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任北大校长之演讲.doc_第1页
就任北大校长之演讲.doc_第2页
就任北大校长之演讲.doc_第3页
就任北大校长之演讲.doc_第4页
就任北大校长之演讲.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及设想】本文是蔡元培就任北大校长时的一篇演讲辞。当时的北大学风败坏,针对这种局面,蔡元培在演讲中提出对北大学子的三点要求,并开宗明义指出了大学的性质。本文是学生接触到的第一篇演讲辞,又是由文言文写成,宜采用讲解式的教学方法。文中的一些观点至今仍能启发智慧,鼓舞人心,宜采用启发式教学帮助学生悟其精髓。本文具有演讲辞文体特点,学习时又涉及很多背景知识,采用合作探究式较为适宜。因此,本文宜采用讲解式、启发式、合作探究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教学目标】1、结合注解,疏通字句,通过关键语句的分析,理解主旨,明确作者观点。2、结合本文的结构,了解演讲辞中心突出、层次分明的特点。3、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联系实际,体会本文的思想文化意义。4、引导学生学习作者勇于创新、锐意改革的勇气和精神;追求健康积极的学习生活。【教学重点】1、结合本文的结构,了解演讲辞中心突出、层次分明的特点。2、引导学生学习作者勇于创新、锐意改革的勇气和精神;追求健康积极的学习生活。【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联系实际,体会本文的思想文化意义。【教学方法】讲解式、启发式、合作探究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辅助手段】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营造课堂氛围 导入新课1、课前用幻灯片播放北大校园风景介绍,为学生应该营造一种氛围,让学生在感受北大美丽校园的同时融入情境中。(播放的图片有11张组成,都是北大校园风景图,包括北大全景图、未名湖、博雅塔、红楼等。配以中国古筝经典名曲高山流水希望在课前让学生于轻松愉悦中欣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也在无意识中为本课学习奠定基础。)2、导入新课哪里有声音,哪里就有力量;哪里有口才,哪里就有了战斗的号角,就有了胜利的曙光,“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古有战国苏泰数国游说不辱使命,三国孔明力排众议舌战群儒,近有革命领袖宣传爱国救亡图存演讲规起云涌,不战屈人之兵,谋划临阵倒戈,战前的动员,士气的鼓舞,人文的凝聚,乾坤的扭转这一切都要通过口才表现出来口才在无形之中改变了历史的进程,推动了历史的巨轮滚滚向前口才,无疑也是一种巨大的生产力!当今社会,人们已越来越强烈地意识到口才的重要,口才对于某些人来说将直接影响到其事业的成功与否,所以越来越多的人试图通过强化训练来提高自己的口才。设问:你对自己的口才有自信吗?你是否曾经为提高自己口才做出过一定的努力?现在我们一起去感受演讲辞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吧。二、整体感知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积累字词(读是理解的前提,提出具体要求读,学生会在朗读中更用心,既训练基本能力,又整体把握了课文内容。多媒体课件展示补充的注音、释义)刮目相见:比喻另眼看待。 时阅数载:时间经过几年。阅,经过。长(zhng)斯校:当此校校长。提携(xi):比喻在事业上扶植后辈。宗旨既乖:宗旨既然错误。乖,错误。 敷衍:这儿指学习不认真。 砥砺(l):磨练。 营营:形容辛苦劳累。切磋(cu):比喻共同学习,互相研究讨论。 店肆(s):店铺。视事:到职开始工作。 潜修:深入钻研。裨(b):有益。 商榷(qu):商讨。2、浏览课文,理清思路(1)蔡元培的这篇演讲辞具体包括那些内容,浏览课文,用横线画反应作者演讲内容的句子。(用勾画法读课文,学生在筛选信息的同时,对课文有了更深入的理解。)(2)学生独立勾画,教师巡视指导,了解学情适时点拨。(3)交流、多媒体展示相关内容。(4)思路探微:作为一篇演讲稿,文章思路很清晰。先交代昔日交往,以示作者一贯关注北大、关注教育。接下来,以新任校长的身份,向北大学子提出三项事关改良社会、改造教育、改善校风的大事。最后又就北大学子近期该做的紧迫事情提出两项。而在演讲中灌注了满腔的热情。(5)感知文本内容 :课文是一篇演讲稿。 作者开头简单交代自己往昔与北大的交往,显示自己在感情方面与北大的联系。 之后,即以新任校长的身份,对青年学子提出三点要求:要求青年学子端正对大学性质的认识,抱定认真求学的正大宗旨,为做学问、为今后要求青年学子在政治腐败、道德沦丧的社会背景中,认真砥砺德行,以天下为己任,担当起匡正流俗的职责。第2/5页勉励青年学子相互友爱,共同进步,为促进良好的社会风气的形成做出榜样。在演讲的最后,作者告诫青年学子近期做好为了做学问和改良校风必须做好的两件事:改良讲义,添购书籍。三、交流背景知识与作者(先提问或学生自由发言谈自己所了解的北大,之后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相关的背景知识)北京大学创办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第一所现代意义上的大学。京师大学堂的诞生,是戊戌变法的产物。1912年5月,京师大学堂改名为北京大学。但1917年蔡元培接任之前的北大,总的来说还是一所封建思想、官僚习气十分浓厚的学府。因初办时所收学生都是京官或八旗贵族子弟,来上学时,有不少还带着听差,上学只是为了升官发财,对研究学问没什么兴趣,而是想方设法混资历,找靠山。这就是当时的北大现状。蔡元培何许人也,他能扭转北大的校风吗?现在让我们来了解作者蔡元培。蔡元培,近代民主革命家、教育家、科学家,浙江绍兴府山阴县人。17岁考取秀才,18岁设馆教书。青年时期,连续中举人、取进士、点翰林、授编修。1912年1月就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不久,因不满袁世凯的专制而辞职,再赴德、法等国学习和考察。1916年回国,次年任北京大学校长,锐意改革、整顿,使北大面貌焕然一新。倡导以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为急务,以道德教育为中心,以世界观教育为终极目的,以美育为桥梁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教育方针,初步建立了资产阶级的新教育体制。在办学方针上,蔡元培提出“兼容并包”,聘请陈独秀等大批新学人物和刘师培等旧学人士进入北大,并裁减了不称职的教员,清除了一大批腐朽守旧的人物。经过这番整顿,教师队伍的素质大大提高。与此同时,他还在学生中间大力提倡思想自由,培养学术研究风气,树立新道德新风尚。本文就是他这一思想的集中体现。四、悟读“三点要求”导引:作者提出了三点要求:抱定宗旨、砥砺德行、敬爱师友这几点要求绝非泛泛而谈,而是直接针对当时的社会风气和北大的沉疴而提出的,可以说每一点都极富有针对性,都事关北大的前途和命运。A、抱定宗旨蔡元培先生高屋建瓴地匡正了大学的性质,明确求学的目的(大学不是做官发财的跳板,而是研究高深学问的地方尖锐指出,以前的北大学生多抱做官发财的目的来此读书,对于教师不以学问的深浅来衡量,而是只问官阶之大小等等而这些现象之所以产生,深层原因恰恰在于学校办学宗旨不明,大学日渐急功近利和庸俗化因此,蔡提出,来北大求学的青年学子,一定要有正大的宗旨,对此,文章从正反两方面进行了深入的论述:为求学而来到北大者,会倍加珍惜这几年的大好光阴,孜孜苦读,为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底子。为做官发财而来,则往往容易敷衍塞责,误己误国。)B、着眼于品行第3/5页(五四运动之前的中国社会,极端无序和混乱辛亥革命的不彻底,致使袁世凯篡夺了革命果实,以后又经过历次军阀割据,连年混战,北洋军阀统治了当时的北京,社会动荡不安在思想领域,人们失去了旧有的道德规范,而新的又未曾确立,在道德失范的状况下,许多人丧失了起码的道德底线作为北洋政府所在地的北京,更是腐败成风蔡元培痛心地指出,在这样的社会中,即使青年学子洁身自好,又能有什么前途!因此,他希望北大的学子能以天下为己任,以身作则,担当起匡正流俗的职责,为天下人做道德的楷模即使娱乐,也要力求正当之娱乐。为改变学生中间的不良风气,蔡元培积极提倡在学生中间成立进德会,人会的人都要遵守不赌博、不饮酒、不娶妾等基本戒条另外,他还积极促成体育会、音乐会、绘画研究会、书法研究会等业余研究机构,目的就是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消遣方式,培养他们的正当趣味。)C、敬爱师友从个人修养方面来说他希望北大学子能尊敬师长,团结友爱特别是同学之间要相互勉励,共同维护北大的荣誉他还以自己在德国的亲身经历,论述良好的社会风气之必要,勉励青年学子相互友爱,共同进步这三点看起来并不复杂,但在当时却有着振聋发聩、匡正时弊的重要意义。五、深入探究、领悟内涵(此环节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学生思考探究、交流、然后教师再加以点拨)1、【提问】作为一篇就职演说,本文富有针对性和现实意义。【明确】就职演说,大都会阐释自己的施政纲领或对听众提出要求,本文二者融合而又侧重于后者。作为北大的新一任校长,蔡元培对青年学子寄予了厚望。他深知当时社会的污浊与北大的沉疴,因此,在演讲中,他开门见山,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三点要求。这三点可以说每一点都事关北大的前途和命运,也是青年学子们普遍关心的。这样,在内容上首先就抓住了听众的心理和兴奋点,引起听众的兴趣。2、【提问】本文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明确】在结构上,这篇演讲辞思路非常清晰。演讲,由于是一听而过,时间有限,一篇演讲只能安排一个中心思想,而且要求中心突出,本文就是围绕着如何做一个优秀的北大学子而展开的,而且通篇都围绕着这一中心选择材料和组织结构。简短的开场白引出话题,正文展开话题,结尾总结话题,层次分明,脉络清楚,给人一气呵成之感。3、【提问】本文在语言上有何特点?(学生默读思考,讨论交流)【明确】在语言上,本文用浅易的文言文写成,在简洁凝练中透出文言文特有的古朴典雅。这篇演讲辞写作的年代,正是文言文向白话文过渡、新旧两种文体并行的时期,当时的许多文章都带有文白混杂的特点。以本文为例,文章基本的框架还是文言文,有大量的文言字词和文言句式,多用单音词、语气第4/5页词等,但另一方面文章又比较浅显,有许多口语成分,比起古文来好理解。因此,本文读起来既有文言的言简意赅、意味深长,又有口语的明快易懂,学习时要注意体味。六、课堂总结这堂课我们学习了演讲辞的文体特点,也分析了本文的特点,知道了作者的三点要求和两点计划,初步了解了蔡元培这个人和他的办学方针。理清本文的总体思路和局部思路,理解这篇演说辞的思路是怎样一步步变化发展的。理清了思路,既可以帮助理解课文内容,又可以提高思维能力,对写作也有帮助。七、知识拓展、提升1、蔡元培对北大学生提出的三点要求中最触动你心灵的是哪一点?动笔写出你的感想与同学交流。2、设想自己当了班长,写一篇“就任班长之演说”的文稿。要求:观点明确,有演说稿特点,不少于400字。【教学反思】本课的教学设计,紧紧抓住教学重点在一节课的时间里,努力让学生能真正走进文本。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走进文本的多种方法。读是思的前提。“语文课程标准”教学建议提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让学生通过朗读加深对文章的理解。走近文本,我尤其重视三维目标的落实,使之相互渗透,融为一体。这节课上,学生掌握了知识:演讲辞的文体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我力求让每个学生参与进来,读、勾画、分析,每个过程都给他们以方法的指导,尤其是品味语言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