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九月开学【教学目标】1、认识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正确读写“天性、宇宙、真切、脊梁、家家户户、莞尔一笑、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应接不暇、耐人寻味”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语言。3、了解作者所介绍的德国风景与风俗特点,结合上下文与生活实际体会含义深刻的语句,从中受到启示与教育。【教学时数】:两课时第一课时(请当地老师执教)教学目的: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2、学习生字新词。3、流利朗读课文。教学过程:一、交流资料,走进德国。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1、自读课文,划出字词。2、出示生字,检查读音。3、指导生字书写。“姹紫嫣红”4、听写生字。二、了解作者,解读背景。1、谁能向大家介绍一下作者季羡林?2、教师简介作者及作品特点(教师可播放季羡林获得2006年读十大“感动中国人物”的录像。)3、导入短文留德十年三、再读课文,了解大意。1、四人小组合作朗读课文。2、讲讲每个自然段的意思。四、作业布置1、熟读课文。2、收集描写鲜花的四字词语和句子。 第二课时教学目的:1、了解德国的民族风情特点,积累优美语言,2、在语言文字训练中受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教育。教学过程:课前谈话:讲一讲自己积累的描写花的四字词语。(将学生讲到的四字词语板书在黑板左侧)课前请学生讲讲自己积累的描写花的四字词语,用意在于充分调动学生的积累,舒缓紧张的气氛,为下面的教学作铺垫。一、回顾上文,整体感知。1、浏览课文,完成填空。季先生回忆了自己早年在德国留学是亲身感受到德国人非常爱华,描述了德国家家户户窗口(花团锦簇)、(姹紫嫣红)的奇丽景色。抒发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感慨。课文最后讲述了季先生再次来到德国,对德国人民(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风俗习惯的赞美。此环节的用意在于培养学生的课文概括能力。2、板书课题。二、品读句段,感情朗读。1、在2、3自然段中找出课文中与课题有关的句段,用横线画出来,在旁边写下自己的感受,并感情朗读。“不动笔墨不读书”对于五年级的学生,应该学会边读边做批注。2、检查汇报,师相机出示有关句段:(1)“家家户户正是这样!”(2)“走过任何耐人寻味的。”重点品味第三自然段:A、展开想象,说说会有些什么花,开得怎么样?引导学生在说的过程中用上课前提到的四字词语B、指导读出感情。C、师生合作读文。回归整体,加强对文章的整体理解。三、研读末段,品味梦境。1、小结过渡:35年前的美丽情景让季先生把德国当作他的第二故乡,他多想回去再看看美丽的哥廷根啊!1980年,他率领中国学术代表团再次来到了德国哥廷根,他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2、配乐范读末段,学生谈感受。3、出示句子:“我做了一个花的梦,做了一个思乡的梦。”要求:结合课文,选择其中一个开头,续写一两句话。充分体现课堂上的读写结合,提醒学生在写话的时候用上课前的积累。4、再次师生合作朗读该段。四、徜徉花海,总结全文。1、徜徉花海。带领学生观看灯片,再次感受文中提到的奇丽景色。2、总结全文:把自己的花让给别人看,美丽了别人的风景,美丽了自己的心灵,愿我们和作者一样拥有一个如花的美梦! 叙事:这篇教学设计是准备参加2008年5月举行的肇庆市第七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大赛的。挑选这篇课文是因为课文新,之前用它上公开课的比较少,可参照对比的对象较少。此教案是最初的设计。由于事前没有跟学生的接触,所以备课是直接从文本出发,抓住课文体现中心的句子“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指导学生通过对文中两处与课题有关的语段进行朗读、感悟、想象练说,试图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去体会和领悟“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精神境界。在教学设计中,我力图体现以下几个特色:1、让课堂充满语文味:说说积累的好词,在想象练说和写话的过程中运用上这些积累。2、培养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3、在教学中体现从部分回归整体的过程。光是从教学设计本身来看,以上的3个特点都得以充分的体现,自己也觉得照这份教案上的课,应该比较成熟,比较有语文味。殊不知在真正试教的时候,却发现有些环节过于理想化,学生接受不来,比如“浏览课文,完成填空”的环节,由于第一课时并非由自己亲自教,所以学生对课文的熟悉程度在这个环节起了关键作用。课堂上,由于大部分学生对课文熟悉不够,所以将近2/3的学生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练习,已经完成的1/3学生,全对的也很少。看着学生坐在那里抓耳挠腮,我不禁问自己:这个环节对学生合适吗?又比如,学生在想象练说的过程中,对花的品种、颜色、香味等进行了叙说,但自己总觉得学生说的内容好像与“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扯不上关系课堂效果与预期效果相差甚远。再比如课前谈话的环节,原本是用它来活跃气氛,但实际上用起来效果也不明显。季,老师你们准备好了吗?幼教开学准备小学教师教案小学教师工作计.初中教师教案初中教师工作计.-2- 1、课前,教师反复读课文,达到读通、读熟、读出感情。同时多种途径(书籍网络等)了解关于德国风情民俗以及作者季羡林先生的资料,对德国和作者有所了解。2、利用课件媒体的辅助功能,使学生更直观地感知课文内容,为品味课文内涵而服务。【教学过程】: 一、以“图”引路,巧做铺垫,激发情感。师:(课件出示哥廷根街景) 同学们,有这样一个民族他们爱花之真切令人感到吃惊,而更奇特的是,他们更乐于把自己种的花让给别人看,让别人陶醉于花的艳丽与芳香中。今天,就让我们一起随着作者我国著名的语言大师季羡林先生,走进德国,走进这个民族,去感受他们那独特的“爱花”情怀吧。请同们打开课本150页。1、板书课题: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齐读课题)。 2、指导读课题:自己的花是让谁看的?谁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再读课题。师:不同的重音强调,读起来的感觉就是不一样。这就是朗读的魅力。3、品读课题。思:透过课题中的“让”字,你体会到了什么?生1:我体会到养花的人舍己为人。生2:我体会到养花的人无私奉献的精神。生3:我体会到养花的人一心只为他人着想。二、初读感知,引发赞叹,直扣中心1、学生自由读课文。出示要求: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懂课文。 (2)读到生字新词或优美的语句,及时用笔把它圈划下来,然后多念几遍。2、指导读词串(扫清生字障碍,明确“梁”读轻声,“莞”字当地名时读“gun”。): jwn 吃惊花朵真切脊梁家家户户莞尔一笑 jnchynxi 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应接不暇耐人寻味 3、师:同学们,季羡林先生年轻时留学德国,惊叹于那满街窗台上盛开的鲜花,十年的德国生活给作者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四五十年后,他又回到了德国,故地重游,走在依然盛开着美丽鲜花的街道上,他又发出了怎样的感慨呢?请快速默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找出描写作者感慨的句子。 4、生说;师板书“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全班齐读句子。) -3- 三、紧扣“双奇”,深度探究,体会画面。(一)学习第2自然段。 师:德国是个爱花的民族,他们的爱花之真切让季老先生感到吃惊,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的第2自然段,看看让季老先生吃惊的原因是什么? 1、体会“家家户户”,明“吃惊”原因之一理解“家家户户”。体会“爱花真切。” 2、体会“脊梁”,明“吃惊”原因之二(1)体会脊梁。 A、“脊梁”是什么意思?(脊背)B、在文中指什么? 实物出示花朵讲解:(“脊梁”在文中指花的枝干和叶子,包括花的背面。)师:是啊!德国的确有着与众不同的民族风情,季先生之所以会中吃惊,是因为3、出示句子: 家家户户都在养花。他们的花不像在中国那样,养在屋子里,他们是把花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花朵都朝外开,在屋子里的人只能看到花的脊梁。(齐读、指名读句子)。 师:德国人真奇怪,自己养花却没有欣赏到花的美丽,那他们为什么还要养花呢?我们来看看作者和女房东的对话就知道了。 3、出示对话:我曾问过我的女房东:你这样养花是给别人看的吧! 她莞尔一笑,说:“正是这样!” (1)分角色读,齐读。 (2)理解“莞尔一笑”的意思(轻松地微微一笑。多指女子)。(3)说说关于“笑”的四字成语。 (生众说纷纭。如:笑逐颜开、笑口常开、眉开颜笑、哈哈大笑、喜笑颜开)师:透过女房东这“莞尔一笑”,我们看到了德国人的不同寻常的民俗风情,那就是把自己劳动创造的美让给别人分享。让我们带着敬意再次走近女房东吧!(再齐读对话句子。) (二)重点研读第3自然段。 1、师:正是这样,也确实不错。爱花的德国人在屋子里看到的只是花的脊梁,那 -4- 么行走在大街上的人们看到的又是怎样的一番景色呢?我们来读读这段话。 2、出示句子: 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3、指名读、师生合作读。 4、理解“花团锦簇”“姹紫嫣红”,体会花的美;抓住“花的海洋、山阴道上、应接不暇”体会花的多。(板书:花团锦簇、姹紫嫣红) 5、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用“应拉不暇”造句。6、(课件展示威者花儿的画面) 师:除了课文中用“花团锦簇,姹紫嫣红”来形容这些美丽的花以外,你还想用什么词来形容这些美丽的画面? (生各抒己见。如:五颜六色、五彩缤纷、五彩斑斓、万紫千红、百花齐放、百花争妍、春暖花开) 师:说得太好了。同学们积累的词语真多,看来你们平时读书的时候很注意积累一此优美的词语。许多鲜花争奇斗艳,簇拥在一起,这奇丽的景色!走在这满是鲜花的大街上,我们会感觉到了世外桃源。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美丽的街头吧! 7、情景引读: 师:多美的大街啊!放学后,孩子们走穿过街头,他们看到的是(生齐读)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 师:工作了一天的人们,下班回来,走过街上,他们看到的也是(生齐读)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 师:年轻的留学生季羡林初到德国,走在街上,他看到的还是(生齐读)家家户户的窗子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 8、教师配乐范读句子:(走过任何一条街,应接不暇。) (1)学生听教师范读,想象画面: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生1:我仿佛看到了家家户户的窗子上都盛开着五颜六色的鲜花、蝴蝶在花丛中 翩翩起舞。 生2:我仿佛听到了,花儿们窃窃私语,好像在说“我们要感谢我们的主人啊!”生3:我仿佛闻到了,花儿们散发出的阵阵香味。 -5- 师:看(出示课件),大家所描述的就是这样美丽的景色,人们每天沐浴在花的海洋里,闻着花香,听着鸟语,望着窗外一朵朵、一簇簇,竞相开放,姹紫嫣红的鲜花,真是一种美的享受。作者也不由得发出这样的赞叹 (师指板书,生读: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 师:看到这奇丽的景色,面对这奇特的民族,此时,作者思绪万千。他心中想到了些什么?请同学们来读读这段话。(出示第3自然段描写作者感受的句子,学生自由读)。 9、出示句子:每一家都是这样。在屋子里的时候,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走在街上时候,自己又看别人的花。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 师:“这种境界”是怎样的一种境界?(生说师板书:人人为我,我为人人。)(1)理解“颇”、“耐人寻味”的意思。 (2)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和生活实际理解“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并举例说说。如:“每人捐一本书建图书角”、“轮流值日打扫教室” 10、引读:德国是个爱花所族,但他们更乐于把自己养的花让给别人看。“每一家都是这样,颇耐人寻味”。 师:我为人人,这是在奉献美;人人为我,这是在收获美。原来在奇丽的景色背后,竟隐藏着如此崇高的思想境界呀!老师把这八个字调换一下位置,你们知道为什么? 生:(只有每个人做到“我为人人”,才有可能营造“人人为我”的美好世界。)11、变换形式,配乐朗读,巧读成诵。出示:描写景色奇丽和民族奇特的句子。 (1)师:现在,我们把作者的赞叹加进来再配上音乐读一读,会有怎样的效果呢?(全班分角色读第三自然段。) 师:听完你们的朗读,老师仿佛就像走在街上,融入花的海洋,花的世界。(2)师;我们再换一种方式来读,相信大家会有更深的感触。(全班分角变换形式读第三自然段。) 师:同学们,感受到花的美了吗?在优美的音乐中,我仿佛看到了四五十年前,德国人们的这种境界(指板书生读: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当你来到德国,漫步在这花的海洋,你一定会惊地发现:每一家都是这样,在屋子里的时间候,;走在街上的时候,这真是的境界呀! 四、感受“美丽”,升华情感。 1、师:四五十年后,季羡林先生又一次踏上了德国的土地,来到了昔日熟悉的街道。故地重游,他发现许多事物都变了,但依然没有改变的是美丽,他感慨万千 (出示图文结合的幻灯片:“变化是有的,但是美丽并没有改变。”) -6- (1)师:同学们猜猜,这几十年来,德国发生了哪些变化? 生1:德国新添了许多设楼大厦。 生2:德国的街道比以前更宽了,车更多了。生3:花比以前更多了,更美了。 (2)“美丽”指的是什么?(花美、城市美、环境美、人的人灵更美)2、小练笔:用自己的语言,也可以适当运用课文语言: 四五十年后,我又到了德国,我发现很多东西变了:,可当我走在街上,抬头一看,又是,是的,始终没有变。 3、出示幻灯片: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五、总结全文,升华主题,情感共鸣。 1、师:是呀,德国不仅花美,人更美。感谢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标准)国网考试协议书
- (2025年标准)广场旅馆转让协议书
- 家政服务业家庭服务人员培训与管理平台建设
- (2025年标准)关于电子车牌协议书
- (2025年标准)挂牌出让协议书
- (2025年标准)挂靠公司投标协议书
- 农业信息化合作项目协议
- 市场营销活动风险控制预案
- 软件开发行业技术进阶指南
- 河北省石家庄栾城中学2026届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末预测试题含解析
- 人教鄂教版科学 四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多样的动物 单元教学解读
- 限制类医疗技术管理
- 快递驿站合作合同协议
- 街道文体中心管理制度
- 测绘地理信息从业人员保密知识培训
- 医院行风岗前培训
- 《数据采集系统》课件
- 压疮的预防管理制度
- 危重病人体位管理
- (新版)六西格玛黄带认证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电子元器件检测与筛选手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