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长征故事:张震长征永远的精神丰碑 引导语:xx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这八十年里,长征的伟大事迹依然存在我们的心中,我们要继承与弘扬长征中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下面是一篇长征故事,与大家分享。 从1934年10月长征开始到1935年11月,我在红军第3军团的行列中,一边打仗一边行军,有一段还被战友们抬着,留下终生难忘的记忆。 多少战友倒在了漫漫征途上,把生的希望留给了我们这些活着的人。 中央红军离开苏区进行长征前,我在一次战斗中负了伤,住进了医院。我记得好像就是在长征开始的前一天,红3军团第4师政委黄克诚来医院看望受伤养病的战士们,一见我的面,就指名要我跟他回前方。我担心自己的伤会影响部队的行进战斗,可黄克诚政委以不容置辩的口气说:“你的脚能走,回前方也能养好伤。” 后来听说,红军主力走后,医院的同志和伤病员都牺牲了。我想,当年如果不是黄克诚同志把我从医院里接出来,带我走上长征路,哪里还会有今天! 突破第四道封锁线时,我当营长,率部坚决扼守光华铺地区。一天之内,两任团长都牺牲在这里,全团伤亡近半。指战员们的鲜血染红了湘江,终于完成了掩护中央机关和军委纵队在界首渡江的艰巨任务。 遵义会议的精神我们大约是到云南扎西(今威信)地区后才听了传达,大家精神为之一振。感到红军有了希望,革命有了希望。 1936年6月9日,我们团来到夹金山脚下。那时最困难的还是缺粮,部队吃饭成了大问题。团首长决定要我改任管理主任,主要负责筹集粮食,千方百计去找吃的。 有一天,我们沿着黑水河右岸前进,看到左岸有位藏民,就请通司(翻译)向他喊话,讲明我们是红军,是反对官僚、军阀压迫穷人的队伍,现路过此地,因没有吃的了,请他帮助。他立即杀了一匹马,用河上的索道把马肉传送过来,我们也用索道将银元传送过去,但他坚决不要,又退了回来。大家很感动,多好的藏族兄弟啊! 7月上旬,我们继续北上,开始翻越打鼓山。途中,我们看到掉队的同志围着火堆取暖,但喊他们时并不答应,上去一碰就倒下了。沿途到处是战友们的遗体。 宣传队想喊口号给大家鼓鼓劲儿,可一句也喊不出来。仅几百米高的雪山,我们却整整爬了半天,到了山顶,又遇到冰雹,砸伤了不少人。 接着,我们又翻越了拖罗岗雪山,来到毛儿盖。我的肺有毛病,路上曾吐过几次血,呼吸甚是艰难,凭着革命的毅力和战友们的帮助,终于翻过了这座座雪山。 我身为管理主任,宿营时要负责分配住处,进了草地后,一片荒原,便无事可做了。部队既无住房,又无雨具,白天烈日暴晒,汗流浃背,入夜大雨滂沱,冷得发抖,无法入睡,还不时遭到敌骑兵的袭击。同志们带着行军、作战的疲劳,背靠背坐着,任凭雨淋风吹,一直熬到天明,不少体弱者生病倒下了。 在草地行军中,自带的干粮根本不够吃。开始时,抓把青稞添点肉干喝口冷水,还能勉强填饱肚子。后来,这些吃光了,只能靠野韭菜花充饥,前面的部队还能挖到一点,后续部队连它也难找到。 在烈日下行军,口渴难耐,有人就去喝沼泽中的积水,谁知水中有毒,饮后腹泻,又有一些战友因此长眠在草地上。后续部队无需向导,沿着一具又一具战友的遗体,就能找到前边的部队,到达宿营地。 我们的队伍就这样前仆后继,接连走了六七天,8月底终于走出了草地。这是我长征中走过的最艰难的一段路程,令人难以忘怀。 1936年11月,红军发起直罗镇战役,从此打破了国民政府军对陕甘苏区第三次“围剿”,为党中央把革命大本营放在西北,并开展新的局面,举行了一个“奠基礼”。 11月21日,在部队向直罗镇之敌发起攻击的时候,我碰上毛主席。 当时毛主席正生着病,躺在担架上,还坚持指挥战斗,身边只有一个警卫班。就在这时,10团2连从该处经过,毛主席要其留下,连长不认识毛主席,说没有团长的命令,不能停止前进。见此情景,我急忙告诉2连连长:“这是毛主席!命令你们留下,你们就留下。”正巧,2连指导员也上来了,他也认识毛主席,马上敬礼报告。这样,该连就留在了毛主席身边。我嘱咐连长、指导员一定要好好保卫毛主席的安全,并将情况报告了10团杨勇政委。 后来,战斗激烈时,毛主席命令2连出击,配合兄弟部队消灭了不少敌人。 长征已经过去70年了。每当我回想起长征的时候,总是感慨万千。昔日领袖、首长、战友们鲜活的身影,悲壮惨烈的战斗场景,令人难以想象的艰难环境,不时浮现在我的眼前。 当年这支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的队伍,历尽艰辛,势不可挡,长驱二万五千里,终于从江西来到陕北,进入了陕甘苏区,粉碎了敌人的“围剿”,开始了新的革命征程。 长征,既是世界军事史上史无前例的战略大转移,也是我们党和军队从挫折中奋起、不断走向成熟与胜利的历史转折点。 二万五千里长征雄辩地证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是不可战胜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参加过长征的人已经不多了,但长征精神是一座永远的丰碑,充分显示出共产主义事业无比强大的生命力。它必将激励、教育着一代又一代年轻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奋斗不息! 【知识拓展】 篇一:长征的故事读后感 我读过很多书,其中一本书至今还让我记忆犹新,它就是长征的故事,读了这本书后我感触很深。在我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就感觉到这本书中的每一篇文章都透着一种特殊的力量,那就是勇敢。中国红军为了革命不怕牺牲和坚忍不拔个精神深深的打动了我。红军是一个被称为天下无敌的队伍,红军是一个能克服一切困难的队伍,红军是一个创造举世无双的壮举:二万五千里长征的队伍。在长征途中,有一些可歌可泣的故事:草地上,小红军不骑将军的马,不吃将军的粮食,最后英勇的牺牲了;雪山上,军需部长为了把棉衣发给每一位士兵,自己却冻僵了;沼泽地上,一个士兵快被沼泽吞没时,旁边的士兵为了救他,自己却永远的埋在了沼泽地里一个个动人的故事里,才知道生命有多么的宝贵啊。爬雪山,过草地,上刀山,下火海。他们都完成了,因为他们只有一个目标:新中国。长征途中,红军艰辛万苦,而我们现在,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吃东西挑三拣四,这个要吃,那个不爱吃,在家里像个小皇上,和红军对比,真是惭愧极了,我们必须加强努力。我们今天是祖国的希望,是祖国的明天,红军是我们的好榜样,我们要像红军一样勇敢。 篇二:长征的故事读后感 我记不起这是我第几次想起长征了,在我的记忆中,它就像古希腊文学中一部长长的史诗,我至今才读懂它一个小小的章节。 在漫长的历史与文化的进程中,我们的民族有着很多辉煌的过去,穿越时空的苍凉与沉重,是历经沧桑后的繁华,的确,我们的民族承受了太多的苦难。 风吹过,雨打过,火烧过,铁蹄践踏过,但宁折不弯的是中国人的脊梁,这就是长征的真实写照。 长征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座巍峨的丰碑,百年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为了北上抗日,突破国民政府军的围追堵截,跨越万水千山,战胜无数艰难险阻,创造了无与伦比的英雄业绩,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伟大革命篇章。 坚定不移地信仰、不屈不挠的求索,无所畏惧的前行,向着理想勇敢奋斗,在当今的词典中,没有哪一个词能够像“长征”那样,包含了所有这些令人感动的崇高精神和象征意义! 抚今追昔,共和国的沧桑巨变令人感慨万千;继往开来,全面小康社会的美好前景呼唤着我们奋然前行。 展望未来,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大船正劈波斩浪,昂首向前! 淋浴着新世纪灿烂的阳光,历史的重任将落在我们这一代少年的肩上。过去,长征使中国辉煌;今天我们要将长征精神发扬下去。我相信,未来的中国载入世界编年史的一定是更华美的篇章! 篇三:长征的故事读后感 它讲述了一个13岁的小红军小兰在随部队一起前进的时候,好不容易得到了一袋干粮,却在过一座桥时为照顾一位伤员不慎把自己的那袋干粮掉入河中冲走了。她为了大家有足够的干粮吃,坚持没告诉他们。为了装成没事发生一样,她拔了许多野菜塞入挎包,塞得鼓鼓的。不久她的身体就不行了,在护士长发现她吃野菜和挎包中“干粮”的事后,大家才知道事情的真相,于是大家每人分了一点干粮给她,让她体会到了家的温暖故事虽小,内涵不小。 这些点点滴滴的细节,小故事却能够反映红军战士们的优秀品质不怕苦、坚强、无私、热心小兰,她只是一个13岁的小女孩,却有男孩一样坚强的意志;却知道体谅他人。在她没有粮食之际,她大可伸出双手向战友们要一些,她没有这么做,她选择沉默,不告诉任何人,自己吃苦,此刻,她脑海里想的只有战友的利益,而忽略了自己的困难;而对伤势严重的伤员们,她大可丢下他们,让他们自生自灭,可她没这么做,她细心照料一个伤员,没有怨言,没有后悔。一个小兰尚且如此,可想而知,我伟大的红军整支队伍的品质了。 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发生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的红色长征,正像一条蜿蜒二万五千里的红飘带,以它无与伦比的绚丽,舞过那个满目疮痍的中国大地,舞过多风多雨的二十世纪,舞出了我们这个民族的崭新希望。 红军长征历尽千山万水,通过人类难以生存的雪山、草地。1935年8月,右路红军踏上了生死难测的茫茫草地,度过了长征途中最艰苦的岁月,走过敌人认为不敢走的路,及时赶到班佑、巴西地区并率先北上。由于张国焘坚持南下,于同年9月,率红四方面军再次通过渺无人烟的草地,重过草地比第一次情况更加恶劣,是一次无谓的牺牲。 1935年5月,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成功地抢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后,为了早日摆脱国民政府的围捕堵截,迅速北上与红四方面军会合,他们只好选择一条人烟稀少,自然条件十分恶劣的路线爬雪山,过草地。 过了雪山草地后,1936年10月,红军三支队伍终于在陕北胜利会师。党中央领导核心得以胜利转移到延安,红军主力也迅速转移到民族解放战线的最前沿,中国革命从此转危为安。 1934年至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以血肉之躯谱写了人类历史上无与伦比的英雄史诗二万五千里长征。它那英雄足迹携刻在人类追求解放的历史中,始终是中国人民永远铭记的豪迈记忆;他那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赖以成功的基础;它那战胜一切困难的气概,始终激励着全体中国人民朝着辉煌的未来前进。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是举世无双的壮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睡眠监测助手App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法律旅游线路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游戏物品交易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乳制品国际合作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演出经纪人之《演出经纪实务》考前冲刺模拟题库含答案详解【考试直接用】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题库试题附完整答案详解(全优)
- 2025内蒙古呼伦贝尔农垦集团有限公司社会招聘笔试模拟附答案详解(突破训练)
- 2025内蒙古呼伦贝尔扎兰屯市教育系统“校园引才”27人笔试备考及1套完整答案详解
- 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考前冲刺分析及答案详解(考点梳理)
- 演出经纪人之《演出经纪实务》能力提升B卷题库含答案详解(模拟题)
- 消防员消费观教育
- 玉竹栽培技术课件
- 绿色金融培训课件
- 煤矿掘进科培训课件
- 2026《衡中学案》高考一轮总复习 生物学 全书
- 《教室不乱跑》课件
- 2025混凝土建材购销合同范本
- 支教考试笔试试题真题及答案
- 2024-2025学年四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教学计划及教学进度表
- 餐饮公司中标协议书
- 入股瑜伽店协议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