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居民接受“限塑令”的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以四川省雅安市为例摘要:“白色污染”因其破坏耕地、减少粮食产量、污染环境而遭到全球抵制。本文以四川省雅安市的调查数据为基础,利用Logisitic模型对居民接受“限塑令”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计量分析。研究表明,经常自备购物袋、了解“限塑令”的途径、“限塑令”对居民的改变及对购物袋收费的认同度对居民接受“限塑令”的意愿有显著影响。 关键字:限塑令 意愿 居民 Logisitic模型一、研究背景 “白色垃圾”(塑料袋)因其严重影响生态环境、破坏耕地、减少粮食产量,而被称之为人类最糟糕的发明。在全球范围内,一年至少有5000亿只塑料袋被人们拎回家,一分钟内就要用掉100万只。有人作过形象的比喻,如果把人们过去每年已使用的塑料袋覆盖在地球表面,足以使地球穿上好几层“白色外衣”。残留在土壤里的塑料,因其破坏结构和影响根系生长、土壤呼吸,可使农作物减产5%左右,严重的田块将减收两成。我国已有近亿亩农田遭到不同程度的塑料污染。因此有专家预测,如果按照我们今天的速度毫无节制地使用塑料袋的话,千年之后,我们的地球土壤将无法再生长出粮食(王枫、德萍,2008)。中国是世界包装制造和消费大国,塑料包装在包装产业总产值中所占比例已超过30%,预计2011年到2015年,国内塑料包装业的总产值有望突破6000亿元,产量达到946万t。但同时,因塑料难降解(自然降解需要100-300年),回收再利用率低,造成严重污染。根据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的估算,近年来,中国每天使用的超市塑料购物袋达到10亿个,其它各种塑料袋的用量则在20亿个以上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统计的数据显示,2007年我国超市行业全年使用塑料袋约500亿个,超市平均塑料袋的耗费量为销售额的0.2%,塑料袋的消费量达到16亿元。,大多数是低于0.025mm的超薄塑料袋。而低于0.025 mm的超薄型塑料袋无法回收,成为白色污染的最大源头 /info/plastic/2008/1/22158.shtml,2008-1-29。针对塑料袋带来的大量消耗据了解,每生产1吨塑料袋需3吨石油,我国一年耗费160万吨塑料袋,有480万吨石油用于制造各种塑料袋,约占全国消耗石油的1.5%和污染, 2008年1月8日国务院下发了“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简称“限塑令”),要求从今年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 这里所指的塑料购物袋,是指不可降解的非环保塑料袋。在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商品零售场所必须对塑料购物袋明码标价,并在商品价外收取塑料购物袋价款,不得无偿提供或将塑料购物袋价款隐含在商品总价内合并收取。 目前,欧洲多数国家的超市都已取消了免费提供塑料袋的做法:法国规定从2010年1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禁用塑料袋,澳大利亚规定从2008年底开始分步实施在超市停用塑料购物袋的措施。有些发展中国家也在行动:印度的马哈拉施特拉邦在2005年就已禁止销售或使用塑料袋;坦桑尼亚的旅游胜地桑给巴尔在2006年也做出了相应的规定;卢旺达、乌干达也通过立法来禁止或限制使用塑料购物袋。“限塑令”是在国家加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大背景下提出的,显然是关系千秋万代的环保行动 塑料袋的任意发放和丢弃必然造成环境污染。据最保守的估计,实行塑料袋有偿供应后至少可减少50%的消耗量,从物质、能源环境等各方面都可减少一半的损失,这是利国利民的。然而,实行超市塑料袋有偿供应之后会带来一系列新问题,如消费者生活习惯、观念转换、市场管理、超市防窃、包装价格、法律争议监督检查等等(采文,2003)。因此,赞成者有之,反对者亦不在少数(尹飞,2008)。我国学者从不同角度做了一定的研究。赵德雷(2007)根据社会心理学认知失调理论,从节制使用的角度,探讨了当前人们一方面具有良好的环保意识,另一方面却仍在日常生活中滥用塑料袋污染环境的矛盾现象。尹飞(2008)从法律的角度对“限塑令”的塑料袋有偿使用制度进行了分析。他认为,实行塑料袋有偿使用制度,面临着与民法的公平原则和私法自治原则的协调;企业在环保方面应当有所作为,实践其社会责任。韩丹(2008)从商家应对和消费者偏好角度分析限塑令的环保效应。 本文以四川省雅安市居民为研究对象,从消费者的角度分析居民接受“限塑令”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为有关部门完善“限塑令”的相关规定提供政策建议。二、变量、模型和数据(一)变量选取与研究假说1.被解释变量:是否接受“限塑令”本文选取居民是否接受“限塑令”的意愿为被解释变量。2.解释变量的设定本文的分析中,将解释变量设定为五组:个人特征变量、家庭特征变量、购物行为变量、环保认知变量和“限塑令”认知变量,并就居民接受“限塑令”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提出以下假说:第一组个人特征变量(XI),包括性别、年龄和就业情况。假定性别是否就业与接受“限塑令”意愿相关。由于女性购物普遍比男性购物多,因而更能接受该法令。理论上,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一般没有年轻人容易接受新事物,因此呈负相关。通常,就业者往往比未就业者更能关心生计之外的事,如环保,因此容易接受该法令。第二组家庭特征变量(XF),包括居住地和人均月收入。理论上,城镇居民比乡村居民更注重生活质量,更愿意接受“限塑令”。居民收入越高越愿意投身社会公益事业。因此,假定这两个变量与接受意愿呈正相关。第三组购物行为变量(XS),包括是否经常购物和是否经常自备手提袋。假定变量与接受意愿呈正相关。居民在购物是越是经常自备购物袋,越能接受“限塑令”。第四组环保认知变量(XP),即是否了解白色污染。居民越是了解“白色污染”的危害,则越愿意接受“限塑令”。第五组“限塑令”认知变量(XL),包括了解“限塑令”的途径、“限塑令”对自己的改变、对购物袋收费的认同度和“限塑令”实施效果。假定该组变量与居民接受意愿呈正相关。理论上,了解“限塑令”的途径越是快捷、“限塑令”对自己的改变(指环保意识的改变)越多、对购物袋收费的认同度越高和“限塑令”实施效果越好,则居民越倾向于接受“限塑令”。本文最终确定了5类12个解释变量,有关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的预期作用如表1所示,其中+/-表示本文预期各个变量与居民接受“限塑令”意愿分别呈正/负相关关系。表 1 各影响因素及其对被解释变量的预期作用方向影响因素被解释变量(居民接受“限塑令”意愿)1.居民个人特征变量(XI)性别+年龄-是否就业+2.家庭特征变量(XF)居住地 +人均月收入+3.购物行为变量(XS) 是否经常购物+ 是否经常自备购物袋+ 4.环保认知变量(XP) 是否了解白色污染+ 5.“限塑令”认知变量(XL) 了解“限塑令”的途径+ “限塑令”对自己的改变+ 对购物袋收费的认同度+ “限塑令”实施效果+(二)模型基于以上描述和分析,将居民接受“限塑令”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的关系设定为以下函数形式: (1)(1) 式中,y为居民接受“限塑令”的意愿。由于意愿很难用数值直接表示和测量,本研究采用Logistic 模型,具体模型形式为:Pi=F()/ (2)根据(2)式,得到: (3)(3)式中,Pi表示个体做出某一特定选择的概率,Xi表示第i个影响因素,本文居民接受“限塑令”意愿的影响因素分解成12个自变量,各自变量的定义见表2。表2 各解释变量赋值及其均值分布变量名称变量定义均值被解释变量居民接受“限塑令”意愿(y)不接受=0,接受=10.928解释变量1.居民个人特征变量(XI)性别男=1,女=21.64年龄20岁以下=1,21-30岁=2,31-40岁=3,41-50岁=4,51岁以上=52.59是否就业否=0,是=10.772.家庭特征变量(XF)居住地 乡村=0,城镇=10.77人均月收入1500元以下=1,1500-3000元=2,3000-5000元=3,5000-7000元=4,7000元以上=51.893.购物行为变量(XS) 是否经常购物否=0,是=10.72 是否经常自备购物袋从不=1,偶尔=2,经常=31.844.环保认知变量(XP) 是否了解白色污染否=0,是=10.925.“限塑令”认知变量(XL) 了解“限塑令”的途径超市工作人员=1,亲朋好友=2,广播=3,电视=4,网络=53.63 “限塑令”对自己的改变没改变=0,改变=10.91 对购物袋收费的认同度不认同=0,认同=10.52“限塑令”实施效果无效果=1,一般=2,理想=3,十分理想=42.43(三)数据来源 本文所使用的数据来自2008年7月四川农业大学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研究生和笔者本人在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区各大超市进行的调查。选择样本时,考虑了不同年龄、不同阶层、不同居住地。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00份,收回198份,筛除缺失关键信息及有出错信息的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81份,问卷有效率为90.5%。调查中,有92.8%的居民愿意接受“限塑令”,只有7.2%的居民反对。经过对问卷的统计处理,各变量的赋值及均值分布见表2。三、实证结果分析(一)模型估计结果运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所调查的181份有效问卷的截面数据进行了Logistic回归处理。在数据处理过程中,采用向后筛选法。首先将所有的变量引入回归方程,进行回归系数的显著性检验得到模型一,然后Wald值最小的变量剔除,再进行回归,直到所有的变量显著为止。这样,一共有4个计量估计结果。从各种模型的运行结果看,模型整体检验基本可行,不同的模型估计结果和结论也相似。由于篇幅关系,本文只列出了估计结果中的两种(见表3)。 表3 居民接受“限塑令”意愿模型估计结果解释变量模型一模型二BWaldBWaldsigExp(B)常数项-4.5993.007-4.5816.3820.0120.010居民个人特征变量(XI)性别0.1880.56-年龄-0.2650.566-是否就业0.2310.056-家庭特征变量(XF)居住地 -0.3880.189-人均月收入-0.3390.595-购物行为变量(XS)是否经常购物0.8861.140-是否经常自备购物袋1.5975.4081.5756.0410.0144.831环保认知变量(XP)是否了解白色污染0.3120.103-“限塑令”认知变量(XL)了解“限塑令”的途径0.6854.7800.6787.2520.0071.970“限塑令”对自己的改变1.4505.6171.4942.7530.0974.395对购物袋收费的认同度2.3200.5472.2835.7100.0179.074“限塑令”实施效果0.3470.2450.3310.56510278预测准确率93.4%93.4%对数似然值63.81366.598卡方检验值0.1510.138Nagelkerke的R20.3750.342注: *、*、*分别表示在10%、5%和1%水平下显著(二)结果与讨论结果表明,从模型二的Wald检验值来看,模型二的显著性明显优于模型一。因此,计量分析模型以模型二为主。根据模型估计结果,将影响居民接受“限塑令”的影响因素归纳如下:1. 购物时自备购物袋的居民更愿意接受“限塑令”。通过计算发现,是否经常自备购物袋对居民接受“限塑令”意愿的影响在5%的水平下显著,系数为正值1.575,与预期相符。调查发现,在“限塑令”实施前仅有34.8%的居民从未自备购物袋,而65.2%的居民是自备购物袋的。这说明,居民在“限塑令”实施前所养成的“绿色购物”习惯,对这一法令的有效实施起着显著的正面影响作用。2.通过电视和网络来了解“限塑令”的居民有着强烈的接受意愿。从模型二的结果可以看出,了解“限塑令”的途径系数为正值0.678,在1%的水平下显著。调查结果显示,有80.1%的居民是通过电视和网络了解到“限塑令”的;通过超市工作人员了解的占9.9%,通过亲朋好友了解的占6.6%,而通过广播了解的只占到3.3%。这说明,当今社会是信息社会,电视和网络已经取代广播这种传统的媒体, 成为了主流媒体。电视和网络以其有声、有色、有形、生动、方便、快捷等独特的优势,在对“白色污染”对人类造成的危害和实施“限塑令”势在必行的宣传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3. “限塑令”对居民的改变程度对居民接受“限塑令”意愿有一定的影响。 “限塑令”对居民的改变程度在10%的水平下显著,且系数为正值。调查结果显示,有91.2%的居民发生了改变, 8.8%的居民没有改变。其中环保意识发生改变的占65.3%,生活习惯发生改变的占14.1%,购买行为发生改变的占11.2%,消费观念发生改变的占9.4%。这说明,环保意识越强的居民越愿意接受“限塑令”。4.对购物袋收费的认同度对居民接受“限塑令”意愿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由模拟结果可知,对购物袋收费的认同度在5%的水平下显著,系数为正值2.283。表明居民越认同对购物袋的收费,就越肯定“有偿”的“限塑”效果,从而越愿意接受“限塑令”。这也验证了顾华(2005)的观点:“白色污染”问题的关键在一个“白”字上,而视觉意义上的“白”只是表象,其症结却在经济意义上的“白”,即塑料袋的“免费供给”。因其一般都是“白拿白送”不要钱,“白丢白仍”不花钱,所以人们才“拿得舒心、扔得放心”。欲遏制“白色污染”,以“有偿”攻“免费”,超市、商场、饭店变白送为有偿使用,对生产商开征塑料袋生产税和治污税,并且明文限制塑料袋的使用范围。5. “限塑令”实施效果对居民接受“限塑令”的意愿并未产生显著影响,与假说不符。原因可能是由于社会上很多人钻政策的空子,环保意识不强,在“限塑令”实施前对禁用的塑料袋囤积居奇,导致目前的限塑效果不理想 调查结果显示,61.3%的居民认为“限塑令”效果一般,19.9%的居民认为理想,13.3%的居民认为十分理想,5%的居民认为没效果。;或是“限塑令”确实给人们生活带来很大的不便,使得人们的认知和行动失调(赵德雷,2007)。6.模型一中的居住地和人均月收入与预期的作用相反,可能的原因是:(1)由于乡村居民深受“白色污染”其害,而城镇居民多年养成的购物习惯与消费观念短时间难以改变,因此,乡村居民更愿意接受“限塑令”。(2)由于收入高的居民,尤其是经商者,有着强烈的金钱观念,在消费过程中不愿意有偿使用塑料袋,对“限塑令”有所抵触,从而收入越高者越不愿意接受。四、结论及政策性含义(一)结论通过对雅安市181位居民接受“限塑令”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是否经常自备购物袋、了解“限塑令”的途径、“限塑令”对自身的改变和对购物袋收费的认同与居民接受“限塑令”的意愿呈正相关,而居民对“限塑令”实施效果的预期对接受意愿影响关系不大。相反,居住地、人均月收入与居民接受“限塑令”的意愿呈负相关。不同因素的显著性和影响程度都不尽相同。(二)政策性含义 “限塑令”作为一项法令挑战了人们的消费习惯,因此,影响其顺利实施的原因很多。根据分析结果,得出以下几点政策性含义:1.充分发挥媒体优势,做好“白色污染”对人类造成的危害和实施“限塑令”势在必行的宣传,让“限塑令”深入人心,使人们充分认识到限塑的重要性。2.执法部门应严格执法,加强市场监管,对违者从重处罚。“限塑令”作为一项法令,具有强制性,应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严格地贯彻落实。执法时,既要体现严肃性和权威性,又要兼顾公正和效率。3.加快降解塑料技术攻关步伐,尽快出台替代措施,推广经济而又无(低)污染的替代品。“限塑令”,虽是法令,目前却带来很多新问题,经济调控只是暂时的手段,是否能找到相关的恰当的替代品,至为关键。参 考 文 献1 王枫,德萍.话说塑料袋.价格与市场J,2008(4)32-332 尹飞.塑料袋有偿使用制度的法律分析.法制与经济J,2008(4)69-703 采文.塑料袋有偿供应的思考.上海包装J,2003 (6) 5 -54 赵德雷.应用认知失调理论来认识和减少公众日常滥用塑料袋现象.生态经济J,2007(2) 448-4505顾华.治理“白色污染”的关键.经营与管理J,2005(11)55-556韩丹. 中国政府限塑令政策预评估.时代人物J,2008(4)63-65附:居民接受限塑令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调查问卷尊敬的先生或女士 :您好!我们是四川农业大学的学生。为了进一步了解限塑令自6月1日执行以来的接受程度,以及由此给您生活、消费带来的变化,特开展此调查。此次调查完全用于学术研究,与政府和企业行为无关。您将以匿名的方式填写此问卷,我们将对您所提供的信息加以保密。谢谢您的合作!(无特殊说明,一律为单选)一、基本情况1、性别: 男 女2、年龄: 20岁以下 21-30岁 31-40岁 41-50岁 51岁以上3、您的文化程度: 小学及以下 初中 高中 中专 大专 本科 研究生及以上 4、您是否就业: 是 否5、您从事的行业是: 农业 工业 商业 服务业 教育 其它 (请说明)6、您工作的单位性质是: 政府机关 教育科研等事业单位 企业 其它 (请说明)7、您的职务: 普通职员 初级 中级 高级8、您家的居住地: 城镇 乡村9、您家有 口人10、您家人均月收入: 1500元以下 1500-3000元 3000-5000元 5000-7000元 7000元以上二、限塑令实施前基本情况11、您是否经常购物: 是 否12、您是否经常到超市购物: 经常 偶尔 从不13、您通常是即兴购物还是有计划购物: 即兴 有计划14、您选择超市购物的主要原因(可多选): 方便 环境好 质量可靠 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样板房样板间租赁与展示协议
- 2025年金融机构安全防护服务合同范本
- 2025年度物联网创业借款合同范本模板
- 2025版体育设施委托代建管理协议
- 贵州省大方县2025年上半年事业单位公开遴选试题含答案分析
- 2025版室外地面铺砖施工进度跟踪合同
- 2025年度房产买卖及社区配套服务协议
- 2025年度建筑测绘简单合同范本
- 2025版税务局税收筹划与税务筹划支持合同
- 2025贷款反担保协议范本:跨境电商贷款反担保示范
- 安全数据脱敏技术
- 膝关节损伤康复护理讲课件
- 社区儿童主任培训课件
- 工厂行车吊装方案(3篇)
- 私企公司车辆管理制度
- 2025年上海市中考语文试卷真题(含答案及解析)
- 2025-2030年中国油田服务行业市场运行分析及竞争格局与投资发展研究报告
- 交房活动仪式策划方案
- 车辆采购框架协议书
- 贝壳租房合同协议
- 订单代发合同协议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