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岩盐芒硝化工矿业经济区调研资料清单.doc_第1页
淮安岩盐芒硝化工矿业经济区调研资料清单.doc_第2页
淮安岩盐芒硝化工矿业经济区调研资料清单.doc_第3页
淮安岩盐芒硝化工矿业经济区调研资料清单.doc_第4页
淮安岩盐芒硝化工矿业经济区调研资料清单.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 录第一章 总 则1一、规划编制的目的、依据1二、规划适用范围、适用年限和基期2第二章 规划基础和背景3一、经济社会发展基础3二、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与管理情况4三、矿产资源潜力与供需形势分析7第三章 规划原则与目标9一、指导思想9二、规划基本原则9三、规划目标10第四章 地质矿产调查与勘查15一、地质调查15二、矿产资源调查评价16三、矿产资源勘查16第五章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19一、矿业布局优化调整19二、采矿总量与矿山数量调控19三、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区20四、主要矿产资源开发利用22第六章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26一、生态矿业建设26二、新建和在采矿山地质环境保护26三、关闭矿山地质环境治理27四、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分区28五、矿山地质环境整治重点工程29第七章 规划实施保障措施32一、完善规划体系32二、加强组织协调32三、推进体制创新和技术创新32四、加大资金投入和引进33五、强化规划实施管理34第八章 附 则352第一章 总 则一、规划编制的目的、依据(一)目的为了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江苏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8-2015)和扬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的任务,加强和改善对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的宏观调控,调整和优化矿业结构与布局,促进矿产资源的集约化开发利用和有效保护,切实保护、改善地质环境,不断提升地质矿产工作对经济社会的基础保障能力,实现矿业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协调、统一,特编制扬州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82015年)(以下简称规划)。(二)主要依据规划编制的主要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江苏省矿产资源管理条例、江苏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限制开山采石的决定等法律法规;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第二轮矿产资源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江苏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8-2015)、江苏生态省建设纲要、江苏省发展新型墙体材料条例、扬州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扬州生态市建设规划(2000-2020)、扬州市民用建筑节能与发展新型墙体材料管理办法、关于市区禁止生产粘土砖的通知等国家和省、市有关规划、文件,同时考虑扬州市矿产资源特点、开发利用现状、矿产品供需及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等实际情况。二、规划适用范围、适用年限和基期规划是扬州市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的纲领性文件,是依法审批和监督管理矿产资源勘查、开采活动的重要依据。其适用范围为扬州市所辖行政区域。规划以2007年为基期,规划近期为20082010年,规划远期为20112015年,展望到2020年。第二章 规划基础和背景一、经济社会发展基础“十五”时期,扬州市国民经济迈上新台阶。“十五”期末全市地区生产总值922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20260元;2005年,全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37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200元,三次产业结构为9.356.234.5。沿江沿河开发顺利启动实施,各项改革取得明显成效,投资环境明显改善。 “十五”是扬州市城市化进程推进最快的五年,城市化水平达到48.3%,列苏中第一。先后创成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奖城市,城市形象明显提升。村镇建设逐步加快,农村面貌初步改善。“十一五”时期是扬州围绕“富民强市、建设名城”和“两个率先”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工业化加快发展、城市化快速推进和经济国际化发展提升的时期。实现经济集聚发展,增强发展内生动力将成为“十一五”的重要任务,社会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左右,经济增长方式实现较大转变,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市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人居和生态特色进一步彰显;城市化水平达到55%以上。到“十一五”期末,扬州市总体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名城形象明显提升,人民生活更加富裕,社会更加和谐文明,人居环境更加秀美,为2020年全市基本实现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二、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与管理情况 (一)首轮矿产资源规划目标基本实现公益性地质调查完成了规划确定的“十五”目标任务,为政府决策、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宝贵的基础资料。实施的地热勘查项目新发现了一批地热矿产地。年矿开采总量实现了590万吨的规划控制要求,砖瓦用粘土矿产品结构调整效果突出。矿产开采分类管理和分区管理得到了很好地执行。基本完成了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率30的规划目标。(二)地质调查与矿产勘查获得新进展到2007年底,完成了覆盖扬州市中、北部地区的125万南京市幅区域地质调查、覆盖扬州市的江苏省生态环境地质调查与监测、江都市生态地质环境综合评价和江都市河网水底积物地球环境化学调查与评价,扬州市城区北部地面沉降调查及监测系统研究与建设、扬州市沿江地区地质灾害调查与评价、扬州市及各县(市)的地质灾害调查与规划,扬州市旅游地学资源调查等一大批基础性、公益性地质项目;商业性地质工作已覆盖矿产勘查、工程地质勘察、地质灾害评估、地质旅游资源开发、生态农业建设等领域,尤其是地热资源勘查,累计投入勘查资金4000多万元并取得了丰硕成果,江都丁沟“真31井”、宝应射阳湖“宝热1井”、瘦西湖新区“新热1井”等地热勘查项目均获成功,为做大做强地热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三)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结构布局持续调整优化截止2007年底,扬州市共发现矿产15种,现已探明资源储量的矿产有12种,其中石油、天然气是扬州市的优势矿产资源,储量居全省前列。目前正在开发利用的矿产有石油、天然气、玄武岩、建筑用砂、砖瓦用粘土、地热和矿泉水等7种。2007年全市采矿量465.69万吨,其中固体矿产开采总量为287.59万吨,比2000年下降20.3%。加强但据上轮规划文本中的数据,2000年基础数据:矿山数为211家,采矿量926(固)+155(油)1081万吨,与矿山年报中162家、535.67万吨(含油)的数据相去甚远。由此,按年报矿山数的控制出现了不降反升的现象(2005年174家、2007年159家)。了对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整顿和规范,2000年以来共关闭18门以下轮窑和小土(立)窑1928座,2007年砖瓦用粘土矿山数下降为142家在大幅压减砖瓦用粘土矿山数量的同时也使砖瓦用粘土开发利用走上了规范、有序开采的良性轨道。2007年粘土砖生产总量从2000年近30亿块降到了14.3亿块,空心粘土砖生产比例从2000年15提高到了50以上。扬州市2002年划定5个禁采区,面积共13.67km2,截止2004年底,禁采区内的15家开山采石企业全面关闭,禁采区内矿山关闭率100%。按照“禁采区全面禁采、限采区总量控制、可采区科学规划”的总体思路,对规模小、效益差、布局不合理的矿山企业关停并转,促进了矿产资源开发的规模化和集约化,矿业布局得以持续调整优化。(四)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初见成效截止2007年底,扬州市通过多渠道筹措矿山地质环境治理资金约1800万据文件,此数据是否调整?据百矿工程统计表,小铜山、捺山、天山整治资金即有1800万元。砂矿整治资金有多少?总数大于1800万元?元(是否宜适当扩大调整为2800万元左右?)用于砂石关闭矿山的地质环境整治。将仪征市小铜山、高邮市神居山废弃矿山整治工程纳入全省“百矿整治”项目,实施治理面积约64万m2。将砂石关闭矿山地质环境整治、砖瓦用粘土矿山废弃地复垦与土地复垦整理相结合,共复垦土地面积150万m22008年扬州市矿山环境保护与矿山环境治理工作总结:近年来,我市结合土地复垦整理,对仪征市境内的部分废弃砂石矿开采宕口进行了整治。据统计,复垦整治矿山土地2800亩。通过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整治,不仅改善了关闭矿山周边环境,取得了明显的生态环境效益,同时部分矿山废弃地作为宝贵的土地的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以下数据可供估算矿山整治率。据2005年调查统计,全市共有砖瓦企业148家,占地面积为12160亩,其中开采宕口3351亩,堆场7074亩,服务地1735亩;需整治面积为5000亩,其中可恢复成耕地1475亩,园地848亩,林地1222亩,水产养殖1153亩。在采及废弃砂石矿开采宕口共103处,主要集中在仪征月塘、马集、青山、谢集等乡(镇),占地面积约2282.87亩,需整治面积1408.66亩,其中可恢复成耕地690.69亩、林地574.10亩。其中仪征小铜山废弃矿区占地面积约632亩,捺山废弃矿区占地面积约200亩,高邮神居山废弃矿区占地面积约1000亩,主要可恢复成林地、园地和耕地。(五)存在的主要问题1.基础地质工作的服务保障功能有待进一步提升扬州市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现代农业的构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实现,都对基础性地质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地热资源的规模化开发也迫切需要系统扎实的基础地质研究和大量勘查工作的投入。2.砖瓦用粘土矿山亟待加强整合砖瓦用粘土矿山企业规模化生产、规范化管理不够,矿山布局仍不尽合理,个别矿山处于城市规划区内,少数矿山离主要交通干线太近,矿山企业分布与资源分布不协调。3.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偏低扬州市地热资源勘查已取得了显著成效,且资源潜力巨大,开发前景广阔,但到目前为止已勘查成功地热资源仅有江都真3井得以利用,总体开发利用程度偏低,规模小,形式单一,资源优势未能真正实现和转化,急需加快地热开发步伐,推动地热资源利用规模化和产业化发展。4.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治理任务仍然艰巨长期开砂采石遗留下数百处开采宕口,破坏和占用大量土地资源,对矿区周边生态环境和旅游资源造成了破坏,且部分采砂宕口恢复整治难度大。矿山地质环境整治融资渠道有待拓宽,相关政策措施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落实。三、矿产资源潜力与供需形势分析扬州市处于新生代近海盆地-苏北至南黄海盆地西部,经历了前震旦纪的地槽、震旦纪-晚三叠纪的地台和白垩纪-第四纪的盆地三个发展演化阶段。区内断裂构造发育,高邮凹陷是江苏油气矿藏和地热资源的主要分布区。新生代火山活动形成的玄武岩主要分布在仪征市,作为建筑用石料资源得以开发。白垩系上统赤山组细砂岩和粉砂岩蕴藏着全市唯一的大型型砂矿床。上第三系雨花台组地层是砂、砾(卵)石建材和珍贵观赏石的来源。第四系淤尖组和下蜀组粘土构成了遍布全市的砖瓦粘土资源。扬州市石油、天然气储量居全省前列,邵伯湖滨地区和里下河地区素有“水乡油田”的美誉。2007年扬州市境内石油开采量161.6万吨,据地质资料预测,扬州市石油资源储量约0.96亿吨2.67亿吨,可保证矿山在规划期内开采之需。扬州市玄武岩和建筑用砂矿产主要分布在仪征市丘陵山区,玄武岩资源经多年的开采以及禁采区划定等原因,现可开采利用的量已不多,主要零星分布在青山、马集、月塘地区。建筑用砂资源较丰富,但开采规模较小,同时受土地资源保护的制约因素影响。据估计,扬州市建筑石料和建筑用砂年需求量约在350-400万吨左右,现本地开采的建筑用砂和建筑石料只能满足一部分需求,大部分仍需依赖于外部市场输入(年报显示,20002003年年采矿量基本在5080万吨之间,而2004年以后却基本稳定在18万吨左右,此期间是否已有大量外地资源供应市场?)。根据仪征市人大常委会关于禁止开采砂石的决定对仪征砂石开采矿山实行逐步关闭,在全面关闭后将完全依赖于外部供给。扬州市砖瓦用粘土资源分布广泛,尤其是河湖淤泥和丘岗地粘土资源较丰富,保证程度高,但根据国家相关政策和“禁实限粘”进程的深化和推进,砖瓦用粘土资源的开采与生产将受到越来越严格的限制,粘土类砖瓦产品产量也会有所下降。2007年扬州砖产量折合标砖约21亿块,其中粘土砖约14.3亿块,非粘土砖约占总量的1/3。粘土类砖瓦产品产量下降造成的市场缺口问题将主要依赖新型墙材的扩产。地热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其开发利用越来越受得关注和重视。扬州市拥有丰富的地热资源,主要分布在宝应射阳湖、江都真武吴堡、高邮、邗江、仪征及扬州市区等区域,据现有地质资料初步分析,以1000m深度50等温线圈定的地热远景区面积约有251 km2。总体而言,扬州地热资源具有相对较高的地热背景值、储盖层条件好、保温条件有利、地下水补给良好等特点。扬州市地热勘查工作已取得了较丰硕的成果,但地热的开发利用尚处于起步阶段,今后以科学规划为基础进行集约规模化开采,扬州地热开发将成为一个新兴的产业。第三章 规划原则与目标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生态宜居城市的要求,加强基础地质工作,更好地发挥其对经济社会的服务和保障功能;不断调整和优化矿业布局,重视矿产资源集约开发利用;有效整治和恢复矿山生态环境,防治地质灾害,促进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二、规划基本原则(一) 环保优先与统筹兼顾的原则坚持环保优先的基本方针,统筹矿业开发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促进矿业与环境保护的协谐发展。紧密结合扬州市矿产资源分布特点和地区经济发展布局要求,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合理部署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切实发挥地质矿产工作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保障作用。(二) 有效保护与集约利用的原则十分珍惜矿产资源,依靠科技进步和科学管理,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矿产资源,努力提高集约化程度和矿产资源利用率。加强地热开采与开发利用技术研究,有效保护地热资源,促进地热产业的健康良性发展。鼓励和引导矿山企业合理、集约利用丘岗地粘土、淤泥,保护有限的矿产资源和耕地资源。(三) 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相结合的原则加强政府对矿产资源的宏观调控,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及必要的行政手段,正确引导和合理确定矿产勘查、开发利用、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的空间布局、发展方向。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确定资源勘查与开发利用重点和规模。深化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积极推进招标拍卖挂牌出让矿业权,促进矿业市场的健康发展。(四)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原则重视“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立足已有矿业生产要素,努力寻求市外或省外矿产资源外部市场,拓宽矿产资源供应渠道,保障扬州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矿产的稳定、有效供给。实施“走出去,引进来”的战略,鼓励本地企业到外地去投资勘查、采矿,同时也欢迎外商投资本地矿业项目,特别是地热资源的勘查、开发以及矿山地质环境的恢复治理。 三、规划目标(一)总体目标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的宏观调控能力进一步提高,地质勘查服务领域进一步拓展和延伸,基础性地质工作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功能明显增强;矿石开采总量得到有效控制,矿山数量进一步减少,矿业结构布局得以合理调整和优化;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得到加强,矿山地质环境明显改善。(二)分期目标1.近期目标(到2010年)(1)地质矿产调查与勘查开展并完成覆盖扬州市的125万淮安市幅区域地质调查、 12.5万15万沿江及长江三角洲地区航空物探、125万长江三角洲(江苏)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和长江江苏段地质环境遥感调查监测,以及15万扬州市土地质量生态地球化学普查与等级评价和15万扬中市、江都县、谏壁镇、泰州市幅区域地质调查等一批公益性、基础性地质调查项目。开展以地热资源为主的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以地热重点勘查区为重点落实勘查项目可以扬州市周边地热重点勘查区为重点,作为规划近期地热的部署区域,制定勘查规划目标。煤炭作为中期部署?(省规划中未明确)地热是否进行资源调查评价(这涉及公益性地质工作的安排与投入计划)。省规划中也部署了一些地热的调查评价区,这些都是用地勘财政投入?扬州地区地热调查评价未在省规划中有部署,是否可以安排?另按照目前扬州地热工作,是否需要安排调查评价工作?,提升现有地热井周边地热勘探工作程度,为规模开发利用地热资源奠定基础。(2)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到“十一五”期末,全市年矿产开采总量约417万吨,矿山数量明显减少,矿山数量控制在126家以内,其中砖瓦用粘土采矿量约200万吨,矿山数控制在119家以内。优化和调整砖瓦用粘土矿山布局节土利废有无制定具体目标?待咨询市局。高邮市全面启动砖瓦企业“节土利废”工程,预计今年(2008)年底可实现淤泥替代粘土10%的目标。,推进“节土利废”工程,以非粘土或以利废为主要原料的新墙材生产比例达35%以上此目标是据江苏省十一五新型墙材据发展目标。另墙改部门资料,2007年底扬州市实现了各乡镇禁实全覆盖。2008年年度目标提出,非粘新墙材比例5.89/19.530%,粘土类新墙材10.21/19.552%,传统粘土砖瓦则占18%。探索地热资源开发模式,建设扬州市瘦西湖新区、江都丁沟真武等地热开发利用示范区。(3)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着重围绕矿山地质环境重点治理区,兼顾一般治理区,实施高邮市神居山和仪征捺山采石关闭矿山及其他砂石矿关闭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注重矿山地质环境治理过程中的土地平整复垦和利用,复垦土地面积约135万平方米。砖瓦用粘土矿山废弃地复垦率达90%以上,完成砖瓦用粘土采矿废弃地整理面积不小于60公顷此数据为据砖瓦矿山关闭计划估计,能否提供较准确的数据?。2.远期目标(到2015年)(1)地质矿产调查与勘查进一步提升基础性、公益性地质工作服务质量,拓宽服务领域。完成15万扬州市城市环境地球化学调查,实施扬州市15万城市地质调查和覆盖扬州市的长江三角洲地面沉降监测,开展并完成仪征市捺山地质遗迹调查与火山地质公园规划,为仪征捺山省级火山地质公园提供依据。开展以第三系煤炭、地热资源为主的矿产资源调查评价,进一步推动地热勘查工作,为发展扬州地热产业提供资源保障。(2)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到2015年末,全市年采矿量约407万吨,矿山总数控制在107家以内,其中砖瓦用粘土采矿量约160万吨,矿山数控制在96家。进一步关闭整合砖瓦用粘土矿山,形成合理的砖瓦用粘土矿山布局。继续推进“禁实限粘”,进一步调整砖瓦用粘土矿山的产品结构,鼓励发展新型墙材。建成宝应县射阳湖镇黄荡钱沟等地热开发利用示范区,扬州地热产业初步形成。(3)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继续推动关闭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基本完成扬州市砂石关闭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复垦土地面积约160万平方米。完成砖瓦用粘土采矿废弃地整理面积不小于110公顷此数据为据砖瓦矿山关闭计划估计,能否提供较准确的数据?,复垦率近100%。3.远景展望(到2020年)基础性、公益性地质工作社会服务功能得到全面提升,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和管理体制更加完善。形成科学合理的矿业结构布局。进一步调控砖瓦用粘土矿山数量和采矿量。地热产业趋于成熟,成为扬州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新亮点。关闭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全面完成,矿区生态环境得以恢复重建。形成与生态市相协调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生态矿业。专栏1:扬州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主要规划指标主要类别名称单位2010年2015年指标属性空间属性地质勘查指标调查评价区125万区域地质调查图幅数/km21/10072约束性鼓励区15万区域地质调查图幅数/km24/1760约束性鼓励区矿产调查评价区个/km24/8112.34/8112.3导向性控制区勘查区重点勘查区个/km25/476.015/476.01导向性控制区禁止勘查区个/km29/13.069/13.06约束性禁止区勘查规划区块个/km23/15.13/15.1导向性控制区矿产开发利用指标开采区禁止开采区个/km29/13.039/13.03约束性禁止区重点开采区个/km23/149.573/149.57约束性控制区砖瓦用粘土集中开采区个/km22/24.972/24.97导向性控制区指标矿山总数个126107约束性固体矿产开采总量万吨200160导向性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保护与治理区矿山地质环境重点保护区km213.0613.06导向性控制区矿山地质环境重点治理区个22约束性控制区指标关闭矿山治理率%禁采区内100%,全市50%全市85%约束性砂石关闭矿山废弃地复垦面积公顷135160约束性砖瓦用粘土矿山废弃地复垦面积公顷60110约束性矿山地质环境治理财政投入万元/年350380导向性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社会投入万元/年100120导向性第四章 地质矿产调查与勘查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和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实施意见,加强基础性、公益性地质调查,拓展地质工作服务领域,为扬州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支撑;以地热资源为重点,开展矿产资源调查与勘查,为科学合理利用地热资源,发展地热产业提供基础资料和资源保障。一、地质调查根据国家、省对国土资源大调查的部署任务和扬州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实施四类调查,为区域规划、政府宏观决策和社会广泛使用提供基础性地质资料。(一)区域地质调查到2010年,完成覆盖扬州市的125万淮安市幅区域地质调查、12.5万15万沿江及长江三角洲地区航空物探以及15万扬中市、江都县、谏壁镇、泰州市幅区域地质调查。 (二)环境地质调查开展以地质环境、土地质量、地下水污染调查研究与评价为主要内容的环境地质调查。到2010年,开展并完成覆盖扬州市的125万长江三角洲(江苏)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和长江江苏段地质环境遥感调查与监测,完成15万扬州市土地质量生态地球化学普查与等级评价。到2015年,完成扬州市城市环境地球化学调查,实施覆盖扬州市的长江三角洲地面沉降监测。(三)城市地质调查到2015年,完成15万扬州市城市地质专项调查,为修编城市发展规划、政府决策提供基础地质资料和科学依据。(四)地质遗迹调查与保护开展仪征市石柱林、雨花台组剖面、古火山口等地质遗迹详查,评价其开发利用价值,提出保护范围及方案。到2015年,完成仪征市捺山地质遗迹详查,从地质公园建设角度提出地质遗迹开发利用与保护规划建议,积极申报捺山火山地质公园。二、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将成矿条件有利,有资源潜力,但勘查工作程度相对较低的区域划定为重点调查评价区,作为部署公益性地质矿产调查评价工作的重点区域。扬州市以地热、第三系煤炭矿产资源找矿为目的,划定4个调查评价区,开展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和综合研究,圈定找矿靶区地热:作为中部的高邮地区未部署,省规划划出了2个重点勘查区,即宝应地区和扬州市周边地区,南部区域未完全包括邵伯、真武、丁沟等区。请提供较详细的地热成矿预测资料(有无区域性的研究成果?是否仅有局部井位周边资料?)煤炭:基本覆盖全扬州市范围。油气:不涉及,不作部署?,为矿产勘查和探矿权设置提供科学依据。专栏2:扬州市矿产资源重点调查评价评价分区序号编号名称主攻矿种所在行政区面积(km2)储量单位预测资源量1DQ001扬州第三系煤炭资源调查评价区煤炭扬州市48092DQ002宝应县北部地热调查评价区地热宝应县819.53DQ003高邮市地热调查评价区地热高邮市900.84DQ004扬州市周边地热调查评价区地热仪征市、扬州市、江都市1583三、矿产资源勘查(一)矿产资源勘查区扬州市矿产资源勘查区划分为禁止勘查区和重点勘查区两类。1.禁止勘查区禁止勘查区包括以下三类区域。(1)特殊功能区。包括国家级或省级自然保护区、地质遗迹(地质公园)的核心区,重要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一级保护区,国家级或省级风景名胜区的核心景区,国家级或省级森林公园,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和文物古迹保护区等。(2)具有重要城镇及基础设施保护功能的区域。包括铁路、高速公路、国道、省道两侧一定距离或直观可视范围,重要城镇、水库、重大工程设施的一定范围内以及军事禁区等。以上两类区域列为禁止矿产资源勘查区,禁止区范围内禁止地热、矿泉水资源以外的矿产勘查活动。(3)开山采石禁采区(带)。列为禁止露天开采矿产资源勘查区,禁止区范围内禁止露天开采矿产资源相关的勘查活动。2.重点勘查区落实和细化国家、省重点勘查区部署,将成矿条件有利、找矿前景良好的区域划定为重点勘查区。重点勘查区是地质勘查基金和商业性勘查投入的重点区域。扬州市共划定5个重点勘查区具体部署(包括重点勘查区及勘查规划区块)有何设想?或有无一些勘查靶区资料?(扬州市划分了4个地热异常区,拐点分布?这些区域是否都在以上两个重点勘查区内?是否可以此异常区为靶区,开展地热资源评价研究,作为重点勘查区的细化或勘查规划区块?)(从地名看,此四个区域应在扬州市江都市高邮市,大致在扬州市周边地热勘查区的区域内。如有可能,可考虑划为勘查区块,另瘦西湖如不在此四区中,亦中单独列为一个勘查区块)另高邮地区的地热勘查,是否可以划为一个大的调查评价区或重点勘查区,其中最有前景或近期可能投放探矿权的区域列为勘查区块。专栏3:扬州市矿产资源重点勘查区序号编号名称所在行政区类别面积(km2)主要矿种1KZ001宝应县城区及北部地热勘查区宝应县重点勘查区166.6地热2KZ002宝应县射阳湖镇地热勘查区宝应县重点勘查区58地热3KZ003高邮市城区地热勘查区高邮市重点勘查区28.06地热4KZ004扬州市瘦西湖周边地热勘查区扬州市重点勘查区27.55地热5KZ005江都市丁沟真武地热勘查区江都市重点勘查区195.8地热(二)勘查规划区块根据成矿地质条件、找矿工作程度和矿业权设置现状,以重点勘查区为重点,兼顾其他具有一定找矿潜力的区域划定勘查规划区块。一个勘查规划区块原则上只设置一个勘查主体,在时序上具体落实勘查项目,为科学合理设置探矿权、制定探矿权年度投放方向和数量提供依据。扬州市以地热矿产勘查为目的,划分3个勘查规划区块。专栏4:扬州市矿产资源勘查规划区块序号编号名称工作程度面积(km2)主要矿种已设探矿权数量备注1KQ001宝应县生态园区地热勘查规划区块普查7.93地热02KQ002江都市凤凰岛地热勘查规划区块普查3.94地热03KQ003仪征市扬州西郊森林公园勘查规划区块普查3.23地热0第五章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按照调控开采总量、减少矿山数量、严格实行分区管理、提高利用水平的要求,加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空间管制,调整矿山布局,积极推进矿产资源开发整合,提高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水平,节约集约利用矿产资源。一、矿业布局优化调整关闭砖瓦用粘土禁止开采区域内砖瓦用粘土矿山,优化和调整砖瓦用粘土矿山布局。引导邗江、仪征等丘岗区砖瓦生产企业结合土地整理开采利用丘岗地粘土资源,使部分砖瓦用粘土矿山逐步向丘岗地粘土资源丰富地区集中;引导宝应、高邮、江都等里下河平原区砖瓦生产企业充分利用河湖淤泥、河道堆土、鱼塘浚深挖土等粘土资源制砖瓦,严格禁止毁田取土,大力推进淤泥制砖新工艺。结合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需求,合理开发利用地热资源。在扬州市区、江都市、邗江区、高邮市等近城市的地热资源分布区,鼓励以温泉洗浴、保健休闲、城市采暖、工业供热等目的开发利用地热资源,在宝应县射阳湖镇等远离城市的地热资源分布区,鼓励以旅游开发、高档种养殖等目的开发利用地热资源。二、采矿总量与矿山数量调控到“十一五”期末,全市年矿产开采总量约417万吨,矿山数量控制在126家以内,其中砖瓦用粘土采矿量约200万吨,矿山数约120家。到规划远期末,鼓励和引导合理开采地热资源,进一步关闭整合砖瓦用粘土矿山,全市年矿产开采总量控制在407万吨左右,矿山数量控制在107家以内,其中砖瓦用粘土采矿量约160万吨,矿山数约96家。专栏5:扬州市主要矿产年总量调控指标一览表矿种截止2010年截止2015年矿产总量(万吨)矿山数矿产总量(万吨)矿山数石油16511651砖瓦用粘土200 119160 96矿泉水7 312 5地热45 370 5合计417126407107专栏6:扬州市主要矿产矿山数量调控目标分解表 单位:个矿种截止2010年截止2015年宝应县高邮市江都市邗江区维扬区仪征市宝应县高邮市江都市邗江区维扬区仪征市砖瓦用粘土1320232353510192214031矿泉水111113地热12122合计1321242383611202414334专栏7:扬州市主要矿产年采矿量调控目标分解表 单位:万吨矿种截止2010年截止2015年宝应县高邮市江都市邗江区维扬区仪征市宝应县高邮市江都市邗江区维扬区仪征市砖瓦用粘土2535373875820343223051矿泉水21.53.522.57.5地热1827102535合计2537553835.561.53036572337.558.5三、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区根据有关法律法规、扬州市区域发展定位、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划分禁止开采区、重点开采区和集中开采区等3类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区。(一)禁止开采区禁止开采区包括开山采石禁采区和其他矿产禁采区。1.开山采石禁采区扬州市共划定5个开山采石禁采区,在禁采区(带)内不得新设开山采石矿山。2.其他矿产禁采区扬州市重要水源地,沿长江生态保护岸段,重要湿地、森林公园等核心区,金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宝应县运西自然保护区、江都渌洋湖自然保护区、高邮渌洋湖自然保护区等自然保护区,上述区域均属禁止开发区域,划定为矿产资源禁止开采区,禁止从事地热、矿泉水资源以外的矿产开采活动。基本农田范围内禁采开采砖瓦用粘土资源。扬州市广陵市政府文件原文为这些区域内禁止生产粘土砖。也一定禁止开采砖瓦用粘土矿产?区、维扬区、经济开发区全境范围,以及邗江区泰安镇北界线、北绕城高速公路北侧一千米线和杨庙镇北界线以南所有区域,除经批准用于生产仿古砖瓦外,禁采开采砖瓦用粘土资源。(二)重点开采区将现已勘查成功的宝应县黄荡钱沟、江都市丁沟真武、扬州市瘦西湖新区等地热资源分布区划为地热资源重点开采区。在重点开采区内加强对地热资源开采行为的监督管理,严格矿山准入,实行开采总量控制,科学合理集约高效开发利用地热资源,建设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示范区。(三)集中开采区为调整砖瓦用粘土关于印发江苏省墙体材料革新“十一五”发展规划的通知严格禁止新建、改建或扩建以粘土为主要原料的墙体材料生产线。对现有粘土砖瓦窑限制供地,限期或逐步淘汰;鼓励其转产非粘土或利用固体废弃物为主要原料的墙材生产线开采矿山布局,引导矿山企业合理利用丘岗地粘土资源及湖泊淤泥资源,减少平原区挖地取土的砖瓦用粘土资源采矿量,探索砖瓦用粘土资源规模开采、集中供应的开发模式,划定2个砖瓦用粘土集中开采区仪征砂石资源也可划出集中开采区,但因资源分布情况不明,规划中无法划定。?如果砖瓦用粘土资源的开采可以探索一个资源区多家矿山开采,类似于开山采石的集中开采区,则此亦可考虑作为重点开采区来划分。哪些可以此法操作,需征询区县局。主要是仪征市和邗江区划出面积较大的资源区。但据邗江区反馈资料,划定资源区总资源量234万方,大于20万方的只有2个,皆为80万方,而非如其原先做过勘探的4个矿区,动辄上百万方。80万方约150万吨, 2007年矿山最大规模不过3万吨,如供1家开采则需采50年才能利用完。专栏8:扬州市矿产资源重点开采区与集中开采区序号编号名称所在行政区面积(km2)主要矿产已设采矿权数量备注1CZ001宝应县射阳湖镇黄荡钱沟地热重点开采区宝应县30.47地热02CZ002江都市丁沟真武地热重点开采区江都市96.13地热13CZ003扬州市瘦西湖地热重点开采区扬州市22.97地热04CZ004邗江区槐泗镇邵伯湖砖瓦用粘土集中开采区邗江区24.47砖瓦用粘土34引导结合湖泊疏通、清淤,开发利用湖泊淤泥资源5CZ005邗江区甘泉杨寿杨庙砖瓦用粘土集中开采区邗江区0.5砖瓦用粘土02引导结合土地整理,开采丘岗地粘土资源四、主要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一)砖瓦用粘土1.科学布局,注重整合关闭高速公路、国道、省道、铁路等主要交通干线和主要旅游线路沿线两侧直观可视范围内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他需特殊保护区域范围内的砖瓦用粘土矿山,压缩砖瓦用粘土开采矿山数量。优化矿山布局,引导开采矿山向丘岗地粘土、河湖淤泥资源丰富的区域聚集。2.合理取土,节地利废严禁占用耕地建窑或挖废耕地取土制砖瓦。严格控制粘土砖生产企业的取土范围及规模,对砖瓦用粘土采矿行为实施“一勘六定”制度,取土范围每年划定一次,取土区范围划定兼顾取土区的生态保护,防止水土流失。在采砖瓦用粘土矿山必须“当年取土、当年复垦”。鼓励和引导砖瓦用粘土企业充分利用河道淤泥、工程废土、工业污泥等粘土资源和粉煤灰、煤矸石等非粘土类替代资源生产砖瓦墙材。尤其注重发挥淤泥资源优势,推广和应用淤泥制砖的方法工艺和操作管理模式,力争在2015年,全市淤泥粘土资源开采量占砖瓦用粘土开采总量的3据2007年统计,淤泥(含荡滩取土)占总量的25%左右。5%。大力推进砖瓦企业“节土利废”工程,并将“节土利废”工程纳入年度考核目标高邮市全面启动砖瓦企业“节土利废”工程,预计2007年年底可实现淤泥替代粘土10%的目标。全市是否制定了类似目标?。3.加快“禁实限粘”进程,大力发展新型墙材鼓励砖瓦窑生产企业技术改造,开发模数空心砖、微孔砖等生产技术,引导空心砖生产向自保温、大型化发展。进一步加快新型墙体材料发展应用的步伐,严格限制生产和禁止使用粘土实心砖,逐年压缩粘土多孔砖生产,大力发展上规模、上档次、高质量的非粘土新型墙体材料。到2010年末,以非粘土或以利废为主要原料的新墙材生产比例达35%出自江苏省扬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扬州市节能减排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扬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推进墙体材料革新和实施建筑节能的通知中也有提2007年墙材革新与建筑节能工作目标任务里可看出,几个县市的非粘墙材比例一般在1525%以上,乡镇以上实现“禁实”目标扬州市目前是否已经全部乡镇实现“禁实”目标?据墙改部分资料,可能已经完成。,禁止生产或基本淘汰实心粘土砖,限制生产和使用空心粘土砖。(二)地热倡导地热的“梯级利用”,拓宽地热资源应用领域。加强地热水的循环利用,提高地热资源综合利用效率。根据地热资源条件,因地制宜地发展供热采暖、温室种植、水产养殖、旅游休闲、沐浴、健身医疗项目,严格控制发展单一洗浴等纯消耗性项目。加强地热资源保护,科学规划、合理开采地热资源,加强回灌技术研究和应用,防止出现因集中、过量开采导致地热资源的快速衰减。开展地热水动态监测,掌握地热水天然动态和开采动态的变化规律,为合理调控地热生产井布局、数量和资源开采量提供参考依据。开展地热开发利用技术应用研究和开发环境控制研究,探索适应不同地区经济发展需求和地热资源特点的地热资源开采合理化模型,制定和实行有效的地热资源开采监管机制。在土地使用权、采矿权审批、招商引资、地热开发应用技术研究项目资金落实等诸方面予以重点支持,通过制定和实施优惠政策、措施积极推动扬州市瘦西湖新区、江都市丁沟真武、宝应县射阳湖镇黄荡钱沟等地热开发利用示范区,在全市范围内形成以城镇集中居住区为中心,以重要风景旅游区为节点,向周边辐射的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格局。专栏9:扬州市地热开发利用示范区序号名称已探明地热井基本特征规划开采量(万m3/年)重点开发利用示范方向地热井编号水温(C)水量(m3/日)1江都市丁沟真武地热开发利用示范区真3井7310002520供热采暖、医疗保健真31井66745042扬州市瘦西湖新区地热开发利用示范区新热1井 70968.43525旅游休闲、沐浴水疗新热苏扬12井 34.54551010003宝应县射阳湖镇黄荡钱沟地热开发利用示范区宝热1井742268.723530医疗保健、种植养殖、旅游休闲(三)矿泉水鼓励和引导企业规模化开发区内优质矿泉水,尤其是仪征地区的天然弱碱性矿泉水,创建市场认可的优质健康饮用水名牌,提高矿泉水开发利用效益。37第六章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以促进生态市建设为目标,坚持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相结合的原则,强化矿山地质环境管理,积极推进“山体保护复绿”和“工矿废弃地恢复”工程。保护山体,平整土地,绿化环境,恢复生态,使矿山地质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一、生态矿业建设以生态文明理念为指导,以政策为引导,以发展生态矿业为核心,鼓励和推广矿山清洁生产技术的应用,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构建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的新机制,形成与环境协调一致的“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的绿色开发利用模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经济增长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生态矿业。二、新建和在采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矿山地质环境由末端治理转向设计、开采、利用等全过程的预防、控制、保护、治理及重建。积极推进和实现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合理化,矿山废弃物排放减量化、管理利用资源化、处理存放无害化,采矿与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同步化,矿山生产文明化。坚持实施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并重的方针,建立矿山地质环境有效保护与治理的新机制。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推行矿山开采监理制度和在采矿山企业“边采边整”的管理模式,确保矿山生产符合科学开采、环保优先的要求。新建和在采矿山必须编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方案应当包括矿山开采可能造成地质环境影响的分析评估、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措施、矿山地质环境监测方案等。采矿权人应当严格执行经批准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严格按照方案履行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治理义务,对矿山地质环境进行动态监测,强化预警预报,努力将隐患点状况置于掌控之中。针对排查出的矿山地质灾害隐患,制订应急预案,采取防范措施并加强监控和巡查。建立完善在采矿山生态环境补偿制度,全额收缴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保证金的缴存数额不得低于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所需费用。如采矿权人逾期不履行治理恢复义务或者治理恢复仍达不到要求的,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使用该采矿权人缴存的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组织治理,治理资金不足部分由采矿权人承担。三、关闭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矿山地质环境治理资金筹措机制,统筹规划、突出重点,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关闭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整治,消除矿山地质灾害隐患,重建矿山生态环境,恢复青山绿水。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宜耕则耕,宜林则林,宜渔则渔,对矿山开发过程中毁坏的土地进行综合治理,将矿山地质环境整治与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相结合,做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统一。四、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分区根据矿山地质环境现状、地质灾害隐患及演变趋势,结合周边环境条件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要求,遵循区内相似、区间相异的原则,全市共划定5个矿山地质环境重点保护区、1个矿山地质环境重点预防区、2个矿山地质环境重点治理区和2个矿山地质环境一般治理区。专栏10:扬州市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分区一览表序号编号分区名称所在行政区保护与治理对象分区等级1ZH001仪征市龙山仪征市风景区矿山地质环境重点保护区2ZH002仪征市月塘仪征市风景区矿山地质环境重点保护区3ZH003仪征市大铜山仪征市地质遗迹矿山地质环境重点保护区4ZH004仪征市捺山仪征市地质遗迹矿山地质环境重点保护区5ZH005扬州西郊森林公园仪征市风景区矿山地质环境重点保护区6ZF001金湖高邮石油开采区高邮市地面沉降、地下水污染矿山地质环境重点预防区7ZZ001捺山及周边砂石矿关闭矿山分布区仪征市废弃露采矿山矿山地质环境重点治理区8ZZ002月塘乡张岗马集镇砂石矿关闭矿山分布区仪征市废弃露采矿山矿山地质环境重点治理区9ZY001月塘乡大云长兴山郑砂石矿关闭矿山分布区仪征市废弃露采矿山矿山地质环境一般治理区10ZY002青山镇长青安墩砂石矿关闭矿山分布区仪征市废弃露采矿山矿山地质环境一般治理区五、矿山地质环境整治重点工程(一)砂石矿关闭矿山地质环境整治工程以重要城镇周边、风景名胜区、区域生态破坏严重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