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的平民化和个性化.doc_第1页
浅议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的平民化和个性化.doc_第2页
浅议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的平民化和个性化.doc_第3页
浅议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的平民化和个性化.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议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的平民化和个性化内容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广大受众对于电视新闻节目的欣赏水平和要求都在提高,主持人作为电视新闻节目的脸面也要不断的提升自己的能力,以便让自己更加贴近群众、体现更多的人文关怀,在与栏目风格的和谐统一的基础上充分体现自身的个性特点。当下,很多电视媒体都在创办特色新闻栏目与打造与栏目相匹配的个性化主持人方面大胆尝试,本文通过对这些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节目及其主持人的分析,试图对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将来的发展向提供一些可供考虑的建议。关键词: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平民化、个性化众所周知,电视新闻节目质量的高低,既是衡量一个电视台综合实力强弱的重要依据,也是电视台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电视传媒永久的生命线。而电视新闻主持人就仿佛是在这条生命线上跳动的音符,为之谱写着动人的旋律。主持人在一档电视栏目中的所起作用是不可估量的,主持人的优或劣直接决定栏目的好坏。综观各地电视新闻栏目结构,就其质量而言,电视新闻节目的可观性与公信力大为提高,特别是近两年来一些电视台相继推出的新闻评论节目和早、晚间新闻节目,个性突出、特色鲜明,而且还具有很强的平民意识,而这种变化首先表现为主持人风格的改变。一、贴近生活、贴近平民是电视新闻报道主持人的真正位置和聚焦点 新闻一般可分为:早间新闻、午间新闻、联播新闻、晚间新闻等四大板块。其中,最能体现大众化时代的新闻节目主持人的平民性、鲜明的风格,甚至于娱乐特性的是以各地区新兴的、栏目特色新颖的晚间新闻。目前,我国晚间新闻的播出时段较正点新闻有着明显的弱势。俗话说,正点新闻喝了头羹汤,就形象地道出了晚间新闻的先天不足,因此,给晚间新闻做出准确的定位变的举足轻重。综观全国许多电视台晚间新闻,大多数都是正点新闻的翻版,旧闻冷版,引不起观众的收视兴趣。或者是有意增加了新闻汇编的环节,稍微显出些新意,但跳不了克隆模式的嫌疑。 每一档新闻栏目都应该有它的亮点,有了亮点,节目就有了生命力,而主持人的风格应该是其中第一个亮点。有亮点就要求我们在新闻报道方面要新、要有创意。1998年4月1日清晨,香港凤凰卫视中文台推出的直播节目凤凰早班车,就展现了另一种电视新闻的表现方式,即“说新闻”的形式。时隔半年,10月1日,上海台上海早晨从新闻节目大边缘形态着手,主持人李培红采用了“说”新闻的方式。改变了新闻播音员正襟危坐播报的严肃性,代之以某种诙谐幽默,实现了从播新闻向说新闻的转变,同时充分发挥了文字的表现功能,以幽默押韵的标题提示新闻事件的深层含义,通过和谐的文字与画面来强化新闻的趣味和可看性,终于打破了传统新闻的八股模式。再后来,类似这样的主持方式可谓是风起云涌,均改变其往日的严肃、冷峻,在新闻中注入了情感和人文关怀,关注老百姓的生活、生存状态和生存环境,以特有的亲和力拉近了与百姓的距离。 二、新闻内容与其表达方式是相辅相成的,内容上的现实意义和服务功能容易体现主持人个性魅力。新闻内容决定着主持人的特性,主持人采用何种播报方式,取决于新闻的内容。中央电视台二套节目“用经济的眼光关注社会焦点”的经济新闻报道评论节目经济半小时中制片人兼主持人赵赫在这方面可以说独具特色。赵赫可以说是经济半小时十一年历史的见证人和亲历者,他的直爽、他的坦诚、他的厚道、他不随俗俯仰的个性,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他的面孔也是经济半小时的重要面孔,它的出现,在观众心中成为一个标志:今晚的经济半小时,会告诉大家重要的经济事件。究其成功的原因有二,其一,是涵养的自然体现。我们常要求主持人的表情,眼神,体态语等等,在平日的训练中是非常必要的,做起节目进入状态,展现在观众面前的镜头感觉就是平时的实践成果,装是装不出来的。其二,是主持人即是记者又是编导。经济半小时总是选择重大经济事件,业界风云人物作为报道的焦点,以严谨的态度,新闻的眼光,经济的视角,权威的评论,深度报道经济事件,透彻分析经济现象,忠实记录企业变革,准确把握经济脉搏。从80年代中原商战到90年代国企改革试点追踪,软着路,从95村民小康纪实到99财富对话和新千年达沃斯论坛,经济半小时永远走在了中国市场经济该革与发展的最前沿。对于这些话题,仅局限于稿件的理解,是不足以表现出这些话题的深刻和对社会的影响力的。在经济半小时中,我们常常看到主持人与当事人、外景记者的直接对话,观众仿佛身临其境,而且从谈话中可以了解到新闻的背景和对现象的权威分析。主持人以百姓视角对新闻热点进行揭密,在节目中的地位已经不单是对新闻稿的简单播讲,而是参与片子的统筹、策划、采访和制作,他们就是事实真相的探寻着。此外,我们看看近年来颇受广大电视观众亲睐的晚间新闻,新闻内容对主持人播报范式的设置同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夜晚,当紧张忙碌的一天即将过去的时候,人们最想了解的是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我们所生活的城市、我们的身边发生或即将发生什么变化,发生或即将发生的重大的新闻事件。这些变化、这些时间对人类、对国家、对家人、对自己会产生什么影响。因此,晚间新闻节目的设置,编排应从新闻和服务性方面入手,使整个栏目具有现实性和提示价值。如北京卫视的晚间新闻报道,贴近百姓生活,关注百姓新闻,在北京地区引起很大反响。湖南卫视的晚间新闻更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选题上看,可谓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大到鄱阳湖的鼠患,小到邻里之间的纠纷,都是乡间百姓的大事小情。内容设置上,现场采访的记者并不出境,而是将电视画面留给了新闻事件、新闻人物本身,最大限度地保留了现场同期声,用新闻事件中人物自己的话来报道新闻,记者的提问只是起穿插作用。正是这些朴素的方言土语、电视画面和现场的环境音响,使得每一条新闻都具有强烈的纪实风格,使得每一条新闻更具有真实感和电视质感。主持人张丹丹和李锐的主持风格也尽显平民化本色。叨的都是百姓的嗑,说的都是百姓的事。有一期,主持人李锐在长春的一户农家采访的故事,新闻标题也起得饶有东北味:谁说东北只有猪肉炖粉条,俺那旮旯生活条件高。正是这种地域性与非地域性的统一,使得湖南卫视的晚间新闻独具一格,吸引了省内外大量的观众收看。 三.新闻节目不同的播出时段决定主持人要采取不同的表达方式;新闻报道节目主持人在播报形式上要求多样化、不拘一格 近年来,体现主持人个性风格的“说”、“讲”新闻的播报方式,体现人际传播的亲和方式逐渐被一些新闻节目主持人所采用。当然,新闻的传播方式在不用的收视时段也要有所不同。早晨人们紧张忙碌,因此早新闻多以短而快的软性新闻为主,因而应让一个清新活泼而不失稳重的主持人向人们传递最新发生的事情。如沈阳电视台的沈视早报,栏目丰富、信息量大,其主持人较好的把握了节目风格,节目也取得了较高的收视率。午间消息发布于人们的业余时间,主持人应该以机敏快捷的风格向人们叙述,如央视的新闻30的主持人郎永淳。到了晚上,紧张工作了一天的人们可以稳当地坐在电视机前了解当天国内外及身边发生了哪些新闻事件,由于其社会性和栏目特色,主持人应该能够以口语化、生活化、趣味化、个性化的语言报道发生的新闻事件,也即“说”“讲”新闻方式。央视晚间新闻报道的主持人海霞、康辉当属这方面的代表。 说新闻要求主持人以个人身份用精辟生动的口语,恰当适度的形体语言讲述新闻,说新闻不是简单地让现在的播音员改播为说,而是要根据新闻内容和节目形态让那些与节目风格相一置的能够胜任并驾御节目的人担当主持。这就要求主持人不仅要具备较好的心理素质,较强的新闻敏感和出色的语言组织、表达能力,还要求他们必须深入参与节目,占有大量的新闻素材。如此,主持人才能够领会新闻,进入新闻,自如地说新闻,做到情从意出,从而形成自己鲜明的主持风格。曾看过北京电视台的第七日,只一次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走的就是“说新闻”的路子,是较为简单的“消息+短评”形式,但很有特色。因为它报道的新闻基本上其他报纸、电台、电视台都播过,作为一周回顾而做,每期大都是百姓话题、衣食住行的软新闻,主持人以和平的态度、中等语速、家常着装,边说边侃,亲和力溢出屏幕,观众既得到信息又得到娱乐,这是一种新的报道形式。综观各台的新闻节目,可以发现,主持人讲新闻的风格也是多样的:湖南卫视的晚间新闻幽默风趣,北京卫视的晚间新闻报道明白流畅。各具特色的“说”“讲”风格,丰富多彩的新闻报道,为中国的电视新闻节目增添了一道道靓丽的风景。四、捆绑的手脚放开了,时代要求个性化的新闻评论主持人好的节目诞生于好的时代,好的新闻评论主持适应好的节目。在探讨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主持人的时候,我们首先要了解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本身,了解新闻评论节目生存的空间。总体来说,我们早期的电视新闻评论主要着力于表现社会政治问题,而且只是一味地褒扬,基本上是为当时的政府方针、政策找事例注脚。长期以来一直把电视当作宣传、教育的工具,进攻与防守的武器。这是由我国特殊的国情与电视事业的发展环境决定的。然而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电视开始独立自主,自主性空前加强。相应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理性传播本质凸现,强大的介入社会事物的能力显现出来。传播学先驱拉斯威尔把“环境监视”作用列为大众传播三大主要社会功能之首,毫无疑问,这种功能在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中得到最好的体现。于是我们发现,将党的政策方针下达,又反映群众欢呼声、关心民生疾苦,将民意上传,开通一条官、民之间沟通的渠道。变被动为主动参与社会事务,执行环境监督的使命,既监督社会、政府的运作,又规范人们的社会行为,影响大众的生活,而且这种改变不是外在的、简单的,它是由内而外、不经意地发生作用的。从90年到96年间连续开办的焦点时刻、时空报道、焦点访谈和新闻调查,以至于杨伟光称之为“加强电视新闻评论的三大步”。从目前来看,这些节目是很成功的。像焦点访谈已经成为一个著名的时政节目,每晚新闻联播之后都有许多人锁定频道等着收看,到现在也享有极高的收视率。新闻调查的开播也成功地延长了中央的黄金时间段。在90年代综艺类节目嘘声四起的时候,电视新闻评论类节目却是一枝独秀、经久不衰。电视新闻评论已经成为社会生活中的一个重量级节目。究其原因,是因为为捆绑的手脚放开了。新闻评论节目本性失落的很重要的原因是由于时代的限制和社会文化场的影响所致,换句话说,是时代所决定它的地位以及社会赋予它的角色。国外的新闻述评类节目,尤其是在CBS、CNN等新闻界的龙头老大那里,新闻评论节目已经是以主持的名字命名的一个品牌。相形之下,我们的电视评论的现状与发展并不是很乐观。它们凭借的节目类型优势并不是永远制胜的法宝,在我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主持人的潜力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五、新闻评论节目主持人应体现人文关怀,注重理性的同时突出感性这里单以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主持人为例,新闻评论节目是在新闻报道的基础上进行评论的“以理取胜”的言论评说性的节目,宗旨是“评论”,由事及理,以理服人。这对主持人提出了更高的标准。要求主持人本身就具备独道的思维能力,本人就是一个思辨的个体 。同样的一个事实、一个道理、,从不同人的口中道出会有不同的效果,主持人的思辨体现着栏目的思辨,主持人的影响力反映着栏目的权威性。然而,主持人在倡导科学的理念与精神,进步的思想与正确的观点的同时,有一点需要强调的是,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不单是传达科学的理念,倡导科学、进步、民主而且也表达出人文关怀,这一学术观念往往容易被人忽略。科技、理性使人进步,但如果忽略了科技以人为本的思想,一味唯科技是从,唯理性马首是瞻,反而忽视人本质的东西,甚至人都被机器化了,那就适得其反了。美国CBS公司有一句关于电视新闻价值判断的名言:“可视的故事+硬碰硬的新闻”,枯燥单调的说教不可能有好的效果,古人云:言之无文,行之不远。其实,电视新闻评论主持人的个性品格并不止这些,和任何其他的事物一样,一切都是在发展的 变化的。随着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形态的日趋成熟与理念的变化,再加上社会文化场的影响,这类节目的主持人具备的一些新的文化特色也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形成并凸现出来。总之,电视新闻节目是一个电视台政治水平、综合实力的最大显现,一个高收视率的栏目必定是风格鲜明、个性突出的。一个各方面都很庸常的电视新闻主持人就像没有任何特色的物质消费品一样,一定是滞销的。因为这是一个崇尚个性的年代。电视新闻主持人也一样。一个真正的民主、文明的社会应该为社会成员个性的自由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实现社会与个人的协调发展,而我们目前在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这个。笔者在上面一个论题就说过电视新闻节目尤其是新闻评论性节目是获得生命的媒体,被人格化了,因此主持人的风格、个性应该是理所当然去极力追求的事。很明显,主持人的个性是综合性的,主持人的外形、学识、气质应与选题、报道方式、镜头画面协调一致,成功的结果总是栏目与名主持相得益彰,名栏目出名主持,名主持撑起名栏目,就像现在请看、60分钟、20/20等品牌与爱德华.默罗、克朗凯特、丹.拉瑟等那样。焦点访谈、360度的选材基本上就是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国际国内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