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指导】高考历史总复习 课时作业8 人教版 .doc_第1页
【优化指导】高考历史总复习 课时作业8 人教版 .doc_第2页
【优化指导】高考历史总复习 课时作业8 人教版 .doc_第3页
【优化指导】高考历史总复习 课时作业8 人教版 .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优化指导】2013高考历史总复习 课时作业8 人教版 对应学生用书p245一、选择题1下图是某一朝代西北地区的疆域图,这个朝代是()a汉朝b唐朝c元朝d明朝解析:图中有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这两个机构都是在唐朝时设立的。答案:b2唐中宗诏:“朕之少女,岂不钟念。但为人父母,志息黎无,若允乃诚祈,更敦和好降(下嫁)彼吐蕃赞普,即从今月出发,朕亲自送于郊外。”下列各项与材料所述内容相符的是()a唐朝通过和亲,加强对吐蕃的管辖b迫于压力,唐朝对吐蕃采取和亲政策c文成公主嫁与吐蕃采取和亲政策d唐朝重视加强与吐蕃的关系解析:特别要注意的是唐与吐蕃是中原汉族政权与边疆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关系,中央政权对吐蕃(今西藏地区)的正式管辖始于元朝,故a项不符合史实;唐朝国力强盛,不存在b项所说情况;c项发生在唐太宗时期;故只有d项符合题意。答案:d3(2012保定调研)设机构、册封、和亲是唐朝处理民族关系的主要方式,其中三种方式都曾运用过的是()a突厥b回纥 c南诏d吐蕃解析:唐朝处理民族关系的政策中,在突厥、南诏问题上不存在和亲现象,在吐蕃问题上不存在设机构、册封现象,三种方式都曾运用过的是回纥。答案:b4据新唐书地理志“羁縻州”条载:“唐兴,初未暇于四夷,自太宗平突厥,西北诸蕃及蛮夷稍稍内属,即其部落列置州县。其大者为都督府,以其首领为都督、刺史,皆得世袭。”唐太宗采取的措施与材料相符的是()a设北庭都护府b设瀚海都督府c设忽汗州都督府d封皮罗阁为云南王解析:a项为武则天设置,c、d两项均为唐玄宗时设置,答案为b,这是唐太宗在平定东突厥时对当地加强管理的措施。答案:b5唐朝时“神目高鼻,多须髯”的“胡人”形象出现在陶俑和壁画中,他们大多头戴圆顶、翻沿或尖顶的帽子,身着圆领或翻领窄袖袍,而大量汉族容颜的人物也是这种装束。可见“织成蕃帽虚顶尖,细毡胡衫双袖小”成为比较普遍的现象。这段材料说明()a少数民族很喜欢汉族的传统服饰b唐朝人的服饰由传统服饰向胡服过渡c唐朝陶俑和壁画再现了社会的繁荣d唐朝人的服饰体现了民族融合的特色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史料的能力。根据“胡人”“大量汉族容颜的人物也是这种装束”等信息可知反映的是民族融合。答案:d6(2012重庆一中模拟)美国学者伊佩霞指出:“与20世纪前中国历史上任何其他时代相比(除了20世纪),初唐和中唐时的中国人自信心最强,最愿意接受不同的新鲜事物这个时期的中国人非常愿意向世界敞开自己,希望得到其他国家优秀的东西。”下列史实可佐证该观点的是()a法显西游b玄奘西游 c鉴真东渡d义净东渡解析:材料表明,初唐和中唐时期的中国,积极对外开放,学习外国的先进事物。a项不是隋唐时期的史实。d项义净不是东渡,是浮海至天竺研究佛学。c项鉴真东渡日本,是传播佛教文化,不是学习日本的先进事物。故b项正确。答案:b7唐朝时,蔬菜品种日益丰富,开始出现原产于地中海的莴苣、印度的刀豆、波棱国(今尼泊尔)的菠菜等。这一情况透露出唐朝()a农业生产的发达b对外交流的繁荣c西域都护的设置d泉州口岸的开放解析:本题考查再认再现的能力。考查的知识点:唐朝的外交等问题。本题特点适合用排除法解答。解题思路:西域都护设置是在西汉,泉州口岸的开放说法不正确,而且泉州在唐朝还不是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a、b两项比较则b项更为准确。答案:b8韩愈说:广州“蛮胡贾人,舶交海中外国之货日至,珠、香、象、犀、玳瑁奇物溢于中国,不可胜用”。形成这种繁华景象的原因是唐朝()a开辟海上丝绸之路b普遍使用指南针c城乡畅销海外货物d对外政策开明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阐释历史事物的能力。a项发生于汉代,b项发生于宋代,c项中的“乡”表达不准,另外畅销海外货物属于繁华景象的表现而非原因,只有d项符合题意。答案:d9(2012南京测试)中国画是历史悠久的民族艺术。下列表述错误的是()a图一是东晋顾恺之作品,体现了“以形写神”的风格b图二体现唐代阎立本兼收并蓄,吸取外来美术的风格c图三描绘了北宋商品经济繁荣的景象,具有写实风格d图四表现了元代画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的艺术特征解析:送子天王图是唐代画家吴道子的作品。答案:b10下图是重庆“诗仙太白”酒业(集团)有限公司的广告图片,下列解说词不符合史实的是()a诗仙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其诗歌充满大胆的夸张和奇特的想像b诗仙猛烈地抨击黑暗的社会现实,热烈地追求光明和理想c杜甫赞诗仙“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文采承殊渥,流传必绝伦”d郭沫若赞诗仙“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准确记忆能力。“诗仙”是指李白,而d项是郭沫若赞杜甫的诗句。答案:d11唐朝出现了大量以反映抗击少数民族袭扰为主题的边塞诗歌。综合王维陇头吟的“麾下偏裨万户侯”、高适送蹇秀才赴临洮的“勋业在临洮”以及九曲词的“将军天上封侯印,御史台中异姓王”等诗句,可以看出诗中人物()a分清了爱国与忠君的区别b建立军功以期加爵封侯c仇视周边少数民族政权d鄙视功名利禄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懂题干诗句的意思。“麾下偏裨万户侯”“勋业在临洮”“将军天上封侯印,御史台中异姓王”等诗句都说明了诗中人物建立军功以期加爵封侯。答案:b12随着甲型h1n1流感在全球的蔓延,中医热再度兴起。下列中医著作对应错误的一项是()a宋朝千金方全面总结历代和当时的医药学成果b东汉神农本草经我国第一部完整的药物学著作c唐朝唐本草世界上最早的、由国家颁行的药典d战国问世、西汉编订的黄帝内经奠定了祖国医学的理论基础解析:千金方是唐朝杰出医学家孙思邈著的,答案为a项。答案:a二、非选择题13气温作为自然环境的重要要素之一,几千年来其变化对人类社会活动一直产生着重大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在公元1 000年以前两次气候温暖期,即两汉温暖期和隋唐温暖期,对应于强大的中原王朝,这些王朝,至少在其前期将它的势力范围有效地伸展到了中国的西域及中亚。中原王朝势力的伸展与气候关系的一种合理解释是在较稳定的温暖气候条件下,今天干旱气候的西域变得温暖,因而东域与西域的道路较为通畅,东域、西域的文化交流增多。中原王朝伸展到西域在政治上是必要的。气候湿润使得东域军队可能开辟西域。东汉年间,中原军队经居延海北侧西进,其行军路线,今天已经变得极为严酷,结果依今天的环境条件如此行军,已无可能。至唐代,西域驻军,屯田是维护驻军的主要方式,如无相应的气候条件,屯田是不可能的。气候温湿期,中国人口、政治重心位于西安附近,人口、政治中心的西偏使得中原王朝后勤上可能及时支援西域的中原军队,政治上也易于控制。(1)归纳材料中气候变化影响中原与西域关系的表现。(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央与西北地区政治关系的发展趋势及其原因。解析:本题以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归纳概括历史事物的能力。第(1)问要从材料中归纳概括才能得出答案,注意答案要全面。第(2)问要结合汉、唐、清等重要朝代对西北部地区加强管辖的史实阐述,对于原因的分析要注意从政治、经济、民族政策、交通发展等多角度作答。答案:(1)道路通畅;文化交流增多;中原王朝的势力范围伸展至西域;便于军队生存,开辟西域;人口、政治重心偏西,便于管理西域。(2)趋势:统一;政治联系密切,一体化加强。原因:中央政府的强大实力和较高的发展水平。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人民渴望统一,分裂不得人心。中央政府对分裂势力的强有力打击。中央政府正确的民族政策。统一有利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民族交流与融合的发展。交通的发展。1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唐人上承魏晋诗风。魏晋诗风首先是建安文学的影响。建安文学发达于二三世纪之交,以此观之,唐代诗歌可以说是500年诗史之总结。中国全史,张岱年、季羡林等主编材料二唐代疆土广阔,经济繁荣,交通发达,对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各种艺术都有相当高度的发展。这些都使人们的眼界开阔,并为诗歌提供了新的素材,成为诗歌繁荣昌盛的客观条件。中国史纲要,翦伯赞主编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