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巴拿马运河(英语:Panama Canal;西班牙语:Canal de Panama)位于中美洲的巴拿马,横穿巴拿马地峡,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是重要的航运要道,被誉为世界七大工程奇迹之一和“世界桥梁”。巴拿马运河由巴拿马共和国拥有和管理,属于水闸式运河。其长度,从一侧的海岸线到另一侧海岸线约为65千米(40哩),而由大西洋(更确切地讲是加勒比海)的深水处至太平洋的深水处约82千米(50哩),宽的地方达304米,最窄的地方也有152米。1巴拿马运河是世界上最具有战略意义的两条人工水道之一,另一条为苏伊士运河。行驶于美国东西海岸之间的船只,原先不得不绕道南美洲的合恩角(Cape Horn),使用巴拿马运河后可缩短航程约15,000公里(8,000英里)。由北美洲的一侧海岸至另一侧的南美洲港口也可节省航程多达6,500公里(3,500浬)。航行于欧洲与东亚或澳大利亚之间的船只经由该运河也可减少航程3,700公里(2,000浬)。 巴拿马运河全长81.3千米,水深13米15米不等,河宽150米至304米。整个运河的水位高出两大洋26米,设有6座船闸。船舶通过运河一般需要9个小时,可以通航76000吨级的轮船。巴拿马运河由美国建成,自1914年通航至1979年间一直由美国独自掌控。不过,在1979年运河的控制权转交给巴拿马运河委员会(由美国和巴拿马共和国共同组成的一个联合机构),并于1999年12月31日正午将全部控制权交给巴拿马。运河的经营管理交由巴拿马运河管理局负责,而管理局只向巴拿马政府负责。巴拿马运河的开凿过程是一段不平凡的历史。多少年来,帝国主义一直试图控制拉美国家,包括这些国家的主权领土、能源、交通等。处在这一地区的巴拿马共和国曾经就是一个受到扩张、侵占的国家,巴拿马人民在历史上总是陷入复杂的国际角逐,巴拿马运河就是最好见证。背景在遥远的殖民时代,巴拿马地峡是连接太平洋与西班牙宗主国的交通枢纽,每年一度的波托弗洛交易会吸引着欧洲各大商行的代理商,在这里,成吨的秘鲁白银与欧洲货物进行着有利可图的交易,巴拿马因商业和海运日益繁荣。然而,这并没有改变它从属的地位。18世纪,巴拿马是西班牙的领地,19世纪则成为新兴的哥伦比亚共和国的一个省。 也许从那时开始,巴拿马成了冒险家的乐园,官僚、军官、商人、海员、工匠、奴隶和来自加勒比海地区的代理商们充斥着这座城市。商业的兴盛对航运提出了更高要求,人们发现在狭长的巴拿马地峡开凿一条运河,沟通两大洋,将是一项事半功倍、惠及万代的壮举。其实,早在15世纪,征服墨西哥的西班牙人瓦斯科科尔特斯就提出过修建运河的主张,但他未指明适合开凿的地点,后来,在瓦斯科努涅里巴尔沃亚征服巴拿马之后,1523年,西班牙国王查理一世(即神圣罗马帝国的查理五世)明确提出了开凿一条中美洲运河的主张。当时,根据已知的勘查资料,人们列出了可供开凿运河的四个备选地点: 1、墨西哥南部的特万特佩克地峡; 2、哥伦比亚西北部的阿特拉托河附近的某个地点; 3、尼加拉瓜地峡 4、巴拿马地峡。1534年,西班牙国王卡洛斯一世下令对巴拿马地峡进行勘查,西班牙人沿着山脊用鹅卵石铺出了一条穿越地峡的驿道,算是为开凿作了准备。从18世纪开始,西班牙殖民政府陆续派员勘查了四个备选地点,1771年,勘查了特万特佩克地峡,1779年,勘查了尼加拉瓜地峡,然而到1814年,当西班牙终于决定开凿运河时,拉美独立战争的爆发却打乱了整个计划。1823年,由危地马拉、萨尔瓦多、洪都拉斯、尼加拉瓜和哥斯达黎加五国组成的中美洲联邦共和国成立,这个徒有虚名的小国虽然拥有200万人口,但从未真正统一过,1825年,它正式向美国提出了援建运河的请求,次年6月,拉美自由之父西蒙玻利瓦尔在巴拿马召开的国际会议上,也提出了相同建议,中美洲运河的开凿正式提上了日程。 在拟议的四个开凿地点中,巴拿马地峡以最窄(61公里)、尼加拉瓜地峡以有尼加拉瓜湖和圣胡安河可资利用,逐渐成为众望所归。 在经济上,开凿运河的好处不言而喻,随着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间的航运日益发达,一条更为便捷的航路显然会带来很多好处,如果运河开通,纽约至旧金山的航程可以缩短16%,利物浦至旧金山的航程缩短43%,而纽约至悉尼的航程也缩短28%,意义非凡。 下令开凿巴拿马运河的是美国第二十六任总统西奥多罗斯福(注意:非富兰克林罗斯福),这是他任内的主要功绩,他也因此被美国人民雕入拉施莫尔山(即“总统山”)开凿在雷赛布的领导下,法国洋际运河公司经过数年的准备,制定了8套施工方案,最后定于1883年2月,正式动工开凿巴拿马运河,整个工程由雷赛布本人亲自主持,这使欧洲的投资者深怀信心。雷赛布是职业外交家,1825年以来,历任驻里斯本副领事助理、亚历山大领事、开罗领事、巴塞罗那总领事,最后升至驻马德里公使,因为曾在埃及、突尼斯长期工作,雷赛布在阿拉伯世界中享有相当高的威信。1854年,埃及总督赛义德帕夏授权雷赛布开凿苏伊士运河,雷赛布详细研究了拿破仑远征埃及期间,法国工程师勒佩尔对苏伊士地峡的考察报告,定下了在地中海和红海之间开辟直接通道的施工方案。由于准备充分、资金到位,运河的工程进展顺利,1859年4月25日动工,到1869年11月17日苏伊士运河就正式通航了。苏伊士运河的成功修建,使雷赛布的声誉达到顶峰,他成为法兰西学院院士、法国科学院院士、得到荣誉军团大十字勋章和印度星形勋章,英国皇室授予他伦敦荣誉市民称号。往昔的成功令雷赛布十分陶醉,他机械地照搬修建苏伊士运河的成功经验,而对巴拿马的特殊地形估计不足,在没有详细调研的基础上草率地制定了施工方案,结果酿成了一场灾难。巴拿马地峡是热带雨林气候,潮湿闷热、丛林密布、交通闭塞、地形复杂,基础设施落后,缺乏起码的施工条件,当来自55个国家的4万施工大军进驻之后,人们才发现那里简直是一个人间地狱:参天的密林中毒虫遍布,令人难以容忍,炎热的天气使可怕的疫病蔓延开来,夺走了大批工人和技术人员的生命,在加通水闸附近的希望之山上,林立的墓碑令人不寒而栗。比炎热气候和恶劣环境更可怕的是人为的失误,起初,雷赛布照搬苏伊士运河的经验,认为可以利用巴拿马地峡众多的湖泊修建一条海平式运河,谁知施工四年之后,傲慢的法国人才发现巴拿马地峡临太平洋一端的海面,要比加勒比海一端低出56米,根本无法修建海平式运河,这个过迟的发现给法国洋际运河公司以致命的打击。最令雷赛布烦心的还有美国人的拆台,运河的设计走向与美国人经营的巴拿马铁路平行,这主要是为了便于运输物资,但美国人根本不予配合。铁路部门对运河物资的配送百般设障,消极对待,最后逼得法国运河公司不得不以2550万美元的天价买下这条仅值750万美元的铁路,但留用的美国员工继续捣乱,破坏怠工,致使铁路根本无法正常运营。最后,法国运河公司在经营管理上也出现了问题,以雷赛布为首的高管层在工程难以为继的情况下,却大肆侵吞公开发行的运河股票资金;为掩盖真相,继续增发债券,公司动用大笔金钱贿赂官员,法国政府先后有150名部长和议员接受了贿赂,然而纸包不住火,到1889年,法国洋际运河公司山穷水尽,不得不宣告破产,雷赛布本人也上了法庭。1894年9月,为了收拾这个烂摊子,法国政府牵头另组了一家公司,接手运河工程,决定将原来的海平式运河改成水闸提升式运河,但是由于雷赛布的工程仅完成了三分之一,预算超过原计划一倍以上,剩下的三分之二又是最艰难的地段,而距离原定的竣工日期只有6年了。眼看无法按期交工,1898年11月,法方不得不请求哥伦比亚政府将工期宽限至1910年10月,为此法国愿意支付2000万法郎作为补偿。2月,哥伦比亚政府派代表尼科拉斯埃斯格拉来到巴黎,他充分体谅法方的困难,提出只要补偿500万法郎即可,这样,法国人就以比较有利的条件得到了延期4年竣工的权力,虽然如此,完成巴拿马运河仍然是杳然无期。早在16世纪,西班牙国王查理五世就曾下令进行巴拿马运河开凿的测量与调查。到了1879年,在法国巴黎召开了审查巴拿马运河问题的国际代表会议,决定由法国政府全面负责进行开凿运河。1880年1月1日,法国的全球巴拿马洋际运河公司宣布正式开工挖凿巴拿马运河。因流行病的发生、蔓延以及财政上的重重困难,挖凿工程终于在1889年停顿。1901年,美国迫使英国就范,缔结了海一庞斯福特条约,同时废除了1850年签订的保证两国对巴拿马运河拥有平等权的克莱敦一布尔尼条约,美国从此获得了开凿、经营和管理巴拿马运河的特权。1903年,在美国的策划下,哥伦比亚共和国巴拿马地区的一些人发动政变,宣布成立巴拿马共和国。同年11月18日,美国与巴拿马签订了不平等的美巴条约,规定了美国以一次偿付1000万美元和9年后付给年租25万美元的代价,取得永久使用巴拿巴运河区(约14.74万公顷)的权利。除了这一权利之外,美国还得到修建铁路和设防驻军的权利。在法国原先开凿运河航道的基础上,美国又继续投资了3.87亿美元。美国与巴拿马运河在传统的观点看来,美国人是通过不平等条约控制了巴拿马运河,并掠夺了本应属于巴拿马人民的财富。事实上,当1903年的条约签订时,西奥多罗斯福高兴地说:“我拿到了地峡!”塞缪尔早川教授则说了一句令人费解的评语:“我们是正当地偷窃了它!”也许,巴拿马人有理由抱怨现实的不公平:1903年的条约损害了巴拿马的主权,使巴拿马成了美国的保护国,巴拿马人被排除在运河管理机构之外。据巴拿马运河管理委员会的统计,从1914年运河通航后的86年中,共有约82.5万艘各种船只通过巴拿马运河,通过运河的货运量约占世界贸易货运量的4.3%。自1920年运河向国际开放至20世纪80年代末的60年中,美国从运河过往船只中收取的费用高达450亿美元,而巴方仅得11亿美元。如果说拉美是美国的后院,那么,巴拿马就是大门。美国在运河区常驻重兵,先后建立了14座军事基地或要塞,并成立了“加勒比海司令部”,后又扩大为“南方司令部”,负责美国本土以外西半球的三军行动。巴拿马运河区的美军基地有太平洋沿岸的克莱顿堡陆军基地、阿马多堡、罗德曼海军基地、霍华德空军基地和阿尔布鲁克空军基地,以及大西洋沿岸的加莱塔岛海军电子通信中心、谢尔曼堡陆军丛林作战训练中心和科科索洛空军基地。冷战时期,有6.5万名美军官兵和数千名文职人员部署在运河区内,密度之高可谓全球第一。对于美国与巴拿马的关系,1927年10月2日,一位巴拿马外交官曾在纽约时报上作过如下自嘲性的陈述:“当你以卵击石时,卵碎;换言之,当你以石击卵时,卵碎;美国,石也,巴拿马卵也;无论何种情况,卵皆碎矣。”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巴拿马似乎也应该感谢美国对运河的占领和控制。20世纪初,在弱肉强食瓜分世界的狂潮中,弹丸小国巴拿马能够幸免于难,美国的因素无疑是决定性的,在巴拿马的精英阶层看来,美国的控制或多或少“是开明和讲道理的”。曾经有一个时期,两位巴拿马建国元勋阿马多与乌埃尔塔斯间的矛盾变得不可调和,后者掌握着一支250人的军队,以巴拿马的“考迪罗”自居,阿马多向美国求助,美国大使威胁说,如果乌埃尔塔斯试图建立军事寡头统治,美国海军陆战队将予以干涉。无奈中,乌埃尔塔斯只得宣布辞职,阿马多趁机解散了军队,这从根本上保证了巴拿马政体的延续性。最初,运河区对美国货物实行免税政策,这对严重依赖关税的巴拿马经济是一个沉重打击,稍后西奥多罗斯福总统废除了它,代之以“威廉塔夫脱协定”,允许巴拿马对某些进入美国控制区的货物征税,从而使巴拿马的经济重获生机。在运河管理机构中,职员被分为好几个层次,来自美国的白人占据了所有黄金级职位,他们的待遇非常优厚,收入免税,且薪酬超过美国本土25%以上,食宿、医疗都是免费供应,还可在内部商店买到价格低廉的商品。在白银级职员中,主要是来自英属西印度群岛的黑人,绝大多数是巴巴多斯人,他们成群结队地定居下来,这令巴拿马人非常反感。虽然巴拿马人被排斥在运河管理机构之外,并不公平,但他们必须承认,巴拿马人尚不具备黄金级职员的技术素养,也不具备黑人的劳动素质,这是客观现实。长期以来,巴拿马人已经习惯于把美国看成侵略者,认为这个北方强邻掠夺了本应属于自己的财富,然而他们却对自己没有能力单独开凿运河这一关键问题视而不见。事实上,巴拿马人无法建立一个廉洁高效的政府,历任总统都受到贪污腐化的指控,骚乱是周期性的,为了稳定巴拿马的经济,在1923年和1928年,美国两次借款450万和1200万美元给巴拿马政府,1916年,美国驻运河总督理查德布拉奇福德将军还为巴拿马引入了公共卫生设备,尽管如此,在运河区之外,美国公民经常无缘无故地遭到杀害。至于运河的收益,虽然1903年的条约早有规定,但为了照顾巴拿马的利益,美国还是不断加以调整,偿付额在1936年到1945年增至每年43万美元,从1955年起增至每年193万美元,而当年,埃及从苏伊士运河总收入中分得的比例只是7%。1977年美国和巴拿马签署巴拿马运河地位和永久中立条约时,又规定1999年12月31日之前的过渡期,每年从通行税中支付给巴拿马5300万美元,再支付1000万美元为使用费,当运河收入允许时,另支付1000万美元作为年金。按照条约,巴拿马几乎不需要任何付出,就获得了巨大的收益。在运河管理机构中,巴拿马人员的比例的逐年上升,曾经高达7000人的来自西印度群岛的职员一再被裁减,1951年,新的巴拿马运河公司成立,黄金和白银级区分被废止,美国雇员25%的超额薪酬也被取消。1953年,巴拿马又提出实行基于美国标准的单一工资标准,工资等级按1936年的外汇平价计算,其实这个绝对平均主义的计划,将导致运河公司完全破产。1973年3月,巴拿马为了争取签订一项有利于自己的正当的和公平的条约,将巴拿马运河相关问题提交联合国审议,但在形成决议时遭到美国的一票否决。在巴拿马人看来,运河是一个聚宝盆,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巴拿马运河通行能力有限,由于采取水闸提升式而非海平式方法开凿,运河目前只能通过具有2000-3000TEU的载箱能力的第三代集装箱船舶,从1972年开始,运河的经营已经出现亏损,技术老化的倾向日益明显,它已经不再是财富的代表,作为一种正在缩水的资产,其收入不到美国GDP的1%。巴拿马人民为收回运河主权,曾进行了半个多世纪的艰苦斗争。1903年11月8日,美国迫使刚刚独立的巴拿马签署两国关于建造一条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通航运河的专约,以一次付给1000万美元和九年后每年支付款25万美元租金的低廉代价,取得运河单独开凿权和运河的永久租让权。巴拿马运河自1880年起开凿,1914年竣工,全长813公里。从运河中流线向两侧延伸宽度为1609公里的地带为运河区,面积为1432平方公里。运河于1920年正式通航,使太平洋和大西洋之间的航程缩短一万多公里,极具战略和经济价值。运河凿通之后,运河区成了“国中之国”,升美国国旗,实行美国法律,由美国总统任命运河区政府总督。那里还建有14个军事基地和各种军事学校,设有“美国南方司令部”。经过巴拿马人民坚持不懈的斗争,美国被迫于1936年修改条约,不断增加租金。1960年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同意在运河区也挂巴拿马国旗,但后来并挂美国国旗的协定遭到运河区美国人的抵制。1964年1月9日,一名巴拿马学生为了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勇敢地携带国旗进入运河区,升起国旗,竟被美国驻军枪杀。这一暴行激起三万名巴拿马人进军运河区,坚决要求在运河区升起巴拿马国旗。美军进行血腥镇压,两天内打死伤共400多人。愤怒的巴拿马人随即袭击美国大使馆,焚烧美国新闻处。1月10日,巴拿马政府与美国断绝外交关系,并宣布废除运河条约。全国许多城市举行罢工、罢市、罢课,抗议美国暴行。1月12日,十万人为英勇献身的爱国青年举行隆重葬礼,“打倒美帝国主义”的口号震撼大地。1965年巴拿马政府规定1月9日为“全国哀悼日”。巴拿马人民的正义斗争得到全世界亿万人民特别是拉美和亚非各国人民的有力支持。在此情况下,美国被迫同意与巴拿马谈判签订一项新的运河条约。在谈判中,美国试图在让巴拿马行使运河主权这一许诺下继续维持美国对运河区控制。1967年6月,美巴商定了三项新条约,该条约虽明言废除1903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粮食收购企业粮食储备管理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土地征收补偿协议书示范样本
- 2025版个人担保服务条款协议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基桩检测与施工验收合同
- 二零二五党建联学共建合作协议(生态保护版)
- 二零二五年度第三人民医院肉类配送与冷链服务合同
- 2025版服装行业产品质量检测与认证服务合同
- 2025版木屋安全防护设施安装与施工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高新技术企业岗位聘任合同范本
- 2025至2030年中国平板用键盘行业市场运行现状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生产流程再造之路
- 《矿山机电安全管理》课件
- 室分分布系统原理及方案
- 《撬装一体式水电解制氢储氢加氢装置安全技术规范》
- 2025年国家电网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医养结合嵌入式”养老模式的必要性、困境与对策研究
- 企业计量管理制度模版(2篇)
- 《培训电气基础知识》课件
- 有关化工厂设备培训内容
- 中医科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 西门子S7-1500 PLC技术及应用 课件 第3章 S7-1500 PLC 的硬件配置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