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一号】高中历史 516大众传媒的变迁同步试题 新人教版必修2(1).doc_第1页
【名师一号】高中历史 516大众传媒的变迁同步试题 新人教版必修2(1).doc_第2页
【名师一号】高中历史 516大众传媒的变迁同步试题 新人教版必修2(1).doc_第3页
【名师一号】高中历史 516大众传媒的变迁同步试题 新人教版必修2(1).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名师一号】2015高中历史 5-16大众传媒的变迁同步试题 新人教版必修21在中国境内创办的第一份中文报刊是()a时务报b万国公报c民报 d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解析1833年在广州创办的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是中国境内创办的第一份中文报刊。答案d2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创办的哪些报刊为夺取民主革命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红色中华报新华日报解放日报中央日报a bc d解析中央日报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民党控制的报纸,排除。答案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出自哪部电影()a青春之歌 b歌女红牡丹c风云儿女 d上甘岭解析电影风云儿女的插曲,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后来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答案c4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中国电影事业的起步北京电视台开始试播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人民日报的创办a bc d解析是1905年,是1958年,是1994年,是建国初期。答案c5当前已形成和正在发展的三大传统媒介体系不包括()a印刷媒介体系 b电波声像媒介体系c互联网新媒介体系 d广播媒介体系解析a、b、d三项分别代表报刊、电视和广播三大传统媒介,互联网不属于传统媒介。答案c| 能力提升|1清末一首名为报馆的竹枝词写道:“是非曲直报中分,一纸风行四海闻。振聩发聋权力大,万般提创总由君。”对该词的恰当解读是()a当时报刊言论不受限制 b民众的文化水平普遍提高c报纸已成为党派的宣传工具d报纸的社会功能已被认知解析题干中的词主要描述了报纸的巨大社会影响。通过这些信息,无法判断当时的报刊言论是否受到限制,故a项解读不恰当;材料内容无从体现报纸读者群体文化水平的高低,b项解读缺乏依据;材料没有涉及报纸的具体内容,不能据此得出c项结论。答案d219世纪中期中国近代报刊业步入发展的轨道,一时间报纸成为抢手货。下列不属于当时中国报刊业发展特点的是()a近代报刊对洋商和洋务集团有一定依赖关系b近代报刊是政府发行的公报c报刊形式大多模仿西方报刊形式,是向西方学习的产物d办报者往往兼有政治和经营上的双重考虑解析中国近代报刊业多是民间投资创办的商业报刊,与政府的扶植无关。答案b3下面是美国拍摄的曾经风靡全球的两幅动画片的剧照。下列关于这一变化现象表述不正确的是()花木兰功夫熊猫a民族的才是世界的b电影艺术对人类的精神生活有广泛影响c好莱坞电影汲取中国元素d二战后电影艺术兴盛起来解析电影艺术诞生于1895年,d项叙述既不符合史实,也与材料无关。答案d41909年发行的图画日报描绘了当时上海人看电影的情景。当时的票价还比较低,是普通民众可以接受的。以下叙述你认为不能正确反映当时情况的是()a电影初创寂无声,旁有吹吹打打人b电光影戏即电影,票价只卖二十文c活灵活现景物真,观众面露诧异情d交头接耳说紫禁,争看清帝丢帝位解析1909年清帝尚未退位,1912年袁世凯逼迫清帝退位。答案d5某地历史教研网站设计了一个关于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网页链接,其中包括服饰、社会习俗、饮食居住、礼仪、大众传媒、交通通讯,如果再添加一个新的网页链接,最合适的是()a流行语言 b通讯工程c菜篮子工程 d安居工程解析b、c、d三项在网页链接中分别对应交通通讯、饮食居住,只是缺少语言方面的内容。答案a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8951898年间创办的中文报刊统计年份当年创刊总数中国人自办报刊总数所占百分比18957342.9%189611763.6%1897494591.8%1898473983%注:1898年9月21日以后,清政府取缔报馆,捉拿主笔,已不再允许民间自办报刊。姚福申中国编辑史材料二福报的宗旨是“欲以开风气,广见闻,速变通,强国势”。广仁报的内容有论著、时事新闻、地方要闻、中西译述、杂谈等。论著多以外患日急,非变法维新不能挽救为中心问题,意在唤起国人发愤图强,开通风气。汤志钧戊戌变法史材料三中国近代的办报活动,如果从1815年创办察世俗每月统记传算起,最初的六十年,没有一份报纸或期刊是由中国人创办或主持的。从1874年到1895年的二十年间,中国人自办的报刊总共只有十种除了香港地区清政府鞭长莫及外,其他地方中国人自办的报刊在专制政权的压制下,寿命都很短暂。1895年堂堂中华帝国在甲午战争中竟败于东洋“岛夷”之手,这对中国知识分子的刺激太大了,他们在各地组织学会,采取办报刊、设学堂等办法鼓吹“变法图强”。姚福申中国编辑史材料四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报刊业出现了一片繁荣景象。报刊的总数从1978年的186家发展到2000年的2007家,日报的读者超过10%。刊物的种类也急剧增加,由1978年的930种增加到2000年的8725种,刊物的封面和内容异彩纷呈。历史必修2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教师用书请回答:(1)根据上述材料一、二、三,概述19世纪末中国办报的特点。(2)根据前三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末中国办报特点的成因。(3)材料四中中国的报刊业出现了一片繁荣景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对比前三则材料,你能得出什么样的认识?解析第(1)问中的特点要注意从多个方面进行概括,如从中国人办报的百分比、时间及报纸内容等。第(2)问要结合19世纪末中国历史的宏观背景和重大事件。第(3)问第一小问要从材料四信息“改革开放以后”进行分析;第二小问要从新旧社会社会性质的对比中寻找结论。答案(1)中国人自办的报刊日益成为中国报业的主体;但寿命大多很短;报刊多以宣传维新变法为主要内容。(2)甲午战争后,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维新派把创办报刊作为宣传变法思想的主要手段;外国人在华办报客观上提供了借鉴;维新变法失败后,报业遭受重创。(3)主要原因:十一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