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手术切口感染病原菌分析及管理策略首席医学网 作者:高新云,罗晓明,施安娜,何 坤 作者单位:(解放军第161中心医院,湖北 武汉 430010) 【摘要】 目的 探讨手术切口感染的病原菌及药物敏感性,制定相应的管理策略,为控制医院感染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某院4 335例外科手术患者切口感染情况,收集伤口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及鉴定,对培养细菌进行药物敏感性分析,并制定相应的手术室管理策略。结果 4 335例外科手术患者发生切口感染189例次检出致病菌162株,其中G杆菌占79.0%,其中主要为大肠埃希菌占29.6%、肺炎克雷伯杆菌占22.2%、铜绿假单胞菌占19.8%;G+ 球菌占15.4%;真菌占5.56%。药敏分析发现G菌对亚胺培南最为敏感,而对青霉素、庆大霉素、头孢氨苄、克林霉素等的耐药率均超过50%。G+菌对亚胺培南、万古霉素敏感性强,对其他抗生素均有较高的耐药性。 结论 手术切口感染病原菌多以G菌为主,并且具有较高的耐药性,必须采取合理的管理策略,预防感染发生。 【关键词】 手术切口感染;细菌培养;药物敏感性;管理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bacteriology and drug sensitivity of operative incision infection and to construct corresponding management strategy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controlling hospital infection. Methods The operative incision infections of 4 335 patients who underwent surgery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Incision secretion was collected, bacteria culture was performed and pathogen identification as well as drug sensitivity analysis was done. Meanwhile, corresponding management strategy was constructed. Results Of the 4 335 patients who underwent surgery, 189 patients had operative incision infection with a total of 162 strains of bacteria. The pathogenic bacteria were majored in G bacillus (79%) including colibacillus(29.6%), klebsiella pneumoniae(22.2%)and pseudomonas aeruginosa(19.8%). G+ coccobacteria accounted for 15.4% and fungus accounted for 5.56%. According to the drug sensitive test, Gbacillus was most sensitive to imipenem but its drug resistance to penicillin, cidomycin, cefalexin, clindamycin ect was more than 50%. G+ coccobacterium was sensitive to imipenem and vancocin but resistant to other antibiotics. Conclusion Gbacillus, having high rate of drug resistance, is the main pathogenic bacteria of operative incision infection. Reasonable management strategy must be adopted to prevent the infection.Keywords: operative incision infection; bacterial culture; drug sensitivity; management手术切口感染是主要医院感染之一,直接影响了医疗护理质量和医疗费用,甚至会造成医疗纠纷。掌握手术切口感染的病原菌及药物敏感性,合理选用抗生素,制定相应的管理策略,是预防手术切口感染的重要手段。现将我院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4 335例外科手术患者的细菌谱、药敏分析及管理策略汇报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外科手术患者共有4 335例,其中男2 465例,女1 865例,年龄473岁,平均年龄(43.67.2)岁。其中类切口1 256例,类切口2 272例,类切口807例。1.2 方法在患者切口发生感染后使用抗生素前,浅表性伤口以无菌拭子采集脓性分泌物,深部伤口以无菌注射器抽取脓液至培养瓶内,立即送检。将每份标本接种于血平板、EMB平板、巧克力琼脂平板,进行分离培养。对于分离培养的菌株采用自动细菌鉴定及药敏仪,并配套梅里埃鉴定卡及试剂。对结果判读依据NCCI S1999年版标准。采用WHONET5耐药率监测软件对药敏结果进行分析。2 结果2.1 手术切口感染率4 335例外科手术患者中发生切口感染189例,总感染率4.36%。所有病例均符合2001年卫生部颁布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1。其中类切口感染6例占0.47%;类切口感染169例占7.44%,类切口感染67例占8.30%。2.2 细菌培养鉴定结果189例送检标本中有142例分离出致病菌,阳性率为66.9%。共检出致病菌162株,其中G杆菌128株,占79.0%;G+ 球菌25株,占15.4% ;真菌9株,占5.56% 。2.3 药物敏感性检测结果对培养细菌进行药物敏感检测结果发现,G菌对亚胺培南最为敏感,而对青霉素、庆大霉素、头孢氨苄、克林霉素等的耐药率均超过50%。G+菌对亚胺培南、万古霉素敏感性强,对其他抗生素均有较高的耐药性。3 讨论3.1 切口感染的发生率手术切口感染已被列为医院感染监测的重要项目,也是评价医院综合实力和素质的主要指标。随着手术环境及技术水平的提高以及抗生素的预防性应用,切口感染率有所下降,但是手术操作者无菌观念淡漠、患者自身疾病的影响、手术室监控不力等因素仍是造成手术感染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2。有关手术接口感染率文献报道不一。吴养等3报道了11 208例次外科手术的切口感染率为2.45%,本组资料显示4 335例外科手术的切口感染率为4.36%。且不同类型的手术切口感染率有所不同,其中类切口感染率为0.47%;类切口为7.44%,类切口为8.30%。3.2 切口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手术切口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国内报道不尽相同,谢明水等4报道140株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占58.6%;革兰阳性球菌占41.4%;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检出率较高;有资料显示病原菌分布依次为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5;谢多希等6的研究显示手术切口感染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57.7%;革兰阳性球菌占34.1%;真菌占8.2%;前5位的细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鲍氏不动杆菌; 万文元等7的资料显示细菌分布依次为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等;本组结果显示切口感染的致病菌以G杆菌为主,占79.0%,其中主要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杆菌、铜绿假单胞菌;G+ 球菌占15.4%;真菌占5.56%。药敏分析发现各致病菌均有较高的耐药性,G菌对亚胺培南最为敏感,而对青霉素、庆大霉素、头孢氨苄、克林霉素等的耐药率均超过50%。G+菌对亚胺培南、万古霉素敏感性强,对其他抗生素均有较高的耐药性8。总的趋势与国内其它地区报道基本一致。3.3 切口感染防控管理措施建立感染管理和监督体系,实施目标化管理,成立医院感染管理防控委员会,由院领导牵头,手术室及各手术科室主要领导人为主要成员。制定各种规章制度,包括消毒隔离制度、无菌操作规范、一次性医疗用品管理制度、清洁卫生制度、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制度等。为每个相关科室制定具体量化指标,包括手术切口感染率、预防性抗生素使用率、细菌培养送检率等等。制定感染管理手册,每月对制度落实情况,指标完成情况进行总结和汇报9。发现问题认真总结、及时纠正、落实责任。加强手术室感染控制管理。首先,手术室应布局合理,严格划分清洁区、污染区、无菌区、无菌手术间、污染手术间。做好手术间的空气消毒与监测,每月进行1次空气培养监测,菌落数控制在规定范围之内。同时,对手术间和无菌物品储存间的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的手、无菌物品及消毒液进行一次细菌培养。所有手术器械严格消毒灭菌,定期检查9。另外,还应加强手术室内人员的管控,限制参观手术室人员的数目,尽量减少人员流动。加强学习,强化感染防控意识。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强化无菌技术操作意识,定期学习有关感染管理文件及各项感染管理规章制度,加强业务能力学习。对每位受训人员严格考察,考核达标后方能进入手术室。总之,手术切口感染的病原菌以G菌为主并具有较高的耐药性,防控手术切口感染是医院感染管理的重点,制定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及措施,对提高手术质量、控制手术切口感染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J.中华医学杂志,2001,81(5):314-320.2 易凤琼. 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及预防措施J.重庆医学,2008,37(6):667-668.3 吴 养,杨雪英,吴春辉,等. 外科手术切口感染调查及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杂志,2006,16(7):758-760.4 周 郑,任建安,王革非,等.肠外瘘并发腹腔感染的致病菌谱与耐药性分析J.中华消化外科杂志,2008,7(5):331-333.5 杨慧宁,吕晓丽,王鲜平,等. 大型综合医院手术切口感染调查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0,27(3):300-301.6 谢多希,徐秀琴,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粮油食品检验人员模考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研优卷】
- 脑梗塞静脉取栓护理查房
- 2026届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
- 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左翼中学旗县2026届九年级英语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
- 义务均衡发展培训
- 广东省佛山禅城区七校联考2026届英语九上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
- 幼儿园指导纲要解读培训
- 2026届辽宁省沈阳市大东区化学九上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6届安徽省砀山县化学九上期末调研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6届北京六十六中学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口腔科印模制取技术要点
- 2025年江西省中考语文试卷真题(含标准答案及解析)
- 工程石材吊装方案(3篇)
- 混凝土销售管理制度
- 2024年全国职业院校(中职组)技能大赛(植物嫁接)赛项考试题库
- 《江姐》教案-中职语文高一(高教版2023基础上册)
- 公司中小型会议策划方案
- T/CCT 017-2024中低温煤焦油
- 《中国传统文化》课件:佛教思想及其人生模式
- 医师多点执业协议书
- DB65∕T 3952-2016 反恐怖防范设置规范 学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