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应该给孩子什么样的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外部)(建议家长们认真好好看看)一、激励能带来什么? 二、激励一定要针对需求才有效。 三、物质激励要注意的几个方面的问题。 四、激励的目标要实际,跳一跳,能摘到。 五、物质奖励不能过于频繁。 六、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结合的最好的一种方法代币法。一、激励能带来什么?长假里,我和妻子带着儿子游玩了海洋馆,不仅看了各种各样奇奇怪怪、非常漂亮的海洋鱼类,还特意看了海狮和海豹的表演。在驯兽员的指挥下,海狮和海豹轮流做着各种高难度的表演动作:头顶顶圈、跳火圈、水中芭蕾等等,海狮和海豹与驯兽员配合得丝丝入扣,令人叹为观止。当时我就在想,驯兽员是通过什么方法能让这两种智商远远低于人类的动物,做出这么高难度的动作,爆发出那种远远超过同类的潜力的。细细想来,就是驯兽员在长期地训练中,很准确地抓住了这两种动物的内心需求,比如:训兽员会知道它们最喜欢吃什么?知道在何时喂食才是最佳时期。知道什么时候应该要给它们以鼓励,知道它们的能力大小,并根据它们的能力制定出合理的目标,让它们乐意配合。正是因为这种恰到好处的训练,才让它们爆发出了巨大的潜力,做出了它们同类做不出的动作。动物可以通过激励,爆发出巨大的潜力。那么对于智商最高的人类呢?通过激励能带来什么?让我们先从一个著名的心理学实验开始讲课。哥伦比亚大学的盖兹和匹斯兰德两位教授,曾经针对“奖惩在学习上的效果”做了一项心理实验。他们两个人经由随机取样,在某校挑选了一些学生进行测验,他们先把这些学生成A、B、C三组,然后进行考试。隔了三天之后,再进行同样的考试。不同的是,在第二次考试之前,先对A组学生加以奖励,称赞他们考得很好;而给予B组惩罚,责怪他们没有考好;至于C组学生,则不给予奖励,也不给予惩罚。实验结果发现,受到奖励的A组,第二次考试的成绩最好,其次是受到惩罚的B组,没有受到奖惩的C组反而考得最糟。从这项心理学的实验我们就能看出,奖惩对孩子的影响,比不闻不问要大得多,而受到赞扬的无疑又比受到批评的更有干劲!事实证明,一个没有受到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 30 。而当他受到激励时,其能力可以发挥至8090,这就是说:同样一个人,在通过充分激励后,所发挥的作用相当于激励前的34倍。通过恰当地激励,人的潜能才能最大限度地被发挥出来!二、激励一定要针对需求才有效。想起在书上看到的一个小笑话:有一个人来到河边钓鱼,当他把鱼钩摔到河里,就静静地坐在旁边等着鱼上钩。左等右等,一直等到太阳下山,也没有一条鱼被钓上来,这个人在心里想,看来今天是一无所获了,正准备收拾渔具回去时。一条鱼忍不住从水里跳出来对这个人大吼道:“你到底是不是在钓鱼呀,你要真想钓鱼,那你就在钩子上装上鱼饵呀。你不装上鱼饵,我们凭什么要咬钩呀。”原来这个钓鱼的人一时大意,忘了在钩上放鱼饵了。钓鱼的人要用饵才能钓到鱼;训兽员要用食物才能激发海狮和海豹训练;农夫要用胡萝才能让驴推磨,那么你的孩子呢?当你的孩子不愿意努力学习,不主动养成好习惯,不肯纠正坏习惯时,你给孩子准备了“饵”了吗?有一个教育家说得好:“与其推着孩子走,拉着孩子走,不如给孩子的内心注入动力,让他自己走。”现在许多家长有一种误解,觉得读书是孩子自己的事,学习是每个孩子的天职,不需要去激励吧?其实是人就有需求,不论大小,在物质方面追求自己喜欢的东西,在精神方面渴求得到别人的尊重和赏识,希望别人看得起,也希望自己能通过努力奋斗出一番事业。人之所以会产生行动的动力,是由这个人的内心需求决定的。做为一个优秀的领导者,要能够准确把握住每个员工的迫切需求,并能够给员工提供自我实现的机会。让员工通过努力工作得到自己的需求,实现自己的梦想。而我们家长要能懂得孩子的心,善于抓住的孩子内心需求,找到让孩子喜欢的那棵“萝卜”,并通过给孩子提供满足需求的机会。激发出孩子努力学习、努力养成好习惯的动力。美国著名成功学大师卡内基说得好:“天底下只有一个方法可以影响他人,就是提出他们的需要,并且让他们知道怎样去获得。”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告诉我们:一个人活在世上既有物质方面的需求,也有精神方面的需求,一个人一生都是在不断追求需求的,只不过每个人每一段时期的主要需求总在不断变化中。比如:当这个人生活非常贫穷时,每天都为钱发愁,为柴米油盐发愁,那么这个人对于钱的追求,对于物质方面的追求动力就会强于精神方面的追求。那么对于一个很有钱的人来说,那么他工作的动力可能更多地就靠向精神方面的需求了。(举比尔盖茨以及那些著名的人物)。所以我们激励一个人的工作干劲,就需要了解这个人目前最需要的是什么?是精神方面的还是物质方面的。或者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的都不同程度不同的需要!对于孩子来说也一样,也需要我们家长了解。三、物质激励要注意的几个方面的问题。1、平时不要太满足孩子的物质需要。有家长在群里问我:“我想让我的孩子养成回家先写作业的好习惯,我许诺孩子如果做到了,我就给他买一个他喜欢的玩具。但是为什么孩子还是干劲不大呀,回家照玩不误!”我问这个家长:“平时孩子玩具多吗?”家长说:“玩具挺多的,孩子要求买什么东西,一般都会满足孩子。”我说:“问题就出在这,现在的孩子生活非常优越,孩子对物质方面要求什么,家长都能满足,孩子自己也明白,自己想要玩具了,一要求,家长又会满足,还需要那么辛苦去争取干嘛呀?”我接着说:“你知道动物园的老虎和森林里的老虎有什么区别吗?如果同时在旁边放上一只小动物,这两只老虎的态度都会不一样。动物园的老虎可能看上一眼,就会接着睡大觉;而森林里的老虎看到的话,就会尽一切可能去抓住它,使之成为自己的美餐。哪只老虎干劲大?道理很简单,因为动物园的老虎生活优越,不缺吃的,所以这个小动物不会激发他的干劲!”我说:“你再想想训兽员,如果每天他都用食物把海狮和海豹喂得饱饱的,那么还能用什么来激发海狮和海豹每天训练的干劲呀。”中国有句老话:“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许多成功的人都是从艰苦的环境中挣扎出来的。正是因为他们体验到了艰苦,要什么没什么,反面激发了他们的斗志。现在的孩子,几乎很少有人能够体味到生活的艰苦,他们总是觉得生活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要什么有什么。这种被家庭用“溺爱”包围起来的与社会激烈竞争的现实相脱离的感受,在一定程度上消磨了孩子的斗志,使孩子丧失了踏实奋进的动力。 2、激励要“投其所好”。用什么来表扬和奖励孩子,行为心理学对此做过研究,他们把表扬和奖励称为“正强化”。把奖励用的物品称为“正强化物”。那么什么样的物品才能激起孩子的动机呢?当然是孩子们最想得到的东西。我们都知道要让驴子进磨房,鞭打、硬扯,显然愚笨!有人想到驴子喜欢吃东西,那就用食物来激发驴子往前走的欲望吧,没有人会傻到用肉去“引诱”驴子,只能用驴最喜欢吃的胡萝卜去逗它。也就是说,要想成为强化物的东西,必须是孩子感兴趣的东西,能够激发孩子动力的东西。通常被作为“强化物”的物品有下面几类:1、消费性强化物:指糖果、饼干、饮料、水果、巧克力等一次性消费品。2、活动性强化物:指看电视、看电影、做手工、踢球、去公园、野餐、旅游、逛街等属于休闲性质的活动。3、操弄性强化物:指布娃娃、变形金钢、玩具汽车、玩具手枪、图画、卡片、气球等孩子爱反复玩弄的物品。4、拥有性强化物:指在一段时间内孩子可以拥有享受的物品,比如:小狗、小猫、录音机、录音磁带、光盘、电脑、钢琴、小提琴、漂亮的衣服、笔记本、纪念品、文具盒等。5、社会性强化物:属于精神层面的奖赏,比如:拥抱、抚摸、微笑、奖状、注视、亲子逗乐嬉戏、讲故事、口头夸奖(聪明、能干、好孩子)等,孩子越大越应该多使用社会性强化物。前面四类属于物质奖励,最后一类属于精神奖励。孩子年龄越小,对于物质奖励的依赖性越强,因此,孩子若上小学低年级,父母可以多用物质奖励,因为孩子年龄越小,你跟他说大道理没用。但是随着孩子渐渐长大,父母就要多用精神嘉奖,激发孩子的内在动机。 3、物质奖励的具体操作方法。我们都知道奖赏和鼓励不但可以使孩子更快乐,还更加容易塑造孩子的好行为。因此掌握奖赏和鼓励的技巧是非常重要的。A、物质奖励的东西要能吊起孩子的兴趣。做为父母你要真正能了解孩子的需求。孩子真正最喜欢玩的是什么?最喜欢的东西是什么?这样才能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孩子越喜欢的东西,就越能调动孩子。B、交替使用不同的奖励方法。由于孩子对新鲜事手永远充满好奇心,而对旧的东西很快失去兴趣,因此经常变换奖励物品可以保持对孩子的吸引力,使奖励更有效。C、奖励要及时。年龄越小的孩子,越要及早奖励,否则,会使奖励失去效力。D、物质奖励应当有所节制,不能动不动就奖励。如果奖励过于频繁的话,时间长了,孩子就会养成没有奖励就不努力的坏习惯E、逐步降低物质奖励的次数。当孩子的好习惯慢慢上正轨后,父母就要降低物质奖励的次数,逐步用精神奖励来取代,同时鼓励孩子自我激励。四、激励的目标要实际,跳一跳,能摘到。前几天在短信息里,有一个家长问我:“老师,为什么我按照你的的说法给孩子制定了协议,孩子还是兴致不高呢?”我说:“你是怎么制定协议的?”家长说:“我要求孩子期中考试要考前十名,我就给他买他最喜欢的东西。”我问:“你的孩子原来多少名?”家长说:“原来成绩总是倒数!”为什么这个妈妈制定的协议孩子不感兴趣?就是因为这个妈妈没有考虑到自己孩子的能力范围,一下子就给孩子订了一个让孩子感觉不可能达到的目标。所以孩子心理会想:“奖品虽好,可惜就像天上的月亮一样,我是无法摘到的。”所以孩子就放弃努力了。那么应该怎么制定才合理?由于孩子的进步大多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而父母的激励目标也应该循序渐进,在制订激励目标时,可以由低到高,由易到难地将激励目标逐步向孩子提出,千万不要一下子就把“目标”竖得高高的。如果这个妈妈给孩子制订地目标改一下:比如第一次只要往前赶三名,妈妈就有奖,然后下次再往前赶几名,又有奖,分段来激励,估计就孩子就会努力去争取了。美国著名教育家巴士卡里雅曾经宣称:“把最差的学生给我,只要不是白痴,我都能把他们培养成优等生。”巴士卡里雅博士到底有什么妙方呢?他的妙方就是针对学生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题目的难度比学生实际能力稍高那么一点点,保证孩子通过思考,一定能做出来,让学生通过思考都能取得好成绩,激发孩子从学习中产生一种喜悦,从而增强自信心,提高学习兴趣,焕发学习干劲。五、物质奖励不能过于频繁。过于频繁使用物质奖励反而容易误导孩子。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小伟的父母就与小伟达成协议:平时小考考得好,可以得到50元现金奖励;而期中、期末大考考得好,就能得到500元钱。凭着这个诱人的考试奖励办法,几年来,小伟的成绩一直在班级领先,父母也很高兴,觉得自己也很省心。但是小伟的父母却没意识到,由于父母图省事,没有在实施奖励的过程中积极引导孩子对学习本身产生兴趣,强化孩子对学习兴趣的动机,孩子的学习目的已经在悄悄地发生变化孩子是为了物质奖励而读书,孩子错误地认为:读书的目的就是为了得到父母的奖励,以满足自己不断在外消费的需求。如果哪天父母撤去了这个奖励,孩子一旦失去了这个物质奖励的刺激,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即刻就会下降。可见,父母使用奖励方法不能简单化,给了奖品就完事。正确的做法是:先用奖励吸引孩子到学习上来,然后在执行的过程中积极挖掘学习中有趣的事,慢慢吸引孩子对学习本身产生兴趣。事实上,孩子如果学习进步了,孩子本身就能产生愉悦感和自我成就感,再加上父母和老师的表扬和鼓励,孩子就会渐渐对学习本身产生兴趣。当孩子对学习产生兴趣了,父母就要淡化物质奖励并慢慢撤出物质奖励,进而强化学习本身带给孩子的快乐了。六、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结合的最好的一种方法代币法。“代币”是指真正奖励物的暂时替代物,比如:红花、棋子、或者计划表的分数等。必须积累到一定的数目才能兑换奖励物。代币法的最大优点在于:当孩子表现出好的行为时,不是立刻就能满足他的要求,而是延迟满足,孩子必须要持续努力才能达到目标,可以培养孩子的进取心和忍耐力,让孩子从中体验到要想获得成功,必须要不断努力才行。也降低了物质奖励对孩子的刺激,反而强化了孩子的自我成就感。因为每当孩子通过努力得到分数和红花时,都能体验到一种喜悦感。代币法最适合培养孩子养成好的习惯和矫正不好的习惯。以矫正孩子作业慢为例加以说明:我儿子表弟写作业不上心,每次写作业总是边玩边写。这个坏习惯从一年级开始就有,一直拖到三年级。他妈妈实在管不住他,请求我帮忙带一个学期,专门矫正孩子这个不好的习惯。这个孩子每天的作业并不多,如果认真做,平均只要半小时就能做完。但这个孩子几乎每天都要花上二个小时才写完。于是我与孩子商量,签订了第一份协议,时间为一个星期。协议如下:如果孩子每天的作业能在90分钟内完成:加1分;能在70分钟风完成:加2分;能在1小时完成:加3分。孩子剩余的时间绝不加作业,归孩子自己支配。一周累计的分数达到6分,父母会给孩子买一份心仪的奖品。第一份协议要求不能太高,要让孩子稍稍努力就能达到,这样孩子才能有机会成功。也才愿意实施第二份协议。结果孩子真的稍稍努力就达到了要求。并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奖品,我们也在实施过程中给了孩子许多正面的鼓励和赞扬,孩子情绪很好,并且主动提出继续签协议。第二份协议如下,时间为两个星期,各项指标相应提高一点。如果孩子每天的作业能在80分钟内完成作业:加1分;能在1小时内完成:加2分;能在50分钟内完成:加3分。孩子剩余的时间绝不加作业,归孩子自己支配。两周累计的分数达到14分,父母会给孩子买一份心仪的奖品;如果能达到18分,则带孩子出去玩一次。但如果达不到这个分数,则一个星期不准看动画片(孩子特别喜欢看动画片,所以成为负强化物。)结果孩子又达到了,并且孩子自己也感觉到自己的速度快多了,自己也有一份成就感,自己的心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护理论文读书笔记
- 过敏患者心理护理
- 护理骨干推介会
- 2025年远程医疗服务模式与医联体建设研究报告
- 2023年销售总监岗位实习报告范文
- 中学生英语词汇记忆高效方法
- 上海市徐汇区2024届高三学习能力诊断数学试卷(解析版)
- 大学英语写作模板与高分技巧
- 旅客运输教学设计方案章节二
- 企业资产管理及折旧计算实务
- 2022年临沧市市级单位遴选(选调)考试试题及答案
- JBT 11699-2013 高处作业吊篮安装、拆卸、使用技术规程
- 中专宿舍管理制度和方法
- 心态决定-切模板课件
- 精神科常见病小讲课
- 屁屁辅助脚本
- 高效沟通提升医药代表拜访技巧的五大秘诀
- 《环甲膜穿刺术》课件
- 医院处方笺模板(可根据实际需要修改)
- 《森林与小鸟》教学设计(福建省县级优课)-三年级音乐教案
- 提高口服药准确服用率品管圈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