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小学校档案资料.doc_第1页
龙源小学校档案资料.doc_第2页
龙源小学校档案资料.doc_第3页
龙源小学校档案资料.doc_第4页
龙源小学校档案资料.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龙源小学校史档案资料一、学校简介1、建校时间剑阁县龙源小学是一所具有100多年悠久历史的百年老校,她位于川北剑南路上。龙源小学校创建于1902年,始名“龙源寺永宁书院”,下辖7所村保学堂。1912年1925年改名为“龙源寺高级小学校”,下辖10所初级小学校。1926年1949年命名为 “龙源寺中心国民学校”,下辖12所保国民村小学校。1950年1960年命名为 “龙源寺小学校”,下辖14所村小学校。19611976年改名为“龙源公社小学校”,下辖16所村小耕读学校;1977年1989年命名为 “龙源乡小学校”,下辖18所村小学校。1990年2002年,国家提倡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命名为 “龙源镇第一中心小学校”,下辖23所村小学校、江石乡第二中心小学校、永红村第三中心希望小学校。2002年2009年,缩小学校布局,收回所有村小学,改名为“剑阁县龙源小学校”,同时被列为剑阁县B类小学。2010年现在,龙源小学校被列为剑阁县A类小学。2、学校规模剑阁县龙源小学校占地3760平方米,建筑面积4898平方米。学校现有12个教学班,5个幼儿班,800名学生。龙源小学的教育教学质量历来为社会所认可。学生毕业率历年保持100%。目前,学校作为一所公办寄宿制学校,办起“留守儿童之家”,常年住宿生600余人。3、教学设施1996年以来,学校乘普九政策,以校园标准化建设为契机,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来改善环境。老校舍全部推翻,陆续修建了3幢教学楼和两幢师生住宿楼;2011年新建一幢生活楼。校园内师生书画作品、板报设计、双语布置等尽展现时代风貌。健全的设施更是令学子向往:校内操场、有线广播、闭路电视、程控电话、校园网络、图书阅览、多媒体教室、以及饮水、饮食设施、防盗设施、应有尽有。为学生舒展身心、发展个性提供了良好的场所。走进校园,让人感受到小巧玲珑,典雅气派的文化韵味。4、师资力量学校现有教职工56名,在职教师43名。退休教师39名。大学本科30人,占在职教师的80%。中学高级教师1人,小学高级教师15人。领导班子8人,平均年龄36岁。省级骨干教师2人,市级骨干教师3人,县级骨干教师5人。2010年以来,学校倡导“读圣贤书,立君子品,做有德人”,和“把认真内化成一种性格,让敬业成为工作的习惯,让自己成为执行的高手”。要求每位教师“言语思美、行为思正、工作思进”,做到敬业爱生、能教善教、创新奉献。为此,学校制定了师资培训三年规划,人人制订个人发展三年规划。采取外出培训与校本培训相结合方法来提高师资队伍素质。“思进、求美、务实、创新”的教风已经形成。近几年在市、县教学大比武中连连夺桂,初步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师德高尚、业务精良、勇于创新的师资队伍。5、教研成果课堂教学以创新为主导。1999年2004年,学校“三主两培”的实践与研究列为市级课题,本课题着力改革课堂教学陈旧模式,还课堂以生命的活力,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从观念、内容、形式、方法、手段等方面赋于创新的活力,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为主旨,研究成果获得市级科研一等奖,创龙源教育科研之最。 2010年2013年,学校农村小学生学习习惯培养的研究列为县级科研课题。主旨是树立以生为本的意识,开展分层作业、学生自主等系列研究,掌握“高效低负”的技能,最终形成“各科教学渗透、专题训练、主题活动拓展”的创新教学模式。2013年底,本课题顺利结题,并获得县级科研奖励。 2013年初,学校又承接了“农村小学激趣导学互动评价四环节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与研究”的市级课题拉开序幕,倡导“统一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课程来源,形成“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研究性课程”的课程结构,广泛开展“海量阅读”,让学生在自主阅读中探究知识、掌握知识,为学校课堂教学改革开辟了空间。近三年来学校师生获国家级教育科研奖励22人次,获省级级教育科研奖励20人次,获市级教育科研奖励30人次,获县级教育科研奖励36人次。6、教学理念德育为先,全面渗透。思品课形成“明理辨析实践”的教学模式。少先队活动系列化、贯穿一条主线,在深化主题的过程中让学生受到教育。常规教育内容主题化、活动系列化、形式多样化。 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工作网络,坚持开办家长学校。以利用学校资源教育为核心特色,体、卫、艺、科、语,齐头并进,必修课与活动课并重,保证学生“全员、全面、特长”发展是我校最大的特色。校园活动以读书文化建设为特色,每年保持班级、校级兴趣组约20个,人人参加。7、办学特色指导思想:创高成绩 求真发展 树新形象 争创一流办学理念:传承创新 立人成才。管理理念:教育人本化 管理校本化。管理方式:开放办学 封闭管理。办学目标:凸现剑南神韵,尽展现代气息。通过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与研究,提高师生素质层次,努力把我校办成县、市教育质量上乘,初步具有剑南神韵与现代化气息内涵的创新教育特色学校。育人目标:品端行正 人格健全 思维活跃 发展协调 校训:团结 勤奋 求实 创新 教风:思进 求美 务实 创新学风:自主 勤奋 善思 开拓 学校精神:求真 求是 守信 踏实工作口号:与龙源共荣辱 为学校添光彩8、学校荣誉1997年获得“剑阁县卫生先进单位”,1998年创建了“县级文明单位”,获得“剑阁县先进教工之家”,1999年获得“剑阁县成人教育先进学校”等荣誉称号。2009年以来,在全体教师的努力工作下,获得:“2009年民办教育先进集体”、 “ 2010年学校安全工作先进集体”、“2010年幼儿教育先进集体”、“ 2011年爱国教育电影优秀组织奖”、“2011年度目标考核先进单位”、“2012年县级科研先进单位”、“广元市2013年德育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二、组织机构沿革1902年1911年杨正培任龙源寺初级小学校长。1912年1936年蒲书任龙源寺中心国民小学校长。1937年1943年何文斌任龙源寺中心国民小学校长。1944年1947年邱志高任龙源寺中心国民小学校长。1948年1949年何春涛任龙源寺中心国民小学校长。1950年安行之任建国以来龙源寺小学第一任校长。1951年1953年石建国、董树朝先后任龙源乡小学校长。1954年1958年张荣福任龙源乡小学校长。1959年1962年段美寿、杨于阶先后任龙源乡小学校长。1963年1965年凃泽生任龙源乡小学校长。在永兴大队唐家盖开办龙源农业中学。1966年1969年樊玉璧任龙源公社小学革命委员会主任。1970年1972年刘汉俊任龙源公社小学革委会主任。开办龙源小学附设初中班,龙源民中办成农业高中。1973年1980年唐虞任龙源公社小学校长,李瑞轩任主任。1975年附设初中搬迁于尖岭村二组,命名为“剑阁县龙源初级中学校”,同时撤除龙源民中。从此龙源小学校为一所完全小学校。1981年1985年罗开茂任龙源乡小学校长。唐虞任党支部书记,贾根成任主任。1986年1988年唐清寿任龙源乡小学校长。唐虞任党支部书记。1989年1991年高天贵任龙源乡小学校长兼任党支部书记。张永明任主任,1992年1995年张永明任龙源小学校长兼任党支部书记。左思波任主任,王清贵人工会主席。1996年1998年左思波任龙源小学校长兼任党支部书记。陈广翔任主任,王清贵人工会主席。1999年2002年王岚任龙源小学校长,洪世璧任党支部书记。陈广翔教副校长兼任工会主席,董子文任教导主任,唐连章任教科室主任,郭永昌任政教主任,邓正春任总务主任。2003年2006年王俊臣任龙源小学校长,洪世璧任党支部书记。陈广翔任副校长兼任工会主席,董子文任教导主任,唐连章任教科室主任,郭永昌任政教主任,邓正春任总务主任。根据县学校布局安排,龙源镇所有村小学拆除。2007年2009年李思林任龙源小学校长,陈广翔任党支部书记,董子文任教导主任,唐连章任教科室主任兼工会主席,郭永昌任政教主任,何继高任后勤服务部经理。2010年现在梁玉钊任龙源小学校长兼任党支部书记,伏太明、董子文先后任副校长,唐连章任工会主席,陈玉安任政教主任,李建银任教导主任,唐晴任教科主任,何继高任总务主任,增补母建军任政教副主任。 三、大事记1994年4月,龙源小学校被成都武侯祠龙爪村建立希望工程基地,前后资助130000余元,推到土围子,修建起第一幢教学楼。1999年3月,经过全体教职工努力,捐资500000余万修建起教职工宿舍“广厦工程”。1999年2002年,修建幼儿园、第二幢教学楼、学生住宿楼,2002年12月19日举行百年校庆暨新校落成典礼。20072008年新建女生宿舍楼一幢。2008年2011年学校、教师、学生为地震灾区捐资3万余元。2009年规范办学,统一了学生住宿床上用品。2009年2011年,改建厨房、厕所.2012年开设多媒体、网络教室。2012年扩建幼儿园教师和活动场地,幼儿教育增至5个教学班,生源达到300余人。四、图片、特殊载体资料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