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云大师谈.doc_第1页
星云大师谈.doc_第2页
星云大师谈.doc_第3页
星云大师谈.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星云大师谈:为人处世之道谈勤劳佛门法器中的木鱼,是用木头做成鱼的形状,诵经时敲打鱼头,其用意在于:鱼有一特殊习性,不管窘是在水中游或静止不动,眼睛都睁着不休息,佛门取其精进的特性,敲打木鱼来策勉修道者蒙用功不要懈怠。另普贤警众偈的经文“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大众,当勤精进,如救头燃,但念无常,慎勿放逸”。也是希望大众精进用功的意思。谈说话目不能自见,鼻不能自嗅,舌不能自舐,手不能自握,惟耳能自闻其声,故为人应“慎言语以养其德”。过头的饭可以吃,过头的话不可以说。聪明人想过才开口,愚蠢的人说后才回想。谈交友君子以道为友,小人以利为友,不管什么时候,人总离不开朋友,故:“对渊博之友,如读奇书异志;对风雅之友,如读明人诗文;对幽默之友,如读传奇小说;对谨慎之友,如读圣贤经传。”财富并非永久的朋友,但朋友却是永久的财富。谈相处人处在现代的社会,要给人利“用”,才是有用的人,不要做个没有用的人,不计得失,无嫉妒心各守各的本分安心工作,把自己融和在大众里平等相处,才是做人处事之道。“处人不可任己意,要洞悉人之常情;处事不可任己见,要明白事之常理。”我常对徒众说:“做难做之事,处难处之人”。事情难做,所以我来做;能与不好相处之人融和无碍才是会做人。希望大家都能有这种承担力,有承担才有进步,肯付出才有收获。谈情爱人在世间上,最难做到的就是放得下,自己喜爱的固然放不下,自己不喜爱的也放不下。因此爱憎之念,盘住我们的心房,哪能快乐自主?如果对心爱的东西能够割舍,对违逆能够接受,进而做到无爱天无憎,就如心经云:“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那可就真正有功夫了。谈发愿与立志古今多少名人之所以能成就不世伟业,皆因胸怀壮志;因为有大愿心、有大企图心,故能有所成就。力量的来源要靠发心,我们常说鼓励会增加力量,信心的建立会增加加力量,对未来有希望会增加力量,从人事有兴趣的事会有力量。学佛的入要在佛法中、禅悦里体会力量。有了力量,就能多一份心思去体谅别人。谈潜能人的潜能就像能源藏在海底、埋在深山里,需要开发才能显现出来。开发潜能,首先要肯定生命的价值,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有无限的价值,切不要以为自己只有五尺、六尺之躯,能有多少能力?能有多少作为?其实生命里面有无限的价值,即使小小一个平民百姓也能旋转乾坤,有时小兵也能立大功。谈管理 “人能以待死者之心待生人,则其取材也必宽;人能以待初交之心待故旧,则其责备也必恕。”谈时间 “昼坐当惜阴,夜坐当惜灯;遇言当惜口,遇事当惜心。”闲时要珍惜忙的一刻,忙时要珍惜闲的一刻。谈生涯规划过去种种譬如昨日死,今日种种譬如今日生。人的一生要不断地更新,尤其在自己身心的调整上,要懂得规划人生,为自己订下一日的计划、一月的计划、一年的计划、一生的计划,为自己许下愿心。谈财富合理的财富叫净财,反之叫不净财。金钱可以拥有,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经云,积存储蓄金钱,并不一定是我们的,但如果拿来种福田则享用不尽,要能舍才会有所得,肯布施必定会得到很多。金钱抓得太紧不会用是吝啬;二;太浪费不知节制也是不当,当赚则赚,当舍得舍,有来有去用得适当,是最好的人生观。谈饮食素食之所以优于荤食,在于素食能增长耐力,助益人的慈悲心,增进堡身体的健康。我常告诫弟子在佛门典座是菩萨发心,“酥酡妙味”、“民以食为天”是多么“现实”的问题。做菜不是说将生菜弄熟就了事,歹,尤其是素菜,必须用火功来煮出味道。从中培养兴趣,将做菜看成是写文章,在刀下、铲下,千变万化。谈健康之道人生种种病痛,只因外事外物太重要了,以致心不能静、气不能和、度不能宏、口不能默、瞋不能制、苦不能耐、贫不能安、死不能忘、恨不能释、矜不能持、惊恐不能免、争竞不能遏、辩论不能息、忧思不能解、妄想不能除,总因未淡未空之故。真淡真空,一切以“不执著”三字了之,此乃拔去病根之神药也。谈人生观“生活”的真义为何?生活艰难时,要面对它。生活安静时,要接受它。生活辛苦时,要体验它。生活忧伤时,要克服它。生活艰难时,要履行芘。生活满足时,要享受它。生活迷蒙时,要揭开它。生活活跃时,要把握它。生活美好时,要歌颂它。生活挫折时,要奋起它。生活清闲时,要计划它。生活思考时,要完成它。谈结缘所谓化缘,并不是指金钱而言,而是在培植“因缘”,结对方的情意、佛法、服务等缘分;所谓化缘,其实就是化一个欢喜,给信者一个功德而已。你我见面算享有缘,美言称赞结人缘;面带笑容欢喜缘,人方便种善缘。误会伤害消业缘,看破放下了尘缘;果报顺逆皆因缘,慈悲喜舍是佛缘。谈心念 “重复的举止,会变成习惯;定型的习惯,会变成个性,而性的好坏,则往往会决定命运。”故一个学道者,其举止言行,起心动念,能不慎乎?人体如村庄,住有六户人家(喻人的眼、耳、鼻、舌、身、意),他们犹如盗贼,心是统帅,心好则眼等就做善事,心坏则到处为恶。人的快乐与否,常在心的一念之间,故学佛要在“心”地上用功,多往好的、善的、美的、真的、慈悲的方向去追求。谈生死生死是很自然的事,有生必有死,死了可以再生,故死并不可怕,如一江春水向东流,不管流到哪里去,仍会流回来;如换一件衣服(身体);如换一间屋子;如木柴一根粳根地烧完了,但延续生命的火种仍然存在。所以死亡并不代表灭亡。人的寿命到底有多长?我觉得要随缘自在,活到适当时刻就好。人的生命是生生不息,轮回不已的,所以学佛者是相信生命不死的。不要去里碍活多久,做一天人就要尽一天人道。谈修行我觉得一个人,随时随地都可以修行,抱着一种欣赏欢喜的心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