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湘平2005“再谈与体育运动有关的中考题”.doc_第1页
陈湘平2005“再谈与体育运动有关的中考题”.doc_第2页
陈湘平2005“再谈与体育运动有关的中考题”.doc_第3页
陈湘平2005“再谈与体育运动有关的中考题”.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5年与体育运动有关的中考题窥探广东省珠海市第四中学(519015)林慕东闲暇之余,有幸阅读2005年全国中考试卷汇编(数学)一书,驻足浏览2005年各省市的数学中考题,受益颇深,以体育运动为载体的数学中考题,像雨后春笋。体育运动是学生们熟悉布而又喜爱的,这不仅反映了“新课程标准”中特别强调的“所选择的教材应尽量来源于自然、社会与其他学科中现象和实际问题”,而且还体现了数学强大的生命力与创造力,可以推测,这类中考题是数学命题发展的必然趋势。读完2005年全国中考试卷汇编(数学),余兴未尽,现举隅数例,以雅俗共赏。POBA例1 小胖和小瘦去公园玩标准的跷跷板游戏,两同学越玩越开心,小胖对小瘦说:“真可惜!我现在只能将你最高翘到1米高,如果我们各边的跷跷板再伸长相同的一段长度,那么我就能将你翘到1.25米甚至更高!”(1) 你认为小胖的话对吗?请你作图分析说明;(2) 你能否找出将小瘦翘到1.25米的方法?试说明。(2005年芜湖市中考题)简析:此题是以我们童孩时代的跷跷板为背景,通过两个人的对话,联系所学的数学知识,判断其中一人的话的正误,并要制定满足某些条件的方案。解:(1)小胖的话不对。ACPBO小胖对小瘦说:“真可惜!我现在只能将你最高翘到1米高”情形如图所示,OP是标准跷跷板支架的高度,AC是跷跷板一端翘到的最高高度1米,BC是地面.OPAC,又跷跷板是标准跷跷板,BOAO,而AC1米,得OP0.5米。如果将跷跷板的两端同时伸长相同的长度,不难证明,跷跷板能翘到的最高高度始终为支架高度OP的两倍,不可能翘得更高。(3) 方案一:只需将支架升高为0.625米即可;方案二:支架高度不变,只需将小瘦那边的跷跷板OA伸长即可。例2 如图,是象棋盘的一部分,若位于点(1,-2)上,位于点(3,-2)上,则位于点上。(2005年佛山市中考题)简析:关键是由、的坐标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由、的位置确定的坐标,答案为(2,1)。乙1050(终点)60030015004.521x/miny/m5甲例3 百舸竞渡,激情飞扬。端午节期间某地举行龙舟比赛。甲、乙两支龙舟队在比赛时的路程y(m)与时间x(min)之间的函数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1)1.8分钟时,哪支龙舟队处于领先位置?(2)在这次龙舟比赛中,哪支龙舟队先到终点?提前多少时间到达?(3)求乙队加速后,路程y(m)与时间x(min)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005年福州市中考题)简析:此题是以龙舟比赛为背景的一次函数应用,必须熟悉一次函数的有关知识,善于观察一次函数图象,获取有关信息。解:(1)1.8分钟时,甲龙舟队处于领先位置;(2)在这次龙舟比赛中,乙龙舟队先到终点,提前0.5分钟到达;(3)y=300x-300(2x4.5).例4 甲、乙两同学开展“投篮进筐”比赛,双方约定:比赛分6局进行,每局在指定区域将球投向筐中,只要投进一次后,该局便结束;若一次未进可再投第二次,以此类推,但每局最多只能投8局,若8次都未进,该局也结束;计分规则如下:a.得分为正数或0;b. 若8次都未进,该局得0分;c.投球次数越多得分越少;d.6局比赛的总得分高者获胜。(1) 设某局比赛第n(n1,2,3,4,5,6,7,8)次将球投进,请你按上述约定,用公式、表格或语言叙述等方式,为甲、乙两同学制定一个把n换算成得分M的计分方案;(2) 若两人6局比赛投球情况如下(其中的数字表示该局进球时的投球次数,“”表示该局比赛8次投球都未进)第一局第一局第一局第一局第一局第一局甲54813乙82426根据上述计分规则和你制定的计分方案,确定两人谁在这次比赛中获胜。(2005年资阳市中考题)简析:篮球是学生喜爱的体育项目,此题是以投篮进筐背景为素材设计,构思新颖别致,告诉学生比赛的规则,让学生自行分析研究设计方案,着力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解:(1)计分方案如下表:n(次)12345678M(分)87654321(2)根据上面的计分方案,计算6局比赛,甲共得24分、乙共得23分。1.5-2.53.50yx例5一位运动员在距篮下4米处跳起投篮,球运行的路线是抛物线,当球运行的水平距离为2.5米时,达到最大高度3.5米,然后准确落入篮圈。已知篮圈中心到地面的距离为3.05米。(1)建立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该运动员身高1.8米,在这次跳投中,球在头顶上方0.25米处出手,问:球出手时,他跳离地面的高度是多少? 简析:运用投球时球的运动轨迹、弹道轨迹、跳水时人体的运动轨迹,抛物线形桥孔等设计的二次函数应用问题屡见不鲜。解这类问题一般分为以下四个步骤:(1)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若题目中给出,不用重建);(2)根据给定的条件,找出抛物线上已知的点,并写出坐标;(3)利用已知点的坐标,求出抛物线的解析式。当已知三个点的坐标时,可用一般式y=ax2+bx+c求其解析式;当已知顶点坐标为(k,h)和另外一点的坐标时,可用顶点式y=a(x-k)2+h求其解析式;当已知抛物线与x轴的两个交点坐标分别为(x1,0)、(x2,0)时,可用双根式y=a(x-x1)(x-x2)求其解析式;(4)利用抛物线解析式求出与问题相关的点的坐标,从而使问题获解。解:(1)由于抛物线的顶点是 (0,3.5),故可设其解析式为y=ax2+3.5。又由于抛物线过(1.5,3.05),于是求得a=-0.2。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0.2x2+3.5。(2)当x=-2.5时,y=2.25。球出手时,他距地面高度是2.25-1.8-0.25=0.20(米)。 例6在体育测试时,初三的一名高个子男同学推铅球,已知铅球所经过的路线是某个二次函数图像的一部分,如图所示,如果这个男同学的出手处A点的坐标(0,2),铅球路线的最高处B点的坐标为(6,5) (1)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2)该男同学把铅球推出去多远?(精确到0.01米, ) 解:(1) 设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 ,顶点坐标为 (6,5) A(0,2)在抛物线上 (2) 当时, (不合题意,舍去) (米) 答:该同学把铅球抛出13.75米. BA例7某跳水运动员进行10米跳台跳水训练时,身体(看成一点)在空中的运动路线是如图所示坐标系下经过原点O的一条抛物线(图中标出的数据为已知条件).在跳某个规定动作时,正常情况下,该运动员在空中的最高处距水面米,入水处距池边的距离为4米,运动员在距水面高度为5米以前,必须完成规定的翻腾动作,并调整好入水姿势,否则就会出现失误. (1)求这条抛物线的解析式; (2)在某次试跳中,测得运动员在空中的运动路线是(1)中的抛物线,且运动员在空中调整好入水姿势时,距池边的水平距离为米,问此次跳水会不会失误? 并通过计算说明理由 简析:(1)在给出的直角坐标系中,要确定抛物线的解析式,就要确定抛物线上三个点的坐标,如起跳点O(0,0),入水点(2,10),最高点的纵坐标为. (2)求出抛物线的解析式后,要判断此次跳水会不会失误,就是要看当该运动员在距池边水平距离为米.米时,该运动员是不是距水面高度为5米. 解:(1)在给定的直角坐标系下,设最高点为A,入水点为B,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 由题意,知O(0,0),B(2,10),且顶点A的纵坐标为. 解得或.抛物线对称轴在轴右侧,,又抛物线开口向下,a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