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脊髓损伤后关节过度牵拉与异位骨化的关系 黑龙江省农垦总局总医院 康复科 王庆锁 胡俊平摘要 目的 探讨脊髓损伤后关节过度牵拉与异位骨化的关系。方法:对60例外伤性脊髓损伤患者均进行骨盆x线检查。结果:有25例发生髋关节异位骨化,占41.6%。将其与未发生异位骨化的35例患者进行对照,发现异位骨化患者中髋关节过度牵拉的比率较高,其统计学差异显著(x2=16.906 ,P0.05)。结论:当脊髓损伤后关节过度牵拉是发生异位骨化的诱因,早期对患者的陪护人员进行护理指导,避免关节过度牵拉尤为重要。关键词 脊髓损伤 异位骨化 关节过度牵拉 Relationship between Excessive Joint Pull and Ectopic Ossification after Spinal Cord InjuryHeilongjiang agricultural hospital rehabilitation department Wang Qingsuo, Hu Junping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xcessive joint pull and ectopic ossification after spinal cord injury. Methods: performed pelvis X-ray to 60 cases of traumatic spinal cord injury patients. Results: 25 cases happened hip heterotopic ossification, accounted for 41.6%. Compared with the 35 patients has not occurred heterotopic ossification, it is found that hip excessive guyed ratio is higher in the heterotopic ossification patients. The statistics difference significant(x2=16.906 ,P0.05). Conclusions: Excessive joint pull is the incentive to occur ectopic ossification after spinal cord injury, nursing instruction to the patients accompanying persons in the early to avoid excessive joint guyed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Keywords: spinal cord injury, ectopic ossification, excessive joint pull异位骨化是脊髓损伤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多发生于髋关节(70-97%)1。表现为关节周围软组织内有新骨形成,部分患者可出现关节活动范围受到限制,严重者甚至造成关节强直,从而严重影响康复治疗及患者生活质量。为此作者对脊髓损伤患者的髋关节异位骨化发生的诱发因素进行探讨,以期减少异位骨化的发生率。1、一般资料研究对象为60例外伤性脊髓损伤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骨盆x线检查,结果发现25例发生髋关节异位骨化。25例异位骨化患者中男20例,女5例,年龄20-50岁,平均年龄32.264.35岁,颈髓损伤20例,胸腰段损伤5例。不完全性损伤10例,完全性损伤15例。病程为4个月-1年。2、结论异位骨化患者中在异位骨化发生前其陪护人员进行髋关节过度被动屈曲者20例,而未发生异位骨化患者中其陪护人员进行髋关节过度被动屈曲者8例。两组比较其统计学差异显著(x2=16.906, P0.05 )。认为当脊髓损伤后关节过度牵拉是发生异位骨化的诱发因素。3 、讨论脊髓损伤后异位骨化的病因目前尚不十分明确,一般认为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多数意见认为异位骨化的发生与脊髓损伤的严重程度、痉挛程度、压疮等有关2。异位骨化的诱发因素:参与诱导本病的病理生理因素十分复杂目前认为可能与体液因素、神经营养因素及局部因素有关。还有学者认为本病可能同基因、脊髓损伤水平及程度、压疮、尿路感染等多种因素有关。其x线的早期表现为水肿引起的关节周围软组织密度增高及由于钙沉积而引起的絮状阴影,以后逐渐出现密度增高的骨皮质和骨小梁,呈“云絮状、斑片状、条索状”表现较多见。在连续的x线片观察中,如影象有变化,说明异位骨化仍有活动而未成熟。骨化区边缘已很清楚时提示趋向成熟3。X线不能用于本病的早期诊断,CT由于具有良好的密度分辨率,对钙化及骨化的敏感性很高,比x线更早的发现软组织内钙化及骨化,且可以明确异位骨化的部位。脊髓损伤后异位骨化目前没有特效治疗措施,关键在预防。其预防为早期识别并处理其危险因素。正确的护理及治疗可减少尿路感染、压疮的发生率,减轻痉挛程度,从而降低异位骨化的发生率。脊髓损伤后医护人员对患者的陪护人员早期进行护理指导,使其掌握正确的护理方法,早期、规律、轻柔、谨慎的关节被动运动,避免关节过度牵拉,可以维持关节囊的柔韧性,组织肌肉挛缩及软组织损伤,从而防止异位骨化。 参考文献 1 李文勤,朱本科,张坤,等.脊髓损伤后异位骨化的危险因素J.中国矫形外 科杂志,20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