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实验二 方差分析开课实验室:1B303 2014年11月 26 日姓 名侯锐璋成 绩年级专业Cpa122学 号1223212实验小组成员指导教师刘洁一、实验内容(一)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过程)(二)多因素方差分析(Univariate过程)(三)协方差分析(Univariate过程)二、 实验目的 学习利用SPSS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多因素方差分析和协方差分析。三、实验步骤(简要写明实验步骤)(一) 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过程)实验内容:某城市从4个排污口取水,进行某种处理后检测大肠杆菌数量,单位面积内菌落数如下表所示,请分析各个排污口的大肠杆菌数量是否有差别。排污口1234大肠杆菌数量9,12,7,520,14,18,1212,7,6,1023,13,16,21实验步骤:1 建立数据文件。定义5个变量:x1、x2、x3、x4和x5,分别表示编号、前工资、后工资、受教育程度和项目实施。注意:这5个变量都应是数值型的。2选择菜单“AnalyzeGeneral Linear ModelUnivariate”,弹出“多因素方差分析”对话框。3选择进行协方差分析的变量。在对话框左侧的变量列表中选择变量“后工资”进入“Dependent Variable”框;选择变量“受教育程度”和“项目实施”进入“Fixed Factor(s)”框;选择变量“前工资”进入“Covariate(s)”框。4选择建立多因素方差分析的模型。单击“Model”按钮,弹出“Univariate:Model”对话框,选择饱和模型。5其他设置与多因素方差分析类似,在此略。6单击“OK”按钮,执行协方差分析,得到输出结果事后测试假设h0排污口的大肠杆菌无显著影响。显著性水平0.9250.05所以假设存在,没有影响(二) 多因素方差分析(Univariate过程)实验内容:某城市从4个排污口取水,经两种不同方法处理后,检测大肠杆菌数量,单位面积内大肠杆菌数量如下表所示,请检验它们是否有差别。排污口234处理方法19,12,7,520,14,18,1212,7,6,1023,13,16,21处理方法213,7,10,817,10,9,1511,5,7,618,14,19,11实验步骤:1建立数据文件。定义变量名:编号、大肠杆菌数量、处理方法和排污口的变量名分别为x1、x2、x3和x4,之后输入原始数据。2. 选择菜单“Analyze General Linear Model Un,弹出“多因素方差分析”对话框。在对话框左侧的变量列表中选择变量“大肠杆菌数量”进入“Dependent Variable”框,选择“排污口”和“处理方法”进入“Fixed Factor(s)”框。3选择建立多因素方差分析的模型。单击“Univariate”对话框中的“Model”按钮,弹出“Univariate: Model”对话框。选中“Full Factorial”单选纽即饱和模型。4设置多因素变量的各组差异比较。单击“Contrasts”按钮,弹出“1建立数据文件。定义变量名:编号、大肠杆菌数量、处理方法和排污口的变量名分别为x1、x2、x3和x4,之后输入原始数据。2. 选择菜单“Analyze General Linear Model Univariate”,弹出“多因素方差分析”对话框。在对话框左侧的变量列表中选择变量“大肠杆菌数量”进入“Dependent Variable”框,选择“排污口”和“处理方法”进入“Fixed Factor(s)”框。3选择建立多因素方差分析的模型。单击“Univariate”对话框中的“Model”按钮,弹出“Univariate: Model”对话框。选中“Full Factorial”单选纽即饱和模型。4设置多因素变量的各组差异比较。单击“Contrasts”按钮,弹出“Univariate: Contrasts”对话框,在 “Contrasts”下拉框中选择Simple;单击“Change”按钮可改变多因素变量的各组差异比较类型。5设置以图形方式展现多因素之间是否存在交互作用。单击“Plots”按钮,弹出“Univariate:Profile Plots”对话框。选择变量“排污口”进入“Horizontal Axis”编辑框,单击“ADD”进入“Plots”框后,选择变量“处理方法”进入“Horizontal Axis”编辑框, 单击“ADD”进入“Plots”框。6设置均值多重比较类型。单击“Post Hoc”按钮,弹出“Univariate: Post Hoc Multiple Comparisons for Observed Means”对话框。将因素“排污口”选入“Post Hoc Test for”列表框,进行多重比较分析。在“Equal Variances Assumed”复选框组中,选择LSD法进行方差齐时两两均值的比较。7设置输出到结果窗口的选项。单击“Options”按钮,弹出“Univariate:Options”对话框,在“Display”复选框中选择Descriptive statistics和Homogeneity tests. 8单击“OK”按钮,执行多因素方差分析,得到输出结果: Contrasts”对话框,在 “Contrasts”下拉框中选择Simple;单击“Change”按钮可改变多因素变量的各组差异比较类型。5设置以图形方式展现多因素之间是否存在交互作用。单击“Plots”按钮,弹出“Univariate:Profile Plots”对话框。选择变量“排污口”进入“Horizontal Axis”编辑框,单击“ADD”进入“Plots”框后,选择变量“处理方法”进入“Horizontal Axis”编辑框, 单击“ADD”进入“Plots”框。6设置均值多重比较类型。单击“Post Hoc”按钮,弹出“Univariate: Post Hoc Multiple Comparisons for Observed Means”对话框。将因素“排污口”选入“Post Hoc Test for”列表框,进行多重比较分析。在“Equal Variances Assumed”复选框组中,选择LSD法进行方差齐时两两均值的比较。7设置输出到结果窗口的选项。单击“Options”按钮,弹出“Univariate:Options”对话框,在“Display”复选框中选择Descriptive statistics和Homogeneity tests. 8单击“OK”按钮,执行多因素方差分析,得到输出结果事后测试假设h0排污口的大肠杆菌无显著影响。显著性水平0.3290.05所以假设存在,没有影响(三) 协方差分析(Univariate过程)实验内容:政府实施某个项目以改善部分年轻工人的生活状况。项目实施后开始对年轻工人生活的改善情况进行调查,调查项目包括工人受教育程度、是否实施了该项目、实施项目前的工资(前工资)和实施项目后的工资(后工资)如下表所示。用实施项目后的工资来反映生活状况的改善,要求剔除实施项目前的工资差异,分析工人的受教育程度和该项目实施对工人收入的提高是否有显著的影响。编号前工资后工资受教育程度项目实施编号前工资后工资受教育程度项目实施1812初中否16812初中否2810高中否17810高中否3811初中否18811初中否4918初中是19918初中是5712初中否20712初中否6815初中是21815初中是7813高中否22813高中否8922初中是23922初中是9718初中是24718初中是1079初中否2578初中否1168初中否26812初中否121020高中是27815初中否13614初中是28913高中否14816初中是291114大学否151225大学否30614初中是实验步骤:1建立数据文件。 定义 5 个变量:x1、x2、x3、x4 和 x5,分别表示编号、前工资、后工资、 受教育程度和项目实施。注意:这 5 个变量都应是数值型的。 2选择菜单“AnalyzeGeneral Linear ModelUnivariate” ,弹出“多 因素方差分析”对话框。 3选择进行协方差分析的变量。 在对话框左侧的变量列表中选择变量“后工资”进入“Dependent Variable” 框;选择变量“受教育程度”和“项目实施”进入“Fixed Factor(s)”框;选 择变量“前工资”进入“Covariate(s)”框。 4选择建立多因素方差分析的模型。 单击“Model”按钮,弹出“Univariate:Model”对话框,选择饱和模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绿色建筑标准下隔音门窗技术创新趋势展望
- 2025-2030绿色建材产品认证体系完善对建筑行业供应链重构影响研究报告
- 2025-2030绿甲醇作为船用燃料基础设施配套建设规划分析
- 2025-2030绿氢制备电解槽设备降本路径与可再生能源耦合模式研究报告
- 2025-2030经济型酒店洗衣服务外包与自购设备决策模型报告
- 2025-2030纳米药物递送系统靶向性提升技术路线比较分析报告
- 2025-2030纳米滑石粉制备工艺突破与商业化应用评估报告
- 2025-2030纳米材料在新能源领域应用突破与挑战研究报告
- 2025-2030红木资源枯竭背景下替代材料市场接受度调研报告
- 2025-2030精酿啤酒技术壁垒突破及工艺创新与品质提升策略评估
- 特殊押运工押运证考试试题与答案
- GB/T 14100-2016燃气轮机验收试验
- GB/T 12615.4-2004封闭型平圆头抽芯铆钉51级
- 第二章原子结构与原子光谱 结构化学课程structural chemistry
- 邀请函模板完整
- 现代汉语语法(2)短语课件
- 深圳市血液中心 血液筛查工作汇报(20150414烟台)课件
- 加油站加油站安全活动记录
- 高考英语核心高频688词汇-背诵单词
- 河道治理工程项目施工组织设计文件
- 商事合同常见纠纷法律实务课件(定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