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 第五课 诗四首课 题诗四首日 期课时安排4课时教具准备教学过程梅花一、教学要求:理解诗的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意。体会作者借对梅花凌寒独放品格的赞美来表白自己坚贞不屈、不怕挫折的心境。背诵并默写古诗。二、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要求;教学难点:要求。三、主要教学步骤:初读诗句,了解主要内容。读题,简介作者后,检查学生对“凌”字字形掌握的情况。先指几名朗读能力稍差的学生读并稍加指导,之后学生自读诗句,边读边想作者写了梅花的哪几个方面的特点。细读诗句,理解诗意。第一、二句。首先让学生参考注释试着讲讲两句诗的意思。注意启发学生运用过去学习古诗的方法,对每个词加以理解后,适当添加一些恰当的词,再调整一下顺序把意思连起来。指几名语言表达能力稍差的学生说说,再帮其订正,直到他表述清楚、准确为止。启发学生从“墙角”、“数枝”中体会出梅花“形孤”的特点;从“凌寒”、“独自”中体会出梅花“姿傲”的特点。朗读体会。在充分自读的基础上再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之后再读,深入体会。第三、四句。参照注释试着说说诗意,再集体讨论订正。在理解这两句诗意的时候特别要注意启发学生想象出梅花洁白如雪的特点,虽然不是雪,却像雪一样洁白。轻声自由读诗句,体会梅花“色洁”、“幽香”的特点。感情启发,朗读体会。再读诗句,体会作者的心境。把整首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说说这首诗写了梅花的哪些特点,并分析从哪些词句中可以体会到。启发想象,体会意境。请学生认真地想象并体会:诗句描绘了一个怎样的画面?这种画面使人产生怎样的感受?思考好之后用自己的话说说。再读诗句,边读边思考,从“凌寒”等词语中体会,作者表面上赞美梅花凌寒独放,实际上是在表白什么心境?朗读诗句,边读边体会作者的感情。作业布置:完成课后练习。板书: 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形孤)凌寒独自开。(姿傲)遥知不是雪,(色洁)为有暗香来。(香幽)表达了“坚贞不屈、不怕挫折”的心境。幽兰一、教学要求:理解诗的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意。体会作者借对幽兰淡泊名利品格的赞美来表明的哲理。背诵并默写古诗。二、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要求;教学难点:要求。三、主要教学步骤:初读诗句,了解主要内容。读题,简介作者后,检查学生对“馨”字字形掌握的情况。先指几名朗读能力稍差的学生读并稍加指导,之后学生自读诗句,边读边想作者写了幽兰的哪几个方面的特点。细读诗句,理解诗意。首先让学生参考注释试着讲讲两句诗的意思。注意启发学生运用过去学习古诗的方法,对每个词加以理解后,适当添加一些恰当的词,再调整一下顺序把意思连起来。指几名语言表达能力稍差的学生说说,再帮其订正,直到他表述清楚、准确为止。朗读体会。在充分自读的基础上再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之后再读,深入体会。感情启发,朗读体会。再读诗句,体会作者的心境。把整首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说说这首诗写了幽兰的哪些特点,并分析从哪些词句中可以体会到。启发想象,体会意境。作业布置:完成课后练习。竹石教学准备:1、课前搜集郑燮的故事,有关竹的诗句2、小黑板或课件一、导入:1 看图:图上有什么?(板书:竹石郑燮说到诗人,他还有一个比他的名“燮”更有名的号板桥)2 你知道郑板桥的故事吗?学生交流,老师适时补充(1)江苏兴化人,扬州八大怪之一(2)写过“难得糊涂”(原意是“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3)早年家贫,中进士,曾任山东范县、潍县知县,后因帮助县民诉讼得罪地方豪绅而罢官(辞行前,百姓跪请挽留,板桥当即题诗:“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做鱼竿”说他两袖清风回扬州吟诗作画去了,表现得十分坦荡、洒脱)(4)故事:一天,郑板桥听说镇江江心有座焦山,风景优美,栽了许多竹子。于是他每天逛竹林,摊开纸作画,画上留下了许许多多竹的形象。那一竿竿墨竹翠茎葱葱,枝叶扶疏,配上一两块清奇古怪的石头,题上几句妙趣横生的诗文,让人耳目一新。3 郑板桥人称“诗书画三绝”,特别是他画的竹兰、山石,形象逼真,姿态万千。留下了许多名画竹石图、丛竹图、墨竹图、兰竹芳香图课件欣赏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一首题写在竹石图上的诗。师吟诗,生读读古诗。二、学诗1 学习古诗,我们不仅要读懂古诗的内容,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还要领悟学习古诗的方法,以便能够学习更多的诗,赏析祖国语言文字之美2 学生说说学古诗的有效方法。3 学生自渎,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弄懂诗意。合作学习、自我体会均可。4 反馈:抓住哪些字眼来理解?你认为哪些字词写得最传神?(“咬”字极为有力,充分表达了劲竹的刚毅性格)三、体情1 合作表演竹与石的对话。2 诗人喜欢竹子吗?他是怎样表达的?再读古诗,体味诗人写竹,是写什么?(板书:咏物明志)借物喻人,表明诗人刚正不阿的品性,不怕打击、不畏风浪的气节。把自己想象成郑燮,说说自己看到竹石的心情、感悟3 怀着对劲竹、对诗人的敬佩之情朗读全诗(对读、指名读、齐读)4 你喜欢竹子吗?你认为竹子具有哪些品质?(如:竹是空心的,很谦虚;竹在生命的旅程中每成长一步会留下印记;竹不开花,朴素,保持本色;竹扎根很深,打好了坚实的基础)四、拓展“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有竹,“岁寒三友竹松梅”也有竹。有多少人吟诵过这看似普通的竹子!交流诵读我们课外搜集的竹的典故,竹的诗句。典故:宋代文与可画竹“胸有成竹”诗句:王维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苏轼於潜僧绿筠轩“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李白慈老竹“里竹攒石生,含烟映江岛。翠色落波深,虚声带寒早。”郑燮竹“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刘禹锡庭竹“露涤铅粉节,风摇青玉枝。依依似君子,无地不相宜。”五、巩固在画的空白处题写竹石,要求默写。也可以题写你喜欢的写竹的诗句。板书: 咬定千磨万击坚劲立根东西南北风咏物明志菊花教学目标:1、学习古诗菊花,了解诗中所描写的景物,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并默写这首诗。2、学习诗中生字,理解词句意思,有感情地背诵并默写。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爱菊的原因。 教学过程:一、出示课题,导入新课。同学们都观赏过菊花吗?你是什么时间观赏的?揭题菊花。二、检查预习情况,介绍作者,学习生字词。 1、师生共同介绍作者:元稹(779831),字微之,唐代诗人。河南府(今河南省洛阳市)人。九岁能诗,十五岁明经及第。他与白居易共同开创浅切的新诗风,世评“元轻白俗”。他两人均曾企图以诗为救世之工具,共同致力于讽谕诗。其诗朴质深切,反映了广泛的现实生活。与此同时,他还遗有许多感伤性质的杰作。有许多歌咏元、白两人深厚友情的酬答诗。有元白长庆集。2、小组讨论预习生字词的情况并汇报。三、学习古诗 (看视频,屏幕出示菊花全文字幕) ( 1)自由读:结合课后注释,试着小声说说诗句的意思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2)互助学习:在小组里每位同学说说诗句的意思,不懂的地方请同学、老师帮助。 ( 3)各小组推举一位同学汇报学习情况。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这句诗的意思是:一丛丛的菊花围着院墙屋舍开放,仿佛到了陶渊明的家。诗人围绕着开满菊花的篱笆流连观赏,以至不觉中太阳已西斜。这两句诗是写景,写菊花之多,使观赏者留连忘返,不知时间流逝。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不是人们偏爱菊花,是因为这种花开完后,就没有别的花再比的上它。(菊花是百花中最后凋谢的)这两句写了作者偏爱菊花的原因。表达了诗人热爱菊花的深情,也赞美了菊花傲霜斗寒的高贵品质。 四、再读古诗,体会意境及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同学之间互相读。 2、互相交流,谈谈诗中表达的意境和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菊花一诗,诗人描写了菊花的多、美以及自己偏爱菊花的原因,表达了诗人热爱菊花的深情,也赞美了菊花傲霜斗寒的高贵品质。 五、指导朗读 秋菊绕舍 / 似 / 陶家,遍绕篱边 / 日 / 渐斜。 不是花中 / 偏 / 爱菊,此花开尽 / 更 / 无花。 前两句赏花,用缓慢轻松的语调读出诗人清高自豪的情感。后两句诗人直白内心想法,朗读的语气肯定,干净利落,表达对菊花的情有独钟。 六、背诵古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教学反思第三单元小 草课 题小 草日 期教 学 目 标1、了解小草的特点,体会作者赞美小草的思想感情;2、有感情的难度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3、捉住事物特点,认识12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教学重、难点1、体会作者赞美小草的思想感情;2、抓住事物特点。课时安排2课时教具准备教学过程一、 读书指导,了解题意:1引导学生从观察身边春季植物变化,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向小草,让学生说说日常生活中见到的小草是什么样?有什么特点?2围绕小草的特点和品质,作者是从那几个方面赞美小草的?引导学生读课文的兴趣,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检查识字情况。同桌互读,进一步检查。默读课文,思考作者从那几个方面赞美小草。全部交流。二、积累内化:同桌互读,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积累自己喜欢的词句。三、迁移训练: 指导书写生字,按分类方式,帮助学生记忆;说说其他关于小草的特点。四、实践活动: 课后选择自己喜欢的植物进行观察,注意写好日记。板书设计总写:人们爱小草,赞美小草小 草 分写:顽强的生命力 适应性强 象征春天和希望 扎根大地,回报社会 总写:小草令人敬佩,给人启示教学反思 快乐读书屋三黄山松课 题万紫千红日 期教 学 目 标1 知识目标:认识黄山松的形象及品格。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于诗歌的感悟能力。3 德育目标:体会诗人昂扬的革命豪情,乐观自己的生活态度。4 情感目标:体会诗歌炽热饱满的情感。教学重、难点认识黄山松的形象及品格.课时安排1课时教具准备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黄山是享有盛名的旅游胜地,那里的松树更是一道绝世的风景,黄山“七十二峰”高耸入云,在浮动的云海中,一棵棵黄山松昂首挺立,像一面面“昂首的战旗”,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黄山松。二、 自主学习:1、 读标准音:峰峰皆(ji)到 寒彻(ch)骨 闪烁(shu) 劲(jng)枝迸(bng)2、 写规范字:雷tng( ) 夹x( ) lu( )露不屈不no( )3 作者简介:张万舒是我国当代诗坛一位著名的诗人,黄山松一诗是他的代表作。3、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三、 合作学习:1、 用高度凝练的语言描绘黄山的形象(明确:“挺的硬,扎的稳,站的高,劈不歪,砍不动,轰不倒”。)2、 诗中写“谷里的阴风,高山雪冷,紫色的岩”等形象的目的是什么?(明确:用烘托的方法显示出黄山松英雄般的气节。)、四、 合作探究:黄山松具有怎样的品格?(明确:顶风傲雪的自强精神,坚毅不拔的拼搏精神;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五、 回顾与反思:1、 你从黄山松身上感受到什么?感受到了黄山松“挺的硬,扎的硬,扎的稳,站的高,劈不歪,砍不动,轰不倒”的战士般的精神。2这首现代诗与苍松怪石图题诗各表达作者怎样的感情?(略)板书设计黄山松顶风傲雪(自强)坚毅不拔(拼搏)百折不挠(进取)教学反思 能说会写课 题我最喜欢的诗句日 期教 学 目 标1能用普通话与别人进行交流,表达自己内心对诗文的感受;2能从交流中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3学会欣赏诗文,提高审美情趣。教学重、难点能在交流中学会与人沟通,能有条理的说出喜欢的理由。课时安排1课时教具准备教学过程一、教师激情示范导入:1、教师举例示范,教学生如何欣赏诗文,引起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2、揭示本单元话题,复习本单元学过的描写植物的诗文。二、出示口语交际的要求:1、明确要求:表明态度,说明理由,交流感受。2、引导学生从诗文中寻找喜爱的话题。3、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三、学生自己练说喜欢的诗文:四、 进行口语交际,体现互动过程:多种形式进行练说,同桌,小组等。交流中注意适时适度的评价五、师生互动:教学反思语文七色光 三课 题语文七色光 三日 期教 学 目 标1能根据成语的意思找出错别字,并改正;2积累并背诵描写梅兰竹菊的古诗名句;3了解梅兰竹菊的有关知识。教学重、难点正确书写易错成语,积累古诗名句。课时安排2课时教具准备教学过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房地产行业劳动合同解除与补偿操作规程
- 说明文阅读课件完整
- 2025木材采购合同
- 语法操练课件
- 红酒原料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加强合同管理提升工程施工业绩
- 2025国际融资租赁合同
- 诗词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2025咨询服务合同范本(合同版本)
- 红楼色彩课件
- 威斯敏斯特小要理问答
- 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管理规范
- 移动商务法律法规基础认知
- 第一章 实验动物学概论
- 立足一题,解决一类-解三角形中范围与最值问题教学设计
- NB/T 10527-2021煤矿立井井壁注浆施工规范
- YY 0167-2020非吸收性外科缝线
-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五家渠市公开招聘事业单位317人(同步测试)模拟卷含答案
- 中小学学习《民法典》主题班会图文ppt
- 20客户画像与标签管理课件
- 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表(2019版)(范本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