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选修3 5 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要点一动量守恒条件的理解例1如图所示 A B两物体质量之比mA mB 3 2 原来静止在光滑地面上的平板小车C上 A B间有一根被压缩的弹簧 当突然释放弹簧后 A 若A B与平板小车上表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 A B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B 若A B与平板小车上表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 A B C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C 若A B所受的摩擦力大小相等 A B的系统动量守恒D 若A B所受的摩擦力大小相等 A B C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点拨 在同一物理过程中 系统的动量是否守恒与系统的选取密切相关 因此在利用动量守恒定律解题时 一定要明确哪些物体组成的系统在哪一过程中动量是守恒的 即要明确研究对象和过程 解析 如果A B与平板小车上表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 则A B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不相等 A B组成的系统所受合外力不为零 故总动量不守恒 选项A错误 对于A B C组成的系统 A B与C间的摩擦力为内力 故该系统动量守恒 选项B D正确 若A B所受的摩擦力大小相等 则A B组成的系统的外力之和为零 故其动量守恒 选项C正确 答案 BCD 例22010年元旦的夜晚 某城市举行了礼花观赏晚会 礼花在高空绽放 将城市的广场装扮得五彩缤纷 现假设礼炮从地面竖直向上发射的最大高度为125m 所有礼炮到达最高点时都炸成质量之比为2 1的两块 其中较大的一块以10m s的速度水平飞出 g取10m s2 为了确保观赏者的安全 人离礼炮发射点的水平距离s应满足什么条件 要点二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解析 以炸裂的两块礼炮为系统 由于爆炸力 内力 远大于外力 重力 在水平方向无外力 则该方向上系统总动量守恒且为零 设质量较小的一块质量为M 速度为v1 较大的一块质量为2M 速度v2 10m s 选较大的一块速度方向为正方向 根据动量守恒定律 有2Mv2 Mv1 0 v1 2v2 20m s 两块分别做平抛运动的时间由h 1 2gt2得t g 5s 所以最大平抛距离x1 20 5m 100m 为确保安全 人离礼貌发射点的水平距离s 100m 例3如图所示 甲车质量m1 20kg 车上有质量M 50kg的人 甲车 连同车上的人 以v 3m s的速度向右滑行 此时质量m2 50kg的乙车正以v0 1 8m s的速度迎面滑来 为了避免两车相撞 当两车相距适当距离时 人从甲车跳到乙车上 求人跳出甲车的水平速度 相对地面 应当在什么范围内才避免两车相撞 不计地面和小车间的摩擦 设乙车足够长 取g 10m s2 要点三动量守恒条件的临界问题 解析 以人 甲车 乙车组成的系统为研究对象 由动量守恒得 m1 M v m2v0 m1 m2 M v 解得v 1m s 以人与甲车组成的系统为研究对象 人跳离甲车过程动量守恒 得 m1 M v m1v Mu 解得u 3 8m s 因此 只要人跳离甲车的速度v 3 8m s 就可避免两车相撞 求出不相撞的速度 点拨 例总质量为M的装砂的小车 正以速度v0在光滑水平面上前进 突然车底漏了 不断有砂子漏出来落到地面 问在漏砂的过程中小车的速度是否变化 错解 质量为m的砂子从车上漏出来 漏砂后小车的速度为v 由动量守恒定律Mv0 M m v 剖析 错解的主要原因在于研究对象的选取 小车中砂子的质量变了 即原来属于系统内的砂子漏出后就不研究了 这样 初状态及末状态就不对应同一个系统了 正解 漏掉的砂子在刚离开车的瞬间 其速度与小车的速度是相同的 质量为m的砂子从车上漏出来 漏砂后小车的速度为v由动量守恒定律 Mv0 mv M m v 解得v v0 即砂子漏出后小车的速度是不变的 实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例 2010 南京模拟 气垫导轨是常用的一种实验仪器 它是利用气泵使带孔的导轨与滑块之间形成气垫 使滑块悬浮在导轨上 滑块在导轨上的运动可视为没有摩擦 我们可以用带竖直挡板C和D的气垫导轨以及滑块A和B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弹簧的长度忽略不计 采用的实验步骤如下 A 用天平分别测出滑块A B的质量mA mB B 调整气垫导轨 使导轨处于水平 C 在A和B间放入一个被压缩的轻弹簧 用电动卡销锁定 静止地放置在气垫导轨上 D 用刻度尺测出A的左端至C板的距离L1 E 按下电钮放开卡销 同时使分别记录滑块A B运动时间的计时器开始工作 当A B滑块分别碰撞C D挡板时停止计时 记下A B分别到达C D的运动时间t1和t2 本实验中还应测量的物理量及其符号是 利用上述测量的实验数据 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表达式是 上式中算得的A B两滑块的动量大小并不完全相等 产生误差的原因有 至少答出两点 解析 A B两滑块被压缩的弹簧弹开后 在气垫导轨上运动时可视为匀速运动 因此只要测出A与C的距离L1 B与D的距离L2及A到C B到D的时间t1和t2 测出两滑块的质量 就可以用mAL1 t1 mBL2 t2验证动量是否守恒 实验中还应测量的物理量为B与D的距离 符号L2 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表达式是mAL1 t1 mBL2 t2 产生误差的原因 L1 L2 mA mB的数据测量误差 没有考虑弹簧推动滑块的加速过程 滑块并不是做标准的匀速直线运动 滑块与导轨间有少许摩擦 答案 B与D间的距离L2mAL1 t1 mBL2 t2见解析 第1节原子结构氢原子光谱 要点一 粒子散射实验例1图为卢瑟福和他的同事们做 粒子散射实验的装置示意图 荧光屏和显微镜一起分别放在图中的A B C D四个位置时 观察到的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 在A位置时 相同时间内观察到屏上的闪光次数最多B 在B位置时 相同时间内观察到屏上的闪光次数只比在A位置时稍少些C 在C D位置时 屏上观察不到闪光D 在D位置时 屏上仍能观察到一些闪光 但次数极少 点拨 解答此类题目需要掌握好相关的物理学史 解析 因为绝大多数粒子穿过金箔后仍然沿原来方向前进 在A位置时 相同时间内观察到屏上的闪光次数最多 A正确 因为少数粒子穿过金箔后发生了较大偏转 在B位置时 相同时间内观察到屏上的闪光次数比在A位置时要少得多 B错误 粒子散射实验中有极少数粒子偏转角超过90 甚至接近180 所以C错误D正确 正确选项为AD 要点二能级的分析和计算例2氢原子的部分能级如图所示 已知可见光的光子能量在1 62eV到3 11eV之间 由此可推知 氢原子 A 从高能级向n 1能级跃迁时发出的光的波长比可见光的短B 从高能级向n 2能级跃迁时发出的光均为可见光C 从高能级向n 3能级跃迁时发出的光的频率比可见光的高D 从n 3能级向n 2能级跃迁时发出的光为可见光 点拨 解析 本题考查玻尔的原子理论 从高能级向n 1的能级跃迁的过程中辐射出的最小光子能量为10 20eV 不在1 62eV到3 11eV之间 A正确 已知可见光光子能量在1 62eV到3 11eV之间而从高能级向n 2能级跃迁时发出的光的能量可能大于3 11eV B错误 从高能级向n 3能级跃迁时发出的光子能量小于1 51eV 频率比可见光低 C错误 从n 3到n 2的过程中释放的光的能量等于1 89eV介于1 62eV到3 11eV之间 所以是可见光 D正确 答案 AD 由已知条件求出能级差 由玻尓理论 h E末 E初 求出频率 根据 判断辐射出的光子与可见光的关系 第2节放射性元素的衰变核能 要点一半衰期的计算例1放射性同位素C被考古学家称为 碳钟 它可用来断定古生物体的年代 此项研究获得1960年诺贝尔化学奖 1 宇宙射线中高能量的中子碰到空气中的氮原子后 会形成C C很不稳定 易发生衰变 其半衰期为5730年 衰变时放出 射线 试写出有关核反应方程 2 若测得一古生物遗骸中C含量只有活体中的12 5 估算此遗骸的年代 解析 1 中子碰到氮原子发生核反应 方程为n NC HC的衰变方程为CN e 2 设活体中C质量为M0 由半衰期的定义得12 5 M0 M0 12 t 则t 3 t 3 3 5730年 17190年 点拨 解答本题的思路是 根据电荷数守恒和质量数守恒写出衰变方程 由含量关系求出C的剩余质量 根据衰变公式求出衰变时间 要点二核反应方程及其类型现有五个核反应 A H H He nB U n X Kr 3nC Na Mg eD Ra Rn HeE He Be C n 1 是发现中子的核反应方程 是研究原子弹的基本核反应方程 是研究氢弹的基本核反应方程 2 求B项中X的质量数和中子数 3 判断以上五个核反应的反应类型 点拨 解答本题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 核反应方程遵循电荷数守恒和质量数守恒 2 注意不同的核反应的区别 3 熟悉几种典型的核反应 解析 1 E是查德威克发现中子的核反应方程 A是氢弹的核反应方程 B是原子弹的核反应方程 2 由电荷数守恒和质量数守恒可以判定X质量数为144 电荷数为56 所以中子数为 144 56 88 3 衰变是原子核自发地放出 粒子或 粒子的反应 C是 衰变 D是 衰变 E是人工控制的原子核的变化 属人工转变 裂变是重核吸收中子后分裂成几个中等质量的核的反应 B是裂变 聚变是几个轻核结合成较大质量的核的反应 A是聚变 答案 1 EBA 2 3 见解析 例关于半衰期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同种放射性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半衰期比单质中的长B 升高温度可以使半衰期缩短C 氡的半衰期为3 8天 若有4个氡原子核 经过7 6天就只剩下一个D 氡的半衰期为3 8天 4克氡原子核 经过7 6天就只剩下1克 错解 每经过3 8天就有半数的氡核发生衰变 经过两个半衰期即7 6天后 只剩下四分之一的氡 故选C D 剖析 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有半数发生衰变所需要的时间是一种统计规律 半衰期对几个原子核来说 是无意义的 上述解法忽视了这一事实 故错选了C 正解 放射性元素衰变的快慢由原子核内部因素决定 跟原子所处的物理状态 如温度 压强 或化学状态 如单质 化合物 无关 故A B错误 考虑到半衰期是一种统计规律 对少数几个原子核衰变不适用 因此 正确选项只有D 要点一光电效应规律的解释例1入射光照射到某金属表面上发生光电效应 若入射光的强度减弱 而频率保持不变 那么 A 从光照至金属表面上到发射出光电子之间的时间间隔将明显增加B 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将减小C 单位时间内从金属表面逸出的光电子数目将减小D 有可能不发生光电效应 点拨 1 光电效应的产生条件 入射光频率大于金属的极限频率 2 入射光的频率决定最大初动能 3 光电效应的瞬时性 10 9s 解析 光电效应瞬时 10 9s 发生 与光强无关 A错误 能否发生光电效应 只取决于入射光的频率是否大于极限频率 与光强无关 D错误 对于某种特定金属 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只与入射光频率有关 入射光频率越大 最大初动能越大 B错误 光电子数目多少与入射光强度有关 可理解为一个光子能打出一个电子 光强减弱 逸出的电子数目减少 C正确 答案 C 要点二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例2对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Ek h W0 下面的理解正确的有 A 只要是用同种频率的光照射同一种金属 那么从金属中逸出的所有光电子都会具有同样的初动能EkB 式中的W0表示每个光电子从金属中飞出过程中克服金属中正电荷引力所做的功C 逸出功W0和极限频率 0之间应满足关系式W0 h 0D 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和入射光的频率成正比 点拨 光电效应中 直接从金属表面飞出的电子速度最大 其动能为最大的初动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第14课 誕生日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初中日语人教版第一册
- 《月相变化的规律》(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
- 第四課 デジタルカメラ说课稿-2025-2026学年新编日语第三册重排本-新编日语
- 蒸汽清洗油烟机培训课件
- 常州国企专招考试真题及答案
- 消防干部国考题目及答案
- 2025关于汽车销售代理的合同范本
- 闲鱼题目大全及答案
- 餐饮加盟商培训考试题及答案
- 2025综合商品销售合同模板大全
-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法)介绍
- 项目部刻章申请书
- 版挖掘机租赁合同
- 语言学概论全套教学课件
- JJF 1265-2022生物计量术语及定义
- GB/T 8118-2010电弧焊机通用技术条件
- GB/T 17421.7-2016机床检验通则第7部分:回转轴线的几何精度
- 电工技能测试
- 药事管理学全套课件
- 社区心理学课件
- 质量整改通知单(样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