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案1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与庆历新政的失败课程标准了解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一、冗官、冗兵、冗费与尖锐的社会矛盾1三冗和积贫积弱困境(1)原因:北宋初期,统治者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中央集权。集中兵权。将禁军统领权一分为三、实行更戍法等。集中行政权。分割相权、派文臣任知州,另设通判监督知州,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集中财权,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2)表现:军队战斗力下降,与辽、西夏的战争屡屡战败,形成积弱局面。官员人数超速增长,形成冗官现象。冗兵现象严重。冗官、冗兵、冗费,政府财政入不敷出,逐渐形成积贫局面。2尖锐的社会矛盾(1)原因:北宋政府实行“不抑兼并”政策,土地兼并现象严重。广大农民失去土地,成为流民。(2)表现:农民起义纷纷爆发。归纳总结社会矛盾的激化具体表现为阶级矛盾激化、民族矛盾尖锐、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重点精讲北宋建国后采取的加强中央集权措施的利与弊。(1)利:使中唐以来藩镇割据的基础得以铲除,维护国家的统一。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维持社会稳定。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2)弊:机构重叠,官员数量庞杂,财政开支巨大;调兵权与统兵权相互牵制,使军队作战指挥不灵,战斗力下降;地方上财政困难,地方工作难以开展。教材百家北宋增设了大量官僚机构,用以分化各级官员的权力,使他们互相牵制。但是矫枉过正,官员数量的大大增加,既影响办事效率,又造成机构重叠、人浮于事的现象,形成“冗官”的弊端。(岳麓版)北宋吸取中唐以后武将拥兵、藩镇割据的教训,大力削弱武将的兵权,领兵作战的将领没有调动军队的权力,带来的后果是指挥效率和军队战斗力降低,导致宋军在与辽、西夏的战争中连年战败,形成积弱的局面。(岳麓版)名师指津北宋中期,统治者面临的是国家积贫积弱的局面,对内无法平息此起彼伏的农民暴动,对外无力抗击辽、西夏在边境的骚扰,各种矛盾迅速激化,社会危机日益加深。深化探究探究点1冗兵材料北宋政府为了防止“内患”,奉行养兵政策。宋太祖认为:“可以利百代者,唯养兵也。方凶年饥荒,有叛民而无叛兵者。”每逢荒年,政府就派人到灾区招募饥民当兵,灾荒不断,募兵不已。北宋初年,军队仅有近20万人,到宋仁宗时,军队总数达140万人之多。思考(1)从材料可以看出北宋实行养兵政策的基本出发点是什么?(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中所采取的措施产生的影响。答案(1)防止内患。(2)养兵政策,使北宋军队数量激增,出现“冗兵”现象,导致军费激增,使北宋财政入不敷出,逐渐形成“积贫”局面。探究点2三冗材料朝廷大有三冗,小有三费,以困天下之财。何谓三冗?天下有定官无限员,一冗也;天下厢军不任战而耗衣食,二冗也;僧道日益多而无定数,三冗也。三冗不去,不可为国。宋史卷二八四思考(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冗费”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什么?“冗官”现象的出现产生了什么后果?(2)材料一中的“冗”危害从反面提供了怎样的教训?答案(1)原因:宋初为加强中央集权而将地方上的军权、财权、政权收归中央,造成冗兵、冗官、冗费现象;修建寺庙、给辽、夏“岁币”等也加剧了上述现象。影响:军队战斗力低下,官府行政效率不高,财政困难严重,引发严重的社会危机。(2)精兵简政,提高行政效率,财政量入为出等。探究点3积弱局面材料“大宋皇帝谨致誓书大契丹皇帝阙下:共遵诚信,虔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资,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更不差使臣专往北朝,只令三司差人般(搬)送至雄州交割。治边州军,各守疆界,两地人户,不得交侵。”思考(1)这一材料出自于什么盟约?盟约的基本内容是什么?(2)这一盟约的签订反映了什么问题?答案(1)“澶渊之盟”。北宋承诺每年送给辽国大量银两和布帛,换取辽宋之间的和平。(2)反映出长期积贫积弱局面使北宋统治者胆小如鼠,以致在战局有利的情况下,却签订了屈辱的和约。探究点4社会矛盾尖锐材料北宋统治者实行“不抑兼并”的政策,加速了土地集中的过程,地主阶级疯狂兼并土地将农民逼到死亡的边缘。到北宋中期,全国已有三分之二的土地集中于官户和地主手中,大批农民丧失土地,沦为佃农,遭受沉重的剥削和压迫。为了争取生存的权利,他们只有拿起武器,铤而走险。北宋流民图北宋王小波、李顺起义思考(1)以上材料反映了北宋中期出现了什么社会问题?(2)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答案(1)土地兼并严重,激化阶级矛盾。(2)政府纵容土地兼并的政策。二、庆历新政及其废止1背景:严重的社会矛盾迫使统治阶级中的有识之士认识到实行改革的必要。2庆历新政(1)宋仁宗任用范仲淹实行变革。(2)中心内容是整顿吏治,还有减轻农民负担,重视农业生产和提高军队素质的方案。(3)由于遭到保守派官僚的抵制与反对,改革被废止。重点精讲庆历新政昙花一现的原因及其影响(1)原因:新政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引起他们的强烈反对和诽谤,这是失败的主要原因。最高统治者对改革者的怀疑,废止新法。改革措施太猛,规模太大,有些脱离实际。改革没有做必要的充分的思想动员,配套措施不到位。改革没有使农民得到更多的实惠。(2)影响:揭开了北宋变法改革的序幕,并为王安石变法提供了借鉴。三、王安石受命变法1背景(1)庆历新政失败后,社会危机日益严重。(2)朝野士大夫要求改革、变法图强的呼声一直不断。(3)王安石酝酿改革主张已久。(4)宋神宗即位,力图扭转积贫积弱局面、实现富国强兵。2受命变法1069年,神宗任命王安石为参知政事,开始变法。深化探究材料范仲淹于庆历三年九月将答手诏条陈十事奏折呈给宋仁宗,提出了十条改革主张:(一)明黜陟,按官员的政绩进行升迁。(二)抑侥幸,限制恩荫。(三)精贡举,改变科举的内容和办法,选择“经济之才”。(四)择长官,选好地方官。(五)均公田,这主要是均地方官员的收入。(六)厚农桑,采取措施发展农业生产。(七)修武备。(八)减徭役。(九)覃恩信,主要是免去积欠的赋税和大赦方面的内容。(十)重命令,重视法令的制定和执行。范仲淹认为当时改革的中心问题是整顿吏治,裁汰内外官吏中老朽、病患、贪污、无能之人。思考(1)范仲淹这一改革主张的核心是什么?是否得以实施?(2)这一主张实施效果如何?原因是什么?(3)这一措施的实施与后来的王安石变法是否有关?答案(1)整顿吏治。于1043年实施。(2)最终失败。改革触犯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反对而失败。(3)为王安石变法创造了一定的基础。课堂小结1北宋时期,出现“富者有弥望之田,贫者无立锥之地”局面的主要原因是()a北宋冗官,吏治腐败b北宋统治者采取了纵容地主兼并土地的政策c混战不休,农民破产d佛教寺院强占民田答案b解析题干中的引文,反映的是北宋中期土地兼并严重的社会现实。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赵匡胤为巩固政权,曾经对功臣宿将兼并土地采取放任态度。2有人评价说,宋朝一代,官员多如天上银河里的星星;又有人说,宋朝一代,目不见官。导致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a北宋官员人浮于事 b北宋科举考试的发展c北宋强化中央集权 d北宋吸取了前代的教训答案c解析题干中隐含的关键信息是北宋官员数量庞大,但又行政效率低下,结合本课时所学“三冗”的史实可判c项最佳。3997年,宋廷岁收2 200万缗,收支相抵还余大半;到王安石变法前两年,收入已高达11 000万缗,收支却亏1 500多万缗,“民贫乏食”而反。造成这种统治危机的根源是()a经济衰退 b起义频繁c皇室奢侈 d“三冗”严重答案d解析财政危机是材料的核心信息,d项与之最密切。4下图为宋辽订立“澶渊之盟”的唯一实物回銮碑。关于“澶渊之盟”的分析与认识不正确的是()a使宋辽维持了长久的相对和平b有利于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进程c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d是北宋在战争失败的情况下被迫签订的答案d解析一分为二地辩证分析可知前三项皆正确,d项错在“战争失败”。5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座右铭的范仲淹为革除北宋时弊,主张改革。其改革主张的核心是()a整顿吏治 b减轻人民徭役负担c整肃军队 d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答案a解析范仲淹认为,积贫积弱局面形成的根本原因是吏治不整,因此改革主要是针对腐败的官僚制度。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真宗咸平四年,有司言减天下冗吏十九万五千余人。所减者如此,未减者可知也刘晏(唐朝人)以一千二百万贯供中原之兵而有余,今以三千六百万贯供川陕一军而不足。赵翼廿二史札记材料二夷狄者,皮肤之患尚可知;盗贼者,心腹之患深自忧。续资治通鉴长编材料三官壅于下,民困于外,夷狄骄盛,寇盗横炽,不可不更张以救之。范仲淹答手诏条陈十事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所述,你认为它反映了哪个朝代的什么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什么?(2)结合材料一反映的问题,比较材料二和材料三,你认为哪个更全面地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实际?为什么?(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统治者是怎样“更张以救之”的?答案(1)北宋中期政府财政危机十分严重。原因:一是政府不断扩充军队,增设官吏,使军费和官俸开支越来越大;二是北宋还要给辽和西夏“岁币”。(2)材料三。范仲淹之言更全面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实际:官僚机构臃肿,百姓贫苦,辽和西夏的威胁,农民起义不断发生。(3)北宋中期发生了以整顿吏治为中心的庆历新政和以理财为中心的王安石变法。解析三则材料中提供了“冗吏”“内忧”“外患”及政府的财政问题等方面的信息,据此可以判断朝代和所出现的问题。至于问题出现的原因、对材料观点的评价和统治者采取了哪些措施,主要还是应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图文解读“北宋官员人数增长示意图”和“北宋军队官兵人数增长示意图”及“链接阅读”提示两幅示意图反映了北宋官员以军队官兵人数急剧增长的状况,反映了北宋中期冗官、冗兵的局面,“链接阅读”介绍了北宋的“恩萌”制度,这则材料揭示了冗官局面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探究与思考1提示(1)军队战斗力下降、兵力虚弱;(2)政府腐败无能;(3)给辽、西夏“岁币”导致财政危机。2提示可从冗官、冗兵现象的原因、表现、影响方面组织材料来写小论文。一、选择题1北宋初年,宋太祖赵匡胤剥夺了功臣宿将的兵权,但鼓励他们“多积金、市田宅,以遗子孙”。这使北宋()中央集权加强财政收入增加土地兼并严重社会矛盾尖锐a b c d答案c解析结合北宋中期财政危机形成的原因可知项不符合史实,故c项正确。2宋太祖开宝年间,公元968975年,北宋军队人数为三十七万八千,到宋仁宗庆历年间(公元10411049年),北宋军队猛增到一百二十五万九千人。军队的激增()增加了北宋政府的财政开支提高了北宋军队的战斗力有效地抵御了辽和西夏的进攻导致了冗兵局面的形成a b c d答案c解析军队数量的增加,并不代表战斗力的提高。在对辽和西夏的作战中,北宋军队胜少败多,就说明了其战斗力差。因此,的叙述都是错误的。3“宋开国时,设官分职,尚有定数,其后荐辟之广,恩荫之滥,杂流之猥,祠禄之多,日增月益,遂至不可纪极。”范仲淹为此进行改革,主要是针对()a冗官问题 b冗费问题c冗兵问题 d边患问题答案a解析范仲淹认为,积贫积弱局面的形成,根本原因是吏治不整。因此,庆历新政主要针对腐败的官僚制度。4北宋初的政治改革最终形成了“冗官”“冗兵”“冗费”的局面,这从反面证明了()a分权、强兵弊端无穷b政治改革要重视精兵简政c加强中央集权弊大于利d机构改革要量财力而行答案b解析北宋初年,统治者奉行养兵政策,每逢灾荒年月,政府就把大量的流民编入军队,军队数量猛增;为了削弱官员的权力,朝廷实行一职多官,官僚机构膨胀臃肿。上述做法导致了国家财政的入不敷出,造成了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所以,在改革中要重视精兵简政。5范仲淹被收录进影响中国进程的100位名人一书中,关于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整顿吏治的改革,百姓赞誉b先天下之忧而忧展现了其崇高志趣c触及官僚贵族的利益是其新政失败的根源d宋神宗的支持是其改革的保障答案d解析“庆历新政”开展于宋仁宗执政期间。6庆历新政的失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a北宋王朝的内部矛盾十分尖锐b北宋王朝十分腐败c变法内容脱离当时的社会现实d变法内容不尽合理答案a解析失败的原因主要是遭到大地主、大官僚的反对,他们和范仲淹一样,同属于封建统治阶级,因此属于北宋内部矛盾。二、非选择题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今则西戎已叛,屡丧边兵;北虏愈强,且增岁币。国用殚竭,民力空虚,徭役日繁,率敛日重。官吏猥滥,不思澄汰;人民疾苦,未尝省察。百姓无告,朝廷不与为主,不使叛而为寇,复何为哉?枢密副使富弼的上疏材料二就宋太祖采取的加强中央集权措施的实际效果,朱熹指出:“兵也收了, 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散。”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出北宋中期面临怎样的社会危机?(2)“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具体指的是什么?(3)为什么会导致“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散”的局面?答案(1)北宋中期面临的社会危机:财政困难。官吏冗滥。农民负担沉重,反抗不断。辽和西夏威胁北宋安全。(2)“兵也收了”指的是宋太祖采取的集中军权的措施;“财也收了”指的是宋太祖采取的集中财权的措施,设盐铁、度支、户部三司负责财政;“赏罚刑政,一切收了”指的是宋太祖采取的集中行政权、司法权等措施。(3)北宋过分集权,造成政府机构重叠,官员冗滥,财政开支浩大;军队作战指挥不灵,战斗力下降;地方财政困难,由此导致北宋的积贫积弱。8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后承平日久,势官富姓,占田无限,兼并冒伪,习以成俗,重禁莫能止焉。宋史卷173材料二今盗贼一年多如一年,一伙强于一伙,天下祸患,岂不可忧?欧阳文忠公文集卷100材料三一遇凶岁,则州郡吏以尺度量民之长大,而试其壮健者,招之去为禁兵;其次不及尺度而稍怯弱者,籍之以为厢兵。故一经凶荒,则所留在南亩者惟老弱也。则吏方曰:“不收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6届湖北省武汉市华科附中、吴家山中学等五校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试题含解析
- 江西省南昌市新建一中2026届化学高三第一学期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开发中的城市规划与文化遗产保护模式研究报告
- 邯郸市重点中学2026届化学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调研试题含解析
- 第三方医学检验市场细分领域发展趋势报告(2025年)
- 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计划及环境保护措施
- 2025年工业互联网平台云计算资源动态分配与5G网络融合协同策略研究报告
- 储能设备维护与故障处理方案
- 城市内涝管网监测数据分析
- 企业技术保密管理协议范本
- 森林消防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广西中考:政治必背知识点
- 粉尘涉爆安全培训
- GB/T 45607-2025船舶与海上技术船舶系泊和拖带设备系泊导缆孔底座
- 外墙高空蜘蛛人作业施工方案
- 新常态下的中国消费-麦肯锡
- 酒店楼层分租协议书
- 血液肿瘤科知识培训课件
- 网络安全产品代理销售合同
- 单位对个人教育教学情况定性综合分析
- 《2025年CSCO HR阳性晚期乳腺癌治疗指南》解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