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五题突破之断句.doc_第1页
高考文言文五题突破之断句.doc_第2页
高考文言文五题突破之断句.doc_第3页
高考文言文五题突破之断句.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考点:文言断句马鞍中学 汤云编写一、认识考点句读:文句意思表达完毕叫“句”,句子中间需要稍稍停顿的地方叫“读”(逗)。理解文意是断句和翻译的基础。二、断句要求1、三步骤先读(理意思,判结构,有无倒装、省略(特别是省谓、介宾、宾) 后断(原则:先易后难。注意:倒装句 具体:先标志,后语法,最后语境,实在不行用类比造句法、联想法) 再检查(用语法和语境检查:意思通吗,内容合理吗)2、四环节学生给文言文标点时,常犯的一个毛病是一边看一边注上标点,看完了,也就标完了。待回头检查时,又觉得有许多不妥之处,却又无法改正。其实这种“一步到位”的方法是行不通的。因此,在给文言断句时,有四个环节。先通读全文,了解文意,分析情节。此时切勿动手标点,如一遍读完不能理解,可连续读上二至三遍,直至理解。根据文章的内容或层次,先断出几个大的段落或层次,此时注意句首、句末虚词,这样凭借段落、层次或句首、句末虚词,把确有把握的地方断开来。对每一段落或层次按照前后顺序,从头到尾地进行解剖,分出若干个句子,加上恰当的标点。通读全文,进行检查,对个别疑难之处,可根据上下文予以推断。三、断句方法文言文断句的方法,一般是由大到小,由易到难,点面结合,句句突破。意思就是说,在标点之前,要认真通读全文,把容易断开的句子先断开,再依次缩小断句范围。对于疑难句子,要联系上下文意,抓住关键词,仔细推敲,切不可顾前不顾后,粗心大意。断句时,应注意文章的体裁、语言风格、句意的完整与否。标点的使用要合乎现代汉语标点的规范。还应反复诵读,增强语感。总结基本方法:1标志法(A名代词断句法B对话动词断句法C虚词断句法D修E句式断句法辞断句法)2语法法 3结构法 4常识和章法断句法 5类比造句法 6迁移例子法分类解读:一、标志法A名代词断句法和现代汉语一样,古汉语中名词或代词一般也常常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就可以确定停顿的位置。需要注意的是,文言文中,人名第一次出现时往往用全称,以后再出现就只提名不提姓了。如2005年北京卷: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匡庐奇秀/甲天下山/山北峰曰香炉/峰北寺曰遗爱寺/介峰寺间/其境胜绝/又甲庐山找到上述加点名词或代词,便可以做出基本判断。口诀:句首主语多名词例如;湖阳公主新寡帝与共论朝臣微观其意名词:湖阳公主 帝 朝臣断句为:湖阳公主新寡,帝与共论朝臣,微观其意。B(对话)动词断句法在文言文中,可借助“曰”“云”“言”“谓”等动词来判断人物的对话,进行句读。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出现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口诀:紧紧抓住曰云言,对话最易被发现例: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鸿门宴)C虚词断句法 古人写文章,不用标点符号,他们明辨句读,虚词就成了重要的标志。1 位于句首发语词和句首的语气词“其、盖、唯、盍、夫、且夫、若夫、凡、焉、惟、斯”等以及表敬副词窃、请、谨、敢这些词常用在一句话的开头,有领起全句的作用,前面可断句。 2有些常用在句首的关联词,如“苟”“纵”“是故”“于是”“向使”“然而”“无论”“至若”“是以”“继而”“纵使”“然则”等前面大多可以断句。 3常在句首的时间词,如“顷之”“向之”“未几”“已而”“斯须”“既而”“俄而”等,也可以帮助断句。 4句末语气词“也、矣、耶、哉、乎、焉、兮、耳、而已”等后面可断句; 5常用于句首的相对独立的叹词,如嗟夫、嗟乎、呜呼等,前后都可断句;6常见出现在句中的虚词有:于、为、则、而、以等。7常见放在句首的复音虚词有:且夫、若夫、乃夫、已而、至若、于是、虽然、至于、是故、向使、纵使等。例1:襄子曰:“不及纣二日耳,不亡何待?”优莫曰:“桀纣之亡也遇汤武今天下尽桀也而君纣也桀纣并世焉能相亡然亦殆矣!”(新序刺奢)虚词断句标点歌 5曰后冒、哉后叹, 夫、盖大都在句前,于、而一般在句中,矣、耳后边画圆圈,耶、乎经常表疑问,也、者作用是停顿,或句或逗看情形,标点位置不能乱D修辞断句法文言文也是讲究修辞的,顶真、排比、对偶、对称、反复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修辞方法。句式整齐,四六句多,又是文言文的一大特点。利用这两大特点,我们就可以比较好地断句。比如:1顶真:例: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廉颇蔺相如列传)这两个例句中都有紧密相连的相同的词语,我们就可以根据顶真这一修辞来考虑句读。2对称(排比、对偶、互文):例7:中山君喟然而仰叹曰:“与不期众少其于当厄怨不期深浅其于伤心吾以一杯羊羹亡国以一壶餐得士二人。”(战国策中山策)例句中出现了多个对称句。“与不期众少”与“怨不期深浅”,“其于当厄”与“其于伤心”,“以一杯羊羹亡国”与“以一壶餐得士二人”。我们只要注意到了这些对称句,断句就迎刃而解了。3反复:(大多是间隔反复)例8:“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吾孰与徐公美”“我与徐公孰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这几句在文章中间隔反复出现,抓住这一特点,自然有助于断句。 口诀:排比对偶与反复,修辞提供好条件。顶真是文言文中常见的形式。句子前后相承,前一句作宾语的词,在后一句中又作了主语。E句式断句法1固定词组、句式记住文言文习惯上较为固定的词组,不要把它们拆散,可以减少断句失误。如“有所”“无所”“有以”“无以”“以为”“何所”“孰若”“至于”“足以”“得无”“无乃”“何以”“于是”“然则”等 记住下面几种文言文的习惯句式,如:“何之有”(宋何罪之有?):“如何”(如太行王屋何?);“唯是”(唯余马首是瞻):“非唯抑亦”(非唯天时,抑亦人谋。):“不亦乎”(不亦说乎?):“何之为”(秦则无礼,何施之为?):“无乃乎(无乃不可乎?):”可得欤“(可得闻欤?):”得无乎“(得无异乎?)等,可以帮助断句。 2、特殊句式断句判断句 被动句 省略句 疑问句 反问句 设问句宾语前置句 定语后置 状语(介词结构) 后置主谓倒装记住文言文特殊句式,可以减少断句失误。例如:判断句:夫战,勇气也。莲,花之君子者也。被动句: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省略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试与他虫斗,虫尽靡;又试之(以)鸡,果 如成言。宾语前置句:大王来何操?介宾倒装句:微斯人,吾谁与归?介宾倒装定语后置: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中心词后置定语者 ) 二、结构层次断句法文言文中,也往往有总分、分总的形式, 据此也可以进行断句。例4: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论语卷八)熟读这句话,我们可发现句中提到了“益者三乐”“损者三乐”这两个总说的句子,继而分别阐述各是哪三乐,也就是说这是一种总分关系,这样问题就好办了。三、常识和章法断句法文言文中的词大多是多义,多用的,使用不同意义时,断法就不一样。如“曰”在表示称说时,后面就不加标点;“夫”作名词用时,就不一定在句首;“耳”作名词用就不一定在句末;连用的语气词只在最后一个词后边断开等等,具体情况要具体对待。 匡庐奇秀/甲天下山/山北峰/曰香炉/峰北寺/曰遗爱寺/介峰寺间/其境胜绝/又甲庐山 (选自白居易草堂记)难点:而 则等虚词 陌生词语,句意不明(四)语法知识断句法同现代汉语一样,文言文中主语和宾语一般由名词或代词充当,谓语大多数是由动词充当,而谓语又是构成句子的核心,我们只要抓住谓语动词,根据动词位置及和前后词语关系,进行推断,就能提高断句准确率。汉语的句子成分的顺序,一般为(定)主状谓 (定)宾 意识:分析句子成分,找主干,特别注意省略句,应补出省略,特别注意区分倒装句,看意思是否完整。比如北京卷中的“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两题,找到动词“亡”“入”“吊”“将”“归”“贺”,根据语法知识,仔细分析,便不会将“入”之后的处所“胡”断为“胡人”,将“将而归”误断为“归人”。注意点:1文言句式中,主谓结构居多,但主语常省略。借助句子成份,关键是抓住动词,以动词为中心,找前后结构关系,确定主干,从而断开句子。如:诸葛亮之次渭滨|关中震动2连词前后关系。连接句内成分,或两个词,则不断。连接两个分句,则断。句子长,则断;句子过短,可以考虑不断。(无招之招。)如:“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而字不断者居多。3、主语之后一般不断句(“者也”式判断句的主语之后应断句)。谓语之后如果没有宾语、补语就要断句;如有宾语、补语一般不断句,但“曰”“云”“言”等字作谓语时,要和它的宾语断开。宾语之后一般应断句,定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