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职业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练习试卷A卷 附解析.doc_第1页
小学教师职业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练习试卷A卷 附解析.doc_第2页
小学教师职业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练习试卷A卷 附解析.doc_第3页
小学教师职业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练习试卷A卷 附解析.doc_第4页
小学教师职业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练习试卷A卷 附解析.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市(区县) 姓名 准考证号 密.封线内.不. 准答. 题 小学教师职业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练习试卷A卷 附解析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120分钟,本卷满分为15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教师经常会采用“换位思考”的方式进行心理辅导,其背后的心理机制是( )。A.激情B.共情C.热情D.反移情2、按照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顺序编排课程的内容。这种组织方式属于( )。A、横向组织B、水平组织C、纵向结构D、综合组织3、某小学为弘扬民族文化,围绕“中国风”,组织学生在课外开展书法练习、风筝制作,中国结编织等活动。这属于( )。A.学科活动 B.科技活动 C.游戏活动 D.主题活动4、通常所说的备课要“备”,除了钻研教材、设计教法之外,还包括( )。A.研究学生B.设计作业C.设计评价D.指导学法5、教育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A、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B、国家政策稳定的需求C、人类文化传承的需求D、人类生存发展的需求6、SQ3R阅读策略中的Q指的是( )。A.浏览B.提问C.陈述D.复习7、小明期中考试不理想,父母答应如果期末考试能考好,就给他买电脑,于是小明刻苦地学习,期末考试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从学习动机理论来看,这属于( )。A.直接近景性动机B.直接远景性动机C.间接远景性动机D.间接近景性动机8、人们常说“聪明早慧”、“大器晚成”是指个体身心发展具有( )。A.阶段性B.互补性C.不平衡性D.差异性9、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不是小学教育的基本特征?( )A.全民性B.特色性C.义务性D.全面性10、在一次心理健康培训班教学测验中,关于学校心理辅导的一般目标,学员们的答案不一,共有四种。其中,正确的是( )。A.学会调适和寻求发展B.学会调节和学会适应C.学会调适和寻求健康D.适应学习和适应社会11、有人认为教育投资是有效的生产性投资,这种观点主要反映了教育的哪种功能?( )A.政治功能B.经济功能C.文化功能D.生态功能12、印度“狼孩”的事例表明,个体在早期心理发展的某一个短暂时期内,对某类刺激特别敏感,一旦错失将难以达到应有的发展水平。心理学上把这一时期称为( )。A、最近发展期 B、生长高峰期 C、心理断乳期 D、发展关键期13、社会发展与教育是相互作用的,其关系可概括为( )。A.制约与促进B.共性与个性 C.影响与干涉 D.培养与推动14、主张让儿童顺其自然地发展,甚至摆脱社会影响的法国教育家是( )。A.裴斯泰洛齐 B.洛克 C.卢梭 D.杜威15、将强化分为直接强化,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的心理学家是( )。A.罗杰斯B.斯纳金C.班杜拉D.桑代克16、小学生从认识燕子、麻雀、乌鸦等,概括出鸟的本质特征。这一思维方式是( )。A.综合 B.推理 C.判断 D.概念17、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小学阶段德育工作的重点是( )。A、道德知识的传授B、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C、道德信念的培养D、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18、打破学科界限,在某些学科之间加强联系,这种方式编的课程为( )。A、综合课程B、广域课程C、相关课程D、核心课程19、发挥教育合力必须注意三种教育形态的有机结合,这三种教育形态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自我教育( )。A.124 B.134 C.123 D.23420、教师角色扮演的先决条件是( )。A.教师角色认知B.教师角色体验C.教师角色期待D.教师与家长的合作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1、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专业知识”维度包括哪些领域?2、简述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学生为本的”的基本概念。3、简述班主任培养良好班风的主要措施。 四、材料分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上课前,徐老师刚走到教室门口,冷不防从教室里飞出一个足球,正好从徐老师头上 擦过,同学们一下子惊呆了,心想:这下可闯了大祸!可是事件的发展却出乎同学们的意料,徐老师并没有严厉斥责踢球的同学,而是从容地回过身,捡起足球,微笑着走上讲台, 说:“好厉害的一脚,踢个正着,得分!不过要想练好射门功夫,还是到操场上练吧。如果以后还有人在教室里碭足球,我就会出示红牌,将他罚出教室!”听了徐老师的话,那位踢球的同学羞愧地低下了头,其他同学会意地笑了。紧张的气氛一下得到了缓和。同学们带着轻松愉快的心情开始上课了。问题:(1)请评析徐老师应对课堂突发事件的策略。(2)试说明教师处理突发事件应注意哪些方面。2、在某小学新教师入职培训中,围绕“什么样的老师是真正的好老师?”这一问题,大家展开热议。有的说:“好老师是热爱学生的老师”;有的说:“好老师应该为人师表”;还有的说:“教学好才是好老师”这时,培训教师跟大家分享了一位作家的故事:“小时候,我非常胆小害羞,上课从不主动举手发言,老师也从不叫我回答问题,一次,我写了一篇题为每一片 叶子都有一个灵魂的作文,上课时,老师轻轻的走道我的面前,问我是否愿意和大家分享我的作文。她的文化是那么的柔和,那么的亲切,让我无法拒绝。我用颤抖的声音读完了作文,她感谢了我。下课了,当我走到教室门口时,她建议我养成写日记的习惯,将来也可以从事这方面的工作。这些我都做到了。”这个故事引起了大家对于“好老师”更深层次的思考。问题:1.结合材料,试分析“什么样的老师才是好老师?”2.试述小学教师如何为儿童发展提供适合的教育。 五、教学设计(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40分,共40分)1、请认真阅读下文,并按要求作答。 钓鱼的启示 那年,我刚满十一岁。有一天,像往常一样,我跟着父亲去附近湖中的小岛上去钓鱼。 那是鲈鱼捕捞开放日的前一个夜晚,我和父亲分别放好鱼饵,然后举起鱼竿,把钓线抛了出去。晚霞辉映的湖面上溅起了一圈圈彩色的涟漪。不一会儿,月亮升起来了,湖面变得银光闪闪。 过了好长时间,鱼竿突然剧烈地抖动了一下,一定是个大家伙上钩了。我小心翼翼地一收一放,熟练地操纵着。也许是鱼想摆脱我的鱼钩,不停甩动着鱼尾并跳跃着,湖面上不时发出“啪啪”的声音,溅起不少水花。我等那条鱼挣扎得筋疲力尽了,迅速把它拉上岸来。啊,好大的鱼!我还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鲈鱼。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着这条漂亮的大鲈鱼,看着鱼鳃在银色的月光下轻轻翕动着。 父亲划着了一根火柴,看了看手表,这时是晚上十点,距离开放捕捞鲈鱼的时间还有两个小时。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然后把目光转向了我:“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里去。” “爸爸!为什么?”我急切地问道。 “你还会钓到别的鱼的。”父亲平静地说。 “可是不会钓到这么大的鱼了。”我大声争辩着,哭出了声。 我又抬头看了一下四周,到处都是静悄悄的,皎洁的月光下看不见其他人和船的影子,我再次把乞求的目光投向了父亲。 尽管没有人看到我们,更无人知道我是在什么时候钓到这条鲈鱼的,但是,从父亲那不容争辩的声音中,我清楚地知道,父亲的话是没有商量的余地的。我慢慢地把鱼钩从大鲈鱼的嘴唇上取下来,依依不舍地把它放回到湖里去。大鲈鱼有力地摆动着身子,一转眼便消失在湖水中了。转眼间三十四年过去了,当年那个沮丧的孩子已是一位著名的建筑设计师了。那晚以后,我再没有钓到过像那样大的鱼。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当我一次次地面临道德抉择的时候,我就会想起父亲曾告诫我的话: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一个人要是从小受到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三十四年前的那个月光如水的夜晚,给我留下了永久的回忆和终生的启示。问题(一):试总结本文的主要内容。问题(二):如指导高年段小学生学习本文,试拟定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问题(三):根据拟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设计课堂教学环节并简要说明理由。第 5 页 共 5 页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B2、C3、D4、【解析】A。5、D6、B7、D8、D9、B10、A11、B12、D13、A14、C15、C16、B17、B18、A19、C20、A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1、答案如下:(一)小学生发展知识(1)了解关于小学生生存、发展和保护的有关法律法规及政策规定。(2)了解不同年龄及有特殊需要的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掌握保护和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策略与方法。(3)了解不同年龄小学生学习的特点,掌握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知识。(4)了解幼小和小初衔接阶段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掌握帮助小学生顺利过渡的方法。(5)了解对小学生进行青春期和性健康教育的知识和方法。(6)了解小学生安全防护的知识,掌握针对小学生可能出现的各种侵犯与伤害行为的预防与应对方法。(二)学科知识(1)适应小学综合性教学的要求,了解多学科知识。(2)掌握所教学科知识体系、基本思想与方法。(3)了解所教学科与社会实践、少先队活动的联系,了解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三)教育教学知识(1)掌握小学教育教学基本理论。(2)掌握小学生品行养成的特点和规律。(3)掌握不同年龄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4)掌握所教学科的课程标准和教学知识。(四)通识性知识(1)具有相应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2)了解中国教育基本情况。(3)具有相应的艺术欣赏与表现知识。(4)具有适应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的信息技术知识。2、答案如下:(1)尊重小学生权益,以小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和发挥小学生的主动性;(2)遵循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教学规律,提供适合的教育,促进小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3、答案如下:为了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班主任要做到以下工作:班主任身先士卒;明确班级的奋斗目标;抓好班干部队伍建设;环境熏陶;制度约束;加 强正面教育,树立良好榜样;提倡民主型的班主任领导方式;充分利用班级舆论阵地;班风的形成绝非一日之功,班主任必须常抓不懈。四、材料分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答案如下:(1)面对课堂中的突发事件,徐老师充分发挥了他的教育机智,采用了幽默调侃的方式进行了艺术的处理。徐老师并没有为了维护“师道尊严”对在教室里踢球的学生进行严厉的批评,也没有采用视若无睹的方式进行冷处理,而是采取调侃的方式,幽默地“夸奖”该生“好厉害的一脚,踢个正着”“得分”;并在“夸奖”的同时,委婉地告诫学生“要想练好射门功夫,还是到操场上练”,幽默地警告全班同学下次再有人在教室里踢球就“出示红牌”“罚出教室”。徐老师这种处理课堂突发事件的方式,充分体现了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既尊重了学生的自尊心,又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在轻松地化解课堂突发事件的同时,还调动了课堂气氛,这种应对课堂突发事件的策略是值得提倡的。(2)课堂教学中的突发事件是指课堂中突然发生的教师意料之外的事件。这类事件不同于一般的问题行为,常常严重扰乱课堂秩序,危害较大。作为教师应该时刻注意控制教学中可能发生或已经发生的突发事件,提高教学管理水平。教师在处理方式和方法上要灵活机动;采取的手段要尽量多样化;教师的语言运用要恰当;课下处理要即时到位。2、答案如下:(1)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大部分人认为教师做到热爱学生、为人师表、爱岗敬业等遵守教师职业道德就是好老师,除此之外,一名好教师更应该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教师应该坚持教育公正,面向全体学生教育,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材料中,正因为教师能主动关注不积极的学生,使学生获得学习的信心和动力。教师在对待师生关系上,应尊重和赞赏学生。材料中,教师并没有粗鲁的要求学生分享作文,而是轻言细语地征询学生的同意,使学生感觉到不应拒绝的力量,正因如此,学生分享了自己的作文,也正因如此,老师获得了学生的信任,引导学生获得了积极的发展。此外,新课改强调教师应树立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认识到学生是一个发展的人、独特的人、具有独立意义的人,坚持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此基础上坚持教学以“学习者为中心”、“教会学生学习”“重结论的同时更过程”“关注人”。做到这些才是我们认为的“好老师”。(2)为儿童提供合适的教育需要教师能关注儿童的个体差异,进行因材施教。儿童的差异具体表现在:能力的差异。儿童在智力水平上存在差异,有的智力发展水平低,有的发展水平高;儿童在智力类型上存在差异,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的类型和品质存在不同;儿童在能力表现早晚存在差异,有的聪明早慧,有的大器晚成;儿童智力在性别上也存在差异,男性智力分布离散程度比女性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