,再放出大量能量的同时,还厂会产生高低阶放射性废料,或者是使用过之核燃料,虽然所占体积不大,但因具有放射线,故必须慎重处理,且需面对相当大的政治困扰而且核电厂的反应器内有大量的放射性物质,如果在事故中释放到外界环境,会对生态及民众造成伤害。由于核能的能量密度高所以又是因为一点点的意外事故就有可能造成重大的事故。而运用在军事上时就是大家都清楚的核武器。核武器是不加控制的核裂变反应。是原子核的链式反应在一瞬间完成。释放出巨大能量,造成大规模杀伤和破坏作用的武器。原子弹、氢弹和中子弹统称核武器。其威力是常规炸弹的成千上万倍。但是在其使用的同时将伴随着更多的放射性尘垓,射线的散发。在人类唯一的两次将核武器运用于战争使在长崎、广岛都造成了7万多人的死伤。而在以后的日子里因为核辐射而患癌症死亡的人更是不计其数!当今,全世界几乎16%的电能是由441座核反应堆生产的,而其中有9个国家的40%多的能源生产来自核能。公开承认并拥有核武器国家是美国,俄罗斯,中国,法国,英国,印度,巴基斯坦,朝鲜,以色列。截至2006年共计16000枚核武器。其威力足以毁灭地球。幸运的是人类已经认识到了核武器对我们的危害,各国领导人都已达成了不轻易使用核武器的默契,都是将核武器作为战略威慑作用。故而我们不讨论核武器安全。但是还是要请大家记住只要和武器没有全面禁止的,我们头顶上随时悬挂着一柄利剑。而利剑下落之日就可能使是人类灭绝之时! 核泄漏一般的情况对人员的影响表现在核辐射,也叫做放射性物质,放射性物质以波或微粒形式发射出的一种能量就叫核辐射,核爆炸和核事故都有核辐射。它有,和三种辐射形式。辐射只要用一张纸就能挡住,但吸入体内危害大;辐射是高速电子,皮肤沾上后烧伤明显;辐射和X射线相似,能穿透人体和建筑物,危害距离远。宇宙、自然界能产生放射性的物质不少,但危害都不太大,只有核爆炸或核电站事故泄漏的放射性物质才能大范围地对人员造成伤亡。 放射性物质可通过呼吸吸入,皮肤伤口及消化道吸收进入体内,引起内辐射,辐射可穿透一定距离被机体吸收,使人员受到外照射伤害。内外照射形成放射病的症状有:疲劳、头昏、失眠、皮肤发红、溃疡、出血、脱发、白血病、呕吐、腹泻等。有时还会增加癌症、畸变、遗传性病变发生率,影响几代人的健康。一般讲,身体接受的辐射能量越多,其放射病症状越严重,致癌、致畸风险越大迄今为止世界范围内人们知道的四级以上的核事故共计有13起。造成重大影响和较多人员伤亡的有三起。它们是:1、1957年9月,位于前苏联乌拉尔南部的克什特姆镇附近的放射性废物储物罐的冷却系统失灵,液体废物逐渐变干,剩下的硝酸铵和醋酸盐发生了剧烈爆炸,1米厚的混凝土顶盖被炸开,大量放射性物质外泄,波及面积达2万多平方千米。这次事故仅次于切尔诺贝利核事故。2、切尔诺贝利事件:1986年4月,前苏联乌克兰境内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机发生爆炸。这是人类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核事故。周边地区共有约3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遭受了严重污染。确诊为不同程度急性放射病者134人,有28人在数周内死亡,另有2人死于化学爆炸和烧伤,有14人在10年内死亡。而且放射性尘埃随着季风飘散到欧洲造成了更大范围的污染。至今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周围几十公里仍然作为和污染区无人居住!3、福岛和事故:2011年3月,由于9级地震引发的海啸,冲毁了日本福岛核电站的备用冷却柴油发电机,导致反应堆过热,发生了反射性物质泄漏和多次爆炸,且造成了大范围的民众恐慌而且其放射性物质的泄漏对生态环境和其他国家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但是我们看到的上述的事故所造成的伤害只是很少的一部分,更多的是由于核尘埃和核辐射所给人们身体带来的长期伤害。.就我们常用的核原料而言。铀238的半衰期为238约45亿年,铀235约7亿年;铯的半衰期是30年;钚238的半衰期是80多年,钚239是24000年,钚242是37万年!以及反应后产物锶-90,碘-131,铯-137由此可见核污染对人类的影响是长期性的。目前世界范围内对于和泄漏的防制仍然是单一的。当前最可靠得多只是通过对放映队的升级和加强反应堆外壳以升高安全系数。但是这种防护依然是被动的。而且世界范围内的核事故和核泄漏放映机制是落后的。以切尔诺贝利事件为例但切尔诺贝利事件发生后苏联政府首先想到的是如何隐瞒期事故的细节和事故的严重性。而知道欧洲其他国家在本国领土上检测到放射性异常时才公布事件的内容。可见当前国际上对于核电站和核反应堆的监督和管理应该加强。最近的福岛核电站,由于电站是日本东京电力公司旗下的产业故而当事故发生时东京电力公司方面首先采取的是隐瞒,从而是事故升级。而当事故曝光过后,由于电力公司方面出于去经济方面的考虑是的日本政府的某些命令没能得到很好的指导。所以政府方面也应该加强对核设施的控制。随着日本福岛核事故的爆发,世界范围内对于是否应该应用核能的讨论也日趋激烈。我认为随着石油,煤,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能源的日益枯竭核能必将是我们目前为止最正确的选择, 在可以预见的将来核能必将成为人类的主要能源。人类探索自然利用自然必然有牺牲,这是客观的规律。同样的核事故也是人们利用核能的代价之一。对于核事故我们应该采取措施积极的防治。同时还应该防止核扩散的问题加强对核工厂、核电站、核反应堆、以及其他的医用核设备的管理,加强对和安全的理发和监督。虽然当前世界范围内的和安全问题依然严峻但是核能的利用还是世界的大的趋势。个人方面我们应该更加的注意核安全问题。我们也不必谈何色变,因为我们的日常生活和辐射无处不在,呼吸的空气,装修的家具,吸烟,看电视,打电话等等都有辐射。所以虽然核安全问题严峻但是我们更应该理性的对待。人体的承受少计量的核辐射是不会导致疾病的。在国家和国际层次上,应该加强国际合作,注重核技术的沟通和交流共同促进世界和技术的发展,加强国际机构的监督作用是和利用更加具有秩序。加强对于落后核设施的升级改造,不能升级改造的应该积极取缔,把核问题发生的几率降低到最小。核能作为现在人类唯一能够控制并大规模利用的再生能源在未来必将会有更加广泛的应用,而核安全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