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发:锌对高炉的危害.doc_第1页
转发:锌对高炉的危害.doc_第2页
转发:锌对高炉的危害.doc_第3页
转发:锌对高炉的危害.doc_第4页
转发:锌对高炉的危害.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_锌对龙钢高炉的危害及处理摘 要2013年4-5月份,由于入炉原料锌含量增加,高炉顺行受到破坏,主要表现:炉况难行,崩悬料增加,顶温高,炉身温度变化大,产量下降,焦比升高,冷却设备烧损增加。6月份通过逐步总结经验和调整操作参数,控制合适的富氧量和喷煤比,高炉指标稳步回升,炉况稳定性改善。关键词锌 危害 处理1前言龙钢炼铁现有高炉4座:21280m3+21800m3。从2013年5月份起,在冶炼过程中炉况频繁出现难行,仅5月份炉况失常3次,发生大的崩料15次,难行坐料15次,同时因焦炭负荷下降,焦比大幅度升高,铁水物理热降低且不稳定。尤其是当硅低于0.3%时,炉前出铁过程铁沟冒白烟,沟边有白色粉末;铁水硫升高,炉渣易结壳;休风换套时,中小套间有金属液体流出。对白色粉末和金属进行化验,成分主要是金属锌。2龙钢高炉生产现状2.1原料含锌情况龙钢锌来源主要是烧结矿和本厂生产(自产)球团。由于在采购原料时以价格为主导,主要控制品位、SiO2等指标,对锌含量要求不严,造成进购的原料锌含量较高,使烧结矿及自产球团锌含量大幅度升高。通过计算,锌负荷由由3月份的0.90kg/t左右增加至5月份的1.4kg/t,最高时入炉锌负荷达到1.6kg/t。原料锌含量及锌负荷见表1。表1 2013年1-6月份原料锌含量,%原料265 m2烧结矿400 m2烧结矿自产球外购球块矿1800高炉锌负荷,kg/t1280高炉锌负荷kg/t1月0.0690.0690.0350.0050.0102月0.0680.0690.0210.0040.0103月0.0590.0690.0380.0040.0810.890.944月0.0770.0770.0500.0200.0621.1981.0655月0.0920.0950.0620.0090.1541.4571.3636月0.0690.0700.0490.0090.0221.0190.9512.2冷却设备烧损情况随着锌负荷升高,风口中小套及冷却壁水管破损增加(见表2)。表2 2013年3-6月份冷却设备烧损情况,个冷却设备烧损小套中套冷却壁3月2024月4155月3266月2012.3炉况出现的症状(1)焦炭负荷下降,从正常的4.15t/t左右下降到3.7-3.8t/t。综合负荷下降幅度较大,从2.95倍左右降至2.80倍,再降至2.7-2.60倍,难以稳定。(2)铁水Si平均偏低,平均在0.30%以下;炉温波动大,物理热在1400-1490波动,铁水硫出格次数增多。(3)炉顶温度在料速7批/h的状况下难行以控制,较正常偏高50-100,经常需打水降温。(4)炉身中上部温度波动大,水温差升高。(5)高炉上部透气性变差,煤气流不稳定,炉内料面出现吹翻现象,崩料、悬料、小管道增加,煤气CO2含量降低。(6)铁水面上烟气增多,铁沟边有析出的白色粉沫;风口中小套之间在休风时有液态金属流出;风口中套有鼓包现象,更换风口套时滑锤打不下,必须使用氧气烧。(7)炉况稳定性变差,炉况出现不适应时,上下部调剂无明显作用。2.4对煤气系统的影响(1)荒管堵塞严重,检修时发现3号、4号炉荒管内径均变小,大部分内径由800mm缩小了约100-200mm,最严重的荒管内径仅有50mm。(2)重力除尘器内灰粘结,灰难放,灰放不净。(3)布袋箱体压差升高2-3kPa。2.5对高炉指标影响随着锌负荷升高,高炉系数、煤比、风温、煤气CO2均降低,焦比、Si升高。指标变化具体见表3。表3 2013年3-6月份高炉平均指标指标系数t/m3d焦比kg/t煤比kg/t风温Si%CO2%崩料次悬料次3月2.3839515411480.4119.80004月2.1142014811180.4219.385月2.0942814310650.4619.0315156月2.3940615111070.5020.04203锌对高炉生产的危害针对炉况波动,高炉难以强化,技术经济指标下滑,组织技术人员认真查找原因,并将原燃料送到西安冶建院进行全面分析,排除了其它方面的影响,确定为因锌负荷严重超标导致生产被动。(1)锌在炉内循环富集,由于还原吸收大量的热量,导致炉缸热量不足,引起热制度大幅波动。(2)锌在炉内循环富集,引起原燃料劣化。锌气化后渗入焦炭、矿石的空隙中沉积氧化后,因体积膨胀,破坏了焦炭、铁矿石的热态强度,恶化了料柱透气性。(3)锌蒸汽沉积在高炉砖衬缝隙中,可能造成炉身结厚,使生产炉型发生变化,导致下料不畅。当料柱透气性变差时,出现料面吹翻、崩料、小管道等现象,破坏顺行。(4)锌对高炉冷却设备、耐材有破坏作用,特别是对炉缸部分、风口区耐材破坏严重,渗入砖衬造成炉缸砖衬抬高、风口上挠,容易烧损风口中小套。(5)锌的再氧化放热反应发生在高炉上部,其热量仅使炉顶煤气温度升高,高炉被迫打水,恶化了煤气系统的工作环境。(6)在“排锌”过程中,“上排”时对煤气系统影响大,“下排”时炉前烟气大,影响环境。4处理措施4.1降低入炉料的锌含量,严格控制锌负荷小于0.9kg/t(1)跟踪监控入炉锌负荷。由于料场堆积大量的高锌矿粉,通过进购低锌矿,增加低锌矿比例,降低高锌矿用量,使烧结矿中的锌含量由0.095%降到0.070%以下。(2)自产球团矿中的锌含量由0.060%降到0.040%以下。(3)烧结停止配加重力灰,防止高锌灰再次循环。(4)调整块矿比例,减少高锌块矿用量。4.2建立合理的操作制度。4.2.1选择合理的装料制度(1)上部布料明确“两股气流”的操作思想,各炉布矿角度内缩一个档位,布矿环带减少一圈,做到了边缘、中心两道气流兼顾。(2)各炉缩小矿批810%,通过上部调剂,改善料柱透气性,减少了崩料、炉顶料面“吹翻”现象,稳定了矿焦平台,炉况明显好转。4.2.2选择适宜的送风制度(1)调整风口布局,1280m3高炉减小风口面积1%,1800 m3高炉减小面积4.7%,各炉风速均有所提高,为活跃炉缸中心创造了条件。(2)各炉降低煤比,由正常150-155kg/t降到130-140kg/t,改善了料柱透气性。(3)当炉况初步稳定后,高炉选择高风温,风口前理论燃烧温度控制由原来的2260提高到2300,努力提高炉缸温度,增加高炉抗干扰能力。4.2.3热制度的确定(1)降低焦炭负荷,提高焦比10-15kg/t,综合负荷由2.95倍左右降到2.8-2.85倍,改善了料柱透气性。(2)提高炉温,铁水物理热控制必须1480以上;铁水Si控制0.35-0.55%,严禁Si低于0.30%,保证炉温充沛稳定。(3)适当减少富氧率,富氧量1280m3高炉由4500 -5000 m3/h降到3500-4000m3/h,1800m3高炉由8000-8500m3/h降到7000-7500m3/h,平衡风口前理论燃烧温度,确保炉况顺行。4.2.4改进高炉休风及恢复操作由于休风后的恢复过程中,多次发生了烧坏风口情况,因此调整恢复思路。通过降低负荷,全焦冶炼改善料柱透气性;当炉缸温度,渣铁流动性正常后,炉缸透气性、透液性改善,逐步恢复风量和开风口,再恢复喷煤负荷;最后恢复富氧逐步强化,有效避免了高锌状况下恢复过程烧风口的问题。4.3高炉排锌高炉排锌主要途径是:上排,锌随煤气流从炉顶逸出炉外;下排,通过炉渣排出高炉。4.3.1上排多数资料介绍,炉顶煤气带走的锌高达90%左右,所以做好“上排”工作意义重大,通过适当放松边缘,炉顶温度比正常时升高30,提高了煤气排锌比例。同时兼顾技术经济指标,选用“两股气流”并举的操作思想。4.3.2下排通过调整炉渣碱度,提高排锌能力,具体做法如下:(1)适当降低炉渣碱度,R2由1.10-1.15降到1.08-1.10。(2)提高炉查MgO含量,由9.0%提高至10.0%。(3)在检修恢复过程中,配适量锰矿,改善渣的流动性。通过降低炉渣碱度,改善炉渣流动性的手段,将炉内尤其是炉腹风口区域含锌高的渣皮置换,从铁口排放出来。为了防止高锌渣皮脱落后导致炉缸热量不足,提高炉温控制标准,有效地防止了炉况波动和失常。5结语(1)降低原料中锌含量是降低锌入炉的最直接和最有效的办法。应减少高锌矿石、矿粉、除尘灰在烧结、造球工艺的用量,应分阶段来配用。(2)在高炉冶炼中锌是一种有害元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