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张力下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历史契机.doc_第1页
资源张力下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历史契机.doc_第2页
资源张力下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历史契机.doc_第3页
资源张力下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历史契机.doc_第4页
资源张力下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历史契机.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资源张力下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历史契机摘 要:后金融危机时代农民工返乡创业面临着巨大的机遇,沿海和内地要素比价的深刻变动为四川省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提供了资源性契机,四川等西部地区工业用地的低价格、劳动力低工资带来的低成本、能源和资源的低价格为农民工返乡创业提供了强劲支持。关键词:要素比价变动;农民工返乡创业;资源性契机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农民工返乡创业问题成为一个极其重要的理论和现实问题。大量的农民工回流返乡,不仅对农村的基层治理、土地流转、社会稳定提出了新的挑战,而且也给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农民增收、农村繁荣带来了沉重的压力。因此,如何妥善安置这些回流返乡的农民工,充分发挥他们在城乡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就成为理论工作者和政府决策部门必须解决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一、资源张力的含义及其作用“张力”一词原为物理学中的一个用语,指“受到拉力的作用时,物体内部任一截面两侧存在的相互牵引力”1。后来,这一词汇被引入经济学、政治学等人文社科领域并得到广泛应用,如卡尔波兰尼的大转型:我们时代的政治与经济起源一书导言中所述:“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让市场脱嵌就好比拉伸一条巨大的橡皮筋,让市场得到更大程度自治的努力同时也增加了张力的程度。随着进一步的拉伸,或者橡皮筋绷断意味着社会解体或者经济回复到更嵌入的状态”2。可见,这里的“张力”是指实行自由放任市场经济政策之后的社会紧张程度。在本文,我们引入“资源张力”一词,主要包括两层含义:第一层意思是指20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后期,优先发展的沿海地区对四川等西部地区造成的“资源虹吸力”;第二层意思是指21世纪初尤其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过后,后发的四川等西部地区由于土地资源相对丰富,要素价格相对较低,而对东部劳动密集型产业造成的“洼地吸引力”。二、后金融危机时代四川省农民工返乡创业契机的呈现根据在四川省金堂县的调研,该县农民工创业就业的过程大致上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外出务工、脱贫致富。改革开放初期,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极大提高了农村劳动生产率,四川金堂县也出现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根据这一现实,金堂县竹篙镇1985年就开始组织外出务工。该镇采取政府组织外出务工为主,自发外出务工为辅的方式,共输出农村剩余劳动力3万人次,其中政府组织输出占60%以上。外出务工农民在沿海发达地区务工,挣回了资金,实现了脱贫致富和资本的初步积累,金堂也由此成为了全国“打工输出第一县”3。第二个阶段为引导返乡、创业兴县。2008年以来,金堂县按照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鼓励农民就近转移就业,扶持农民返乡创业”要求,坚持把返乡农民工创业就业作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大事来抓,为返乡创业搭建平台,壮大了县域经济实力、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截至2010年底,金堂县返乡创业人员达7591人,创办各类实体639家,产值达5.3亿元,带动安置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4.4万余人,带动了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3。从金堂县农民工就业创业的历史进程可以看出,改革开放初期四川省的要素禀赋结构处于劣势地位,农村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人均耕地面积的减少造成金堂县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出现,农民生存条件极其低下。与此同时,在邓小平同志“两个大局”思路的指导下,沿海地区率先发展,吸收了大量的技术和资本,引进了大批劳动密集型的加工制造企业。这就为深处内陆腹地的四川省农民工外出就业提供了机会。穷则变,变则通,金堂县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就出现了外出打工的苗头,四川省农民工也因此找到了把劳动力资源变成资产,实现自身劳动力价值的出路。三、后金融危机时代四川省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禀赋优势到了第二个阶段,即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这个词汇频频出现在政府文件中,并在四川省金堂县付诸了实施。那这就说明,此时沿海四川要素禀赋结构已经发生了某些变化,要不然它为什么能吸引那么多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并由此带动农民工的返乡回流呢?那么,本文中所说的“要素”主要包括哪些方面,这种要素禀赋结构变化的具体过程又是什么样子的呢?西方经济学认为,生产的三要素包括土地、资本和劳动力。在本文中,我们将四川省要素禀赋结构的战略性转变界定为“工业用地的低价格”、“劳动力低工资带来的低成本”、“能源和资源的低价格”。表1为2006年底国土资源部发布实施的全国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的通知,从中可以看出,在十五个等级的地块中,作为东南沿海代表的广东省集中分布在前八个等级中,占整个省份124个区市县的46.77%,而四川省属于前八个等级的地块只有5个,占182个区市县的2.75%。在后七级地块中,广东省有66个区市县,占比53.23%,而四川省却有177个区市县,占比97.25%。我们所典型调查的金堂县就位于37个十三等地块之中,工业用地的最低出让价标准为96元每平方米,比广东省最低的十二等级地块每平方米还便宜24元。由此可见,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四川省的工业用地价格优势已非常明显。从表2可以看出,2009年广州和成都两个省会城市的最低工资标准都被划分为两个档次:广州市第一档的最低工资标准为860元/月,第二档的工资标准为690元/月;而成都市第一档的最低工资标准为650元/月,第二档的最低工资标准为550元/月。成都市的最高档比广州市的最低档工资标准还低,且广东省的深圳市最低工资标准还要高些,特区内为1000元/月,特区外为900元/月。由此看来,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四川省的劳动力成本优势也十分明显。再从表3的能源和资源的使用价格来看,2007年国家发改委颁布的各省级电网的电价标准中,广东省的输配电价为181.02元/千千瓦时,大约为一毛八一度,销售电价为689.68元/千千瓦时,大约为六毛九一度。而四川省的输配电价为167.56元/千千瓦时,大约为一毛七一度,销售电价为487.43元/千千瓦时,大约为四毛九一度。也就是说,四川省的销售电价每度电要比广东省的便宜两毛钱,四川的能源和资源的价格优势也十分明显。四、后金融危机时代四川省农民工返乡创业的资源密钥由此,我们为后金融危机时代四川省要素禀赋结构的战略性转变和农民工返乡创业契机的出现找到了注解。多年来,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是和农民工就业联系在一起的,进城农民工多数是进入沿海发达地区和城市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沿海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也是凭借农民工的劳动力资源优势得以发展。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后,四川省农民工回乡创业有较快发展,与劳动密集产业出现区域转移这个大背景紧密相连。一方面,沿海地区存在促使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的推力。改革开放以来,沿海发达地区经济发展迅速,伴随而来的是土地、劳动力等要素成本上涨,能源和资源面临短缺。东部发达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已经面临生产要素价格大幅度提高、企业利润整体下滑等问题。劳动者在城市的生活成本也已大大提高,工资水平相对较低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招工产生困难。沿海地区的政府也越来越把产业发展的重点放在资本、技术密集的产业上,而对劳动密集型产业不再予以支持,甚至实行土地供给的限制政策。沿海地区加快产业升级,由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转向资金密集型产业为主,成为客观的发展趋势4。另一方面,四川等西部不发达地区已有可能接纳东部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首先,四川省在土地、劳动力、能源等生产要素方面都有低成本的比较优势,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内地不发达地区的转移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并且,随着新一轮西部大开发过程的推进,四川省在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已基本具备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的必要条件。同时,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是四川省加快经济发展的现实途径。20世纪八九十年代,资本主要流向沿海地区,四川省缺乏工业化发展的机会,进入新世纪,资本流动的环境发生了变化。从东部发达地区转移过来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成为当地工业发展的动力,这是四川省区域经济发展的难得机遇。参考文献: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k.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716.2卡尔波兰尼.大转型:我们时代的政治与经济起源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导言第17页.3农业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中心创业就业课题组.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的成功实践金堂县农民工创业就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研究报告eb/ol.中国农业新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