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压井施工组织设计(地质及图纸调整后).doc_第1页
调压井施工组织设计(地质及图纸调整后).doc_第2页
调压井施工组织设计(地质及图纸调整后).doc_第3页
调压井施工组织设计(地质及图纸调整后).doc_第4页
调压井施工组织设计(地质及图纸调整后).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甘肃疏勒河青羊沟水电站引水系统第标段调压井开挖施工方案 合同编号:QYGSDZ/TJ-2009-04审批: 审核: 编制: 二O一O年三月一日青羊沟水电站引水系统第标段调压井开挖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青羊沟水电站是疏勒河梯级开发中的第二座水电站,引水系统工程主要包括引水发电洞(桩号0+142.917+320.50)、调压井、压力管道工程。其中第标段工程主要包括引水发电隧洞(桩号引6+270.00引7+320.50)、调压井、压力管道工程。引水流量50.2m3/s,设计流速3.02m/s。调压井工程主要包括:土石方明挖、石方井挖、一次支护、钢筋砼衬砌、灌浆、夯填工程等。调压井接隧洞出口,桩号在引7+320.57+333.5,中心桩号为引7+327。调压井总高度52m,为圆形断面,上室内径D=31m,顶部高程2335.5m,高度10.5m,上室基础为夯填砂砾石;竖井设计内径D=10.0m,底板高程2286m;采用现浇C20钢筋混凝土浇筑。原招标文件中第标段调压井工程位于疏勒河左岸青羊沟洪积扇下部,调压井处围岩自上而下由plQ洪积粉质壤土和块石碎石土、al-plQ3砂砾卵石、al-plQ2酒泉砾石层组成。该处地面高程在23242328m左右, 调压井在高程2300m以上为冲洪积砂砾石基础,采取明挖后衬砌并夯填砂砾石形式;2300m高程以下为Q2酒泉砾石层基础,采用竖井开挖后衬砌,井挖为12.5m。竖井开挖施工过程中,边挖边进行一次支护。我部也按此上报了施工组织设计并得到了批准。 3#施工支洞明挖工程量全部完成后,揭露的地质中不存在酒泉砾岩,勘察至高程2287m也未发现酒泉砾岩出露,岩性全部为洪积块碎石土层,成分为板岩、砾岩、闪长岩等组成,多呈棱角状,块径最大24m,一般为310cm,松散,无胶结,局部夹细砂土透镜体,厚1015cm,松散;3#施工支洞洞挖过程中岩性仍然如此,没有变化,同时也增加了施工工序和难度,调压井中心到支洞与主洞交接点距离为61m,对调压井的地质情况非常具有代表性,根据3#施工支洞地质发生重大变化后的情况,可以推断出调压井的地质情况均为碎石土,即不存在石方井挖,而是碎石土井挖,由此说明调压井的地质情况发生了重大变化,随后到的施工图纸也参考该种地质情况设计。根据调压井施工图纸,调压井石方井挖由招标设计图的12.5m变为现在的30.5m碎石土井挖,因井挖增大,地质情况又不好,致使调压井施工难度增大。调压井全部处于碎石土围岩中,高程2314m以上部分为明挖部分,高程2314m以下部分全部为井挖部分,井挖挖至高程2283.5m为止,其下部接压力管道竖井段。截止目前调压井土石方明挖已经完成,碎石土井挖的前期工作正在准备当中。施工方案如下:二、开挖方案、总体部署调压井首先进行的是土石方明挖,在开挖之前先测放出调压井中心线、边线,设计开挖尺寸,并在调压井附近四周设置控制点及高程水准基点。明挖开挖的同时,用于长期运输的道路也同时修筑,该道路长134m,宽6m,道路纵坡为8%,确保运输顺畅。调压井明挖开挖时严格按照设计尺寸开挖,并控制好开挖边坡及设计高程。在开挖区以外,按照设计要求沿线挖好排水沟,采用挖掘机和装载机装渣,自卸汽车运至指定弃渣场。调压井土石方明挖完成后,紧接着进行碎石土井挖。调压井井挖采用导井法,导井开挖直径为2.0m,布置在调压井中心处,开挖自上而下进行;导井施工的同时,提前将主洞向下游掘进至桩号7+333.70处,待整个导井与主洞贯通后,再进行整个大井身扩挖,每个循环必须做到先支护、后施工,施工时派专职安全员在现场督察安全工作。开挖施工过程中遇孤石及时安排进行爆破,确保安全和施工的正常进行。调压井下部主洞部分一次支护采用加强支护形式,钢拱架采用圆形拱架,确保大井室底部的安全。、作业流程 调压井施工由开挖作业组、设备维护保养组、支护作业组、供水、供电组以及辅助配合作业组配合施工。施工作业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调压井施工作业流程图下一循环钢拱架、挂网安装,喷砼等支护机械开挖出渣测量放线导井开挖导井支护是否贯通是否测量放线下一循环开挖结束、施工方案1、导井施工方案调压井导井开挖采用正导井法施工,松动爆破后,人工配合卷扬机出渣,1T翻斗车运至弃渣场,开挖后对井壁及时进行一次支护。开挖时遵循短进尺、弱爆破、快循环、快支护、强支护的施工方法。开挖之前先做好导井口锁口支护,锁口要高出地面50;导井内边开挖,边支护,每循环进尺控制在0.5m1m,并及时进行一次支护。导井内石渣运输采用卷扬机配合龙门架吊出,龙门架采用工16工字钢加工制作而成,龙门架安装时其中心与调压井导井中心一致,将龙门架与卷扬机固定好后,在其四周采用钢丝绳与埋设好的地锚相连,确保龙门架的稳固,地锚埋深2m,并用砼浇筑成型。导井石渣运输采用人工装渣,卷扬机吊出后,再由三马车运至指定弃渣场。每个循环必须做到先支护后施工,导井支护采用钢拱架(工16工字钢,0.5m1m/榀)紧贴岩面布设, 锚杆(22,长2m,6根/榀),拱架周边挂钢筋网(6.5,200200), 喷砼(C20,厚10)。详见附图。调压井下部主洞支护采用加强支护形式,采用钢拱架(工16工字钢,0.5m0.7m/榀,紧贴岩面布设,钢拱架之间22连接筋连接,间距0.5m),全断面喷层中间挂钢筋网(6.5,200200),喷砼(C20,厚20),支护到桩号7+333.70处为止。详见附图。2、井身施工方案导井贯通后,紧接着进行井身扩挖,井身扩挖直径为13.4m。井挖时先按设计要求做好井口锁口圈梁,锁口圈梁采用C20钢筋砼一次浇筑成型,并做好排水沟及抽水设备,保证雨季坡面积水的排出,周围增设安全护栏,防治坡面碎石进入竖井。井身扩挖采用松动爆破后,用挖掘机将石渣甩至导井里,石渣通过导井溜至调压井下部主洞后,再由装载机从主洞下游段装车出渣,自卸汽车运至弃渣场。为了施工安全,必须做到边开挖边支护,开挖时每循环进尺控制在0.5m,并及时进行一次支护。调压井支护采用钢拱架(工22重型工字钢,0.5m/榀,紧贴岩面布设,钢拱架之间22连接筋连接,间距0.5m)、系统锚杆(34根自进式锚杆,一次钻入不再取出,长4m、5m间隔布设,并与钢拱架焊接相连,全断面菱形布设,排距0.5m)、钢筋网(全断面喷层中间挂钢筋网6.5,150150,确保井壁的稳定)。施工时每5m浇注一个钢筋砼圈梁进行加强支护,确保施工安全,圈梁不占正常一次支护断面。如若地质情况确实不良时,再将上述支护形式进行补强支护,采用拱架间距缩小、系统锚杆加密、圈梁间距缩小等措施。调压井处加强段总长20m,为了调压井大井室施工的安全,与调压井连接的10m加强段采用加强支护形式,钢拱架(工22重型工字钢,0.5m/榀,全断面支护,钢拱架之间22连接筋连接,间距0.5m)、钢筋网(6.5,150150)、喷砼(C20,厚20)、钢管管棚(50钢管,顶拱180范围,间距30cm,长2.53m,管棚搭接段不小于1.0m,并通过管棚钢管注浆处理,以加固周边围岩)、系统锚杆(自进式锚杆,长2.5m,全断面菱形布设,间距0.5m,)。三、资源配置小型机动车1辆, YT-28气腿式风钻5台,ZS350型搅拌机1台,16m3空压机一台,砼喷射机1台。龙门架1台,卷扬机1台,挖掘机1台,弯拱机1台,电焊机3台,水泵2台。调压井开挖作业面人员配置:装药爆破班、喷锚支护班、出渣班、通风排、供水班、清碴班。风钻钻孔班配人员10人,喷锚支护班8人,出渣班10人,通风排、供水、清碴班5人。供电、供风、排水等同原施工组织设计。四、调压井开挖质量安全措施1、质量措施调压井开挖质量措施同隧洞开挖质量措施。2、安全措施调压井石方开挖施工从上到下是以机械开挖为主、钻爆法为辅的施工工艺,安全问题比较突出,特别是在一次支护或沉井施工过程中,安全应是重点,必须严格遵守和执行土石方与爆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及各有关爆破安全规程,杜绝各种不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开挖作业顺利进行。调压井开挖除前述隧洞开挖安全措施外,另外采取以下措施: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保障体系,配备专职安全员,随时检查安全生产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施工前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全体职工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严格按机械设备安全操作规程进行作业,保证机械设备的完好率和利用率,避免人为的不安全因素存在和事故的发生。进入施工区域内的作业人员必须配戴安全帽,在施工区内要设有警戒线;特别是上部施工、下部的安全。在特殊的几个关键时段应作好安全工作。严禁非施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爆破作业严格按爆破规程进行,设立爆破安全警戒区,做好各类声响、视觉警戒信号。采用控制爆破技术,控制飞石及振动。井口和井底、工作面分别设置信号灯、电铃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