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第三单元 单元复习学案.doc_第1页
14第三单元 单元复习学案.doc_第2页
14第三单元 单元复习学案.doc_第3页
14第三单元 单元复习学案.doc_第4页
14第三单元 单元复习学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 自然界的水复习教学案一、学习目标1. 认识水的组成,认识电解水的实验装置,记住实验的现象和反应产物。2. 了解单质、化合物的区别。3. 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粒子构成。 认识分子、原子的特征,能解释生活中的现象。4认识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5. 了解纯水与自然水、硬水与软水的区别。了解水体污染的成因及其防治措施6、了解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方法。掌握过滤、蒸馏等混合物分离的操作。7、了解氢气的性质,初步学会实验室制取氢气。了解氢气的用途。二、知识点梳理(一) 水的组成水的电解实验现象: 正极气体气的验证方法: 负极气体气的验证方法:结论:这说明水由_。(二)单质和化合物 单质: 化合物: 物质分类:(三) 水的物理性质(四) 净化水的方法: 自然界的水都不是纯水,通过多种途径可以使水得到不同程度的净化。1. 静置沉淀法:利用明矾溶于水后生成的胶状物对杂质的吸附,使杂质沉降,来达到净水的目的。2. 吸附沉淀法:用具有吸附作用的固体过滤液体,可以滤去液体中的不溶性物质,还可以吸附一些溶解的杂质,除去臭味。如:净水器,有些就是利用活性炭来吸附、过滤水中的杂质的。但是经过净化后的水虽然变澄清了,但所得的水仍然不是纯水。3. 过滤: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物质跟液体分离的一种方法。操作要点:一贴、二低、三靠一贴: 。二低: 三靠: 4. 蒸馏:把相互溶解的液体物质,根据沸点不同的原理进行分离的方法。操作要点:(1)加沸石防爆沸。(2)装置气密性检查。(3)沸腾不能太剧烈。(4)开始馏出的液体弃去。制取蒸馏水的过程是物理变化,蒸馏水是纯度较高的水。(五) 软水和硬水1. 硬水:水中溶有较多的可溶性钙和镁的化合物,这样的水叫硬水。2. 软水: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做软水。3. 如何鉴别软水、硬水?4. 使用硬水会给生活带来哪些麻烦?5.怎样使硬水软化: 天然水都不是纯净水,通过沉淀、吸附、过滤、蒸馏等方法可以使水不同程度地得到净化。小结:对于水的净化方法,单一操作相对净化程度由低到高的顺序是: 综合运用上述四项操作效果更好,其先后顺序是相反的。(六) 人类拥有的水资源1. 地球上哪些地方有水?2、水污染的成因:(1)、_ (2)、_ (3)、_ 以上这些原因都造成的水体的污染,污染的水如饮用则对人体和动物产生巨大的损害。3、防止水体污染的措施:(1)、_ (2)、_ (3)、_ 。(七) 分子1. 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2.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实验说明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氨气在空气中的扩散,水在常温下的挥发,碘的扩散等都是分子运动的结果,在受热情况下,分子能量增大,运动速率增大, 就是水受热蒸发快的原因。3. 分子间是有间隔的为什么混合后水和酒精的总体积明显减小呢?这是由于分子间相互穿插和相互作用所致。可知分子间有一定的空隙。如果分子间的空隙大,分子间作用力小,所占体积大,物质小呈气态,所以气态物质分子间的空隙大,而液态和固体物质的分子间空隙都很小。物质的三态变化,主要是分子间的空隙发生变化。(十) 分子与原子的区别与联系 分子是由同种或不同种原子构成的。从分子的角度看,水的蒸发与电解水,水的分解两种变化有什么不同呢?水的蒸发仅是水分子运动而不断扩散到空气中,并没有生成其他物质,是物理变化。而水的分解是水分子破裂成氢原子和氧原子,然后每两个氢原子组合成一个氢分子,许多氢分子聚集成氢气。每两个氧原子结合成一个氧分子,许多氧分子聚集成氧气,生成了其他物质,是化学变化。水在电解时,水分子破裂变成了氢分子和氧分子,不再保持水的化学性质,可见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更小的粒子原子,原子又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发生变化的是分子,原子没有发生变化。可见,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不能再分成更小的粒子。因此,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十一)氢气的性质、用途与制取氢气的性质与用途:氢气的物理性质氢气的化学性质:_ 可燃性:文字表达式:_ 氢气能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放热有水珠生成。点燃不纯的氢气可能发生爆炸,因此点燃氢气等可燃性前都要验纯。还原性:氢气还原氧化铜 文字表达式:_ 现象:_ 步骤:氢气早出晚归,酒精灯迟到早退。原因:实验前:先灯后氢会爆炸,实验后,先氢后灯会氧化。氢气的用途:性质 用途密度最小的气体 冶炼金属;用作保护气燃烧产生大量的热 作化工原料还原性 充灌探空气球和多种物质直接反应 作高能燃料;用于焊接、切割金属氢气的制取;(1)原理: (2)装置:固液反应不需加热的类型三、中考链接1:英国科学家道尔顿于19世纪初提出了近代原子学说,他认为物质都是由原子构成;这些原子是微小的不可分割的实心球体。如果从现代科学的角度看,你认为上述哪几点存在明显的不足。( )(A) (B) (C) (D) 都正确2、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 )A、分子质量大,原子质量小 B、分子能直接构成物质,原子不能直接构成物质C、分子间有空隙,原子间无空隙 D、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3、利用所学习过的氢气实验室制法的有关知识解决以下问题: 实验室常利用石灰石(主要化学成份为CaCO3)固体与稀盐酸溶液混合发生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化学成份为CO2);又知道二氧化碳气体是一种无色无味能溶于水,且密度大于空气的气体。请你依据上信息来分析一下:(1) 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气体时,应该选用下列哪套装置?为什么?它与你学过的哪种气体的发生装置类似? (2)若想收集一瓶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应采用下列中种收集方法?为什么?4(1)实验室制取氢气时,一般选用的药品是_和 _ ;反应 _ 加热。(2)利用铁架台、试管、单孔塞、导气管组装发生装置制取氢气时,还存在一些缺陷,请你指出这些缺陷,并写出解决方法(可以用装置图表示)。 例5自然界中水污染主要来自:_ _6从人类长远的角度考虑,未来最理想的燃料是( ) A、煤 B、氢气 C、天然气 D、酒精7根据近日“”网上新闻上报道一则信息:“2月5日,宜宾市商业街橄榄树歌舞厅传来一声沉闷的巨响,该歌舞厅二楼一个包间临街的墙被巨大的气浪冲垮,砖头、水泥块、玻璃飞到了街上。据警方调查,该歌舞厅爆炸的原因是包间内的客人将携带来的100余个氢气球拍破,火星引燃气球中的氢气造成的。”我们根据这则新闻报道,可以得到哪些启示。四、同步测试1、1993年8月,我国科学家利用超高真空扫描隧道显微镜,在一块晶体硅的表面通过探针的作用搬走原子,写下了“中国”两个字。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上述操作中发生了化学变化 B. 上述操作中只发生了物理变化C. 这两个汉字是目前世界上最小的汉字D. 这标志着我国科学家已进入操作原子的阶段 2、品红在水中的扩散实验证明了( )A分子在不断地运动着B分子本身发生了改变C分子的质量发生了改变D分子中的原子发生变化 3、城市中的生活用水是经自来水厂净化处理的,其过程可表示为:取水沉降过滤吸附消毒配水。下列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取水 B. 过滤 C. 吸附 D. 消毒 4、以下生活、学习经验,不能说明分子间有空隙的是( )A打气筒能将气体压缩B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C物质有热胀冷缩的现象D海绵能吸水 5、上海市是缺水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因此,我们不仅要节约每一滴水,同时还应防止水的污染。在以下列举的防治水污染的措施中,你认为合理的是( )禁止使用农药和洗衣粉,工业废水经处理达标后再排放,抑制水中所有动植物的生长,生活污水净化后再排放A. B. C. D. 6、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B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C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的物质是混合物D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混合物 7、 氢能源是一种应用前景十分诱人的新能源,但目前仍处在研究、试验阶段,还未能进入实用阶段,不是其主要原因是( )A. 氢气燃烧时对环境影响的评价问题尚未定论B. 氢气的制备耗能巨大,廉价制氢的技术尚未成熟C. 氢气的贮存、运输等安全问题尚未解决D. 氢气燃烧放出的热量低于相同质量的矿物燃料,经济效益欠佳 8、鉴于我国目前淡水资源状况,我们在生产生活中应采取的措施和策略是( )A. 减少饮水量B. 将用过的废水直接排放到江河湖海中重复使用C. 既需要预防和消除对水的污染,又要节约用水D. 不需要保护水资源,因为水有巨大的自净能力 9、分子与原子的本质区别是( )A分子大,而原子小B分子是构成物质的粒子,而原子则不是C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而原子则不能D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却不能再分 10、 环境污染已对人类造成重大威胁。下列名词与环境污染无关的是( )A. 潮汐 B. 酸雨 C. 臭氧层空洞 D. 工业三废 11、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 洁净的空气B. 精制的食盐水C. 冰水混合物D. 澄清石灰水 12、氧化汞受热时的变化(课本52页,图中大圆圈表示汞原子小圆圈表示氧原子)。据图得出的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氧化汞受热时能分解成汞和氧气B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C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D所有的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13、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将深颜色的衣服和浅颜色的衣服泡在一块洗,可能会是浅色衣服染上深颜色,其主要原因是因为( )A. 分子本身发生了改变B. 分子在不断运动C. 分子间有一定间隔D. 染料发生了化学变化 14、1999年度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艾哈迈德泽维尔开创了“飞秒化学”的新领域,使运用激光光谱技术观察化学反应的分子中原子的运动成为可能。你认为该技术不能观察到的是( )A化学变化中反应物分子的分解B反应中原子的运动C化学变化中生成物分子的形成D原子核的内部构成 15、地球上可以直接利用的淡水不足总水量的1,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下列作法中,不正确的是( )A建议并提倡居民使用节水龙头B用喷灌、滴灌的方法浇灌园林或农田C将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D将生活污水任意排放 二、简答题:16、调查了解你生活周围有哪些水的污染源,请将提出防治的设想或建议填写下表(上栏举两例,下栏举三例)。污染源防治建议生活中 生产中 172003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水20亿人生命之所系”。据统计世界上有80多个国家约20多亿人口面临淡水危机,其中26个国家的三亿多人口生活在缺水状态中。请你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请举出一例你在生活中合理用水的具体做法_。 (2)研究表明,一节含汞、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