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优化方案】2013年语文 专题四 梅兰芳画传知能优化演练 苏教版选修传记选读学生用书 p47p50一、基础考查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伶界/西泠张謇/张骞调侃/侃侃而谈b灰黯/喑哑 奔流/奔头 苏轼/拭目以待c沦陷/伦理 不屑/琐屑 阿谀/自娱自乐d蓄须/牲畜 锥心/脊椎 希冀/小心翼翼解析:选c。a项,ln,jin/qin,kn;b项,n/yn,bn/bn,sh;c项,ln,xi,y;d项,x/ch,zhu,j/y。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如此良好的社会关系,客观上不仅使他大大提高了自身文化素养,更使身处乱世的他少了纷扰多了清净而能专注于艺术。b耳衅呼呼的风声,在他听来似乎是那听惯了的经久不息的掌声。c于是,他不再仅仅满足于偷唱,而将此作为练嗓以防止嗓子退化;他也不再将打羽毛球作为消闲的方式,而是将此作为锻炼身体以防止身体发胖的手段。d为了拒绝日伪的邀请,他请私人医生为他注射伤寒疫苗,致使连日高烧不退,为此差点丢掉了性命,终于击碎了日伪的忘想。解析:选c。a项,“净”应为“静”;b项,“衅”应为“畔”;d项,“忘”应为“妄”。3下列加点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a在2009年“南审杯”辩论赛中,正方立论扎实,准备充分,配合默契,使得反方百口莫辩,毫无招架之力。b面对他人的困难与无助,我们理应伸出援助的双手,雪中送炭,而不是冷眼旁观,洞若观火。c单位老张以认真、严谨著称,做工作非常细致,几乎可以做到毫发不爽,什么事交给他都放心。d在影片2012中,地震、冰雹、狂风接踵而至,火山穿云裂石,这些灾难带给了人类前所未有的震撼。解析:选c。a项,百口莫辩:即使有一百张嘴也辩解不清。形容事情无法说清楚(多用于受冤屈、被怀疑等情况)。b项,洞若观火:形容看得清楚明白。此处应改为“隔岸观火”。c项,毫发不爽:形容几乎没有差错。毫发,指很小的数量。d项,穿云裂石:形容乐器声或歌声高亢嘹亮。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北大“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采取阳光公示的方法、防止人们所议论的可能出现的“潜规则”、“权力寻租”等不正之风的侵袭。b湖北出现大学生舍己救人时私家船主却趁火打劫、“挟尸要价”的现象绝非不是偶然,它是我们盲目追求法治社会,过度依赖法律的强制力所带来的必然恶果。c全国人大委员长吴邦国利用访美机会明白告诫美国,中国反对以认识分歧为借口,拿宗教和言论自由去支持或变相支持“藏独”等分裂势力。d教育行政部门监管不力,致使一些学校在义务教育阶段借口办特色班为名,向家长收取高额费用。解析:选a。b项,多重否定不当。c项,缺少成分,“言论自由”后加“为幌子”。d项,结构混乱,“借口”与“以为名”两种句式杂糅,应保留其中的一种。二、文段阅读(一)阅读文本选段,完成57题。在日军围攻香港期间,梅兰芳住的靠近日本驻港领事馆的公寓成了他的不少朋友避难的好地方,但那儿也并不是绝对的安全。有一天早上醒来,他们居然在女佣的房间里发现了一枚穿墙而入的炮弹,幸好在这之前梅兰芳安排所有人都住在有三道墙相隔而可以防弹的房间,女佣才避免遭难。梅兰芳不但要保障大家的安全,更要为十几口人的三餐操心。在炮火连天的情况下,已不能下山购买粮食,他只有动用家中的存粮和一些罐头,但他又无法预测香港究竟要被围困多久,而有限的存粮和罐头总有吃完的一天。因而,此时的梅兰芳一改平日的慷慨大方,变得“斤斤计较”起来,他小心计划着分配每个人的口粮,规定:每顿饭每人只有一碗饭,不许再添,每顿饭只打开一个罐头,由他分配一人一筷子,有时候炸一小块咸鱼,每人只能分到一丁点儿。所有的人围坐在桌边暗淡的灯光下,仔细而小心地剔干净那一小块咸鱼身上的小刺。此时,梅兰芳和他们一样,毫无特殊可言。但梅兰芳又和他们不一样,他是艺术家,是世界知名艺术家,他曾经有王府花园般精美的处所,有锦衣玉食,有前呼后拥众星捧月般的境遇。这一切生活上的奢华其实离他并不远,甚至可以唾手可得。然而,他却不屑于此,他宁愿每顿只有一碗饭、一筷子罐头或者一小块咸鱼,甚至提心吊胆地时刻警惕头顶上呼啸而过的炸弹,就只是为了作为一个正直的人所应当具备的气节。尽管他视艺术为生命,但在民族存亡关头,他毫不犹豫地将艺术让位于民族气节。在苦熬了18天之后,香港终于沦陷,日军全面占领香港,粮食和水全部中断,偏偏在这时,家里的存粮和罐头也已经吃得差不多了,全家十几口人面临挨饿的威胁。梅兰芳思忖良久,毅然将两个儿子乔装打扮后,派他们下山偷运粮食。正如上次他让其他人退避三舍而派儿子将那颗登堂入室的炸弹运出房间扔进山坳一样,在危险时刻,他不得不以牺牲自己的儿子来换取大家的安全。作为主人,他必须这么做,但作为父亲,他感受到锥心刺痛。生活上的困顿,梅兰芳能够耐受,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危险,他也能直面,但他难以压抑精神上的苦闷,也深知难以抗拒即将到来的时时刻刻的骚扰,他用过太多的拒绝的借口,已经难以为继,他要重新设计新的理由,那便是“蓄须”。老奸巨猾的日本驻港部队司令酒井虽然猜到梅兰芳蓄须的目的,但面对这样一位世界级的文化名人,这样一位受日本人民爱戴的艺术家,他着实有些无可奈何,况且梅兰芳以“我是个唱旦角的,年纪老了,扮相不好看了,嗓子也坏了”为由拒绝登台,也合情合理。然而,“蓄须”也不是一劳永逸的。当他从香港返回上海之后,日本人、汉奸三番五次登门,或者说“小胡子是可以剃掉的嘛”,或者说“年纪大不再登台,也可以,出来说一段话,和年纪大和胡子都是没有关系的嘛”诸如此类的话。梅兰芳一方面坚持留须,一方面不惜自伤身体。为了拒绝日伪的邀请,他请私人医生为他注射伤寒疫苗,致使连日高烧不退,为此差点丢掉了性命,终于击碎了日伪的妄想。从上海到香港再回到上海,梅兰芳不断地和日伪周旋,拒演的理由可谓五花八门,除了“蓄须”外,牙疼、心脏不好不能坐飞机等都被他用做挡箭牌。尽管年复一年,生活因不能登台而逐日困窘,但他坚持着。在他的心里一直有个信念,那就是:饿死事小,失节事大。5从文中看,梅兰芳退避香港和返回上海后面临哪些困境?试分条作答。答:_解析:从选文中筛选答案整合即可。答案:生活上的困顿。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危险。精神上的苦闷。难以抗拒即将到来的时时刻刻的骚扰。6梅兰芳是如何应对困境的?找出相关信息概括作答。答:_答案:安排所有人都住在有三道墙相隔而可以防弹的房间。动用家中的存粮和一些罐头,小心计划着分配每个人的口粮,当存粮不多时毅然派两个儿子下山偷运粮食。找各种借口拒绝演出,如蓄须、牙痛等。不惜自伤身体。7从选文看,你觉得梅兰芳是一个怎样的人?要求先概括,再具体评析。答:_解析:结合前两题,将事件分类,概括即可。答案:梅兰芳有民族气节、时刻为别人着想、视艺术为生命。如找各种借口拒绝演出,如蓄须、牙痛等;不惜自伤身体,坚决不与日寇合作,不为日寇演唱。(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梅兰芳的艺术之美92岁的谭门传人,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原江苏省京剧院副院长王琴生先生深情地追忆1946年至1958年与梅兰芳大师同台献艺的12年。他畅谈了梅派艺术之美。王琴生认为,梅大师的舞台形象是美的化身。他的每一个动作,一个指法,一个眼神,一个表情,都是严格按照戏中人物内心活动和感情需要而精心设计的,完全符合人物的思想感情,合乎人物的性格和身份,因而能紧紧扣住观众的心弦。同时他的唱腔、念白、舞蹈、眼神、手势,都能恰如其分地把他的内心情感传递给同台角色和乐队,从而产生情感的共鸣和动作的共振效应。因此,梅派神韵是内涵艺术之美。其次,对剧中人物性格的刻画,能从艺术美学的高度进行缜密的构思,展现其美的形象。梅派名剧贵妃醉酒是梅大师从历史和文学的角度悉心研究、大胆创新的硕果之一。他摒弃了剧中“诲淫”的糟粕,而着力表现杨玉环愁肠百结的宫怨之情,留给观众无限回味的余地。王先生说,梅大师是一位身体力行的杰出的表演艺术家。梅大师在艺术事业上不因袭旧规而匠心独运、锐意创新。在三堂会审中,梅大师就把刘秉义所穿的蓝袍改为红袍。据说,三堂会审源于梆子,从前,梆子小戏服色单调,只有红、蓝两种颜色,所以会审中两老生一红一蓝,示其区别,京剧沿之成习。梅大师考证刘秉义、潘必正二人的官阶相同,袍色本应一致,故而改蓝为红。这就使王金龙、苏三、刘秉义、潘必正服饰均为红色,谓之“满堂红”。梅大师对演唱时的发音和口型也很有讲究。京剧旦角最忌张开大口,表露牙齿来演唱。因为既不美观,音色也不佳。梅大师演唱时口型很小,很秀气,但唱出来的声音甜厚达远,韵醇味足。他在化妆上也勇于创新。梅大师是长方脸型,每化一次妆都有所改进。他坚持一点一滴的改革,特别是前面的水花,青年、中年时期贴得高,晚年贴得低。水花也变化了,贴的方法也变化了,显得特别美。所以他年过花甲,化妆上台,仍然光彩照人。由于梅大师专注于舞台艺术,不分巨细,精心琢磨,努力进行美的创造,所以能在舞台上和观众的心目中永远树立美的艺术形象。美的艺术也来自美的心灵。王琴生由衷地赞美说,梅先生是一代德高望重的艺术大师。他不以著名表演艺术家自居,而是严肃认真地对待艺术,严格要求自己,虚心听取同行和广大观众的意见。他待人至诚,互勉互励。在演出过程中,同台演员不慎出点差错,他从来不发脾气训人,而是尽力设法圆场,下台后还关照几句,安慰一下。梅大师常说,艺术上的竞争不是勾心斗角,而是善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当程砚秋先生整理全本窦娥冤后,梅大师认为,该剧更适合程派艺术特长。于是他不再上演六月雪(即窦娥冤)这个剧目。不仅如此,他对其他行当和兄弟剧种,也采取博采众长的态度,积极吸取他们的艺术精华来丰富自己的表演艺术。梅大师毫不保守,平易近人,急公好义。国家有什么事找他协助,也义不容辞。这是梅大师一生做人的优良品德。8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梅兰芳能有效传递内心情感,使得同台角色和乐队与自己产生情感的共鸣和动作的共振效应。b梅兰芳能从艺术美学的高度进行缜密构思,对剧中人物性格进行深入的刻画,展现其美的形象。c梅兰芳专注于舞台艺术,不分巨细,精心琢磨,努力进行美的创造,树立了永久的美的艺术形象。d在程砚秋整理全本窦娥冤后,梅兰芳不再上演六月雪,这主要因为他谦让的性格。解析:选d。强加因果关系。原文是:梅大师常说,艺术上的竞争不是勾心斗角,而是善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当程砚秋先生整理全本窦娥冤后,梅大师认为,该剧更适合程派艺术特长。于是他不再上演六月雪(即窦娥冤)这个剧目。9“美的艺术也来自美的心灵”,从文意看,梅兰芳“美的心灵”体现在哪些方面?答:_解析:仔细阅读第4自然段,概括每句话的要旨,从四个方面加以归纳即可。答案:对待艺术,梅兰芳不仅严格要求自己,还虚心听取同行和广大观众的意见;待人至诚,互勉互励;正确对待艺术上的竞争,善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毫不保守,平易近人,急公好义。10文章以“梅兰芳的艺术之美”为题,请分条概括梅兰芳“艺术之美”的表现。答:_答案:优美的舞台形象;独特的艺术创造(梅大师在艺术事业上不因袭旧规而匠心独运,锐意创新);崇高的艺术品德(梅先生是一代德高望重的艺术大师)。三、语言运用11请以“语文教育”为开头,用一个单句概括下面一段文字的主要信息,不超过40字。语文的诗意让我再一次想到语文教育的三重境界:“人技教育”“人格教育”和“人生教育”。“人技教育”侧重于给学生以生活技能,“人格教育”注重将语文养料内化为学生自己的精神,“人生教育”则引导学生最终把“语文素养”与自己的人生融为一体。如果说“人技语文”给学生以“真”,“人格语文”给学生以“善”,那么,“人生语文”则将学生引向生命之“美”。语文教育_答案:语文教育的三重境界“人技教育”“人格教育”“人生教育”分别教给学生真、善、美。12按顺序排列下面的语句,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只填写序号)山水画中绝少穷山恶水,纵使孤峰插云,仍不会给人险恶的感觉。这是中国古人借艺术所表达的对世界的善意与爱惜,显现温柔敦厚之美。中国人欣赏山水的态度可以从山水画中看出。无论谈诗看画,在孤高超诣之中都感到无限的温和与安慰。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后人临摹王维的雪石图、燕肃的寒岩积雪图,都使人觉得幽静之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物联网工程中级系统应用与设计模拟题详解
- 2025年高级心理咨询师面试题库及答案详解大全
- 甲醇特性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甲状腺引流管护理
- 田径运动会培训课件
- 江苏苏州2018-2021年中考满分作文45篇
- 用电漏电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湖南省2025-2026学年高考生物实验综合能力检测分类试卷(有解析)
- 用电安全知识培训课件记录
- 2024-2025学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十九中八年级(下)4月月考数学试卷(含答案)
- 机械通气临床应用指南
- 2025年秋季新学期教学工作会议上校长讲话:我们是不是“跑偏”了
- 2025年计算机一级考试题库(附答案)
- 2025年全国统一高考数学试卷(新高考二卷)试卷与答案
- 人卵母细胞成熟度分级
- 2025年高考真题【地理】试卷含答案(全国新课标卷)
- 2025年广西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科目(三)答案
- 2024年首届全国“红旗杯”班组长大赛考试题库1400题(含答案)
- GB/T 4666-2009纺织品织物长度和幅宽的测定
- 项目评审检查清单(质量阀)
- 新建搅拌站策划方案样本21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