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考试知识点总结.doc_第1页
心理学考试知识点总结.doc_第2页
心理学考试知识点总结.doc_第3页
心理学考试知识点总结.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心理学考试知识点总结1.在1879年,德国哲学家、生理学教授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是心理学成为独立科学的标志。2.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它是研究人自身的科学。3.在心理学里,一般将心理现象分为两个方面: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4.心理学的任务:描述心理事实;揭示心理规律;预测和控制;5.心理学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种属性的科学。6.心理的实质: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心理反映带有个人的主观特性;心理是脑的机能;人的意识具有主观能动性。7.脑是心理产生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8.神经元是神经系统基本单位和功能结构。9.神经元又称为神经细胞,它有细胞体、轴突和树突三部分构成。10.神经元之间的联系和信息有选择地传递时通过突触进行的。11.反射活动是通过反射弧多次往返传递神经能来实现的。12.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构成。13.反射式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它有助于人适应客观世界的变化。14.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是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15.平常所说的“望梅止渴”属于第一信号系统。16.平时所说的“谈梅生津”属于第二信号系统。17.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有哪些?客观因素,遗传素质为儿童的政策发展提供生理基础和物质前提。生理成熟为学习提供了必要的准备状态。环境因素尤其是教育环境在儿童心理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主观因素是心理发展的真正动力因素。18.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19.注意的基本特征:指向性和集中性。20.注意的功能:选择功能、保持功能、调节和监督功能、整合功能。21.无意注意的规律1.客观刺激物的特点:刺激物的新颖性;刺激物的强度;刺激物的运动变化;刺激物的对比关系。2.个体的心理状态:需要和兴趣;情绪和情感;有机体的状态;个体的期待作用。22.有意注意规律:1.对活动目的与人物的理解;2.合理的组织活动;3.利用稳定的间接兴趣的作用;4.消除与完成活动任务无关的干扰。23.注意的品质:注意的范围、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分配和注意的转移。24.青少年注意力的培养:培养稳定的间接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重视集中注意力的自我训练。25.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根据注意的外部表现了解学生的听课状态;充分利用五一注意规律组织教学,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减少不良刺激的干扰;教学内容要丰富、新颖,富有吸引力;教学方法力求多样,富于变化;充分利用有一注意规律组织教学,明确学习的目的与任务;激发学习动机;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地思考;培养间接兴趣;通过训练形成良好的注意习惯;充分利用有意注意、无意注意、有意后注意相互转换的规律组织教学。26.感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刺激物,经过神经系统的信息加工所产生的对刺激物个别属性的反映。27.感觉是一种极简单的心理过程,可是它在我们生活实践中不可或缺。28.知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刺激物,经过神经系统的信息加工所产生的对该刺激物整体属性的反映。29.感觉和知觉的区别与联系?区别:产生的来源不同;反映的具体内容不同;生理机制不同。联系:感觉是知觉产生的基础;知觉是感觉的深入与发展。30.感觉按照刺激源可以分为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31.四种基本的味觉是酸甜苦咸。32.感受性:人的各种感觉器官都有对其适宜刺激的感受能力。33.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活动,是感性认识活动。34.如何从课堂教学的角度培养观察力?明确观察的目的和任务;从具体实践中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方法;调动多种感官,训练观察力;要求学生记录自己的观察成果。35.记忆是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所谓过去经验,是指过去对事物的感知,对问题的思考,对某个事件引起的情绪体验,以及进行过的动作操作。36.记忆的三个基本环节是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37.机械识记效率相对较低,而且容易遗忘,因此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是可有可无的。38.遗忘是指识记过的内容不能再认或回忆,或者错误地再认或回忆。39.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40.表象是指感知过的事物不在眼前而在头脑中出现的事物的形象。41.根据遗忘规律,科学的安排复习?复习要及时;复习的方式要多样化;合理安排和分配复习时间,集中付息与分散复习相结合;反复阅读与尝试回忆相结合;复习内容系统化;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复习;适当超额学习;科学用脑,劳逸结合。42.如何培养学生的记忆力?学习的目的性教育;使学生掌握记忆的规律;教给学生科学的记忆方法;讲究记忆卫生。43.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它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和事物间规律性联系。44.思维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特征是间接性和概括性。45.在心理学上,一般把言语分为两大类:外部言语和内部言语。46.语言和思维的关系?思维的发生时人类语言形成的动机、基础和必然结果;语言是思维的工具;语言的发展推动思维的发展;思维的发展对语言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47.想像是人脑对已储存的表象惊醒加工改造,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这是一种高级的复杂的认识活动。48.梦是无意想象的极端形式。49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有哪些?问题情境;定势与功能固着;问题的表征;知识经验;情绪与动机状态;个性差异。50.创造性思维的特点是什么?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的统一;多有知觉思维出现;创造想像参与;多有灵感出现。51.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激发学习动机;鼓励学生的创造性行为;培养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的能力;教给学生发明创造性的思维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创造性活动。52.心境是一种使人的所有情绪体验都感染上特点色彩的,较为持久的微弱的情绪状态。53.道德感是个人用一定的道德标准在感知、评价人的思想、意图和行为时所产生的主观体验。54.挫折时指个体的意志行为受到无法克服的干扰或阻碍,预订目标不能实现时所产生的一种竞争状态和情绪反应。55.如何应对挫折?正确对待挫折;改善挫折情境;总结经验教训;调节抱负水平;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56.如何对中小学生进行情绪和情感的教育?培养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通过多种途径,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广泛的兴趣和爱好,学会自我欣赏与自我接纳;提高情商水平,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宽以待人;有针对性地惊醒不良情绪情感的调适。57.意志是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自觉地组织自己的行为,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并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心理过程。58.意志活动总是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59.意志行动的基本阶段包括采取决定阶段和执行决定阶段。60.意志的品质包括独立性、自觉性、果断性、坚定性、自制力。61.如何加强中小学生的意志?1.加强目的性教育,培养正确的观念;2.严格管理教育,形成自觉遵守纪律的习惯;3.在行动中进行锻炼,增强学生克服困难的毅力;4.针对个别差异培养优良的意志品质;5.启发学生觉悟,加强意志的自我锻炼。62.个性是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它是一个人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形成的独特的、稳定的、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63.个性的基本特征独特性、稳定性、社会性。64.个性主要有个性心理特征、个性倾向性和自我意识三个因素构成。65.气质是个头表现在心理活动的亲啊孤独、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种稳定的动力特征,及我们平时所说的脾气、秉性。66.古罗马医生盖仑把气质分为四种类型:多血质、胆汁质、黏液质、抑郁质。67.巴甫洛夫提出的高级神经过度的类型有四种:兴奋型、活泼型、安静型、弱型。68.人的气质对人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都有影响,因此气质有好坏之分69.性格是人对现实稳定的态度和相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中所表现出的个性心理特征。70性格与气质的区别与联系:区别:1.从起源上看气质是先天的,性格是后天逐渐形成的;2.从二者包涵的心理成分上看,气质是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性格是个体对待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方面表现的个性特征;3.从社会意义上看气质无好坏和优劣之分,性格有好坏之分;4.从可变性上看,气质非常稳定,可塑性小,而性格可塑性大。联系:性格和气质又是相互渗透、彼此制约的。1.气质会影响性格的形成和具体的表现方式。2.性格对气质有一点的制约作用。3.性格与气质之间不存在简单的对应关系71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1.家长应注意自己的言行和举止,采取合适的教养方式;2.学校和教师要注意学生良好性格的培养和教育;3.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注重社会因素对学生性格的影响;4学生应重视自身修养,主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72.能力是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的,并且直接影响活动效率的个性心理特征。73.能力是保证活动顺利完成的必要条件,因此凡是与人的活动有关并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所有个性特征都是能力。74.多种能力的完备结合成为才能,才能的高度发展是天才。75影响能力发展的因素有哪些?1.遗传素质是能力形成和发展的自然前提和物质基础;2.环境和教育:产前环境及营养状况为胎儿的健康生长发育创造条件;早期经验是促进能力发展的条件;教育条件在能力发展中起主导作用。3.实践活动是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必要条件;4.个人的主观因素是内因。76.马斯洛把人的需要从低到高分为五个层次: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77.动机是激发并维持个体进行活动,并使活动朝向一定的目标的心理倾向或动力。78.动机的功能:激发功能、指向功能、维持和调节功能。79.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1.内部动机的培养与激发:帮助学生设置具体而明确的学习目的;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增强自我效能感;正确归因;2.外部动机的培养与激发:技师反馈学习结果;正确使用表扬与批评;适当开展学习竞赛;合理使用强化手段。80.兴趣是力求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并伴有积极的情感体验的认识倾向。81.根据兴趣的指向性可以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82.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1.明确学习的目的和意义;2.提高教学内容新颖程度;3.采用活泼生动的教学组织形式;4.利用原有学习兴趣的迁移;5.组织学生参加各种课外活动;6.关爱学生,以情引趣。83.自我意识是人对自身以及对自己同客观世界的关系的意识。84.如何培养青少年学生的自我意识?1.帮助青少年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认识:帮助青少年形成正确的自我概念,帮助青少年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评价。2.帮助青少年学生形成自尊,克服自卑感。3.帮助青少年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调节。85案例分析题:下面是一首古代民谣,请用需要的有关知识加以分析。忙碌为充肚子饥,刚得饱饭又思衣;恰得衣食两分足,加重缺少美貌妻;家娶三妻和两妾,出门走路少马骑;骡马成群任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