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江苏高考真题:张籍《寄和州刘使君》解析及试题点评.doc_第1页
2018江苏高考真题:张籍《寄和州刘使君》解析及试题点评.doc_第2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8年江苏卷)三、古诗词鉴赏(11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011题。寄和州刘使君张 籍别离已久犹为郡,闲向春风倒酒瓶。送客特过沙口堰,看花多上水心亭。晓来江气连城白,雨后山光满郭青。到此诗情应更远,醉中高咏有谁听?注刘使君,指唐代诗人刘禹锡,时任和州刺史。诗中沙口堰、水心亭,均在和州。10根据前两联,概括刘禹锡“闲”的表现,并分析他如此表现的原因。(5分)11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6分)【参考答案】10(5分)【参考答案】表现:把酒当春,绕道送客,常去赏花。原因:长期得不到升迁,怀才不遇;喜欢自然山水。【解析】诗题及注释交代和州为刘禹锡任职之地,颔联中的“沙口堰”“水心亭”均为和州之景,由此可以推知此诗中的细节描绘均为作者对友人举止的想象。刘禹锡“闲”的表现根据前两联概括即可,“把酒当春”“常去赏花”概括的难度不大,“绕道送客”稍有难度。“闲”的原因由“别离已久犹为郡”可知刘禹锡常年在地方任职,远离朝廷中枢,不受重用,不得不“闲”。另外,刘禹锡饮酒、送客、赏花可知其情趣高雅,寄情于山川风物,可概括为志趣高洁,“喜爱自然山水”。11(6分)【参考答案】对刘禹锡诗歌艺术的钦佩之情;对刘禹锡目前境况的同情之感;对自己能感知对方心意的知音之许。【解析】概括诗人的情感是诗词鉴赏的热点题,本题只要求概括并未要求分析,因此答题时要尽可能全面。“诗情更远”暗示作者对友人才华的赞誉;“醉中高咏”暗含作者对友人不受重用,不得不做闲人这一境遇的同情与关切,并有劝勉之意;“有谁听”表明友人身在和州知音难觅的孤单处境,并暗示远方的自己理解友人的心意,是友人的知音。【试题点评】考生如果熟悉江苏高考诗词命题的规律,当知江苏卷历年考查朋友之间的志趣相投、互相倾慕的作品不在少数,如2016年辛弃疾八声甘州“赞赏朋友的高风”,2015年刘禹锡秋日题窦员外崇德里新居“赞美恭维之意;羡慕向往之情;志趣相同之感”,2014年韦应物休暇日访王侍御不遇“欣赏叹慕”“暗寓对友人品性的赞颂”2018年的寄和州刘使君其实是延续了对这一题材的考察。这提醒正在备考的考生们,高考命题具有惯性,一定要细心揣摩历年江苏真题,细细体会其答案组织的方式,必要时做好笔记进行积累。【创作背景】张籍,祖籍吴郡,生长在和州(今安徽省和县)。张籍长期在外地宦游,对于故乡的风物十分怀念,到了乡情难耐时,赋诗作文是他倾泻乡愁的好办法。张籍忆故州有“如今身是他州客,每见青山忆旧居”句,看似如诉家常、平平淡淡,而想念家乡的情思却是浓烈而深沉的。张籍的友人刘禹锡因参与王叔文的政治革新运动,遭人攻讦而失势,接连被贬放。长庆四年夏,刘禹锡调任和州刺史的诏书下达。张籍听说刘禹锡被贬到自己的家乡和州,于是给刘禹锡写书信,并附上了这首诗。【诗文简析】诗首联交代自己与友人刘禹锡分离已久,友人长期踯躅外郡,官场失意,接着描述故乡风物,想象刘禹锡在和州的闲适生活场景:送客登临、流连风光。“沙口堰”, 又名沙浦、沙河,在和州城东十里,水流汇入长江。“水心亭”,在三老堂西,因亭有古梅,曾名梅堂亭。尾联抒写对友人才华的赞誉,对友人境遇的劝慰和深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