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溧阳市高中历史 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1页
江苏省溧阳市高中历史 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2页
江苏省溧阳市高中历史 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一、课标解读:了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认识战时共产主义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了解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分析其作用,列举斯大林模式在经济方面的主要表现,认识斯大林模式在实践中的经验和教训。二、知识梳理:目的:为了 的武力、财力,支持 、战胜敌人;直接向 过渡。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背景:十月革命后,苏俄面临严峻的国内外形势。措施:(1)农业:实行 ;(2)工业:工业企业全部实行 ;(3)贸易:取消 ;(4)劳动:实行 特点:“ ”和“ ”。积极:在特殊历史时期,为取得国内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巩固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局限:许多措施超出了战时需要的限制,生产关系超越了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评价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原因:国内战争结束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了严重的 和 危机(根本)。1921年苏俄一个海军基地发生 。(直接)新经济政策措施:(1)农业:以 代替余粮收集制;(2)工业:解除中小企业的 ,允许私人开办 ;对国家暂时无能力开发的矿产等,政府以 方式让 经营。(3)贸易:恢复 和 。(4)分配制度:废除 实质:利用 和 来扩大生产,改善和巩固 ,逐步过渡到 。评价:政治上,有利于 政治形势;经济上, 人们的生产积极性, 经济的迅速恢复;理论上,是列宁对在社会主义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一次富有创新意义的探索。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目的: 。措施:余粮收集,国家垄断;工业国有,集中管理;消费配给,义务劳动。背景:(1)1922年底,苏联正式成立;(2)1924年列宁逝世后, 的领导地位逐步确立。新经济政策被逐渐取消经济措施:(1)工业,优先发展 的方针。由 和 为重工业的发展提供资金。(2)经济体制:实行单一的 ,实行 的计划经济,建立独立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之外的经济体系。(3)农业:推行 运动。斯大林模式评价(经验教训)积极:开辟了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工业化模式,较短时间实现经济的 ,为后来 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1)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 和 长期处于落后状态,人民生活水平 缓慢。(2)向农民索取太多,农民的 不高;(3)长期实行计划指令,压制了 和 的积极性,阻碍了苏联经济的 发展;(4)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日益 ,成为以后 的一个重要 。弊端三、课堂巩固: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材料一:我们原来打算直接用无产阶级国家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但现实生活说明我们犯了错误。 列宁选集卷四材料二:1918年,列宁说:“在一个遭受帝国主义战争破坏的国家里,实行余粮收集制、禁止自由贸易不仅是维持生活和对付战争,已经超越一般革命的任务,而是共产主义的任务,是推进社会主义的主要门径。” 苏联史材料三:1921年,列宁又说:“目前已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办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 苏联兴亡史材料四:我们还退得不够,必须再退,再后退,从国家资本主义转到由国家调节买卖和货币流通。商品交换没有得到丝毫结果,私人市场比我们强大,通常的买卖、贸易代替了商品交换。 列宁选集卷四(1) 材料二中,列宁的话是针对什么政策而说的?1分(2)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除了战争需要外,列宁实施这一政策的目的还有什么?1分(3)材料三说明苏联的经济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变化后的中心措施是什么?2分(4)材料四的“再后退”要退到什么地步?“后退”的根本目的是什么?2分(5)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后退”所取得的成效。2分(6)通过以上材料,概括指出列宁坚持的无产阶级政党思想路线。1分(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2)推进社会主义发展,按共产主义原则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3)以新经济政策代替“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国家资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