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施工方案.doc_第1页
环保施工方案.doc_第2页
环保施工方案.doc_第3页
环保施工方案.doc_第4页
环保施工方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铁五局二公司仁赤12标环保施工方案目 录一、编制依据:2第二部分 工程概况32.1 工程简介3第三部分 环境保护措施43.1阶段策划43.1.1 工程进场阶段策划43.1.2 地下工程施工阶段策划43.1.3 地上结构施工阶段策划43.1.4 桥面施工阶段策划43.2 绿色施工管理内容及施工技术措施53.2.1 绿色施工知识培训53.2.2 环境影响(大气、噪音、水、粉尘污染)控制53.2.3 能源利用与管理103.2.4 水资源113.2.5 场地文明113.2.6 人员安全与健康123.2.7 土方施工环保问题12一、编制依据:1.1 仁怀至赤水项目施总平面图;1.2 仁怀至赤水项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1.3 施工现场场地介绍图1.4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5 中华人民共和国坏境影响评价法 1.6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7 交通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1.8 贵州省公路局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1.9 ISO90012000质量手册1.10 ISO90012000程序文件1.11 环境、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EMS+OSHMS)程序文件1.12 环境、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EMS+OSHMS)管理手册1.13 ISO9000、ISO14000文件第二部分 工程概况2.1 工程简介2.1.1 工程概况 项目内容工程名称贵州省赤水至望谟高速公路工程地址仁怀至赤水段建设单位中铁五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武汉中交路桥设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施工单位中铁五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勘察单位广东核力勘察院项目规模合同段起讫里程为:YK69+195K72+300,起点位于习水县回龙镇封岩沟,终点至于马临镇石板田。线路全长6.105Km。建筑功能公路 级2.1.2 施工现场概况合同段起讫里程为:YK69+195K72+300,起点位于习水县回龙镇封岩沟,终点至于马临镇石板田。线路全长6.105Km。本合同段共设置两座大桥、两条隧道、一处服务区及10座涵洞天桥2处。其中古佛寺大桥为540mPC T梁先简支后连续,关寨大桥引桥1440mPC T梁+主跨80+150+80m+引桥340mPc T梁,T梁均为先简支后连续。和平隧道右线长613m、左线长646m;洞湾隧道左线长2090m、右线长2126m;涵洞共10座,其中石拱涵3座、盖板涵7座。本段设服务区一处,线路长2638.42米,服务区起讫里程为:YK68+664YK69+864,其中挖土石方373044立方,填土石方900919立方。本标段路线大致呈东西北东向展布,地形条件较复杂,地形坡度一般为2540度,山体呈椭圆形、不规则形,沟谷宽缓,仅局部(古佛寺)河谷谷底狭窄,两岸陡崖发育,形成小峡谷第貌。此段地貌主要为岩溶中山峡谷地貌及中切断块中低山貌。其中洞湾隧道进口地形复杂无公路到达,需修筑施工便道进入。我合同段工期为30个月。第三部分 环境保护措施3.1阶段策划3.1.1 工程进场阶段策划充分利用现场土地、现有临建设施,合理增加临建用房,按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标准和OHSAS18001职业安全与卫生管理体系标准,布置施工作业区和办公生活区的配套设施、设备。对照环境因素制定粉尘排放,噪声排放,化学危险品泄露,固体废弃物堆放,火灾、爆炸的发生,有毒有害气味的排放,水电消耗,办公用纸消耗等具体控制措施。以一流的现场管理,一流的环保技术方案,开创绿色施工新篇章。3.1.2 地下工程施工阶段策划支护和土方开挖施工易造成粉尘污染,需最大程度地减少粉尘污染。严格管理土方车辆,避免造成扬尘污染;降水施工期间,将降水收集二次利用,用于路面及现场洒水降尘;地下小钢模施工,对模板脱模剂严格管理,防止遗洒造成污染;设专人对现场河、沟、渠进行保护清理工作;对地泵、工棚等噪音大的设备进行封闭;混凝土罐车设置专门的洗车场所,防止对大门口洗车池造成破坏。3.1.3 地上结构施工阶段策划大钢模板施工,对模板脱模剂严格管理,防止遗洒造成污染;设专人对现场小花园进行保护清理工作;对地泵、木工棚等噪音大的设备进行封闭;楼上建筑垃圾要使用封闭的容器下运,严禁从楼上直接往下抛。 3.1.4 桥面施工阶段策划对现场漆料严格管理,防止遗洒造成污染;设专人对现场的河、沟、渠进行保护清理工作;对外檐保温施工严格控制,防止造成大面积污染;桥面上建筑垃圾要使用封闭的容器下运,严禁从桥上直接往下抛。3.2 绿色施工管理内容及施工技术措施3.2.1 绿色施工知识培训大力宣传“绿色施工”的教育力度,增强全员“绿色施工”的意识,提高全员综合素质,使每个施工者和管理者从自我做起,自觉爱护施工现场的一草一木,节约用水、用电、用纸,不乱扔废弃物,保持现场环境整洁,是实现“绿色施工”的基础。3.2.2 环境影响(大气、噪音、水、粉尘污染)控制分析环境影响因素,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施工对环境的污染。1、大气环境影响(1)施工现场扬尘管理1)现场不设混凝土搅拌站。所有混凝土均选用质量品质一流的全封闭现代化搅拌站供应。2)场内易扬尘颗粒建筑材料(如袋装水泥等)密闭存放。散状颗粒物材料(如砂子等)进场后临时用密目网或苫布进行覆盖,控制此类一次进场量,边用边进,减少散发面积,用完后清扫干净。3)施工期间每天派专人洒水降尘,水来源的一方面是收集雨水,一方面是抽取贮存的降水。(2)现场围挡现场由甲方统一设置围档,各单位之间不再设置围档,这给扬尘控制、文明施工管理造成很大难度。(3)运输影响1)施工现场现存一部分原有硬化道路,我公司将利用这些道路并按照施工平面布置图完善现场环状路,做到路面干净整洁。2)密闭垃圾运输车、混凝土罐车、货物运输车辆防尘要做到:每天保持车辆表面清洁,装料至货箱盖底并限制超载,车辆卸料溜槽处装设防遗撒的活动挡板,在本施工区大门口设置车辆冲洗池和淋湿的地毯,保证车辆清理干净后不带尘土出现场。洗车池示意图:见下图(4)废气排放大气污染主要是指一氧化碳(C0)污染、氮氧化物(NOx)污染、碳氢化合物(HC)污染。其中一氧化碳80%是由汽车排出的,其含量与交通量成正比。而碳氢化合物则是因为汽车尾气中没有充分燃烧的烃类物质造成的污染。因此,防治大气污染首先要做到“绿色交通运输”,减少汽车尾气排放。1)绿色交通从我做起。管理者和施工人员尽量乘座公共交通、班车上下班,私车满员承载进出现场。2)所有进出现场的运输车辆都要与责任单位签署环保协议,所有车辆必须为排放达标车辆,不达标的车辆禁止进入现场。项目经理部派专人定期检查车辆手续,必要时监督车辆验证。3)机械设备由总部的专业公司负责提供,专人负责保养、维修,定期检查,确保正确使用。(5)烟雾排放1)加强对现场的烟尘监测,进行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确保烟尘排放度达到规定级别以下。2)全天24小时内禁止在施工区域吸烟。为体现人性化施工管理,现场设二间吸烟室,安装室内空气净化器,每日派人打扫室内卫生。3)禁止采用燃烧的方法剥电缆皮,用专用工具剥切,施工区、生活区内不得焚烧化学、塑料、橡胶、油料等物品,不得露天焚烧垃圾,以免烟气污染大气。4)电焊机焊锡烟的排放应符合国家要求。在地面焊接时,可设围挡,尽量减少高空焊接作业,小面积进行焊接时可采用专用通风设备进行排风。2、噪声影响(1)开工前配合甲方对施工现场周边社区居民作好安抚工作,按国家和北京市的有关规定,在施工干扰范围内协助建设单位进行有关工作。(2)现场设立居民来访接待室。与当地居委会组建共建文明小组,及时解决发生的矛盾。(3)如必须进行夜施的工程,应按有关规定办理夜施证。(4)施工现场合理布局、闹静分开,从空间布置上减少噪声影响。(5)开槽期间,白天提前作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平整场地、修整车道、清理车道上的障碍物,尽可能多地采用人工修坡,避免夜间不必要的机械运做,减少对居民干扰。(6)在夜施期间除挖土机、运输车辆外,施工现场严禁使用其它噪声较大设备,减少噪音源。(7)施工运输车辆进入现场就位后,立即熄火,严禁大油门哄车及高速行驶,严禁鸣喇叭。(8)夜间施工应轻拿轻放,不得大声喧哗,嬉闹,并进行严格控制,最大限度减少人为噪声扰民。(9)施工中尽可能采用低位置、低照度照明,减少光源污染。(10)低噪声小区的施工现场应进行噪声监测,监测方法执行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测量方法,现场应将噪声分贝值控制在规定范围内。 (11)在夜间施工结束后,在早六点之前清扫现场以外施工污染,把污染的公路路面清扫干净。3、水污染防治、处理及回用(1)现场污水严格按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执行。(2)现场交通道路和材料堆放场地统一规划排水沟,控制污水流向,设置沉淀池,将污水经沉淀后再排入污水管线,严防施工污水直接排入污水管线或流出施工区域污染环境。(3)现场雨水的利用:现场设置雨水收集系统,将雨水有组织排入现场水处理池内,收集再利用(用雨水降尘)。多余的雨水排放至现场周边的市政雨水管线。(4)在施工阶段的个别施工区域设置可移动式环保厕所,每天吊运更换一次,厕所由专业保洁公司进行定期抽运、清洗、消毒。(5)污废水的重复利用:现场大门口设置沉淀池,清洗混凝土泵车、搅拌车的污水经过沉淀后还可用作现场撒水降尘、混凝土养护等重复利用。(6)加强对现场存放油品和化学品的管理,对存放油品和化学品的库房进行防渗漏处理,采取有效措施,在储存和使用中,防止油料跑、冒、滴、漏污染水体。(7)本工程进行地下降水,应在现场设蓄水池或储水箱等,对地下降水进行收集。将收集的地下水用于现场设备冲洗,混凝土养护,砌筑浇砖、场区降尘,车辆冲刷,消防用水,搅拌站喷淋降尘,食堂、厕所清洗等。(8) 地下降水经卫生检疫部门进行水质检验,达到饮用水标准后,方可用于混凝土、砂浆搅拌和生活用水。(9)现场设有砼搅拌机、砂浆搅拌机、砼泵及出场车辆等,须进行清洗的设备,其清洗后的废水应排入沉淀池内,并进行治理和排放。在方案编制中应做整体部署,并将处理后的水进行再利用。沉淀池、隔油池做法详ZLJS22 沉淀池、隔油池及化粪池作法。(10) 蓄水池及沉淀池的清水池内应设抽水机,便于对蓄水进行利用。(11)在施工现场附近有污水处理厂提供中水的工程,应将其引入施工现场使用,除不得用于混凝土、砂浆搅拌和生活用水外,其余均可应用。(12) 施工现场在做平面布置时,应考虑将雨水集中排放,便于进行收集存入蓄水池或沉淀池中加以利用。(13)建立节能领导小组,将成员名单连同每个工程采用的节水措施和节水量报材料公司。4、粉尘污染(1)施工现场进行挖土、回填土方、转运土方、使用细颗粒物建筑材料、清理施工垃圾及其他可能产生扬尘污染的施工活动时,发生泄漏遗洒时,应及时进行清扫、回收;在遇到四级风以上天气时,对正在进行的,易产生扬尘的施工及细颗粒物装运,应立即停止,并对细颗粒物进行苫盖遮挡。(2)在作业面上施工用的水泥和其他易飞扬的细颗粒建筑材料,遇到四级风以上天气时,应立即进行苫盖;施工现场应做到活完料净脚下清,施工现场保持收工后不再有开袋的水泥、白灰粉等细颗粒建筑材料尾料露天存放。(3)施工现场配备相应的洒水设备,及时洒水。以保持现场主要道路持续湿润,以不扬尘为标准;在四级风以上天气、沙尘天气时,要增加洒水频率,对施工存土等要集中堆放,采用专用抑尘网、旧密目网进行苫盖或喷洒固化剂。使用旧密目网时应相互连接,保证全面覆盖。 (4)车辆粘有泥土出场时必须进行冲洗,不得将泥浆带到场外。(5)脚手板翻板时应提前洒水,遇四级风以上天气时应停止翻板。(6)施工垃圾、施工渣土在未清运出场前,应采用旧密目网进行苫盖,防止起风时吹散。 (7)对裸露地面应采用夯实、铺撒碎石、苫盖密目网等方法减少扬尘,遇风时进行洒水处理。(8)聚苯板、玻璃丝棉、阻热岩棉等露天存放时,如遇大风,发现刮动时,应立即组织人员进行转移入库,防止刮散、刮烂。对已经刮至施工现场外的材料立即回拣,以防造成不良影响。(9)土方或混凝土颗粒若遗洒于施工场区外城市道路上,需在道路上立即设置警戒标志(警戒标志距遗洒面不得小于50m),进行清扫,以防止污染道路及造成不良影响。3.2.3 能源利用与管理1、节能降耗(2)工程开工后,我公司会对现场用电量、用水量、用油量建立消耗台帐,指定责任人,每季度考核一次节能效果,奖罚挂钩,并通过公司OA网络进行全公司各项目评比竞赛。(2)现场办公室采用敞开的办公格局,以自然通风、自然光照明为主,缩短空调机使用时间。室内照明采用新型节能荧光灯。(3)现场安装水表、电表,随时了解用水、用电情况。经常检测现场供水阀门,杜绝跑、冒、滴、漏现象,对浪费能源的责任人实行奖罚制度,并公告处理结果。(4)现场实行无纸化办公。利用公司OA信息系统,网络报送公司总部各类文件,网络审批施工方案电子文档,网络查询科技数据库等等。必须使用的纸张也要两面使用,并分类堆放注明。2、能源优化施工现场采用电热水炉供办公、休息饮用水;食堂采用液化气,冬季办公室内采用电暖气取暖。3.2.4 水资源1、 水资源节约(1)结合现场情况,为实现绿色奥运理念,降水采用管井降水方案。(2)加强现场水管理,设专人每日检查水龙头,杜绝冒水、滴水、漏水现象。(3)收集雨水降尘,减少市政净水使用。(4)由于工程占地面积较大,考虑工人方便,在施工区域内设置若干个可移动式环保免冲厕所。2、 水资源利用(1)从降水井抽出的地下水可以用于降尘、洗车、浇花、混凝土养护等,尽量不使用市政自来水。(2)结构施工期间,利用贮水池或集水坑收集雨水,用于降尘、洗车、浇花。(3)清洗车辆、施工降水的水经沉淀后,用于路面降尘。3.2.5 场地文明1、现场临建用房,现场平面布置紧凑,减少占地面积。2、现场堆料按种类、规格堆放整齐并挂标识牌,危险品分类存放,并有保护措施。现场工序挂标识按图大样施工3、施工现场环境一日一清,办公区、工人临时休息区保持整洁卫生。3.2.6 人员安全与健康l 1、人员安全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针对工程性质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安全生产责任制;严格安全检查制度;完备安全教育制度。形成一整套安全管理体系2、人员健康(1)场地布置现场施工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