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人”之碎思札记[1].doc_第1页
“处人”之碎思札记[1].doc_第2页
“处人”之碎思札记[1].doc_第3页
“处人”之碎思札记[1].doc_第4页
“处人”之碎思札记[1].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处人”之碎思札记侯磊(河北省人民检察院原检察长,曾任河北省委副秘书长)一人在世上,不可能离群索居,天天都需要与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这就要求我们要与人处好,即有一定的人际交往能力。古今中外能够把事情做成的人,大都是交往能力强的人。交往能力是一种比专业能力更重要的能力,专业能力只能使自己利用自身的能量,而交往能力则可使自己利用外界的无限能量。与人相处的基石是自己的品德和修养。一个人如果能够坚守中华传统文化中一贯强调的正直、诚实、善良、感恩、奉献、谦恭、进取、勤奋、节俭等做人的基本品质,自己的血管里流淌着的是高尚的道德血液,他必定能成为处世交往能力强的人,能成为人气指数高、人缘好的人,能形成健康、和谐、积极、融洽的人际环境,不仅有了人生成长进步的催生素,而且有了安放心灵的港湾,为在人生路上健步前行奠定良好基础。二处人要从尊重人开始。人人都有自尊心,所有的人都渴望被尊重。大自国家、小至家族,上自领袖、下至百姓,何处不要尊重?何人不要尊重?文明的基点始于尊重。尊重是人际交往的前提,是构建和谐的基础,失去尊重就会埋下愤怨。有的人不懂得尊重别人,交往时常给人以高人一等、居高临下之感,这种人是没人买账的。一个人生活在社会上要有力量,要成就事业,就必须尊重别人的人格,尊重别人的权利,尊重别人的劳动。尊重别人的人,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尊重不是虚伪的奉承,不是言不由衷的赞许,而是内修海纳百川的气度,外持谦虚平和的态度,这样的人,才能拿到在社会上畅行无阻的通行证。三 与人交往要懂得为人着想。北宋著名理学家程颐曾经讲过:“遇到事情肯替别人着想,这是第一等的学问。”这句朴素的语言,不仅通俗地道出了深邃的哲理,而且点出了做人交往的第一要素。在现实生活中,只考虑自己、不知道利及他人的人,是自私心重的人,肯定是不受欢迎、讨人厌的人。凡事要多替别人想想,也就是与人交往时,自己的情感体验、期望欲求、思维方式等内心世界,要与对方的内心世界一同考虑,即进行换位思考,这样就能与对方在情感上得到沟通,为增进理解奠定基础。俗话说,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给别人留有余地,自己将得到一片蓝天。遇事善于从利人角度考虑,结果往往是双赢。为他人服务最多的人,精神最富有、最幸福。做人其实很简单:有了利人心,就能做真人。马克思曾经说过,你希望别人怎样对你,你就先怎样对人。这个看似简单却颠扑不破的处世真经,带来的不只是人际关系的和谐,而且有人生的成功。四处人要懂得宽容。宽容是人生的礼物,与人相处要宽容。人生在世,谁都会有自己的特长、优势,也会有自己的缺陷、不足。英国谚语说:“世上没有不生杂草的花园。”古代阿拉伯人讲:“月亮的脸上也是有雀斑的。”所以,不能老拿着自己的镜子、卡尺去观察、测量别人。对别人的优点要虚心学习,容人之长;对别人的缺点要正确看待,容人之短;对别人的不妥之言不计较,容得下话;对别人的错误不记旧账,容得下过 特别是在与人发生矛盾时,能忍得了一时之辱,不意气用事,不争一时之长短。宽容是理解和尊重的体现,代表着关心,蕴涵着信任,潜藏着激励。宽容是做人的需要,是交往的需要,是成就事业的需要。当然,宽容也有限度。宽容所提倡的是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精神,绝不是不分是非、不讲原则,笼统地容忍一切,一团和气,做“老好人”。若此,便偏离了宽容的真正意义。五处人要固守谦虚。谦虚是一种处世风格,它能构建相互和谐、互促共进的创业环境。中国古代的智者说:“劳谦虚己,则附之者众;骄慢倨傲,则去之者多。”这说明了谦虚的人在获得外部支持、借助社会资源方面的人格优势。人人都喜欢谦虚的人,多不会与自以为是的人为友。谦虚是做人的原则,是一种美德,是获得外部支持的基本要件。六处人要懂得感恩。感恩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中的又一美德,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处世哲学,是一种境界。古训讲道:“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社会上的人离不开他人。离不开父母的养育,离不开老师的指教,离不开组织的培养,离不开同事的支持,离不开朋友的帮助,所以也就离不开感恩。鲜明的感恩意识是正确世界观的一种体现,这样的人常常把自己看得轻,而把别人看得重,经常想的是如何奉献。感恩意识强的人往往能够自爱,他们常想的不是别人欠自己多少,而是总感到亏欠别人,总想报答。感恩不是浅层次的“投桃报李”,更不是表面的甜言蜜语。感恩是人生的必修课,是生命中的心灵之花,是立身处世的应有理念。学会感恩就是要学会尊重他人。有感恩心的人,执著而无私,博爱而善良,敬业而忠诚,更能够成为素质高、境界高、威信高的人。相反,不知感恩的人,只想索取,不懂奉献,是不懂人间真爱的冷漠的人。谁也不愿意与这样的人为伍。常怀感恩之心,人与人之间就多一些融洽,少一些隔阂;多一些团结,少一些摩擦;多一些理解,少一些埋怨。我们要感恩父母,感恩师长,感恩组织,感恩社会,感恩他人,在感恩中身体力行,提高自己的修养水平,提升自己的处世水平。七处人要少一些对立思维。我们所寄身的社会环境是十分复杂的,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关系纵横交织。在有些人的思维方式和处世方式中,习惯从矛盾的角度出发,爱把人或事物分成敌与我、是与非、对与错等等截然相反的两端,并以此作为观察事物、处理问题的着眼点。应当承认,这种思维方式有时候也不是没有一点道理,但并不全面。如果长期持之一端,会给事业、人生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人类社会的图景并不完全是由极端对立的黑白两色组成的,在社会生活中,既有大量相互对立、冲突的事物、问题,也有大量处于中间状态的非对立、非冲突,可以相互依存、相互交融或各自独立、互不干涉的事物、问题。在突破困境、改变现状、实现人生预期目标的道路上,除了运用竞争的手段、斗争的方法以外,有时也完全可以选择和谐、合作、和平的方式实现同样的目的,甚至达到用竞争、斗争手段根本无法达到的目标。把本来不是对立的事物硬是当作对立面来看待,把本来能够和谐相融的关系硬是搞得很僵,把本来能够以合作、协作方式开辟出“共赢”、“多赢”的局面,硬是弄得剑拔弩张、两败俱伤,这不是聪明的处世待人方法,而是少数人于不自觉中为自己设置的误区,同时也是他们“屡战屡败”的祸因所在。八处人要善于拒绝。与人相处,必须做到需要拒绝时敢于拒绝、善于拒绝。拒绝是一门最棘手的艺术。它有时会被认为是一种不友善的行为,然而,拒绝有时候恰恰是一种美德。正义是这个世界的灵魂,法律是不可触碰的底线。生活在世,有些事是需要办、应该办、咬着牙拼着命也要办成办好的;有些事则是不能办、不该办,任凭权压、势逼、情磨、钱诱也丝毫不能退让的。做人,要敢于拒绝,能够说不,在该封口时封口,该止步处止步,任何有悖正义的怜悯都是要不得的。这样,才能在人格形象上不断得到新的积分。九处人要善待被拒绝。在生活工作中,每个人都需要求助别人,结果是有的求成了,有的被人拒绝了。被人拒绝时,有人处理得好,有人处理得不好。被人拒绝像拒绝别人一样,是经常发生的,是正常的事。被人拒绝并不一定是坏事,有时这种“坏事”还能变成好事。遇到被人拒绝时一定要理智,要冷静,要想想自己的要求是否合乎情理、是否过分;要想想别人的难处,对方可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要把握好自己的心态,千万不能心生怨气、怒气,更不能做出一些不该做的事。能否正确对待被人拒绝,考验着一个人的修养水平和思想境界。十处人不要轻易许诺。做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