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液粘稠度.doc_第1页
痰液粘稠度.doc_第2页
痰液粘稠度.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外六区危重病人的护理之 气管切开的吸痰护理1、 病区环境管理安排患者于靠近治疗区的重症病室,专人守护,严格控制探视,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实行保护性隔离,减少交叉感染机率。为患者准备好纸笔,以便沟通。室内温度2224,湿度在60%70%。每日湿式清扫24次,病室内每日消毒液擦拭桌椅、门窗及地面12次,病室内空气消毒机消毒时间为:89时、1415时、2021时。采取按需吸痰、适时吸痰的原则。适时吸痰主要指的是以下4种表现:患者咳嗽或有呼吸窘迫症;可在床旁听到痰鸣音;呼吸机气道压力升高报警;血氧分压或血氧饱和度突然降低。1 吸痰前的准备工作1.1 物品准备1.1.1 首先要保证负压吸引装置各管道连接正确、紧密、通畅,保证有效的负压,一般成人10.6415.96kPa,婴儿应控制在7.9810.64kPa。1.1.3 备好不同型号的无菌吸痰管及无菌手套。1.2 吸痰前病人的准备耐心的态度向病人及家属说明吸痰的必要性与重要性,1.2.3 听诊双肺呼吸音,以判断痰液的位置。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协助病人轴式翻身。叩背时注意叩背的顺序应自下而上,由外向内避开关节、脊柱,手呈叩杯状。根据听诊情况及胸片情况着重扣击炎症较重的一侧,以便痰液松动,从周边肺野向中心集中,便于吸出。1.2.4定时做雾化吸入24次/d,根据病情需要,遵医嘱加入治疗性的药物,如庆大霉素、沭舒坦。对于行机械通气的病人要人工鼻。2 吸痰时的要领及注意事项经口气管插管病人的吸痰应遵循评估-听诊-翻身-叩背-吸痰-再次听诊-评价的顺序2.1 由于吸痰过程中病人的氧气被部分或完全中断,所以吸痰前一定要给予高流量、高浓度氧气吸入以增加机体的氧储备。未行机械通气的病人给高流量吸氧510L/3min,行机械通气的病人给予80%氧气3min。2.2 为使痰液稀释易于吸出,吸痰前先自气管插管内注入生理盐水35ml,注水时应拔掉针头,在病人吸气时缓缓注入,待病人行510次通气后吸出,对于痰液特别粘稠不易吸出时可同法注入2%碳酸氢钠溶液23ml后再行吸引。2.3 吸痰时病人头部不可过度后仰,影响吸痰效果及气体交换。2.4 在吸痰管的选择上,吸痰管的外径一般为气管插管内径的1/22/3,这样有利于气体从缝隙处进入气道。吸痰管过细,会导致插入次数增加和吸痰不尽,而过粗会阻碍气体交换和加重缺氧,对痰液粘稠者可选用较大外径的吸痰管。2.5 吸痰管插入深度应超过气管插管外约0.51cm,,到达合适深度后放开负压,边旋转、边上提、边吸引,在最初的34cm或感觉痰液较多的地方要慢一些,随后较迅速的退出,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s,连续吸痰不超过3min,吸痰动作要轻柔2。2.6吸痰顺序一般为先吸气管插管,再吸口、鼻腔。2.7 吸痰过程要同时注意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及面色、口唇颜色的变化情况,若有异常立即停止吸痰,给予高流量、高浓度吸氧并报告医生及时进行处理。2.8 吸痰完毕,再次给予高流量(510L/min)、高浓度(80%)吸氧3min。2.9 吸痰后再次听诊双肺呼吸音以评价吸痰效果。3 吸痰后的处理工作3.1将吸痰管及连接管冲洗干净,将吸痰管弃于医用垃圾桶中,将连接管头端放在空筒注射器中。3.2 及时记录痰液的颜色、性状及量。3.3 气管内所滴注药液、注药用的注射器、冲管用的生理盐水,每24h更换一次。吸痰车、吸引装置、各管道表面每日用500ml/L有效氯湿纱布擦拭一遍。3.4 储液瓶内吸出液要及时倾倒,不得超过1/2满。3.5 储液瓶每周消毒一次,方法为浸泡于含氯消毒剂500mg/L中30min后,清水冲净晾干备用;连接每周更换一次。 2、吸痰时机及流程痰液粘稠度区别度(稀痰)度(中度粘痰)度(重度粘痰)痰液性状稀痰较度粘稠明显粘稠痰液颜色米汤或白色泡沫状白色或黄白色粘痰黄色伴血丝痰、血痰能否咳出易咳出用力咳不易咳出吸痰后玻璃头内壁痰液滞留情况无易被冲净大量滞留,不易冲净吸痰管常因负压过大而塌陷补加湿化液时间及量2ml / 23h4ml / 1h48ml / 0.5h备注(湿化程度)1、 湿化不足:痰痂形成2、 湿化过度:呼吸急促、痰液呈水样、SpO2下降3%以上吸痰紧记:1、“轻”:吸痰动作轻柔,吸痰管轻轻插入,不可反复上下提插。2、“快”:吸痰动作迅速,每次吸痰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