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目标:1、整体感知,把握全文的感情基调和局部的感情变化2、揣摩语言,感悟人物面对生活苦难的坚忍和至真至深的亲情教学重点、难点:品析生动的描写,感悟人物的思想和感情教学方法:诵读品析、问题探究教学过程:1、导入:秋天是肃杀的,带给人的往往是忧郁悲凉的感受,如果说这个季节还有什么能给我们一些暖意的话,我想就是菊花了。有一个双腿瘫痪、坐在轮椅上、叫史铁生的人,每到秋天总要来到北海公园,满怀深情地看着一朵朵的菊花,满怀深情地怀念她的母亲。那么,史铁生为什么要如此地怀念他的母亲呢?今天我们就来读一读他写的散文秋天的怀念来寻找答案。2、朗读文章(1234567,四位学生朗读文章)思考: 母亲在世的时候,她的生活过得怎样?请你用文中的一个词语来概括。3、研读文章一、感悟深沉母爱师问:母亲在世的时候,她的生活过得怎样?你找的是哪一个词语?明确:艰难板书师问:母亲的生活是非常艰难的,她的艰难体现在哪些方面?明确:一是她患了重病,忍受病痛的过程很艰难;二是她的儿子瘫痪了,给了她精神上的打击。师问:文中哪些句子写了母亲遭受着病痛的折磨?(品析词语与句子,并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1)后来妹妹告诉我,母亲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2)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师曰:母亲是艰难的,但是她并没有选择放弃。那么,她是怎么对待儿子的?请同学们参考下面的思路,从文中找出具体的语句进行分析。(1)在我脾气 的时候,母亲 。(2)当我心情 的时候,母亲 。(3)在母亲 (的时候),她 。明确:(1)在我脾气暴躁无常的时候,A、母亲这时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的进来,眼圈红红的,看着我。句中“悄悄地”、“偷偷地”、“眼圈红红的”写出了母亲对我的理解、体贴和疼爱。句中“暴躁无常”等词既写出了我瘫痪后的种种痛苦表现,同时也是衬托出了母爱的博大包容。B、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句中“扑”,“抓”写出了母亲怕失去自己的儿子的急切,要扑灭我的悲观,抓住儿子的生命。句中“忍”和母亲的话写出了母亲希望自己的儿子坚强。句中“好好儿活”通俗而深刻,人的生命是宝贵的,要好好珍惜。教师点评: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中有这样一句话“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是要加倍的”我想放在这里是最好的注释。(2)在我心情平静的时候得出平静的结论关键是两个地方:一是我的那句“什么时候”说明我面对母亲同样的请求,态度已经转变;二是“她也笑了”说明之前我的一句话里是有笑意的,这是心情平静的重要标志。A、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句中的“挡”字写出了母亲对我的细心的关怀,她不仅想挡住窗外的落叶,而且想挡住儿子的悲观的情绪。B、母亲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说:“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句中“央求”写出了母亲内心极度的渴望自己儿子快乐。C、母亲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D、母亲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母亲说这些话的时候,内心是喜悦的,喜悦源于我的生活态度的改变,源于过去那些温馨的往事。而我在多年以后叙述母亲的这些话的时候,内心是万分酸楚的。E、母亲突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教师点评:我想把“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是要加倍的”这句话改成“儿子的快乐在母亲那儿也是要加倍的”放在这里是最好的注释。(3)在母亲昏迷前母亲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A、品析省略号里面的内容。B、这个句子写出了母亲的博大的胸怀,她的心中只有自己的孩子。概括母亲形象教师咏叹:这是一位伟大的母亲,她强忍着病痛的折磨、儿子瘫痪带给她的折磨和打击,逼迫自己笑对苦难,她用自己的爱心,用深沉的母爱来关怀呵护体贴照顾自己的儿子。她不仅用语言告诉自己的儿子要“好好儿活”更是用自己的行动来告诉儿子“要好好儿活”。而儿子在母亲的影响下,也由曾经的暴躁无常慢慢变得心情平静而能接受现实了,但是命运又跟他开了一个玩笑,当她幡然醒悟的时候,当他懂得要好好生活的时候,母亲却永远永远地离开了人世,心中只能留下深深的歉疚、深深的遗憾了。这就是史铁生如此满怀深情地怀念母亲的原因。学生配乐朗读第16小节。二、揣摩第七小节的感情变化(1)朗读第七小节(教师领读,读出乐观之情)要求:读完之后细细揣摩,告诉大家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没读懂?明确:A、我理解了母亲的良苦用心。B、菊花这个意象在这里有几层寓意如:菊花在严酷的季节里活出了精彩,这就是史铁生要追求的人生之花呀,人就应该像菊花那样活出自己的价值。可以化用泰戈尔的诗句“生如夏花之绚烂”为“生如菊花之绚烂”在这里做一下注释。如:母亲正是具有这样美好品质的人,所以,也可以理解出“人如菊花,菊花如人”之意。三、感悟人物面对苦难的坚忍(面对苦难的坚忍不仅母亲有感人的表现,史铁生本人也有,这里有必要升华一下)师曰:史铁生有没有好好的活呢?(在下面的资料展示之前先由学生谈谈他们所了解的史铁生)我们来看一份资料。(史铁生简介)课件展示史铁生,1951年生于北京。16岁毕业于清华附中初中。18岁年去延安地区插队落户。21岁因双腿瘫痪回到北京。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我与地坛、病隙碎笔等,曾先后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鲁迅文学奖,以及多种全国文学刊物奖。2002年,史铁生荣获华语文学传播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同年,病隙碎笔(之六)获首届“老舍散文奖”一等奖。2005年6月,病隙碎笔史铁生人生笔记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散文作品奖。要求学生围绕文字和史铁生的照片(史铁生的笑容)进行分析。评析:有人这样评论史铁生:有一个叫史铁生的人坐下了,坐下以后他又站起来了,站成了一个作家,甚至比许多一流作家更有所超越。有人这样评论史铁生:史铁生是用生命来写作的,他的身上有一种高贵的气质。我想他的成就、他的高贵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于深沉的母爱,来自于母亲的那句“要好好儿活”。四、课堂尾声:(配音朗读)我坐在小公园安静的树林里,闭上眼睛,想,上帝为什么早早地召母亲回去呢?很久很久,迷迷糊糊的我听见了回答:“她心里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她回去。”我似乎得了一点安慰,睁开眼睛,看见风正从树林里穿过。合欢树点评:史铁生对生与死有了自己更深的领悟,他觉得母亲的死对母亲而言未尝不是一种解脱。作业:回家以后和妈妈一起读一读秋天的怀念,交流一下彼此的阅读感受。回忆过去,如果你对母亲也有不体贴的行为,那就向母亲表达你的歉意。教学反思:初步用小组合作和导学案来上这种情感很浓的散文,的确很有挑战性。经过无数次的修改导学案和上课流程稿及课件,本以为会有比较好的效果,但是到了具体的生成的课堂,孩子们和我所呈现的状态非常令人失望。主要问题有:对学时,老师给出的问题指向性不明,学生汇报时也没有体现出对学的特点;老师对孩子们的汇报不能及时概括提炼,及时引导;尤其到了第二课时又回到了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孩子们汇报形式单一;整个课堂朗读训练不够到位,没有让孩子们进行充分的朗读。总之,这堂课还有很多值得改进的地方,对导学案的设计和实际的课堂操作,有待更加努力去学习。第10课: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学习本课生字新词。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揣摩表达顺序,联系时代背景、生活实际、抓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明白战争年代家信的重要作用,体会家庭成员之间的深厚情感。(二)过程与方法:1.课前,搜集相关资料,积累感受和经验。2.课堂上,先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和基本感情基调。3再在具体的情境中调动起生活体验,结合自身的体验充分读书,在体验中读,领悟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抓词抓句品读,体会家庭成员之间的深厚情感。4总结全文,激发情感,感情朗读,熏陶情感。(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明白战争年代家信的重要作用,体会家庭成员之间的深厚情感。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揣摩表达顺序,联系时代背景、生活实际、抓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明白战争年代家信的重要作用,体会家庭成员之间的深厚情感。教学难点:联系时代背景、生活实际、抓关键词句体会妈妈“哭”里包含着的丰富情感。教学准备:搜集有关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文字和图影资料等。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 学习本课生字新词。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整体感知,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和基本感情基调。4联系时代背景、生活实际、抓关键词句体会我和妹妹的顽皮、天真的天性。教学重点:1.整体感知,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和基本感情基调。2.联系时代背景、生活实际、抓关键词句体会我和妹妹在得知背袋里的东西前后的心理变化,感受我俩的顽皮、天真的天性。教学难点:联系时代背景、生活实际、抓关键词句体会我和妹妹在得知背袋里的东西前后的心理变化,感受我俩的顽皮、天真的天性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 学习本课生字新词。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整体感知,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和基本感情基调。4联系时代背景、生活实际、抓关键词句体会我和妹妹的顽皮、天真的天性。教学重点:1.整体感知,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和基本感情基调。2.联系时代背景、生活实际、抓关键词句体会我和妹妹在得知背袋里的东西前后的心理变化,感受我俩的顽皮、天真的天性。教学难点:联系时代背景、生活实际、抓关键词句体会我和妹妹在得知背袋里的东西前后的心理变化,感受我俩的顽皮、天真的天性。教学过程:一、情境激趣,谈话导入。1.展现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战争场面,简介时代背景。说说你看后听后的感受。2揭示课题,读题,再说说:在那个年代,你希望父亲背袋里装些什么呢?3设置悬念:那父亲的背袋里到底装了些什么呢?带着问题,我们来学习课文。二、初读,整体感知。1.自由读文,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作者想借此表达什么?2.指名概括地说。三、精读,感悟理解。1.浏览全文,思考:当得知背袋里装的都是家信的时候,我和妹妹的心情如何?(惊呆了、失望、委屈、害怕)2联系前文体会,说说我和妹妹为什么会惊呆了、失望、委屈?背袋里的东西和我们想象的实在是差太远了。文,找出文中表现我们心里想法的句子,感受我俩的顽皮、天真的天性。(大块大块美味的腌肉、最好的奢望、每晚睡觉前、盼着、又香又酥;终于、又大又满、口水就禁不止往下流、假装、眯缝着眼偷偷往外瞧)带着我们的体会,有感情地朗读相关句子。(教师相机指导)3根据前文的学习,不难理解此时,我和妹妹惊呆了、失望、委屈的心情。那我和妹妹为什么会感到害怕呢?自读第11自然段思考。(指名读文回答)过渡:坚强的妈妈面对一背袋的家信,为何反应如此剧烈,她的“哭”里包含着哪些情感?下节课,我们继续读书,细细品味。四、布置作业。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写生字。第二课时: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学习本课生字新词。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揣摩表达顺序,联系时代背景、生活实际、抓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明白战争年代家信的重要作用,体会家庭成员之间的深厚情感。(二)过程与方法:1.课前,搜集相关资料,积累感受和经验。2.课堂上,先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和基本感情基调。3再在具体的情境中调动起生活体验,结合自身的体验充分读书,在体验中读,领悟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抓词抓句品读,体会家庭成员之间的深厚情感。4总结全文,激发情感,感情朗读,熏陶情感。(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明白战争年代家信的重要作用,体会家庭成员之间的深厚情感。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揣摩表达顺序,联系时代背景、生活实际、抓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明白战争年代家信的重要作用,体会家庭成员之间的深厚情感。教学难点:联系时代背景、生活实际、抓关键词句体会妈妈“哭”里包含着的丰富情感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承上启下,激发学习兴趣。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背袋里装的全是(家信),面对这一背袋的家信,妈妈的反应较之我和妹妹更为剧烈。2回顾上节课内容,填写:我们是()、()、()、(),而()的妈妈却是由(),再到(),最终()。3坚强的妈妈面对一背袋的家信,为何反应如此剧烈,她的“哭”里包含着哪些情感?这节课,我们继续读书,细细品味。二、精读,感悟理解。1自由读第1-4自然段,说说妈妈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坚强)你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的?(引导学生抓词:独自、总是、终于、向来、从未等体会)2联系时代背景和自己的生活实际,想象一下:坚强的妈妈会在信里写些什么呢?(教师先引导学生想象战争期间会发生什么事?会有哪些困难?以帮助学生适时想象)3互动交流。4这么说,每封家信实质上就是妈妈对家及家人爱的表现。所以,爸爸回来,带的全是家信,则正是爸爸对妈妈()肯定和重视,并表达了和妈妈一样的情感()。5爸爸爱家及家人还在其它方面有体现吗?读文,找一找,说一说。(引导学生抓:一?就、没完没了、啥都忘了等词句体会)6由此可见,每封带回来的家信实质上也是爸爸(对家及家人爱的表现)。对于妈妈来说,没有什么礼物比这更珍贵了。难怪,她看到背袋里的家信,会()地小声抽泣,会()地掩面哭泣,会()地放声大哭。7让我们带着妈妈这复杂的心情,有感情地朗读第11自然段吧!8.对此,我们都能够理解,作者又怎会不明白妈妈这“哭”中包含的丰富情感呢?让我们将10-11自然段连起来有感情地再读一读吧!三、总结全文,激发情感,感情朗读,熏陶情感。1一背袋的家信将一家人的浓浓深情展露无遗,这是一个多么温馨、感人的故事啊!让我们在感情朗读中再重温一遍吧!(有感情地朗读全文)2这篇文章如此吸引人,不仅是因为它的内容感人,还得益于作者精湛的写作技巧:题目设悬,扣人心弦;采用倒叙,层层深入;人物描写,深入人心等。我们不妨也学着作者表达的方式向大家讲述一件至今让自己难以忘怀的童年经历。四、布置作业。完成课堂作业。板书设计:10.背袋里装的是什么家信爱我和妹妹:盼;惊呆了、失望、委屈、害怕;明白爸爸:全是;一就、没完没了、啥都忘了妈妈:坚强;小声抽泣、掩面哭泣、放声大哭古诗: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诗,会背诵、默写秋思。2、感知诗的大意,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3、领会秋思叙事抒情的特点,体会本诗平淡、本色的语言中包含的艰辛的构思过程和复杂的情感。过程与方法:1、课前读写积累乡情主题的诗歌,积淀语文素养和情感体验2、课堂通过读写互动、说写结合来领会诗情、想象意境、品味诗句、丰富和积累语言。3、通过课后练笔中巩固知识,将课堂所学知识转化为语文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1、在体会感悟作者乡情的过程中丰富自己的情感。2、在品味诗歌写作特点的过程中体会诗歌的美妙,进一步培养学生喜爱古诗、热爱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1、思乡主题的古诗词3-5首2、课件(诗句及相关知识链接)背景音乐(二胡曲)学生准备:课前积累的作业,积累练习本。教学过程:一、课前读写,积累素材1、学习了泊船瓜洲之后,你自己读了那几首关于乡情的诗词,在积累作业上写下来,注明那些是写景抒情,那些是写事抒情。2、关于张籍,你知道多少?记下来。3、读一读秋思,画出你认为好的词语和诗句。二、激趣导入,读写词句,感知秋思。1、背诵古诗,创设氛围。(请3-5名学生背诵,全班齐背)学习了泊船瓜洲,我们知道了王安石的乡愁就是那徐徐的春风,遥远的家乡在明月下显得是那样近,只隔几重山就到了。我们在过去的学习中,在课外阅读中肯定积累了不少关于乡情乡思的诗歌,请同学来展示一下,大家共同分享。你体会一下,你刚才背的这首诗是写景抒情,还是写事抒情?2、背诵秋思。今天,我们学习唐代诗人张籍写的秋思,这首七言绝句字面上非常简单,没有生字,让我们来齐声背一背。先看一看,记一记,背一遍,有困难的同学可以再看一遍背第二遍。3、解题,感知秋思。大家知道,张籍是唐代吴郡(苏州一带)人,现在客居洛阳,(课件展示简图,指一指)因思念家乡,写下了这首秋思,(板书课题)“思”字,“心”上一个“田”,作者的“心田”里是怎样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呢?是什么引起了张籍的乡愁?(秋风)秋天有哪些境象可以引起人们的“秋”之“思”呢?把以“秋”开头的两个字的词语在积累练习本上写下来,写成一行,读一遍。(秋天、秋风、秋霜、秋月、)(课件)这些事物、景物都可以引起我们感受到秋天来临,种种思绪萦绕心头,秋是怎样的景象呢?用四个字的词语描绘一下(秋风习习、秋风萧瑟、秋高气爽、秋雨绵绵、秋江明净、秋山如洗、秋虫啾鸣、层林尽染、霜气袭人、雾霭沉沉)(课件)这么多的词语啊!老师读读这些词,就想起就感到秋天来临的一股萧杀之气了,就感到了秋的凄凉、寒冷,就想回到温暖的家里。离家在外的人,此时此刻,肯定更思念自己的家乡,思念自己的亲人。你知道古时候把离家在外的人叫什么吗?说一说,品味品味,秋天来到时他们的感情变化。(游子、客居他乡、漂泊异乡、宦游四海、侨居异国)(课件)4、朗读指导。他乡的游子,对家乡、故乡、故国的思念之情就叫做乡情。时光荏苒,岁月沧桑,时间在变,人事在变,这份乡情却一直深深埋在心底,让人梦绕魂牵。因为这份情感太深沉,所以我们变得敏感,春花秋月,草长莺飞,都时时拨动我们的心弦,远在他乡的游子就产生了难以言表的乡愁。哪怕只是一枚落叶,几缕秋风,都勾起游子的乡愁。张籍乡愁就是被洛阳的秋风引起的。我们把自己当作客居在洛阳的张籍,想一想他的心情,我们用张籍的感情和语言来朗读这首秋思。三、读写诗句,进入情境,理解诗意。1、写秋思。读完之后,我们一起把这首秋思写下来,老师在黑板上写,同学们在作业本而上写,注意把诗歌写在作业本的左边,注意写得整齐美观。2、结合注释揣摩诗句的意思。把不好理解的词句圈起来,在你认为含义、情感比较深刻的词下面打上重点号。3、将诗句的意思用一段通顺连贯的话写在诗句的右边。4、同桌交流,将诗句意思说完整。5、想象作者复杂的心情,写信、拆信的情景,轻声诵读古诗。四、品读诗句,把握特点,感悟诗情。1、品味“见秋风”、“意万重”作者深沉的乡愁被一阵秋风引起,就想到要给家人写信。秋风怎样被作者感受到的?张籍在 (街上、院子里、大树下 )看到_听到_感到_(课件)体会作者因秋风而敏感地产生的思乡之情)板书“见秋风”张籍“见”到秋风,引起了那些“秋思”?张籍见到秋风,(立刻、马上)想到了_想到了_想到了_(课件)(体会作者因思乡而敏感,千愁万绪萦绕心头的“意万重”)于是,张籍就铺纸执笔写家信。“家”字有三个意思:(本义和引申义)妻子或丈夫、家庭里的亲人、家族及亲人。说一说:张籍想给妻子 写信,告诉她 _(课件)张籍想给父母 写信,告诉他们_张籍想给亲人们写信,告诉他们_ 这就是萦绕在作者心头的“意万重”。板书“意万重然而,作者的“意万重”都是由于这轻轻拂过的秋风引起的,作者没有明写想到了什么,思乡,只淡淡写到“见秋风”,可见这平淡的“见”字包含着多么丰富的蕴含啊!再一次品味平淡之中饱含的深情。2、作者怎样写好家信的?听音乐,想象,写一段话(背景音乐、课件)(分组练习)见到秋风,张籍伫立秋风之中,提笔写到_(课件)夜深了,张籍徘徊反侧,在灯下写到_张籍一夜没睡,清晨在窗下深情地写到_3、品味 “复恐”、“又开封”。信写好后,张籍找到捎信的人,将信交了出去,这时他感到_(书去魂亦去,兀然空一身 )(课件)这时,他_(突然、猛然、犹豫不决)地想到_是啊,短短的一封信怎能写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自考专业(金融)常考点试卷含答案详解【能力提升】
- 2024-2025学年度工程硕士模考模拟试题含答案详解【新】
- 2024年银行岗位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夺分金卷)
- 2025无人机资格证模考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基础+提升)
- 2025自考专业(公共关系)考前冲刺练习题及完整答案详解(有一套)
- 2024安全员考试综合提升测试卷含答案详解【新】
- 土木工程建筑施工题库带答案详解(基础题)
- 美容化妆人员通关题库及参考答案详解(夺分金卷)
- 法律职业资格考试题库试题含答案详解(突破训练)
- 2024-2025学年度火电电力职业鉴定综合提升测试卷【基础题】附答案详解
- 合肥市肥东县大学生乡村医生专项计划招聘考试真题2024
- 能源问题面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山西太原铁路局招聘试题及答案解析
- TSG-T7001-2023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宣贯解读
- 重金属在土壤 植物体系中的迁移及其机制课件
- 抢救车管理制度 课件
- 跌倒坠床不良事件鱼骨图分析
- 供应商分级管理制度管理办法
- 招议标管理办法
- 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护理查房ppt
- 跨文化交际全套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