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射折射定律.doc_第1页
反射折射定律.doc_第2页
反射折射定律.doc_第3页
反射折射定律.doc_第4页
反射折射定律.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师李昌伟学生时间 2011年9 月 18 日( :- : )学科物理年级初二课次第 期 第 次课授课题目光的折射 平面镜成像 光的色散 看不见的光教材名称教学重点 折射定律 平面镜成像规律教学难点各种光路图的绘制教学体例A.上节知识问答;B.精彩导学;C.教师精讲(重点知识、教授的方法、应注意的问题、解决一类问题的规律);D.当堂监测(问答+笔试);E.课后作业;A上节知识问答:1. 声音的三个特性及其决定因素是什么?2. 声音的三特性实验中各步骤的物理意义?3. 声音的传播途径及噪音的阻止方法是什么?4. 声速、光速及光在不同介质中速度的传播规律是什么?5. 光在均匀介质中德传播规律及表示方法和例子。6. 光的反射定律的三个规律是什么B精彩导学: 水中的筷子为什么看起来好像折断了一样?每天我们照镜子看到的影像跟本体有什么关系?学完了本节课,你就可以发现隐藏在背后的秘密。本节的学习重点在于折射定律及反射定律,以及光路图的绘制。C教师精讲:平面镜成像实像:由真实光线会聚而成的像称为实像。虚像:平面镜所成的像不是由真实光线会聚而成的,而是由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的,叫做虚像。探究实验: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平面镜成像特点 根据我们平时照镜子的习惯我们可以总结出(1)像的大小跟物的大小_,(2)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_,(3)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 1、提出问题:2、猜想假设:3、设计实验:(1)实验器材:玻璃板,白纸,蜡烛两只(形状相同),火柴,刻度尺,铅笔。(2)实验步骤:、把大的白纸平铺在水平桌面上,纸上竖直放置一块玻璃板作为平面镜.、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固定,记录下这个位置,观察它在玻璃板后面的成像情况。然后将光屏放到像的位置,不透过平面镜,直接观察光屏。得出结论:_(“有”或“没有”)像,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像(“虚”或“实”)。、再拿一支没有点燃的同样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点燃蜡烛的像完全重合,得出结论:像与物的大小_(“相等”或“不相等”)。像和物左右_(“相同”或“相反”)。 、改变点燃蜡烛的位置,再重复上面的操作,记下每次实验中蜡烛和像的位置,并比较蜡烛和像的大小。、多次实验后,把蜡烛(熄灭)和玻璃板移开,撤出压在下面的白纸。把在纸上记下的每次蜡烛和像的位置连线,用刻度尺测量它到玻璃板(平面镜)的距离,再用量角器量一下这条线与平面镜镜面之间的夹角。得出结论: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_(“相等”或“不相等”),像和物的连线跟平面镜_(“垂直”或“平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cm像到玻璃板的距离/cm像与物大小比较(放大、缩小)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通过以上实验你能得到哪些结论?(3)、思考、交流、讨论,并进行试验做该实验时,我们为什么选用透明的平面镜,而不选用不透明的平面镜?实验操作中有什么不足之处?测量的结果是不是可靠?各组的探究结果是否相同?对于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还有哪些猜想? 4、分析归纳:物体所成的像是 (填“正立”或“倒立”)。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和物体的大小 。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 。 物点和像点的连线与平面镜 。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 (填“实像”或“虚像”)。1、选择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 2、试验要求玻璃板和桌面垂直是因为: 3、 刻度尺的作用是: 4 选取两端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和物的 “等效替代法”是指在效果相同的前提下,把抽象、复杂的物理过程或现象变换成理想、简单的过程或现象来研究处理的方法。平面镜对光线的作用:(1)成像 (2)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1一人从平面镜中看到对面墙上钟的像如下图所示,则实际时间为 【 】 A3:40 B4:20C 8:20D9:40 2爱好足球的小亮在平面镜前观赏自己的全身像。他实际看到的像应是图中的哪一个【 】3 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的大小与【 】A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有关 B平面镜的大小有关C物体的大小有关 D物体放的角度有关4 某人从远处走近一个穿衣镜时,他在镜中的像以及人和像间的距离将【 】A像变大,人和像间的距离变大B像变大,人和像间的距离变小 C像不变,人和像间的距离不变D像不变,人和像间的距离变小5 在距离平面镜8cm处点燃一支蜡烛,这时镜中的像距平面镜_cm;若将镜移到原成像的位置,则像向后移动_cm。6 一人在一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2m处,则他在镜中的像离他_m,若他沿着与平面镜平行 的方向以1ms的速度运动了3s,则运动中,像相对于人的速度是_,运动结束时像与人相距_m光的折射光射到物体表面时,会发生反射现象。如果这个物体是透明的,那么光除了有一部分被反射外,还有一部分光会进入这种物体内部,此时会发生什么现象呢?将水倒入碗中,观察碗的深度有什么变化?从侧面观察插入水中的筷子;观察筷子在水面处发生了什么变化?光在同一种介质中传播时,传播方向不发生变化。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在两种介质的分界面上有可能发生方向改变的现象,叫做光的折射空气水ir(1) 光从空气中斜射向水中,使光在水、空气分界面上发生折射现象。观察入射角与折射角的大小关系,改变入射角的大小,观察折射光线的变化情况。垂直入射时,观察光线方向是否改变。(2) 画出光的折射光路图。从图中介绍什么是折射光线和折射角。强调:折射角是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3) 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4) 碗为什么会“变浅”?从碗底S点射向空气的光线,在水面处发生了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偏离法线,眼晴逆着折射光线看去,觉得好像是从S1射来的,眼睛看到的是S点的虚像S1,S1在S的上方,所以看起来碗底升高,碗变浅了。画出光路图S1、光的色散(1)、单色光:不能分解为其它颜色的光,称为单色光。复色光:由若干种单色光合成的光叫做复色光。光的色散:把复色光分解为单色光的现象叫光的色散。结论:白光通过棱镜后,被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和紫七种颜色的光。如图所示。“彩虹”是常见的一种色散现象,形成的原因是太阳光被悬在空中的许多小水珠色散而形成了彩色光带。2、物体的颜色:(1)、红、绿、蓝是色光的三原色,它们可以混合出各种色光;红、黄、蓝是颜料的三原色。彩色电视机、电脑显示器、室外的大屏幕的色彩是利用光的三原色合成的。(2)、物体的颜色:透明体的颜色由它通过的色光决定,透明物体能使与它相同颜色的色光通过,吸收其他颜色的光;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不透明体反射与它颜色相同的光,吸收其它颜色的光。3、红外线和紫外线:太阳发出的白光通过棱镜后,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在白纸屏上形成彩色光带,叫做光谱。彩色光带的颜色按顺序依次是:红、橙、黄、绿、蓝、靛、紫。这表明,白光不是单色的,而是由各种色光混合成的。在红光、紫光外还有人眼看不见的光,分别是:红外线,紫外线。(1)、红外线:一切物体不停地发射红外线。1800年,美国物理学家赫歇耳在研究各种色光的热效应时,发现了红外线。红外线的波长范围很宽,人们将不同波长范围的红外线分为近红外、中红外和远红外区域。特点:物体的温度越高,辐射的红外线越多;红外线的热作用强,各种物体吸收了红外线后温度升高;红外线的穿透能力比较强。用途:医学上用装有对红外线敏感的胶片的照相机给人体拍照,有助于对疾病作出诊断;步枪瞄准器上的红外线夜视仪;电视机等的红外线遥控器。(2)、紫外线:太阳光是紫外线的主要来源。1802年德国物理学家里特在可见光谱地紫外部分发现了紫外线。特点:紫外线的化学作用强,很容易使相片底片感光;紫外线的生理作用强,能杀菌;荧光效应。用途:适当的紫外线照射有助于人体合成维生素D,促进身体对钙的吸收,有助于骨骼的生长;紫外线能杀死微生物,可以用紫外线灯来灭菌;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可以用紫外线进行有效的防伪。注意:过量的紫外线照射对人体十分有害,轻则使皮肤粗糙,重则引起皮肤癌。地球大气层上部的臭氧层能够吸收大部分的紫外线,从而保护地球上的人和生物。另外,除了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之外,看不见的光还有X射线,射线等,他们都是电磁波,只是波长和频率不同。1、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色光,这是光的_现象,将三种色光适当混合能产生其它任何色光,这三种色光分别是红光、_和蓝光。2、如果一个物体能反射所有色光,则该物体呈现( ),如果一个物体能吸收所有色光,则该物体呈现( )色,如果一个物体能( )所有色光,则该物体是无色透明的。3、下列色光中不是色光的三原色的是( )A红光 B绿光 C黄光 D蓝4、天地万物,五光十色关于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太阳光是由多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B可通过三棱镜使太阳光发生色散C光具有能量 D白光是单色光D当堂检测(提问40分 题目60分)1作图:(1)作出下图甲,丙中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 (2)图乙中S为镜前一发光点,发出的光经镜面反射后有一条经过A点,试作出这条光线AB 丙甲 乙2如图2所示,已知同一光源S发出的一条入射光线A和另一条入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反 射光线B,试画出光源所在的位置AB 图2 3 . 如图一所示,S为点光源S在平面镜MN中的像,SA为光源S发出的一条光线,请确定平 面镜MN的位置,并完成SA的反射光路。(图一请保留作图痕迹)4 按如图所示装置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1) 甲图中的B表示研究对象“平面镜”,应选择 (填“梳妆用小方镜”或“平板玻璃”)来做。(2) 如果将蜡烛向靠近镜面的方向移动,那么像的大小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 中如果把平面镜向左倾斜,如图乙,实验能否成功?说出理由: 。5.某同学在做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直尺 的上面,再取两段等长的 蜡烛A和B,一前一后竖放在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用眼睛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 (1)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物与像_关系; (2)两段等长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与像的_关系; (3)我们这样确定像的位置,凭借的是视觉效果的相同,因而可以 说是采用了_的科学方法。(4)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接收到蜡烛A的烛焰的像(填“能”或“不能”),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像。6人看到沉在水杯底的硬币,其实看到的是 A硬币的实像,其位置比硬币实际所在位置浅 B硬币的实体,其位置即硬币的实际位置C硬币的虚像,但位置比硬币的实际位置浅 D硬币的虚像,其位置比硬币的实际位置深7如图1所示,在两束光的交点P前,放一块长方形的玻璃砖则交点位置 A不变 B向左 C向右 D可能向左、也可能向右,由光的颜色决定的8在图2中的虚线表示两种介质的界面及其法线,实线表示一条光线斜射向界面后发 生反射与折射的光线,以下正确的说法是 AbO不可能是入射光线 BaO可能是入射光线CcO可能是入射光线 DOb可能是反射光线9戴蓝色眼镜的人看白纸,看到的白纸颜色为( )A黑色B白色C绿色D蓝色10。验钞机发出的光能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电视机上的遥控器用它发出的光来控制电视机的频道。对于它们发出的光,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它们发出的都是红外线B它们发出的都是紫外线C验钞机发出的是红外线,电视机遥控器发出的是紫外线D验钞机发出的是紫外线,电视机遥控器发出的是红外线E课后作业(1)关于光的反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B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 C入射角增大,反射角也同样增大 D入射角大于反射角(2)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间的夹角为60,则反射光线与镜面间的夹角为( ) A60 B30 C120 D150(3)一束光垂直射到平面镜上,然后将平面镜转动角,入射光线保持不变,那么反 射光线的方向将改变( ) A/2 B C2 D0(4)关于光的反射定律的适用范围,正确的说法是( ) A光的反射定律只适用于镜面反射 B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C光的反射定律不适用于垂直照射 D光的反射定律适用于所有光的反射现象(5)教室的墙壁对光产生的现象是( ) A镜面反射 B漫反射 C不发生反射 D两种反射同时产生(6)平静的水面能清晰地映出岸上景物,就是大家通常说的“倒影”,则“倒影”是( ) A正立的实像 B倒立的实像 C正立的虚像 D倒立的虚像(7)甲从一面镜子中能看见乙的眼睛,那么乙从这面镜子中( ) A一定见到甲的眼睛 B一定见不到甲的眼睛 C可能见到,也可能见不到甲的眼睛 D镜子的位置不同,结果也不同(8)一条光线在物体表面上发生反射,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垂直,则( ) A入射角为45 B入射角为90 C反射角为45 D入射光线垂直物体表面(9)晚上,在桌面上铺一张白纸,把一小块平面镜平放在纸上,让手电筒的光正对着平面镜照射,如右图所示,则从侧面看去( ) A镜子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B镜子比较暗,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C白纸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D白纸比较暗,它发生了漫反射10已知光线穿过介质、时的光路图如图3所示,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介质是光密介质 B介质的折射率最大C介质的折射率比大 D光在介质中光速最小11光线从真空中入射到一块平行透明板上,入射角为40,则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的夹角可能是 A小于40 B在40到100之间 C大于40 D在100到140之间7甲在岸上,乙潜入清澈的水中,二人互相对看,甲、乙看到对方的头部位置是 A都比实际位置高 B都比实际位置低C甲看乙低,乙看甲高(与实际位置比较) D甲看乙高,乙看甲低(与实际位置比较)空气水空气玻璃空气水空气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