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暑期三下乡吉水行,.doc_第1页
2011暑期三下乡吉水行,.doc_第2页
2011暑期三下乡吉水行,.doc_第3页
2011暑期三下乡吉水行,.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五年新农村,携手奔小康 记2011年暑期三下乡吉水行 2011年7月4日至7月7日,我们学院三下乡队伍来到吉安市吉水县八都镇毛家村社会实践。对于从小生活在城市中的我来说,是一次难得的经历。短短的三天时间,感受了浓厚的乡村生活气息,也产生了很多感想。 新农村早在2001年就有学者提出,在2005年10月14日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中作出了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决定,提出实施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为内容的新农村建设战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统筹城乡发展和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基本途径,是缩小城乡差距、扩大农村市场需求的根本出路,是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就已经的应该包括5个方面,即新房舍、新设施、新环境、新农民、新风尚。这五者缺一不可,共同构成小康社会新农村的范畴。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建设和谐社会、小康社会息息相关。 八都又名龙城,一代伟人毛泽东的祖籍,地处吉水、永丰、峡江三县交界处,是吉水县的北大门,现辖21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总面积190平方公里,人口3.5万人,其中墟镇人口1.5万人,墟镇建成面积2.61平方公里,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 毛家村是八都镇的一个行政村。也是远近闻名的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是一代伟人毛泽东的祖籍所在地。全村耕地面积1550亩,住户面积200亩,230户人家,800口人,其中党员19名。村固定资产120万,村每年平均收入3800元左右。生活在附近乡村中属富裕水平。自从提出新农村建设规划以来,毛家村在八都镇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新农村建设给村里带来了大量收益,村子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提起新农村建设,村里的老少爷们儿们都直竖大拇指。 进村后,首先引起我注意的就是有序的道路和整齐的房舍,以及道路两旁那既有经济效益又能美化环境的柿子树,与我想象中的农村有着相当大的区别。待融入到村中去以后,可以深切的感受到村里的治安情况相当好。经济上的宽裕和生活上的安宁,使我毫不夸张的用了安居乐业来作为毛家村给我的第一印象。 听村里的领导介绍,村里的紧跟科学发展观,重视可持续发展,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其中200亩水稻收益可达每亩4000元左右,而辣椒更是达到了每亩10000元。但当我们问到村中是否有自己的企业和项目时,村里领导向我们道出了苦衷:数年前曾有一化工厂,在村里投入生产,但不到一年,由于生产污染严重,给村民生活带来了极大的生命威胁,被乡政府大力叫停。 污染、可持续在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在一些发展的大城市中,我们看见了乌云密布,沙尘漫天。叫着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可是金山银山来了,绿水青山代建设的局面。毛家村这种为民着想的意识与新农村建设的思想是不偏不倚的。即新房舍、新设施、新环境、新农民、新风尚。 毛家村的建筑,保留了原有的独特风味,因地制宜地建设了具有民族和地域风情的居住房,而且房屋建设要符合节约型社会的要求,体现节约土地、材料和能源的特征。新建设的房屋都使用了空心砖,在能源和居住环境上,给了村民大大地改善。 在第二天中,我们来到了毛家村的小学,这里的孩子不是很大,玩着泥巴,没有玩具,但是他们有着浓烈的求知欲。虽然一开始很怕和我们这些大哥哥姐姐们接触,但是经过沟通,很快,我们和小朋友们打成一片。孩子们脸上的天真无邪,真的让我们很羡慕。但是看着那双大大的眼睛,不禁让我们两眼红润,农村的经济上来了,但是教育的发展并不是很尽人意。有的偏远山区的孩子们,需要走上10里的路去学校。学校的教学条件也是不能和城市相比较。这就更加需要加快新农村建设,让村民集中化,解决边远山区孩子们上学交通不便的问题,加大建房补贴,让农民盖得起房。该镇镇长也说道,加快教育是强镇富民之路,只有知识能改变命运。将要加快新农村建设,将村民住宅,生活几种规划。 在和孩子们的交流中我了解到,他们都很想成为大学生成为科学家,对外面未知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和憧憬。但当我问他们以后回不回来的时候,几乎所有的孩子不都愿意回到家乡。也许是还是小学生的他们尚未明白我这个问题的含义,也许是一直以来伴随他们左右的考大学,去大城市的话影响着他们。没有一个孩子表示自己将回到自己的家乡。其实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我们不仅仅要建设出美丽的村社,更应该在思想上,使农民得到进步,即谓之“新农民”。新农民,有了新的设施和环境远远不够,关键要有具备现代化素质的新农民,即四有农民,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在农村教育、农民培训和文化道德建设上,我国农村要有很长的路要走。我国农民人均受教育只有7.3年,40%多没有接受九年义务教育。农村实现了现代化的耕种技术,将是未来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根基,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基石。广大的农村土地也是一片巨大的宝藏,等待我们去挖掘。 近两年,国家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去,到农村去,到西部去。这是缩小贫富差距的重要举措。把技术带到农村去,把人才带到农村去,把发展带到农村去。巨大的经济效益已经在西部露出了“金山一角”。所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