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武大别山隧道申报鲁班奖 解说词.doc_第1页
合武大别山隧道申报鲁班奖 解说词.doc_第2页
合武大别山隧道申报鲁班奖 解说词.doc_第3页
合武大别山隧道申报鲁班奖 解说词.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合武大别山隧道申报鲁班奖解说词一、工程概况新建铁路沪汉蓉通道合肥至武汉段全长151公里,设计为客货共线,时速为200km/h,预留250km/h及以上提速条件。先期开工的大别山隧道地处大别山腹地湖北省麻城市境内,穿越大别山山脉孟匠岩主峰,隧道全长13256m,隧道长度长,开挖断面大,岩石坚硬,90以上是花岗岩,是全线工期控制性工程。 截止2008年合武铁路大别山隧道是国内已建成的最长的单洞双线高速铁路隧道。工程于2005年6月18日开工,2008年9月5日竣工,2008年10月开通动车组。建设单位: 沪汉蓉铁路湖北有限责任公司 设计单位: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承建单位: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 中铁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参建单位:中铁隧道集团一处有限公司中铁十七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十七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施工监理单位:北京铁城建设监理有限责任公司铁四院(湖北)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 二、 工程特点、难点1、隧道长,质量标准高大别山隧道是单洞双线高速铁路隧道,全长13256米,单口掘进均超过3公里,施工难度大,施工质量标准要求高。我们树立施工新理念,严把混凝土原材料入场关,优化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我们严格施工工艺,采用合理的开挖、支护、混凝土灌注养护工艺,控制混凝土养护温度和时间,确保了混凝土不渗不漏不开裂。2、隧道断面大,地质条件相对复杂,施工难度大。大别山隧道洞口段围岩软弱,采用地表注浆加固和大管棚超前支护措施进行施工。全隧级围岩占隧道总长92%,坚硬围岩比重大。洞身分别穿过多条断层破碎带,其附近洞身开挖时涌水量大。我们采用远期与近期相结合的综合判定方法,做好超前地质预报。施工采用先固后挖,密闭支撑,边挖边封闭的办法,确保了安全生产,持续稳产。隧道断面大,结构受力不利,尤其边墙底部与仰拱连接部位易引起应力集中,施工中仰拱和填充混凝土采用仰拱栈桥全幅施工,保证了混凝土的连续性和工艺标准的连贯性。运用12米自行式液压整体式模板台车,对隧道进行全断面一次性衬砌混凝土浇筑。保证了结构的整体性,提高了结构承载能力。3、施工通风困难大别山隧道独头掘进均超过3公里,开挖断面大,通风困难,是本工程的重难点。我们研究实施了科学的通风方案,通过两道2.0m大直径风管送风至洞内工作面,确保了良好的施工环境,提高了施工效率。三、新技术应用1、隧道施工应用“新奥法”原理,采用光面爆破技术,并依据地质变化情况,分别采用台阶法、全断面法组织掘进施工,实现了安全快速掘进。2、施工过程监测和控制技术。综合运用了过程测量技术、施工测量放样技术、TSP超前地质预报技术、超前水平钻探技术、监控量测技术等措施指导隧道施工,实现了安全、优质、快速的施工目标。3、HPB235钢筋焊接网。隧道初期支护采用“超前支护喷锚网喷”和型钢等联合支护体系,其中钢筋网片按照15cm15cm的规格,采用交叉点焊的方式进行预制,优化了钢筋受力结构,有效提高了初期支护强度,降低了材料消耗,实现了低耗安全施工。4、隧道采用湿喷混凝土初期支护,有效改善了施工环境,提高了施工效率。5、采用新型立体式防排水体系。采用新型EVA与土工布复合防水板和双缝自动热合焊接技术,结合新型排水盲管、止水带、泄水管的设置,形成了立体防排水结构,实现了全隧不渗不漏。6、新型模板应用技术。隧道衬砌运用12米自行式液压整体式模板台车,对隧道进行全断面一次性衬砌混凝土浇筑,实现了衬砌工序的快速施工。保证了结构的整体性,提高了结构承载能力。7、所有结构物全部采用耐久性混凝土,针对高性能混凝土的特点,结合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选配合理的配合比,满足了高速铁路的性能要求。8、混凝土裂缝防治技术。通过现场试验,科学调配混凝土配合比,断层地带段适当加入钢纤维,自下而上分段灌注混凝土,同时加强混凝土养护温度及养护时间控制,实现了衬砌混凝土内实外光,顺直美观,混凝土裂缝的质量通病得到了有效解决。9、创新型连续板双块式无砟轨道结构技术。大别山隧道运用创新型连续板双块式无砟轨道结构型式,延长了无砟轨道的使用寿命,确保了高速列车在长大隧道内安全运营。10、首次采用英国PANDROL快速弹条扣件,并自主研发与其配套的专用无砟轨道双块式轨枕,较好地解决了引进技术与工程结合的难题。11、根据铁道部科研开发计划,在大别山隧道施工过程中,完成了铁路隧道单层衬砌结构的研究与试验课题的现场试验研究。四、工程质量情况1、隧道施工中初期支护共取试件1765组,合格率100%。二次衬砌共取试件1808组,合格率100%。隧道共14个分部工程,两个子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单位工程依次检验合格率100%。2、实现隧道贯通差横向2.8cm,高程3.2cm,远高于规范、验标要求。3、隧道完工后,衬砌表面平整光洁,轮廓圆顺,排水系统畅通。全隧无渗无漏无开裂,各项指标均符合设计及验标要求。4、通过以探地雷达为主,高密度地震影像法为辅的检测,表明隧道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厚度均满足设计要求。5、混凝土二次衬砌与初期支护、与岩层之间无空洞。隧道辅助设施、通风设备安装规范。救援通道走行面平顺,各种标示标牌设置齐全清晰。洞内消防器材齐全。洞外高山水池作为消防水源储水利用,节能环保。各种沟槽布置及结构形式均符合设计要求。6、隧道在施工过程中,先后四次质量检测评价排名第一,并被业主授予“标准化工地”称号。2008年项目QC小组被铁道部评为优秀质量管理小组,2010年该工程被评为铁道部火车头优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