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9 19 1 压压 强强 姓名 班级 导学目标知识点导学目标知识点 1 知道压力 压强的概念和单位 2 知道压强的公式 3 知道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课时 课时 1 课时 导学方法 讨论法 实验探究法导学方法 讨论法 实验探究法 导学过程导学过程 课前导学 1 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有 2 力的单位 符号 3 力的作用效果为 通常情况下 人们通过 表示力的大小 4 叫压强 5 压强的公式 6 压强的单位 读作 专用名称 简称 符号 7 增大压强的方法有 课堂导学 一 一 压力 1 提出问题 人站在雪地上陷入雪深 站在滑雪板上陷入浅 用笔尾压橡皮 不易压进 用笔尖压橡皮 易压进橡皮 2 压力 讨论 人脚陷入雪地 笔尖进入橡皮说明了 分析 人脚对雪地和笔尖对橡皮作用力的方向 定义 垂直压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 被压表面作用点 与表面垂直方向 大小 分析下面三种情况 3 探究影响压力大小的因素 猜想及猜想依据 物理方法 设计和进行实验 分析得出结论 比较 a 和 b 比较 a 和 c 归纳 压力的作用效果不仅跟压力大小有关 还跟受力面积有关 二 压强 1 引入 设 a b 的压力都为 30N Sa 3cm2 Sb 30cm2 则 a b 每 1cm2受到的 压力分别为 定义 叫压强 2 公式 S F P 3 单位 压强 简称 符号 1 帕 Pa 1N m2 1KPa 103Pa 1MPa 106Pa 4 物理意义 1Pa 表示 5 应用 桌面上平放着一本教科书 书重约 2 5N 与桌面的接触面积约 4 7 10 2m2 试计算书对桌面的压强 三 怎样增大和减小压强 1 引入 用黑板擦压粉笔 修好的公路常常被压坏 说明 2 减小压强的方法 在受力面积 S 一定时 实例 在压力 F 一定时 实例 3 增大压强的方法 在受力面积 S 一定时 实例 在压力 F 一定时 实例 4 想想议议 判断课本 P85 图中分别用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 学生归纳 学生归纳 课堂练习课堂练习 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压力越大 压强一定越大 B 受力面积越小 压强一定越大 C 受力面积不变 物体的重力越大 压强一定越大 D 压力不变 受力面积越大 压强一定越小 2 一块砖平放 侧放 竖放在水平地面上的时候 对地面的压强分别是 P1 P2 P3 那么 P1 P2 P3 填 或 这是由于同一块砖对地面的 相同 而 不同的原因 3 体积相同的两个物体 密度之比为 2 l 与水平桌面的接触面积之比为 3 2 对 桌面产生的压强之比是 A 3 1 B 4 3 C 2 l D 3 2 课外练习课外练习 1 墨水瓶压在桌面上的力 方向垂直于 皮带传动装置将重物送到高处 重物压在皮带上的力 方向垂直于 2 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时 某同学作了如下图所示的三个实验 通 过观察三次实验时泡沫塑料 显示压力作用的效果 比较 两图所示实验 说明受力面积相同时 压力越大 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比较 两图所示实验 说明压力相同时 受力面积越小 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3 鸡蛋碰石头 结果鸡蛋破碎 则鸡蛋对石头的压力 石头对鸡蛋的压力 石头对鸡蛋的压强 鸡蛋对石头的压强 填 大于 小于 或 等于 4 如图所示 手指用力捏住铅笔 使它保持静止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两手指受到的压力相同 大拇指受到的压强较大 B 两手指受到的压强相同 食指受到的压力较大 C 两手指受到的压力相同 食指受到的压强较大 D 两手指受到的压强相同 大拇指受到的压力较大 5 我们在学习生活中 常用见到如下现象 其中属于减小压强的是 削铅笔的小刀刀刃磨的很薄 书包背带做的较宽 往墙上钉钉子时 要用力击 打 用订书机订书本时 订书机的柄较宽 A B C D 6 甲 乙两个用同种材料制成的实心圆柱体 它们的高度均为 10cm 而质量分别是 2kg 3kg 现将它们竖直放在水平面上 则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A 甲大 B 乙大 C 一样大 D 无法判断 7 边长为 10cm 重 100 N 的正方体 把它放在边长为 50 cm 的水平桌面中央 则桌 面受到的压强为 A 4 10 2 Pa B 2 10 3P a C 1 0 10 3 Pa D 1 10 4 Pa 8 在海滩案发现场留下了罪犯清晰的站立脚印 公安人员立即用蜡浇注了鞋模 测量 蜡鞋模的平均厚为 3cm 质量为 675g 又经测试达到脚印同样深度压强为 1 5 104Pa 罪犯体重为多少 33 109 0mkg 蜡 9 高度相同的相同的实心圆柱体 A 正方体 B 长方体 C 铁块 放在水平桌面上 如图 已知正方体铁块最重 长方体 铁块底面积最小 针对 这三个铁块对桌面压强哪个最 大 的问题 同学们提出了以下三个猜想 猜想一 正方体铁块最重 所以它对桌面的压强最大 猜想二 长方体铁块的底面积最小 所以它对桌面的压强最大 猜想三 三铁块高度相同 所以三铁块对桌面的压强一样大 1 以图中的长方体 C 为研究对象 推导它对桌面的压强大小的表达式 已知铁的密度为 长方体铁块的高度为 h 底面积为 S 根据表达式判断上述哪一个猜想是正确的 2 利用细砂等简易器材 设计一个实验粗略验证这种猜想的正确性 简要写出实验步骤 及判断方法 课后反思课后反思 液液 体体 压压 强强 姓名 班级 导学目标导学目标知识点知识点 1 知道液体内部存在压强 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均有压强 2 知道液体内部压强跟什么因素有关 3 会用公式解决简单的问题 ghP 课时 课时 1 1 课时课时 导学方法 实验法导学方法 实验法 导学过程导学过程 课前导学 1 液体具有 和 性 2 液体内部压强计的原理 液体内部压强可通过 来反映 3 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是 课堂导学 一 液体的压强 1 情景引入 为什么见不到活着的带鱼 潜水艇为什么要用抗压能力强的原钢板制成 2 液体对容器壁有压强 学生观察下列三个图形 并回答问题 现象 现象 现象 说明 说明 说明 3 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有压强 学生观察 并回答 现象 说明了 二 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1 实验器材介绍 液体内部压强计 2 原理 教师演示 学生观察 原理 3 学生阅读课文 完成下列任务 方法 步骤 教师演示学生记录 次数液体种类深度 cm液柱高度差 1水3 2水6 3水9 4盐水6 5盐水9 得出结论 4 应用 解释课本 P80 图 14 2 3 解释 塑料盐管充满水为什么显圆柱形 三 液体压强的大小 1 液体内部压强公式的推导 2 应用条件 单位 h 的意义 3 理解 液体内部压强上与液体 和 有关 与液体的 等无关 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 1 将 500g 水分别放在右面两个容器中时 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P甲 P乙 2 课本 P83 例 1 甲 乙 3 想想议议 拦河大坝为什么要设计成上窄下宽的形状 学生归纳 学生归纳 课外练习 课外练习 1 将木块放入已盛满水的烧杯中 杯底受到的压强将 把木块取出后倒掉 一半水 再放入木块 杯底受到的压强比未放入木块之前 2 放在桌面上的一个瓶子 内部有剩余部分饮料将瓶口塞紧倒过来时 液体对瓶塞的 压强比对瓶底的压强大 其原因是 瓶子对桌面的压强也增大 其原因是 3 深度相同的酒精和水 产生的压强之比 若使酒精和水产生相同的压强 则酒精和水的深度之比是 3 8 0cmg 酒精 4 潜水员身穿潜水服下潜到水下 20m 深处 该处水产生的压强为 Pa 此 11 题 9 题图 10 题图 压强对潜水服上面积为 0 02m2的视窗玻璃压力为 N kgNg 10 5 如图所示 是甲 乙两种液体内部的压 强与深度关系的图像 设液体甲的密度为 甲 液 体乙的密度为 乙 则甲 乙的关系是 A 甲 乙 B 甲 乙 C 甲 乙 D 无法确定 6 甲 乙 丙三个容器中分别盛满密度不同的液体 已知 a b c 三点处液体的压强 相等 如图所示 则各容器中液体密度的大小 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大小排列顺序都正 确的是 甲 乙 丙 A B 丙乙甲丙乙甲 PP P 丙乙甲丙乙甲 PP P C D 丙乙甲丙乙甲 PP P 丙乙甲丙乙甲 PP P 7 一个盛水的试管由竖直逐渐倾斜 在水未从试管流出前 水对管底的压强将 A 逐渐变大B 逐渐减小C 不发生变化D 先变大后变小 8 一只可口可乐瓶 其侧壁有 a b 两个小孔并用塞子塞住 瓶内盛有一定质量的酒 精 如右图所示 把可口可乐瓶放入水中 当瓶内 外液面相平时 拔出 a b 两个小孔上的塞子 则 A a b 两个小孔均有水流入 B a b 两个小孔均有酒精流出 C 酒精从 a 小孔流出 水从 b 小孔流入 D 水从 a 小孔流人 酒精从 b 小孔流出 9 如上图所示容器中间用隔板分成左右两部分 隔板上有一圆孔用薄膜封闭 1 若容器左右两部分分别注入密度相同的液体 右侧的液面比左侧的液面高 薄膜向 左突起 由此说明液体的压强与 因素有关 2 若容器左右两部分分别注入密度不同的液体 右侧的液面与左侧的液面等高 薄膜 发生形变 由此说明液体压强与 因素有关 10 一平底玻璃杯放在水平桌面上 内装 150g 水 杯子与桌面的接触面积是 10cm2 如图 1 求水对杯底的压强 a b C 2 若桌面所受玻璃杯的压强是 2 7 103Pa 求玻璃杯的质量 11 右图是某同学做 研究液体内部压强 实验时所用的装置 下表是该同学实验时 记录的部分数据 请分析表中数据 完成下列填空 并在表中空格处填上合适数据 实验 时 压强计的 U 形管内的水质量不发生变化 33 108 0mkg 煤油 压强计 实验次数研究对象 橡皮膜所处 深度 cm 橡皮膜朝向左管水面高 度 cm 右管水面高 度 cm 1水4 5朝上7 512 5 2水4 5朝下7 512 5 3水4 5朝左7 512 5 4水6朝上515 5水13 5朝上2 517 5 6煤油9朝上8 1 比较表中第 1 2 3 次实验数据可知 在同种液体的同一深处 各个方向的液体 压强大小是 2 比较表中第 1 4 5 次实验数据可知 3 当他把金属盒放入煤油 9cm 深时压强计左右水面高度差会 9cm 4 在同一次实验中金属盒在水中的深度等于压强计左右水面的高度差 但仔细观 察 金属盒在水中的深度略 压强计左右水面的高度差 课后反思课后反思 连通器 船闸连通器 船闸 姓名 班级 导学目标导学目标知识点知识点 1 了解连通器和船闸的结构 2 知道连通器的性质和船闸的工作原理 3 会用连通器测液体密度 课时 课时 1 1 课时课时 导学方法 实验法导学方法 实验法 导学过程导学过程 课前导学 1 连通器 2 连通器的性质 3 船闸的原理 课堂导学 一 连通器 1 教师出示连通器模型 让学生观察 结构特点 实例 现象 显示水不流动时 液面相平 性质 实质 不流动 相等 推理 问题讨论 1 若连通器中为不同液体 则液面情况如何 2 若连通器中为同种液体 液面不相平 会出现什么现象 应用 测液体密度 例 1 右图所示 U 型管中右边玻璃管中水柱高度为 10cm 左边液柱的高度为 12 5cm 时 液体恰好稳定 求左边液体的压强值 说明 此题提供了用连通器测液体密度的一种方法 2 想想议议 P84 生活中常见的连通器 二 船闸 1 出示挂图 结构 作用 实质 2 船闸的工作过程 讲解 轮船从上游至船闸到下游的过程 练习 轮船从下游至船闸到上游的过程 学生归纳 学生归纳 课外练习 1 关于茶壶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壶嘴和壶口一样高B 壶嘴比壶口高 C 壶嘴比壶口低D 以上说法都正确 2 两端开口的粗玻璃管的下端扎有薄膜 在玻璃管倒入一些酒精 薄膜向下凸出 如 果将玻璃管放入盛有水的容器中 并使玻璃内外液面相关 此时观察到的现象是 A 薄膜向上凹进B 薄膜向下凸出 C 薄膜向下凸出 凸出程度变大D 薄膜变平 3 关于连通器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连通器中 若液体不流动 各容器中的液面一定相平 B 连通器中 液面的高低与容器的形状有关 C 只要底部互相连通的容器都属于连通器 D 连通器中装有同一种液体 在液体不流动时 各容器内在同一水平面的压强均相等 4 如图的装置中 两端开口的 U 型管装有一定量的水 将 A 管向右倾斜 稳定后 A 管中的水面将 A 高于 B 管中的水面 B 低于 B 管中的水面 C 与 B 管水面相平 D 以上三种情况均有可能 5 下列应用不属于连通器的是 A 茶壶B 锅炉水位计 C 喷雾器D 喷泉 6 如图所示连通器装入水 在左边放一木球浮在水面上 当放入木球后 下列分析 正确的是 A 左右两边水面一样高 B 左边水面高于右边水面 C 左边水面低于右边水面 D 以上分析都不对 7 如图 1 所示 公路两侧的甲 乙两条水渠由路面 下的倾斜涵洞相连 两渠水面相平 涵洞中的水流方向 正确的说法是 A 水从水渠乙流向水渠甲 B 水从水渠甲流向水渠乙 C 因水面相平 水不流动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8 如图 2 所示 甲 乙两容器间有一斜管相连 管中间有一阀门 K 现甲 乙两容器内装 图 12 a b c d 水水水盐水 有水 且水面相平 当阀门 K 打开后 管中的水将 理由是 9 我国 88 式主战坦克 重 40t 高 2m 每条履带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 2m2 该坦克具有 潜渡功能 求 g 取 10N kg 1 该坦克在水平路面上行驶时 对地面压强为多大 2 若坦克在深为 5m 的河流中潜渡时 坦克顶部面积为 0 8m2的舱门受到的压力为多大 10 某小组同学用水 盐水 两种不同形状的容器和指针式压强计验证液体内部压强的规 律 压强计指针顺时针偏转的角度越大 表示压强越大 他们的研究情况如下图 a b c d 所示 图 a b c 中的容器内均装满液体 且 水盐水 1 根据上图 可验证 当深度相同时 同种液体内部压强与容器形状无关 2 根据上图 b c 可验证 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大而增大 3 根据图 b d 可验证 当深度相同时 4 若在上图 中的容器内轻轻插入一木块 压强计指针偏转的角度会增大 选填 a b c 或 d 11 如图所示 玻璃管下端套上橡皮膜 插入水向下 10cm 深处 在玻璃管中注入 12 5cm 高的某液体时 橡皮膜恰好相同 求液体的密度值 12 给你如下器材 玻璃管 刻度尺 水 细线 设计出测牛奶密度的实验方案 并对实 验方案进行评估 提出你的改进意见 课后反思课后反思 大气压强大气压强 姓名 班级 导学目标导学目标知识点知识点 知道大气压强的存在和数值 能利用托里折利实验测大气压的值 课时 课时 1 1 课时课时 导学方法 实验法导学方法 实验法 导学过程导学过程 课前导学 1 压强的定义公式是 液体内部压强的计算公式是 2 液体对容器底产生压强的原因是 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具 有压强的原因是 3 能说明大气压强存在的现象有 4 测量大气压强的实验有 课堂导学 一 大气压强的存在 1 新课引入 气体和液体都具有重力和流动性 空气能产生压强吗 2 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 教师演示 塑料挂衣钩能贴在光滑的墙面上挂上东西 自来水笔吸墨水 注射器吸药水 早餐喝牛奶 牛奶杯变瘪了 讨论 中在塑料吸盘上戳一个小孔 会出现什么现象 中塑料瓶密封 装满会吸上来吗 中在塑料盖上戳两个小孔会变瘪吗 归纳 二 大气压的测量 1 大气压的粗测方法与步骤 如右图将一个面积 为 1 10 3m2的吸盘按在光滑水平桌面上 挤出里面的空气 用最大刻度值是 5N 的弹簧测力计测量大气压力 如图所示 然后计算大气压强 若大气压强为 1 01 105P 则吸盘受到的大气压力是 N 小明发现不能用这个测力计完成测量 其原因是 注意 吸盘里空气排尽 记录吸盘恰好脱离玻璃板时的拉力 原理 计算方法 S 为底面圆的半径 2 R F S F P 评估 不精确的原因 2 托里折利实验 事实依据 器材 4 题图 步骤 1 灌 2 堵 3 倒 4 测 注意事项 1 满 2 竖直 3 稳定 原理 计算 Pa ghp 问题讨论 1 托里折利实验能否用水做实验 为什么 2 影响托里折利实验结果的因素 管的粗细 管的深浅 没有灌满 上方有空气 没有放竖直 说明 1 大气压不是固定不变的 受天气变化的影响 2 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大而减小 规律 3 规定 1 标准大气压 PagmmP 5 0 10013 1 11760 想想议议 说明了 学生归纳 学生归纳 课外练习课外练习 1 如图甲所示 一张硬纸片就可以托住一整杯水 这证明空气 若杯口朝向改为图乙所示 则硬纸片 填 会 或 不会 掉下 说明 2 医生打针时 先把针管里的活塞推到下端 这是为了 然后把针头插 入药液中 提起活塞后 管内气压 在 的作用下药液就进入针管里 3 某登山队在高山某处休息时 发现他们所带的高度计 无液气压计 的指数是 2500m 则此时此地的大气压是 Pa 4 如右图所示 将试管口朝下 放在酒精灯火 焰上方加热 3 5s 后 立刻竖直插入盛水的容器 中某深度处不动 1 你猜想可能产生的现象是 2 你猜想的依据是 5 在正确做托里拆利实验时 测量结果与下列哪个因素有关 A 天气情况 B 玻璃管的曲直 C 玻璃管的倾斜度 D 玻璃管的粗细 6 下列现象中没有利用大气压强的是 A 把药液注射进肌肉里B 用吸管吸瓶中的饮料 C 茶壶上留有小孔D 利用离心水泵抽水 7 把玻璃杯盛满水 用硬纸盖住 再倒过来 如图 13 44 a 纸片能将杯中的水托 住 之后 若将杯子慢慢转动 如图 b c 则 A 杯子刚一转动 纸片就不能将水托住 B 杯子转动到图 b 所示位置时 纸片才不能将水托住 C 杯子转动到图 c 所示位置时 纸片才不能将水托住 D 杯子转到任何位置 纸片都能将水托住 8 把装满水的量筒浸入水中 口朝下 如上图那样抓住筒底向上提 在筒口离开水面 前 量筒露出水面的部分 A 是空的 B 有水 但不满 C 充满水 D 以上都有可能 9 下列现象中 不是利用大气压强的是 A 钢笔吸墨水 B 用吸管吸饮料 C 抽水机把水从低处抽往高处D 用高压锅煮食物 10 登山运动员徒手攀登海拔较高的山峰 在继续攀登海拔 4 000m 以上高度时 尽管 经过充足的休息后再爬 但是越往上爬越感觉到乏力 出现头晕 耳鸣和恶心等现象 其 主要原因 A 山峰陡峭 人体能量消耗大 B 高处气温太低 C 高山上空气稀薄 气压偏低 D 该运动员体质太差 11 做托里拆利实验时 测量的大气压强值比真实值小 其原因可能是 A 玻璃管放得不竖直 B 玻璃管内混入少量空气 C 水银槽内的水银太多 D 玻璃管粗细不均匀 12 甲 乙 丙三人分别做托里拆利实验 测出了管中水银柱长度分别为 74 0 75 6 76 0 已知其中一管中混有空气 另一玻璃管没有竖直放 置 只有一人操作方法正确 那么当时的大气压值为 13 下列实验不能说明大气压存在的是 14 大气压与生产 生活 科研紧密相连 下面几个选项中 分析正确的是 A 做托里拆利实验时 若有空气进入管内 则测出的大气压值比实际值大 B 人吸气时 肺的容积增大 肺内空气压强变小 大气压将外部空气压入肺内 C 用高压锅煮食物容易煮熟 原因是压强越大沸点越低 D 用吸盘能将玻璃板提起是分子引力的作用 15 装有一定量水的热水瓶过了一段时间后 软木塞不易拨出 这主要是由于 8 题图 16 题图 A 瓶内气压大于大气压 B 瓶内气压小于大气压 C 瓶塞遇冷收缩 D 塞子与瓶口间的摩擦力增大 16 在全国人民众志成城防治 非典 的战役中 常用如右 图所示的喷壶来喷药消毒 下列关于它在喷药时的说法中 正确的是 A 喷壶把药液汽化了 B 喷壶把药液液化了 C 喷壶内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 D 喷壶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 17 某课外兴趣小组用容积为 20cm3的注射器 弹簧测力计 刻度尺各一只 设计了 一个估测大气压强的小实验 主要步骤如下 1 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 排尽筒内的空气 然后 用一个橡皮帽堵 住注射器的小孔 2 如上图所示 用细尼龙绳拴在注射器活塞的颈部 使绳的另一端与固定在墙上的 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 然后水平向右匀速拉动注射器筒 当注射器中的活塞移动到某一 位置时 立即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为 18N 3 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的全部刻度长度L为 10cm 请根据以上实验数据算出大气压的值 课后反思课后反思 17 题图 大气压的应用大气压的应用 姓名 班级 导学目标导学目标知识点知识点 1 了解气压计的构造和原理 2 了解活塞式抽水机和离心式水泵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3 了解高压的工作原理及应用 课时 课时 1 1 课时课时 导学方法 讨论法导学方法 讨论法 导学过程导学过程 课前导学 1 气压计有 和 2 观察活塞式抽水机和离心式水泵的结构 课堂导学 一 想想做做 观察大气压的变化 1 教师出示自制气压计 学生观察现象 归纳 解释 2 师生讨论 实验注意事项 用该装置显示大气压的高低是否可靠 理由是 二 大气压的测量 应用 结构 无液气压计 应用 优缺点 结构 水银气压计 气压计 三 大气压的应用 1 活塞式抽水机2 离心式水泵 结构 工作条件 工作过程 说明 应用 3 大气压与高压锅 例 在日常生活中为了提高蒸者食物的温度 缩短蒸煮时间 人们利用水沸点随气压 的升高而升高的性质 制成了高压锅 某种高压锅出气孔的面积为 8mm2 如图 要使锅 内气压达到 2 个标准大气压 请你计算该高压锅应配限压阀的质量为多少千克 若要增大锅内气体的压强 则下列办法可行的是 A 增大火力B 增大限压阀的质量 C 把高压锅拿到高山上去使用D 减小出气孔的面积 若要把该高压锅在西藏使用 且保持相同的效果 请你对高压锅提出改进意见 学生归纳 学生归纳 课后练习 课后练习 1 有关大气压的变化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大气压的值不是固定不变的 B 大气压的值与天气有密切关系 C 大气压的值随高度的增大而增大 D 在同一地点 不同时间 大气压的值不完全相同 2 喝汽水时 往汽水瓶中插一根吸管 用嘴一吸 嘴把吸管中的 吸走 使吸管中的 减小 汽水在管外的 作用下进入嘴里 3 张红同学用吸管吸饮料时出现了一个怪现象 无论她怎么用力 饮料都吸不上来 你认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 吸管有孔B 大气压偏小C 吸管太细D 吸管插得太深 4 如图所示是托里折利实验的示意图 已知当时的大气压为 1 标准大气压 玻璃上 方为真空 h 56cm 则 1 A 点的压强为 Pa 2 B 点压强为 Pa 3 C 点的压强为 Pa 4 当管顶上方穿孔出现的现象为 5 右图所示 匀速向上提取活塞时 水也随着上升 那么在这个过程中 活塞的 A 下表面受到的压强增大 B 下表面受到的压强减小 C 下表面受到的压强不变 D 无法判断 6 如图是开口向下的细玻璃管内一段水银柱封闭一定值量的气体 现将玻璃管慢慢 地沿箭头方向倾斜 当温度不变时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被封闭气体的压强不变 B 被封闭气体的压强不断减小 C 被封闭气体的压强体积增大 D 被封闭气体的压强体积减小 7 把装满水的啤酒瓶倒立在水中 然后抓住瓶底慢慢向上提在瓶口离开水面前 酒 瓶露出水面的部分为 A 充满水B 酒瓶内 外水面始终相平 C 管内水柱长度增加D 管内水柱长度减小 8 如图一端开口的玻璃管中装入 10cm 长的水银柱 在玻璃管的封闭端封住一家长度 的空气柱 如果大气压值为 76cmHg 请在横线处填写管内空气的压强值 cmHg cmHg cmHg cmHg cmHg 9 张红同学用吸管吸饮料时出现了一个怪现象 无论她怎么用力 饮料都吸不上来 你认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 吸管有孔B 大气压偏小C 吸管太细D 吸管插得太深 10 在瓶口稍小于鸡蛋的广口瓶底放入一层沙子 将浸过酒精的棉花球点燃投入广口 瓶中 用剥了壳的熟鸡蛋堵住瓶口 稍后观察到的现象及其原因是 A 蛋不能 吞 入瓶中 因瓶口稍小于蛋 B 蛋不能 吞 入瓶中 因瓶内气体压强大于外界大气压强 C 蛋能 吞 入瓶中 其主要原因是瓶口受热膨胀而变大 D 蛋能 吞 入瓶中 因冷却后瓶内气体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强 11 下列实验仪器中 能改为高度计的是 A 弹簧秤B 密度计 C 液体压强计D 气压计 12 如图 高压锅是家庭厨房中常见的炊具 利用它可以将食物加热到 100 以上 它省时 高效 深受消费者欢迎 1 为了防止出气孔堵塞致使高压锅发生爆炸的危险 放气孔是它的第二道安全防线 放气孔封口是易熔片 熔点较低的合金材料 试说明采用易熔片的物理道理 2 小明测得家中高压锅出气孔的直径为 4mm 压在出气孔上的安全阀的质量为 80g 取g 10N kg 计算安全阀自重对出气孔处气体所产生的压强 3 当高压锅内气压增大到某一值时 锅内气体就能自动顶开安全阀放气 在外界为 标准大气压的环境下 该高压锅内的气体能达到的最大压强是多少 对照图所示水的沸点 与气压的关系图线 说明利用这种高压锅烧煮食物时 可以达到的最高温度大约是多少 课后反思 课后反思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序号 24 备课人 王国彬审核人 黄志红备课时间 2009 年 10 月 20 日 姓名 九年级 班级 导学目标导学目标知识点知识点 1 知道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2 会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解释简单的现象 3 了解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在生活中交通中的应用 课时 课时 1 1 课时课时 导学方法 导学方法 实验法实验法 讨论法讨论法 导学过程导学过程 课前导学 1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为 2 小制作 再制机翼模型 课堂导学 一 流体 1 特点 具有流动性 2 种类 液 气体 二 液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1 师生共同探发 教师演示 学生观察如下实验 师生讨论 以吹纸片为例 归纳 2 解释现象 用漏斗吹气球 气球不下落 硬币跳栏现象 飞机升力产生 3 应用 有利 利用 不利 防止 实例 并排行使的两轮船易碰 课堂练习课堂练习 1 在水龙头正下方有一乒乓球 若打开水龙头流出的水能各把乒乓球冲走 为什么 2 公路上空有一片树叶正在下落 当一辆汽车正好通过时 该树叶是落向公路两边 还是落向公路中央 为什么 课后练习 课后练习 1 在液体和气体中 的位置压强越小 的位置压强越大 2 如图所示 在两支玻璃棒中间吹气 观察到的现象是 这一现象说明 3 飞机飞行时 机翼的形状决定了机翼上下表面流动的空气流速是不同的 机翼上方 形状 下方形状近似于 则在相同时间内 机翼上方的气流通过的路 程比下方气流通过的路程 因而机翼上方空气流速比下方空气流速 机翼上 方受到的压强比下方受到的压强 形成压强差使飞机获得竖直向 的升力 4 人靠近疾驶的火车时 会出现被吸向火车的现象 这是由于被火车带动的空气 大 小造成的 5 如下图所示两船近距离并排行驶时将会 这是因为两船内侧水的流 速 于两船外侧水的流速 造成了两船内侧水的压强 于外侧水的压强的原因 选填 大 小 或 等 6 打开自来水龙头 使自来水流过如下图所示的玻璃管 在 A B C 三处 水的流 速较大的是 处 压强较小的是 处 选填 A B 或 C 7 如下图所示 是喷雾器的原理示意图 当空气从小孔迅速流出 小孔附近空气的流 速较大 压强 容器里液面上方的空气压强 液体就沿细管上升 从管口中流出后 受气流的冲击 被喷成雾状 8 在较光滑的水平桌面上 放两只乒乓球 两球之间间隔 1cm 用一根细管向两管之 间吹气 发现两球会 这是由于吹气时两球之间的气流速度较 压强较 的缘故 9 一场大雪过后 在公路雪地上行驶的小汽车 车后部常常会有雪附着在上面 对 于这种现象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汽车上与空气磨擦而吸引雪B 车上原来有雪 C 司机为了保持车体干净而故意做的 D 汽车行驶时 车体两边的空气流速较大 是气压差的作用把雪掀起附着在上面的 10 在倒置的漏斗里放一个乒乓球 用手指托住乒乓球 然后从漏斗口向下用力吹气 并将手指移开 那么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 乒乓球会下落 因为其上方气体流速增大 压强变小 B 乒乓球会下落 因为其上方气体流速增大 压强变大是某草原发生的一起龙卷风 C 乒乓球不会下落 因为其上方气体流速增大 压强变小 5 题图6 题图7 题图 D 乒乓球不会下落 因为其上方气体流速增大 压强变大 11 龙卷风的实质是高速旋转的气流 它能把地面上的物体或人畜 吸 起卷人空中 龙 卷风能 吸 起物体是因为 A 龙卷风内部的压强远小于外部的压强 B 龙卷风增大了空气对物体的浮力 C 龙卷风使物体受到的重力变小 D 迷信说法中的 龙 把物体 抓 到空中 12 在靠近桌面边沿的地方放一枚硬币 在硬币前架一个约 2 cm 高的栏杆 在硬币上 方沿着与桌面平行的方向用力吹一口气 硬币就能跳过栏杆 这是因为 A 硬币下方的压强比上方的压强大 B 硬币后面的压强比前面的压强大 C 硬币后面的压力比前面的压力大 D 硬币下方的空气密度比上方的大 13 将 A B 两纸片的上端提起 让纸片自由下垂 当向纸片中间用力吹气时 会发生的 现象是 A 两纸片会向两边分开 B 两纸片会向中间靠拢 C A 纸片不动 B 纸片向外飘开 D B 纸片不动 A 纸片向外飘开 14 把长 10cm 左右的饮料吸管 A 插在盛水的杯子中 另一根吸管 B 的管口贴靠 A 管的上 端 往 B 管中吹气 可以看到 A 管中的水面高度 A 上升 B 下降 C 不变 D 无法判断 15 如果在气体和液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大 则不会出现的情况是 A 飞机翅膀的截面形状应该反过来 B 两艘并列同向行驶的船只不会相撞 C 地铁 火车站的站台安全线不必设置 D 喷雾器再怎么用力吹也喷不出雾来 16 春天是放风筝的好季节 风筝在空气中飞行利用了下列什么原理 A 风筝下方空气流动速度小 空气压强小 B 风筝下方空气流动速度大 空气压强大 C 风筝上方空气流动速度大 空气压强小 D 风筝上方空气流动速度小 空气压强大 17 阅读下列材料 然后回答问题 小明同学将下图所示的玻璃管装置接到水流稳定的自来水管上 当水在玻璃管中流动 时 可看到两个竖直管中液面的高度并不相同 从图中可以看出在 A B 两处管的粗细不同 因而 A 处流速小 B 处流速大 可见流体的压强与流速之间有着一定的关系 接着 小明又自制了一个飞机翼模型 如图 13 64 将其固定在托盘测力计上 在机 翼模型的正前方用电扇迎面吹风来模拟飞机飞行时的气流 比较机翼上下方气流压强的大 小 进一步验证了上面的关系 1 由图所示的实验 可以得出流体的压强与流速之间有什么关系 答 2 在上图所示的实验中 电扇转动后 托盘测力计的示数发生了什么变化 答 3 下列四种情形中 哪几种情形能够运用上述的实验规律进行解释 A 乒乓球运动员拉出的弧圈球能急速旋转而下沉 B 将氢气球放手后 它会漂向空中 C 直升飞机能够停在空中一定高度处 D 船舶航行时应避免两艘靠近的船并排前进 课后反思 课后反思 AB 浮浮 力力 序号 25 九年级 备课人 王国彬审核人 黄志红备课时间 2009 年 10 月 20 日 姓名 班级 导学目标导学目标知识点知识点 1 知道浸在液或气体中的物体受浮力的作用 2 知道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3 会用测量法测浮力大小 4 会根据阿阿米德原理计算浮力的大小 课时 课时 1 1 课时课时 导学方法 导学方法 实验法实验法 讨论法讨论法 导学过程导学过程 课前导学 1 课前小实验 在家完成 P94 想想做做 实验 并思考提出的问题 2 写出测量法求浮力的步骤 课前导学 浮力 一 新课引入 鸭子 木头 轮船浮在水面上 说明了 讨论 施力物体 受力物体 方向 铁块 石块在水中下沉 受浮力作用吗 生活经历 在水中搬运比直接搬同一物体轻松些 实验室 如何证明浮力存在 浮力产生的原因 不受浮力的情况 二 浮力的大小 1 教师演示纸船上水面上放物体 比较浮力的大小 2 学生感受杯子浸入溢满水的杯子中 手的压力与排出水的多少 归纳得出结论 3 师生探讨 浮力的大小与排出水的重力的关系 需要测量的物理量 F浮 G排 测量方法 F浮 G排分别怎样测量 注意事项 实验器材 实验步骤 数据分析 得出结论 4 证明 如图棱长为 a 上表面距液面 h 的正方体受到的浮力 F 浮 排液浮 GgaF 3 练习练习 某同学游泳时 浸入水中的体积为 0 05m3 求浮力 说明 适用范围 单位 意义 课外练习课外练习 1 同样重的铁块甲和乙 甲浸没在水中 乙浸没在煤油中 铁块受到的浮 力要大一些 水 煤油 2 停在海里的小游艇总重 2 06 104N 它受到的浮力大小为 N 它排开海 水的体积为 m3 海水的密度海水 1 03 103kg m3 取 g 10N kg 3 一小球所受的重力为 5N 体积为 5 10 4 m3 将它浸没在水中时 所受的浮力 大小为 N 取 g 10N kg 浮力的方向是 放开手后 小球 将 填 上浮 下沉 或 悬浮 4 我国农民常用盐水浸泡法来选种 如右图所示 在浓度适宜的盐水 中 饱满的种子沉在底部是因为 干瘪 虫蛀的种子浮在液面上 是因为 5 悬浮在空中的气球要下降 必须 从而使 减 小 潜水艇要从水中浮上来 要使潜水艇 减小 6 把一木块浸没在水中 排开的水所受重力为 12N 木块受到的浮力 A 大于 12N B 小于 12N C 等于 12N D 等于 10N 7 把体积相同的铁块和铝块浸没在水中 则 A 铁块受到的浮力大 B 铝块受到的浮力大 C 铁块与铝块受到的浮力一样大 D 无法比较浮力大小 8 关于物体受到的浮力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浮在水面的物体受到的浮力比沉在水底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 B 物体排开水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C 没入水中的物体在水中位置越深受到的浮力越大 D 物体的密度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小 9 甲 乙 丙 丁是四个体积 形状相同而材料不同的球 把它们投入水中静止后的情况如右图所示 它们中所受浮力最 小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10 两个物体分别挂在弹簧测力计上 将它们同时浸没同一种液体中 两弹簧测力计减小的 数值相同 两物体必定有相同的 A 密度 B 体积 C 质量 D 形状 11 潜水艇潜在水下航行 当它下潜的深度增加时 比较它所受到的水的压力和浮力关系是 A 压力越大 浮力越大 B 压力越大 浮力不变 C 压力不变 浮力越大 D 压力不变 浮力不变 12 关于浮沉条件的应用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潜水艇上浮过程中受到的浮力变大 B 气象用探测气球里所充气体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 C 密度计上的刻度示数从下到上逐渐变大 D 密度计放在不同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与液体密度有关 13 死海不死 的故事说的是 将奴隶和俘虏扔进海里 可他们都漂浮在海面 9 题图 4 题图 上 以下是几位同学对该现象的解释 其中正确的 是 A 奴隶和俘虏是被水平仍进海里的 B 海水的密度等于人体的密度 人在海里自然漂浮 C 人被扔进海里漂浮在海面上时 浮力总大于其重力 D 人被扔进海里漂浮在海面上时 浮力等于其重力 14 将一支密度计先后放入甲 乙两容器中 如右图 两 容器中液体的密度分别是 A B 密度计受到液体的浮力是 FA FB 则密度和浮力的关系分别满足 A A B FA FB B A B FA FB C A B FA FB D A B FA FB 15 下图所示是研究浮力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弹簧秤的示数依次是 5N 4N 4N 3N 1 比较图 乙 与图 丙 可得到的结论是 浮力的大小与 无关 2 比较图 丙 与图 丁 可得到的结论是 浮力的大小与 无关 16 在探究 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这一问题时 班级的 物理小博土 为同学们做了如 下图所示的一系列实验 请你从中选出一些图 针对某一个因素进行探究 并通过分析弹簧 测力计的示数 说明你的探究结果 探究的因素是 选用的图是 填图中的序号 探究的结果是 17 有一金属球 在空气中称得重 3 8N 将它浸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时 有 50ml 水从 溢水杯流入量筒 求 金属球的体积 金属球所受浮力 金属球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示数 金属球的密度 它可能是由什么金属制成的 15 题图 14 题图 18 如右图 将边长为 a 的实心正方体木块轻轻放入装满水的溢水杯中 设水的密度 为 水 木块静止时 从杯中溢出水的质量为 m 根据以上条件 求出五个与木块有关的 物理量 木块面积 体积除外 课后反思课后反思 17 题图 浮力的应用浮力的应用 序号 26 九年级 备课人 王国彬审核人 黄志红备课时间 2009 年 10 月 20 日 姓名 班级 导学目标导学目标知识点知识点 1 知道物体沉浮条件及推论 2 了解轮船潜水艇的工作条件 导学方法 导学方法 实验法实验法 讨论法讨论法 课时 课时 1 1 课时课时 导学过程导学过程 课前导学 1 当 时 物体上浮 当 时 物体下沉 当 物体悬 浮或漂浮 2 轮船的工作条件是 3 潜水艇是通过 实现上浮和下沉的 4 气球和飞艇充入气体的密度比空气 使它受到的浮力 重力 而上升 课堂导学 一 物体的沉浮条件 1 教师演示 同一鸡蛋分别放在清水和浓盐水中 学生观察 2 师生探究 体积均为 1dm3的木块 石块 33 106 0mkg 木 浸没在水中 计算各自的浮力和重力 归纳浮沉原因 33 107 2mkg 石 3 归纳 物体沉浮条件 4 推理 密度比较法 二 物体沉浮条件的应用 1 轮船 1 独木舟 上浮 结果漂浮 F浮 G 增大浮力的方法 空心法 水木 2 轮船 工作条件 方法 轮船大小 排水量 例 一轮船的排水量为t 4 101 求 该轮船受到的最大浮力 满载时排升河水的体积 满载时排升海水的体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全文图解《改革开放简史》
- 剪纸瓶子教学课件
- 新解读《GB-T 36775-2018柑橘斑点病菌检疫鉴定方法》
- 浙江省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2026届高三第一次联考生物学试题(有答案)
- 二胡教学课件安排
- 生物老师基础知识培训班课件
- 生物安全知识培训材料课件
- 2025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信息技术教学论)教育知识与能力冲刺押题卷
- 2025年注册电气工程师考试冲刺试卷
- 生活消防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产科工作管理制度
- 初中历史教师业务考试试题及答案
-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与控制试题(附答案)
- 中医烧伤课件
- 2025-2030中国水下混凝土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GB/T 30134-2025冷库管理规范
- 2025年心理咨询师基础理论知识测试卷:心理咨询心理学理论体系试题
- 急诊患者安全管理
- 2025标准劳动合同范本专业版(合同样本)
- 危急值报告制度培训考核试题
- 《临床医学概论》-第二版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