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复习 第1部分 教材梳理篇 第六单元 世界现代史 第26课时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课件.ppt_第1页
中考历史复习 第1部分 教材梳理篇 第六单元 世界现代史 第26课时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课件.ppt_第2页
中考历史复习 第1部分 教材梳理篇 第六单元 世界现代史 第26课时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课件.ppt_第3页
中考历史复习 第1部分 教材梳理篇 第六单元 世界现代史 第26课时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课件.ppt_第4页
中考历史复习 第1部分 教材梳理篇 第六单元 世界现代史 第26课时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6课时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一 列宁的革命探索 十月革命1 革命活动 1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十月革命 概况 1917年11月6日 列宁在彼得格勒领导武装起义 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 人民委员会 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生 性质 社会主义革命 特点 中心城市暴动 武装夺取政权 考点梳理 角度1列宁时代的探索 考点梳理 第26课时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课内练习 易错分析 2 巩固苏维埃新政权的措施 建立新型的无产阶级政权 将银行 铁路和大工业企业收归国有 颁布 土地法令 没收地主和寺院的土地 分配给农民耕种 同德 奥匈等国签订 布列斯特和约 退出一战 1918年3月 将首都从彼得格勒迁到莫斯科 3 平定国内叛乱 粉碎外国武装干涉 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 巩固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国家 周年链接 2017年是俄国十月革命爆发100周年 第26课时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考点梳理 课内练习 易错分析 2 革命道路 中心城市暴动 武装夺取政权 3 革命影响 十月革命 1 对俄国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性质 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生 它把社会主义由理论变成了现实 标志着俄国走上了实现现代化的独立之路 2 对世界 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 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 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鼓舞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对20世纪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3 对中国 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 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 中国共产党成立了 解决了历次资产阶级革命所未能解决的革命彻底性问题 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第26课时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考点梳理 课内练习 易错分析 二 列宁的建设探索 新经济政策和苏联成立1 经济探索 新经济政策 1921年开始实施 1 背景 国内战争胜利后 苏维埃政权亟待恢复遭到战争破坏的经济 农民对 战时共产主义 政策极为不满 暴动频发 2 目的 发展生产力 恢复因长期战争而遭到破坏的经济 解决国内的经济困难和缓和政治危机 以巩固政权 3 提出 1921年3月 俄共 布 十大 做出了由 战时共产主义 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决议 苏俄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 第26课时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考点梳理 课内练习 易错分析 4 内容 农业上 用固定的粮食税来代替余粮收集制 纳税后剩下的粮食归农民自己支配 这点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中 交足国家的 留够集体的 剩下就是自己的 工业上 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企业依然归国家所有 由国家经营 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无力经营的企业 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 恢复私人小企业 分配上 废除平均主义的配给制 实行按劳分配 商品通过市场用货币自由交换 5 特点 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扩大生产 6 作用 提高了人民生产的积极性 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为即将到来的工业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26课时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考点梳理 课内练习 易错分析 7 评价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缓和了紧张的工农关系 从而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是对建设社会主义的一次有益探索 同时也给后来中国邓小平的改革开放提供了有益借鉴 8 启示 改革要有创新精神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促进社会稳定和谐发展 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 制定政策要立足国情 实事求是 第26课时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考点梳理 课内练习 易错分析 2 政治探索 苏联的成立1922年12月 苏维埃俄国各族人民在自愿平等的基础上 成立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简称苏联 知识拓展 俄罗斯国名的变迁沙俄 1917年前 苏俄 1917 1922 苏联 1922 1991 俄罗斯 1991年至今 第26课时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考点梳理 课内练习 易错分析 一 经济探索 两个五年计划及农业集体化1 两个五年计划 工业化建设 1 时间 1928年 1937年 2 目的 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3 内容 重点发展重工业 4 成就 两个五年计划完成后 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成强盛的工业国 国防力量也大为加强 迅速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1937年 苏联的工业总产值超过德 英 法 跃居欧洲第一位 世界第二位 为二战战胜法西斯奠定了强大的物质基础 注 在同一时期 资本主义世界正在遭受1929年 1933年的经济危机 周年链接 2018年是苏联五年计划开始90周年 第26课时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角度2斯大林时代的探索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课内练习 考点梳理 易错分析 2 农业集体化 1 目的 适应工业化需要 为工业化积累资金 2 成就 1937年 苏联全国完成农业集体化 3 意义 为工业化积累了资金 第26课时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课内练习 考点梳理 易错分析 二 政治探索 苏联新宪法的颁布1936年 苏联通过新宪法 宣布苏联是 工农社会主义国家 新宪法的制定 标志着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斯大林模式 的形成 知识拓展 经济和政治探索的作用不仅大大提高了苏联的综合国力 缩小了同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上的差距 而且充分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第26课时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课内练习 考点梳理 易错分析 三 斯大林模式1 形成时间和标志 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 2 特点 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总特点 3 评价 1 功绩 在一定历史阶段里发挥过积极作用 使苏联在短期内迅速跻身于工业化国家行列 为二战中战胜法西斯奠定了物质基础 2 弊端 第一 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第二 只强调产值和产量 造成产品品种少 质量差 第三 阻碍农民生产积极性 第四 经济效益低 浪费能源 第五 政治上高度集权 缺乏民主 造成个人专权 个人崇拜盛行 4 危害 从长远看 它严重阻碍了苏联的进一步发展 政治上缺乏民主 经济上缺乏活力 并最终造成苏联在1991年解体 第26课时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课内练习 考点梳理 易错分析 1 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失败 1 背景 由于斯大林模式的弊端以及美苏争霸的影响等因素 进入20世纪80年代 苏联经济形势进一步恶化 人民生活水平下降 经济问题引起政治危机 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后 开始实行改革 2 内容 经济上搞私有化 思想上搞多元化 1988年 戈尔巴乔夫提出 人道的 民主的社会主义 理念 实质上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背叛 导致人们思想混乱 政治上搞多党制 提出 政治多元化 民主化 公开化 为三大改革目标 一党制转变成多党制 国家权力分散 外交上搞 新思维 缓和美苏关系 不干涉东欧事务 从国外撤军等 导致苏联国际影响力下降 第26课时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角度3社会主义遇到重大挫折 课内练习 考点梳理 易错分析 3 结果 国内经济没有好转 政治混乱 各加盟共和国脱离趋势随之加强 最终导致苏联解体 4 苏联改革的经验教训 启示 克服体制上的僵化 改革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 在发展国民经济的同时必须相应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社会主义建设不能违背客观规律 必须从实际出发 走符合国情的道路 改革必须在充分准备的前提下稳妥地推进 确保国内社会安定和民族团结等 第26课时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课内练习 考点梳理 易错分析 2 苏联解体 1991年 1 原因 根本原因 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严重阻碍了苏联经济的发展和民主政治的实现 致使苏联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得不到充分的发挥 直接原因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外部原因 西方国家长期推行 和平演变 战略 2 实质 社会主义制度被资本主义制度取代 社会制度发生变化 3 影响 社会主义运动遭受重大挫折 同时也引起世界政治格局的重大变化 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的终结 美苏争霸结束 第26课时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课内练习 考点梳理 易错分析 3 东欧剧变 1 时间 从1989年下半年开始 2 原因 内因 受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影响 日益严重的经济困难导致了严重的社会危机 外因 苏联放松了对东欧国家的控制 西方国家推行 和平演变 战略 3 实质 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 社会主义制度转变为资本主义制度 第26课时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课内练习 考点梳理 易错分析 易错分析 易错对比 1 近现代史上改变俄国 苏联 社会性质的三件大事比较 课内练习 考点梳理 易错分析 第26课时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1 1861年农奴制改革 进入资本主义社会 2 1917年十月革命 向社会主义发展 3 1991年苏联解体 原加盟国纷纷成为资本主义国家 2 中俄两条不同革命道路的比较和启示 课内练习 考点梳理 易错分析 第26课时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3 苏俄两次经济政策变化比较 1 第一次 发生在苏俄时期 即由 战时共产主义 政策转为新经济政策 2 第二次 发生在斯大林时期 即放弃新经济政策 实行工业化 农业集体化 第26课时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课内练习 考点梳理 易错分析 4 苏联两个五年计划与新中国 一五 计划比较 课内练习 考点梳理 易错分析 第26课时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易错提示 1 搞清 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 两个原因极易混淆 2 十月革命与中国革命受十月革命的影响 新文化运动后期中国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 1921年 中国共产党成立 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第26课时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课内练习 考点梳理 易错分析 1 2017 泰安 以下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整体发展趋势示意图 数字处对应内容正确的是 a 理论到实践 一国到多国 空想到科学b 空想到科学 理论到实践 一国到多国c 理论到实践 空想到科学 一国到多国d 空想到科学 一国到多国 理论到实践 课内练习 第26课时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课内练习 b 考点梳理 易错分析 解析 1848年是 共产党宣言 发表的时间 1917年是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时间 这两个节点表明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理论的实现 从理论到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实践过程 2 2017 苏州 大国崛起 解说词 1917年11月7日 震撼世界的十月革命爆发 以此为起点 这个占世界陆地面积近五分之一的国家 开始了一次对20世纪的历史产生深刻影响的伟大实践 这里的 伟大实践 是指 a 推翻了沙皇俄国专制统治b 诞生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c 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d 实现了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3 2017 日照 俄国十月革命在社会主义运动史上的地位是 a 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尝试b 标志着工人阶级开始为争取政治权利而斗争c 社会主义阵营形成的标志d 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第26课时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课内练习 b 考点梳理 解析 十月革命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易错分析 d 解析 俄国十月革命取得了第一次社会主义革命的完全胜利 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4 2017 泰安 苏联早期的领导人布哈林说 我们过去认为 我们可以一举消灭市场关系 而实际情况表明 我们恰恰要通过市场关系走向社会主义 苏俄 通过市场关系走向社会主义 的政策是 a 开展赫鲁晓夫改革b 实施新经济政策c 进行戈尔巴乔夫改革d 形成斯大林模式 第26课时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课内练习 b 解析 重视市场的作用是新经济政策的一个重要特点 考点梳理 易错分析 5 2017 青岛 下表是 1928年 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及钢产量在欧洲和世界所占的地位 其地位前后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十月革命的影响b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c 第一 第二个五年计划完成d 赫鲁晓夫改革 第26课时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课内练习 c 考点梳理 解析 苏联两个五年计划完成后 世界排名明显上升 易错分析 6 前苏联有一个笑话 农夫伊万在河里捉到一条大鱼 高兴地回到家里对老婆说 看 我们有炸鱼吃了 老婆说 没有油啊 伊万说 那就煮 老婆说 没锅 伊万说 那就烤 老婆说 没有柴 伊万气坏了 走到河边把鱼扔了回去 那鱼在水里划了一个半圆 上身出水 举起右鳍激动地高呼 斯大林万岁 该笑话反映的是 a 农民生产积极性受到极大的损害b 个人崇拜达到相当严重的程度c 新经济政策恢复自由贸易的后果d 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带来的弊端 第26课时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课内练习 d d 解析 斯大林模式就是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考点梳理 易错分析 7 2017 滨州 1991年12月25日19点38分 印有镰刀锤子的红旗从克里姆林宫楼顶降下 代之而起的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