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霾广播稿.doc_第1页
雾霾广播稿.doc_第2页
雾霾广播稿.doc_第3页
雾霾广播稿.doc_第4页
雾霾广播稿.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雾霾广播稿 雾霾广播稿篇一:雾霾防范广播稿 红领巾广播站:雾霾的防范广播稿 甲:亲爱的老师、同学们大家好,红领巾广播开始了。 乙:今天的内容是:雾霾天气的自我防范。 甲:冬季是我国东北部雾霾多发时节,尤其是近几天,沈阳出现严重雾霾天气,多项污染物指数超标,呼吸道疾病患者数量持续增长。 乙:因此,我们要加强对雾霾的认识,做到积极预防。 甲: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雾霾形成的原因: 乙:1.大气空气气压低,空气不流动是主要因素。由于空气的不流动,使空气中的微小颗粒聚集,漂浮在空气中。 甲:2.地面灰尘大,空气湿度低,地面的人和车流使灰尘搅动起来。 乙:3.汽车尾气是主要的污染物排放,近年来,城市的汽车越来越多,排放的汽车尾气是雾霾形成的一个因素。 甲:4.工厂制造出的二次污染。 乙:5.冬季取暖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污染物。 甲:那么雾霾天气对我们的健康有哪些危害呢? 乙:“灰霾毒雾杀人刀”,以下数据足以令人触目惊心。 甲:中国每年因城市大气污染而造成的呼吸系统门诊病例达35万人以上,急诊病例680万人,而且呈逐年增加之势。 乙:气象科学家指出:灰霾与肺癌如影随形,出现灰霾严重的年份后,相隔七年就会出现肺癌高发期。 甲:灰霾与肺癌有了“七年之痒”。因此,人们说,雾霾是人们有时候感觉不到的、温柔的杀手,具有强烈的毒性。 乙:因此如何预防雾霾带来的危害呢? 甲:专家提醒:雾霾天气如此可怕,绝对不能掉以轻心! 乙:近期,我国不少地区把阴霾天气并入大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的预警、预报,统称为“雾霾天气”。 甲:专家提醒人们,冬春季节是我国东北部雾霾多发时节,雾霾天气发生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乙:1.中小学生应该尽量避免户外活动,否则,越是运动,吸入肺部的毒物越多,无形中成了毒雾的吸尘器。 甲:2.如果出行,最好要戴上口罩、纱巾。 乙:3.抵抗力较弱的孩子应该尽量呆在室内,防止患上呼吸道疾病。 甲:4.这个时候也应少开窗,因为室内的空气比室外干净。 乙:5.一般雾霾天气昼夜温差会加大,应及时增添衣服,注意保暖。 甲:6.外出回来后应该清洗面部及裸露的肌肤。 乙:7.多喝水,多吃新鲜、富含维生素的水果,防止水分的丢失。 甲:8.一旦发现身体不适,应立即到医院就诊。 乙:了解雾霾,做好防范措施,关注健康,为自己的健康负责! 甲:为了我们共同的家园,为了能够有一个健康和谐的生活环境,请同学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乙:今天的广播到此结束雾霾广播稿篇二:雾霾广播稿 红领巾广播站:雾霾的防范广播稿甲:亲爱的老师、同学们大家好,红领巾广播开始了。 乙:今天的内容是:雾霾天气的自我防范。 甲:冬季是我国东北部雾霾多发时节,尤其是近几天,沈阳出现严重雾霾天气,多项污 染物指数超标,呼吸道疾病患者数量持续增长。 乙:因此,我们要加强对雾霾的认识,做到积极预防。 甲: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雾霾形成的原因: 乙:1.大气空气气压低,空气不流动是主要因素。由于空气的不流动,使空气中的微小 颗粒聚集,漂浮在空气中。 甲:2.地面灰尘大,空气湿度低,地面的人和车流使灰尘搅动起来。 乙:3.汽车尾气是主要的污染物排放,近年来,城市的汽车越来越多,排放的汽车尾气 是雾霾形成的一个因素。 甲:4.工厂制造出的二次污染。乙:5.冬季取暖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污染物。 甲:那么雾霾天气对我们的健康有哪些危害呢? 乙:“灰霾毒雾杀人刀”,以下数据足以令人触目惊心。 甲:中国每年因城市大气污染而造成的呼吸系统门诊病例达35万人以上,急诊病例680 万人,而且呈逐年增加之势。乙:气象科学家指出:灰霾与肺癌如影随形,出现灰霾严重的年份后,相隔七年就会出现 肺癌高发期。 甲:灰霾与肺癌有了“七年之痒”。因此,人们说,雾霾是人们有时候感觉不到的、温柔 的杀手,具有强烈的毒性。 乙:因此如何预防雾霾带来的危害呢?甲:专家提醒:雾霾天气如此可怕,绝对不能掉以轻心!乙:近期,我国不少地区把阴霾天气并入大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的预警、预报,统称 为“雾霾天气”。 甲:专家提醒人们,冬春季节是我国东北部雾霾多发时节,雾霾天气发生时,需要注意 以下几点: 乙:1.中小学生应该尽量避免户外活动,否则,越是运动,吸入肺部的毒物越多,无形 中成了毒雾的吸尘器。 甲:2.如果出行,最好要戴上口罩、纱巾。 乙:3.抵抗力较弱的孩子应该尽量呆在室内,防止患上呼吸道疾病。 甲:4.这个时候也 应少开窗,因为室内的空气比室外干净。 乙:5.一般雾霾天气昼夜温差会加大,应及时增添衣服,注意保暖。 甲:6.外出回来后 应该清洗面部及裸露的肌肤。 乙:7.多喝水,多吃新鲜、富含维生素的水果,防止水分的丢失。甲:8.一旦发现身体不适,应立即到医院就诊。 乙:了解雾霾,做好防范措施,关注健康,为自己的健康负责! 甲:为了我们共同的家园,为了能够有一个健康和谐的生活环境,请同学们从身边的小 事做起,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乙:今天的广播到此结束篇二:雾霾 亲爱的同学们,中午好,我是地理老师,上一周天气比较不好,大家的心情也受到了影 响,追根究底是,雾霾惹得祸,可是我的新闻记者王晰,程馨瑶,对同学们进行了采访,发 现,同学们对这罪魁祸首并不是很了解,那今天就借着这个机会,和同学们探讨一下,究竟什么是雾霾。 雾霾是雾和霾的混合物,其中雾,大家很熟悉,它是自然天气现象,空气中水汽氤氲。虽然以灰尘作为凝结核, 但总体无毒无害; 而霾的核心物质是悬浮在空气中的烟、灰尘等物质,空气相对湿度低于80%,颜色发黄。 气体能直接进入并粘附在人体下呼吸道和肺叶中,对人体健康有伤害。霾与雾的区别在于发生霾时相对湿度不大,而雾中的相对湿度是饱和的。所以早晚湿度 大时,雾的成分多。白天湿度小时,霾占据主力。 一般相对湿度小于80%时的大气混浊视野 模糊导致的能见度恶化都是霾造成的,相对湿度大于90%时的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导致的能见 度恶化则是雾造成的,相对湿度介于80-90%之间时的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导致的能见度恶化是 霾和雾的混合物共同造成的,但其主要成分是霾。霾的厚度比较厚,可达13公里左右。霾与雾、云不一样,与晴空区之间没有明显的边 界,霾粒子的分布比较均匀,而且霾粒子的尺度比较小,从0.001微米到10微米,平均直径 大约在12微米左右,肉眼看不到空中飘浮的颗粒物。由于灰尘、硫酸、硝酸等粒子组成的霾,其散射波长较长的光比较多,因而霾看起来呈黄色或橙灰色。 pm2.5 是近几年天气 预报中经常听到的词语,他其实是雾霾天气的“罪魁祸首”。各种关于pm2.5来源的消息占据各大报刊的主页部分,但有些消息并不是真实的,比如一是这些地区近地面空气相对湿度比较大,地面灰尘大,地面的人和车流使灰尘搅动起 来; 二是没有明显冷空气活动,风力较小,大气层比较稳定,由于空气的不流动,使空气中 的微小颗粒聚集,漂浮在空气中;三是天空晴朗少云,有利于夜间的辐射降温,使得近地面原本湿度比较高的空气饱和凝 结形成雾。 四、汽车尾气是主要的污染物排放,近年来城市的汽车越来越多,排放的汽车尾气是雾 霾的一个因素; 五、工厂制造出的二次污染; 六、 冬季取暖排放的co2等污染物。 大范围雾霾天气主要出现在冷空气较弱和水汽条件较好的大尺度大气环流形势下,近地 面低空为静风或微风。由于雾霾天气的湿度较高,水汽较大,雾滴提供了吸附和反应场所加 速反应性气态污染物向液态颗粒物成分的转化,同时颗粒物也容易作为凝结核加速雾霾的生 成,两者相互作用,迅速形成污染。雾霾天气自古有之,刀耕火种和火山喷发等人类活动或自然现象都可能导致雾霾天气。 不过在人类进入化石燃料雾霾天气时代后,雾霾天气才真正威胁到人类的生存环境和身体健 康。急剧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导致能源迅猛消耗、人口高度聚集、生态环境破坏,都为雾霾天 气的形成埋下伏笔 而雾霾天气是什么时候开始受到大家关注的呢2013年1月9日以来,全国中东部地区陷入严重的雾霾和污染天中,中央气象台将大雾 蓝色预警升级至黄色预警,13日10时北京甚至发布了北京气象史上首个霾橙色预警,一月 中旬,北京的空气污染指数接近了1000。从东北到西北,从华北到中部导致黄淮、江南地区, 都出现了大范围的重度和严重污染。这一年的1月,4次雾霾过程笼罩30个省(区、市),在 北京,仅有5天不是雾霾天。有报告显示,中国最大的500个城市中,只有不到1%的城市达 到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空气质量标准,与此同时,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10个城市有7个在中 国。 2014年1月4日,国家首次将雾霾天气纳入2013年自然灾情进行通报。2月20日开始,全国五分之一国土遭遇雾霾。 雾霾天气随着空气质量的恶化,阴霾天气现象出现增多,危害 加重。近期我国不少地区把阴霾天气现象并入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统称为“雾 霾天气”。 雾霾天气究竟对人体健康会带来哪些影响? 雾霾会对人体的呼吸道产生影响,可能会引起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感冒)、急性气管支气 管炎及肺炎、哮喘发作,诱发或加重慢性支气管炎等。特别是小孩呼吸道鼻、 气管、支气管 黏膜柔嫩,且肺泡数量较少,弹力纤维发育较差,间质发育旺盛,更易受到呼吸道病毒的感 染。人长时间处于雾霾天中,可引起气管炎、喉炎、肺炎、哮喘、鼻炎、眼结膜炎及过敏性 疾病的发生,对幼儿、青少年的生长发育和体质均有一定的影响。此外,大雾天气空气质量 差,抵抗力较差的糖尿病患者极有可能出现 肺部及气管感染而加重病情。同样雾霾天气影响交通安全 视野能见度低,空气质量差,容易引起交通阻塞,发生交通 事故。 我们的小记者王晰,程馨瑶也给大家提出了一些预防和减少雾霾的建议 1.户外出行“短平快”。短暂停留、平和呼吸、小步快走。 2.不随地乱扔垃圾,保护环境。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3.绿色出行,选择公共汽车,地铁等交通工具,可有效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 4.戴帽子。头发吸附污染物的能力比较强,出门前戴顶帽子,能够有效预防雾霾的危害。 5.穿长衣。穿得太零碎增大了和有害空气的接触面积,穿长衣既保暖又健康。 6.用鼻子呼吸。鼻腔里有鼻毛和粘液,可以吸附空气中的有害颗粒物。 7.巧开窗。正午时候,在空气湿度比较大的时候将窗稍微开条缝,可以促进空气流动, 减少细菌传播。 8.多喝水。稍微多喝点水,加快体内水分的更新,对身体很有好处。 关于雾霾的一些问 题,你有什么想法和建议,可以在课后时间找我资讯,时间总是很短暂,今天的新闻资讯要 和大家说再见了,我们下期见。篇三:世界环境保护日广播稿 世界环境保护日广播稿a: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xxx-我是xxx-我是xxx- 我是xxx- b:今天是6月6日,你知道昨天是什么日子吗?a:昨天是六月五日,是世界环境日。 b:那么,你知道世界环境日是怎么来的吗? a:那还得回到1972年6月5日这一天说起,联合国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了包括 中国在内的有113个国家和地区参加的第一次“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起草和通过了著名的 “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和具有106条建议的保护全球环境的行动。会议同时建议把 人类环境会议开幕日定为世界环境日。1972年第27届联合国大会决定每年六月五日为世界 环境日。 b:你知道的可真多。那你知道今年2014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什么吗?a:2014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提高你的呼声,而不是海平面(raise your voice not the sea level)”,2014年“65”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向污染宣战。倡导全社会共同行 动,打一场治理污染的攻坚战,努力改善环境质量,保卫我们赖以生存的共同家园。c:北京6月4日电,环境保护部今天发布2013中国环境状况公报,国务院新闻办公 室上午举行新闻发布会,环境保护部副部长李干杰介绍情况时表示,全国环境质量状况有所 改善,但生态环境保护形势依然严峻,74个新标准监测实施第一阶段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 城市比例仅为4.1%;同时,水和土壤污染也不容乐观。今年政府工作提出“坚决向污染 宣战”,李干杰表示环保部门要打好“三大战役”: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 d:按新标准,城市空气难达标城市空气质量过关不过关?新旧标准差异大。依据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进行评价, 74个新标准监测实施第一阶段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城市比例仅为4.1%,其他256个城市执 行空气质量旧标准,达标城市比例为69.5%。截至2011年,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80亿 吨,已占到全球碳排放总量的25.5%,即四分之一强,超过美国碳排放量50%左右,被国际社 会认为是世界上最大的碳排放国。去年以来,中国各地频发的雾霾也成为被高度关注的国际 问题,甚至被国际低碳经济研究所称为“当今全球最大的环境灾害”。 2013年初以来,我国 多次出现持续性、大面积雾霾,覆盖全国25个省份、100多个城市,受影响 人口约6亿人。雾霾中的pm2.5成为最新的健康杀手和人民群众的“心肺之患”。 a:治 水污染,将出台“水十条” 全国水环境质量不容乐观。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淮河、 海河、辽河、浙闽片河流、西南诸河和西北诸河等十大水系中,珠江、西南诸河和西北诸河 水质为优,长江和浙闽片河流水质良好,黄河、松花江、淮河和辽河为轻度污染,海河为中 度污染。在监测营养状态的61个湖泊(水库)中,富营养状态的湖泊(水库)只占27.8%。 在4778个地下水监测点位中,较差和极差水质的监测点比例为59.6%。全国近岸海域水质总 体一般。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生产和生活。 b:耕地堪忧,三成国土遭侵蚀数据显示,局部地区的土壤存在恶化趋势,其中耕地环境质量堪忧。全国土壤的点位超 标率为16.1%,中度污染占1.5%,重度污染占1.1%。耕地方面总的点位超标率是19.4%,其 中中度污染占1.8%, 重度污染占1.1%。全国现有土壤侵蚀总面积2.95亿公顷,占国土面积 的30.7%。李干杰就此表示,将尽快制定出台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也就是“土十条”, 遏制土壤污染扩大趋势,实施土壤治理修复工程,努力改善土壤环境质量。 c:国际低碳经 济研究所发布的相关报告以中国已成为污染大国为题,列举了如下事实: d:中国各类 污染物排放量均居世界首位,并远远超过自身的环境容量极限。目前,中国消费了世界约21% 的能源、11%的石油、49%的煤炭,排放了占世界26%的二氧化硫、28%的氮氧化物、25%的二 氧化碳。 c:在土壤污染方面,今年4月环保部和国土资源部发布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 显示,全国耕地的污染超标率为19.4%,而土壤总的超标率为16.1%,其中1.1%为重度污染, 而我国南部和西南部的土壤污染更为严重。d:在水污染方面,2012年,全国十大水系、62个主要湖泊分别有31%和39%的淡水水质 达不到饮用水要求,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生产和生活。目前, 全国有2.8亿居民使用不安 全饮用水。2012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全国198个地市级行政区中,近六成地下水质 较差或极差。 c: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院长孟伟披露,中国污水排放总量远远超过环 境容量,中国水环境的化学需氧量承载力为740.9万吨,但全国第一次污染源调查发现,化 学需氧量实际排放量为3028.96万吨,约为中国水环境化学需氧量承载力的4倍。 a:地球 是人类和其他物种的共同家园,然而由于人类常常采取乱砍滥伐、竭泽而渔等不良 发展方式,地球上物种灭绝的速度大大加快。生物多样性丧失的趋势正使生态系统滑向 不可恢复的临界点,如果地球生态系统最终发生不可挽回的恶化,人类文明所赖以存在的相 对稳定的环境条件将不复存在。c:那么原因何在呢?d:人类活动是重要原因之一。我们目前的发展方式造成了大部分原始森林消失殆尽,将 近一半世界湿地变得干涸,3/4鱼种群衰竭。我们还排放大量温室气体,以致于地球在接下 来的几百年中会持续变暖。人类的活动加速了物种以1000倍于自然灭绝率的速度消亡。 c:自然环境是我们人类生存的基础,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是人类维护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前提。 作为二十一世纪的小主人,同学们应该怎样保护环境呢? “绿色低碳”这个词语,相信对大家 都并不陌生,做到也不困难。我们每个人都来做到以下几点: a:(1)多参加植树造林活动,多亲近大自然,关心爱护绿色生命; b:(2)用植树和鲜花装点家庭以能周围环境; a:(3)不破坏湿地资源,保护好“地球之肾“;b:(4)保护野生动物,维护好自然界生态平衡;a:(5)少寄纸质贺卡,尽量用电子贺卡、电子邮件代替; b:(6)重复使用纸张,双面打印,尽量推行无纸化办公; a:(7)尽量不使用一次性纸杯、一次性筷子; b:(8)尽量用手帕代替纸巾;a:(9)短途旅行时,用步行或自行车代替驾车;b:(10)建立家庭“碳抵消”档案,记录参与创建“绿色低碳家庭”的全过程。c:同学们,让我们树立低碳减排的观念,并将观念渗透到日常生活中,做绿色环保的“低 碳一族”吧。 d:说到这里,让我想起一个小故事,我国一位着名的学者在欧洲一个海滨公园草坪边的 椅子上休息时,看见旁边长椅上一个四、五岁的小女孩,走到十多米以外的一个垃圾桶,把一张 巧克力的包装纸扔了进去,又高高兴兴地走回来。那位学者问小女孩:“你为什么走那么远去 扔一张纸呢?”女孩认真地说:“这草地那么美,要是我把废纸扔在上面,它就不美了。” c:听了这个故事,相信同学们都知道了,保护环境应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保护环境,应 该着眼身边,从净化校园做起。在上学路上,在校园里,有人乱丢纸屑、食品袋、空瓶子? 有时,垃圾桶只有几步的距离。甚至还有许多同学把这些垃圾往下水道里塞,打扫卫生时把 垃圾往下水道里扫,殊不知这比乱扔垃圾的行为还要可耻! d:是啊!当你正想随手扔出瓜皮果壳的时候,请你多走几步路,把它放入垃圾箱;当你走 路看见地上飘着纸片时,请你弯弯腰,将它捡起来;当你正想随地吐痰时,请你想一想自己与他 人的健康,用纸将痰包起扔掉;当你倒垃圾,垃圾从桶里掉出来时,请你停一停脚步,将垃圾捡 起来? a“: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现在做起, 人人洁身自爱,个个遵守公德,我们的国家一定会更加美丽富饶,我们的校园一定会更加干净、 整洁。 b:同学们,为了大家能有一个更优美、更舒适的学习环境,为了自己能更加健康活泼地成 长,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创造一个美好的校园环境,为保护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c:今天的播音到此结束!老师、同学们我们下周再见!篇四:禁烧广播稿 禁烧秸秆、禁烧垃圾广播稿 全体村民请注意,下面,我把禁止焚烧秸秆、禁止焚烧垃圾这事跟大家讲一下:禁烧秸秆、禁烧垃圾,有很多害处:一是焚烧产生的浓烟里有大量有毒有害气体,污染 空气, 对人身体健康危害特别大;二是对交通安全构成威胁,焚烧产生的浓烟影响视线,直 接危及交通安全;三是形成火险隐患,秋冬季节风干物燥,非常容易引发火灾;四是形成雾 霾天气,这几年,雾霾天气越来越多,有时候一连几天看不见太阳,这与焚烧秸秆、焚烧垃 圾有直接关系。 为确保空气质量,国家环保部、农业部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全国各地都要加强秸秆和垃 圾禁烧工作。这段时间,广播、电视、报纸上的比较多,中央台、天津台、蓟县台几乎 天天都有这方面的新闻消息,市里、县里,还有咱们镇里,都开了专题会,要求禁止烧秸秆、 烧垃圾,对这件事,上面抓的特别紧,希望各家各户高度重视。雾霾广播稿篇三:广播站策划-生活专题-雾霾现象 石室听风广播站 2015.03.07 第二周 撰稿人:张语霏 【插入音乐:君x忘xxxx-衡山克 日本的纯音乐 尽量音乐完第一段完】 一个多月短暂的假期和漫长的等待,我们终于再次回到这里,不知你是否曾在忙碌的低头学习中抬起头看过这天空,感觉它的变化。柴静说“每个人的头顶上都有一个穹顶,而我们习惯了低头忙碌地过自己的生活,从不抬头仰望一下头顶上那片最美的天空。但其实,只要我们抬头就会看到它的变化,只要伸手,似乎就能离它更近一点,只要众人联手,似乎就能触摸到它了。这个世界与我们有关,未来的世界也与我们息息相关。”今天,我们将带你们走进我们共同生活的家园,感受这穹顶之下的芸芸众生。 【无音乐】 近几年被众人提及的“雾霾”一词在2013年成为年度关键词。这一年的1月,4次雾霾过程笼罩30个省(区、市),在北京,仅有5天不是雾霾天。有报告显示,中国最大的500个城市中,只有不到1%的城市达到世界卫生组织的空气质量标准,与此同时,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10个城市有7个在中国。 那么雾霾究竟是什么呢?名思义是雾和霾。但是雾和霾的区别很大。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等颗粒物组成的气溶胶系统造成视觉障碍的叫霾。霾就是灰霾。雾是由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气溶胶系统,多出现于秋冬季节。雾霾主要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组成。其中可吸入颗粒物是雾霾天气加重的罪魁祸首。这些颗粒物本身已经是一种污染物,更可怕的是它还是重金属等有毒物质的载体。 雾霾的来源途径有很多,比如汽车尾气、工业排放、建筑扬尘、垃圾焚烧,甚至火山喷发等等,雾霾天气通常是多种污染源混合作用形成的。但各地区的雾霾天气中,不同污染源的作用程度各有差异。其中人为影响大部分是因为汽车尾气的排放,机动车的尾气是雾霾颗粒组成的最主要的成分,最新的数据显示,北京雾霾颗粒中机动车尾气占22.2%,燃煤占16.7%,扬尘占16.3%,工业占15.7%。虽说随着汽车技术与油品质量都有提高,相对的对雾霾影响减小一部分,但仍应控制机动车排放量减少雾霾污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