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1监控规范.doc_第1页
DB41监控规范.doc_第2页
DB41监控规范.doc_第3页
DB41监控规范.doc_第4页
DB41监控规范.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DB41/ 2004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2004-09-10实施2004-08-10发布河南煤矿在用安全监控系统安全检测检验规范DB41/ T3512004DB41河南省地方标准31DB41/ T3512004前 言本标准主要规范和指导河南省煤矿在用安全监控系统强制性安全检测检验及在用安全监控系统的安全评价工作,保证检验单位向煤矿安全监察机构提供客观、公正、真实、全面的检测数据。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本标准由河南省煤矿安全监察局提出。本标准由河南省煤矿安全监察局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南省煤矿安全监察局本标准起草人:沙风华 蒋玉海 魏志彬 尚俊业 刘朝伟 李 峡 任 峰本标准于2004年08月10日首次发布I河南煤矿在用安全监控系统安全检测检验规范1 范围本规范规定了矿用安全监控系统安全技术检验的项目、方法和技术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河南省范围内所有煤矿在用安全监控系统(包括安全监控系统主机、分站、各类传感器及相关设施)进行定期、不定期现场检测。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矿井通风安全监测装置使用管理规定 煤矿安全规裎2001版3 检验基本要求3.1 检验条件3.1.1受检的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应具备监控系统的基本功能,能够正常运行的全套系统。3.1.2受检的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的使用单位应积极配合,提供一切必要条件,应准备好全部技术档案和试验条件。3.2 检验类别3.2.1常规检验:正常运行的系统每半年进行一次。3.2.2特殊检验:有下列情况之一时进行,并可替代常规检验。3.2.2.1新安装的系统正常运行之前。3.2.2.2系统升级以后正常运行之前。3.2.2.3系统停止运行一个月。3.2.2.4发生瓦斯事故以后。4 检验项目及要求4.1 机房4.1.1检测的环境温度:18-25。4.1.2检测的环境湿度:4070%。4.1.3电源的电压偏差:-5-+10%。4.1.4机房应具备抗静电环境:绝缘体静电电位1KV。4.1.5机房应避开电磁干扰:场强不大于800A/m。4.1.6机房应避开噪声干扰:主操作位噪声68db。4.2 系统配置4.2.1必须使用专用阻燃电缆或光缆连接,严禁与调度电话电缆或动力电缆等共用。4.2.2输入、输出信号必须为本质安全型信号。4.2.3必须具有防雷电、防火措施。4.2.4中心站主机不少于2台,1台备用,且主机不能兼做它用。4.2.5井上下必须配备备用电源,备用电源的使用不小于2h。4.2.6中心站必须配备两台打印机,一用一备,能够正常使用。4.2.7监控设备电源必须接地良好,接地电阻不大于1。4.2.8接口到分站及分站到传感器的传输距离符合设计的实际需要,且在企业标准及行业标准规定的范围内。4.2.9系统配套件必须具有MA标志。4.3系统功能4.3.1系统传输处理误差:1。4.3.2数据库内容必须包括模拟量、开关量、瓦斯超限统计等项内容。4.3.3具有数据、图形、曲线、表格等显示功能。4.3.4系统应具有实时存盘功能,存盘内容包括:、甲烷、风速、负压、一氧化碳、温度、(具有时)等重要测点模拟量的实时监测值;、断电/复电时间及状态;断电/复电逻辑关系不符报警时间及状态;、设备开停时间状态;、累计量(具有时);设备故障/恢复正常工作时间及状态。存盘数据保存时间为12个月以上,并且系统发生故障时丢失上述信息的时间长度不大于10min。4.3.5瓦斯数据能够显示小时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在同一屏幕上,同时显示的模拟量不应小于3个,并设时间标尺,可显示出对应时间标尺的模拟量值(便于对甲烷等重要监测物理量的变化进行分析)。4.3.6系统能够打印各种报表、曲线。4.3.7数据库中瓦斯数据不能够随意修改。4.3.8数据传输准确,中心站到接口,接口到分站,分站到传感器传输误码率不大于10。4.3.9数据传输速率:在1200bit/s,2400bit/s,4800bit/s等中选取。4.3.10监控主机巡检周期:30S。4.3.11系统必须具有故障闭锁功能。4.3.12系统必须具备甲烷断电仪和甲烷风电闭锁装置的全部功能。4.3.13系统必须具有断电状态和馈电状态监测、报警、显示、存储和打印报表功能。4.3.14系统死机率:1次/720 h。4.4 传感器设置4.4.1低瓦斯矿井的煤巷、半煤岩巷和有瓦斯涌出的岩巷掘进工作面,必须在工作面设置甲烷传感器;高瓦斯、煤(岩)与瓦斯突出矿井的煤巷、半煤岩巷和有瓦斯涌出的岩巷掘进工作面,必须在工作面及其回风流中设置甲烷传感器;掘进机必须设置机载式甲烷断电仪或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4.4.2在回风流中的机电设备硐室的进风侧必须设置甲烷传感器。4.4.3高瓦斯矿井进风的主要运输巷道内使用架线电机车时,装煤点、瓦斯涌出巷道的下风流中必须设置甲烷传感器。4.4.4在煤(岩)与瓦斯突出矿井和瓦斯喷出区域中,进风的主要运输巷道和回风巷道内使用矿用防爆特殊型蓄电池电机车或矿用防爆型柴油机车时,蓄电池电机车必须设置车载式甲烷断电仪或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柴油机车必须设置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当瓦斯浓度超过0.5%时,必须停止机车运行。4.4.5瓦斯抽放泵站必须设置甲烷传感器,抽放泵输入管路中必须设置甲烷传感器。利用瓦斯时,还应在输出管路中设置甲烷传感器。4.4.6 瓦斯抽放泵站的抽放泵吸入管路中应设置流量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利用瓦斯时,还应在输出管路中设置流量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4.4.7装备矿井安全监控系统的矿井,每一个采区、一翼回风巷及总回风巷的测风站应设置风速传感器,主要通风机的风硐应设置压力传感器。4.4.8装备矿井安全监控系统的开采容易自燃、自燃煤层的矿井,应设置一氧化碳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4.4.9装备矿井安全监控系统的矿井,主要通风机、局部通风机应设置设备开停传感器,主要风门应设置开关传感器,被控设备开关的负荷侧应设置馈电状态传感器。4.5传感器配备及安装4.5.1按照4.4要求安设各种传感器。4.5.2各类传感器均应有20的备用量。4.5.3各种传感器常用配件齐全,满足需要。4.5.4安全监控设备的供电电源必须取自被控电源开关的电源侧。4.5.5井下主机或分站安设在便于人员观察、调试、检验及支护良好、无滴水、无杂物的进风巷道或硐室中,安设时应加垫支架,使其距巷道底板不小于300mm或吊挂在巷道中。4.5.6瓦斯传感器应垂直悬挂,距顶板(顶梁)不得大于300mm,距巷道侧壁不小于200mm。4.5.7风速、压力、温度、一氧化碳传感器应悬挂在能正确反映该点测值的地点。4.5.8井筒和巷道内的信号电缆应与电力电缆分挂在井巷的两侧,如果受条件所限,在井筒内应敷设在距电力电缆0.3m以外的地方;在巷道内,应敷设在电力电缆上方0.1m以上的地方。4.5.9监控系统的各种设备、装置、电缆严禁失爆。4.6.监测数据各种传感器监测数据准确,误差范围符合以下要求:4.6.1瓦斯传感器测量误差符合以下要求:4.6.1.1低浓度瓦斯传感器测量误差:01,0.1;12,0.2;24,0.3。4.6.1.2高浓度瓦斯传感器测量误差:01,0.1;12,0.2;24,0.3;440,10。4.6.2一氧化炭传感器050ppm, 4 ppm;50200ppm, (4 3测量值)ppm;2001000ppm, (4 3测量值)ppm。4.6.3风速传感器:0.315m/s,0.3 m/s。4.6.4压力传感器:1%。4.6.5温度传感器1。4.6.6设备开停传感器:与实际运行状态相符。4.6.7风门开关传感器:与实际运行状态相符。4.7使用和维护4.7.1矿必须配备瓦斯校准气样和校正装置。4.7.2甲烷传感器每7天必须使用校准气样和空气样调校1次。4.7.3每7天必须对甲烷超限断电功能进行测试。4.7.4每天必须使用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或便携式光学甲烷检测报警仪与甲烷传感器进行对照。4.7.5安全监控设备发生故障时,必须在24h内处理,在故障期间必须有安全措施。4.7.6压力、风速、温度、一氧化碳传感器每10天进行一次调校。4.7.7开停传感器、风门开关传感器出现故障,必须在24 h内处理。4.7.8拆除或改变安全监控关联设备,需要安全监控设备停止运行时,必须制定安全技术措施。4.8 机构设置与人员配备4.8.1矿必须建立安全监测机构,应配备相应的具有通风和安全监测专业知识的工程技术人员。4.8.2安全监测人员井下按在籍传感器每4-5个配一人。4.8.3中心站机房应配备具有通风监测基本知识,并会使用计算机的值班人员至少4人。4.8.4维修人员按35人配备。4.8.5安全监测人员必须经过安全监测和通风专业的培训,经有关部门培训取得合格证后,方可从事此项工作。4.9 管理 4.9.1矿必须建立以下制度:4.9.1.1监控仪表计量检验制度;4.9.1.2仪器调校制度;4.9.1.3维修维护制度;4.9.1.4中心站管理制度。4.9.2矿必须绘制安全监控设备装置布置图和接线图,图上应标明传感器、声光报警器、接线、断电器、电源、中心站等设备的位置、接线、断电范围、传输电缆等,并根据实际布置及时修改。4.9.3矿必须建立相关台帐、记录和报表:4.9.3.1设备、仪表台帐;4.9.3.2监测装置故障登记记录;4.9.3.3检修记录;4.9.3.4巡检记录;4.8.3.5中心站运行日志;4.9.3.6矿井安全监控重点日报表;4.9.3.7校对记录;4.9.3.8监控重点瓦斯曲线。4.9.4各种技术资料必须定期保存。5 检验结果的判定5.1 凡检验发现下列情况之一者,判为不合格。5.1.1监控系统运行时间不正常超过3天。5.1.2不能正常打印瓦斯日报表。5.1.3系统功能缺少下列其中两项以上者:5.1.3.1避雷装置。5.1.3.2备用主机。5.1.3.3主机备用电源。5.1.3.4分站备用电源。5.1.3.5风电闭锁。5.1.3.6瓦斯电闭锁。5.1.3.7输入、输出信号为本安型。5.2未发现5.1项者,各项总分60分,判为合格。5.3未发现5.1项者,各项总分在60分以下,判为不合格。6 检验方法见(附录A)。7 检验报告和检测记录7.1 检测记录 见(附录C)检测记录由检测人员填写并签名,确保现场记录的真实、准确。7.2 检验报告 见(附录B)本着科学、公正、客观的原则出具检验报告,对检测项目要准确清晰、明确和客观。报告格式、内容应满足检测方法中规定的要求,应提供足够的信息。8 检验仪器及工具8.1 检验使用的仪器和工具,必须有产品合格证,通过计量检定,其性能和精度应符合有关规定。8.2 检验仪器和工具应按规定检查和校准。表2 序号 名 称 型 号 精度(分度值)单位数量 单价合计1温湿度计 1, 10%只2瓦斯校正装置套3声级计4卷尺 500cm 1mm只5高速风表块6中速风表块7低速风表块8数字式万用表 只9CO鉴定器只10CO鉴定管只11精密压力计只12标准温度计只13秒表140-18V直流稳压电源15甲烷标准气样16CO标准气样附录A(规范性附录)检验方法本检验方法仅供参考,鼓励使用更先进的测量仪器和测量方法。4.1 机房 机房噪声:用声级计测量机房噪声。机房温湿度:用温湿度计测量。电源电压:用万用表测量。电磁波:用电磁波检测仪。抗静电环境:现场检查。4.2 系统配置4.2.1查阅证件、资料,现场查看。4.2.2查阅证件。4.2.3、4.2.4、4.2.5、4.2.6现场查看。4.2.7用电阻检测仪现场检测。4.2.8现场查看,查资料。4.3 系统主要技术指标及功能4.3.1系统传输处理误差:标准气样检测,井上下对照。4.3.2 现场调阅数据库。4.3.3 -4.3.7 现场操作,调阅数据库。4.3.8 误码率:使用误码率检测仪检测。4.3.9 查阅资料。4.3.10巡检周期:用秒表现场计量。4.3.11现场模拟测试。4.3.12瓦斯电闭锁:用瓦斯校验装置检查;风电闭锁:现场模拟测试。4.3.13现场操作。4.3.14死机率:现场查看数据库。4.4 传感器设置4.4.1- 4.4.9 井下现场查看。4.5 传感器设置及安装4.5.1-4.5.9地面及井下现场查看。 其中4.5.5,4.5.6,4.5.8使用卷尺测量。4.6 监测数据4.6.1用瓦斯效验装置现场测试。4.6.2用一氧化碳鉴定仪进行测试。4.6.3用风速测定仪进行测试。4.6.4用“U”型压差计进行测试。4.6.5用温度计进行测试。4.4.64.4.7现场查看。4.7 使用及维护。4.7.147.8现场查看及查阅现场记录、曲线、报表、措施结合。4.8 机构设置与人员配备。4.8.1-4.8.5 现场调查。4.9管理4.9.1-4.9.4查阅资料。附录B(规范性附录)检验报告报告编号: 河南煤矿在用安全监控系统安全检验报告受检单位: 设备名称: 设备型号: 检验类别: 检测日期: 年 月 日检验单位: (公章)共 4 页 第 1 页注 意 事 项1、 报告无“安全检验专用章”者无效。2、 检验报告无骑缝章者无效。3、 复制报告无“安全检验专用章”者无效。4、 无检验人员、审核人员、批准人签章无效。5、 报告涂改无效。6、 对检验报告若有异议,应于收到报告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检验机构提出,逾期不予受理。检验机构名称:检验机构地址:邮政编码:电 话: 共 4 页 第 2 页安全监控系统检验报告 系统型号检验类别制造单位检验日期年 月 日安装资质检验地点安装日期年 月 日检验依据传感器设置基本情况受检单位名称检验组组长地址成员委托单位存在问题与建议检验结论签发日期: 年 月 日备注批准: 审核: 主检:共 4 页 第3 页检验设备环境一览表检验时间检验地点检验用主要设备和仪器、仪表名称规格型号精度检定证书编号备注: 填表人: 共 4 页 第4 页安全监控系统基本参数表序号设备名称型号单位数量技术参数1监控系统2主机3分站4打印机5不间断电源6稳压电源7避雷器8灭火器9信号电缆10监测电缆11接线盒12工作分站或主机13工作站电源14瓦斯传感器15风速传感器16负压传感器17温度传感器18CO传感器19风门开关传感器20设备开停传感器21风电瓦斯闭锁10河南煤矿在用安全监控系统安全检测检验报告附页矿井名称: 矿井得分: 检验档次:序号项目名称标准分实际分折算系数折算分备注1机房1000.052系统配置1000.073系统主要技术指标及功能1000.14传感器设置1000.25传感器配备及安装1000.086监测数据1000.157使用和维护1000.158机构设置与人员配备1000.089管理1000.12技术负责人(签字):河南煤矿在用安全监控系统安全检测检验报告附页项目序号检验项目及要求标准分实得分备注一、机房1检测的环境温度152检测的环境湿度153电源的电压偏差204机房应具备抗静电环境205机房应避开电磁干扰156机房应避开噪声干扰15二、系统配置1使用专用阻燃电缆或光缆连接,严禁与调度电话电缆或动力电缆等共用。102输入、输出信号必须为本质安全型信号。103必须具有防雷电、防火措施。104中心站主机不少于2台,1台备用。105井上下配备备用电源,且使用时间不小于2小时156中心站打印机两台,能正常使用。10项目序号检验项目及要求标准分实得分备注二、系统配置7接地良好,接地电阻不大于1158传输距离符合要求109有MA标志10三、系统功能1系统传输处理误差:1102数据库内容必须包括模拟量、开关量、瓦斯超限统计。103具有数据、图形、曲线、表格等显示功能。104系统具有实时存盘功能,存盘时间符合要求。105瓦斯数据能够显示小时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同时显示的模拟量不应小于3个,并设时间标尺。56系统能够打印各种报表、曲线。57数据库中瓦斯数据不能够随意修改。108数据传输准确,中心站到接口,接口到分站,分站到传感器传输误码率不大于10。59数据传输速率符合要求。510监控主机巡检周期: 30 S5项目序号检验项目及要求标准分实得分备注三、系统功能11系统具有故障闭锁功能。512 系统具有甲烷断电仪和甲烷风电闭锁的全部功能。513系统必须具有断电状态和馈电状态监测、报警、显示、存储和打印报表功能。1014系统死机率:1次/720 h。5四、传感器设置1 低瓦斯矿井的煤巷、半煤岩巷和有瓦斯涌出的岩巷掘进工作面,必须在工作面设置甲烷传感器;高瓦斯、煤(岩)与瓦斯突出矿井的煤巷、半煤岩巷和有瓦斯涌出的岩巷掘进工作面,必须在工作面及其回风流中设置甲烷传感器;掘进机必须设置机载式甲烷断电仪或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252在回风流中的机电设备硐室的进风侧必须设置甲烷传感器。10项目序号检验项目及要求标准分实得分备注四、传感器设置3高瓦斯矿井进风的主要运输巷道内使用架线电机车时,装煤点、瓦斯涌出巷道的下风流中必须设置甲烷传感器。104在煤(岩)与瓦斯突出矿井和瓦斯喷出区域中,进风的主要运输巷道和回风巷道内使用矿用防爆特殊型蓄电池电机车或矿用防爆型柴油机车时,蓄电池电机车必须设置车载式甲烷断电仪或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柴油机车必须设置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当瓦斯浓度超过0.5%时,必须停止机车运行。105瓦斯抽放泵站必须设置甲烷传感器,抽放泵输入管路中必须设置甲烷传感器。利用瓦斯时,还应在输出管路中设置甲烷传感器。106瓦斯抽放泵站的抽放泵吸入管路中应设置流量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利用瓦斯时,还应在输出管路中设置流量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57矿井的每一个采区、一翼回风巷及总回风巷的测风站应设置风速传感器,主要通风机的风硐应设置压力传感器。项目序号检验项目及要求标准分实得分备注四、传感器设置8装备矿井安全监控系统的开采容易自燃、自燃煤层的矿井,应设置一氧化碳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109装备矿井安全监控系统的矿井,主要通风机、局部通风机应设置设备开停传感器,主要风门应设置开关传感器,被控设备开关的负荷侧应设置馈电状态传感器。10五、传感器配备及安装1按照4.4要求安设各种传感器。202各类传感器均应有20的备用量。53各种传感器常用配件齐全,满足需要。54安全监控设备的供电电源必须取自被控电源开关的电源侧。105井下主机或分站安设在便于人员观察、调试、检验及支护良好、无滴水、无杂物的进风巷道或硐室中,安设时应加垫支架,使其距巷道底板不小于300mm或吊挂在巷道中。106瓦斯传感器应垂直悬挂,距顶板(顶梁)不得大于300mm,距巷道侧壁不小于200mm。15项目序号检验项目及要求标准分实得分备注7风速、压力、温度、一氧化碳传感器应悬挂在能正确反映该点测值的地点。108井筒和巷道内的信号电缆应与电力电缆分挂在井巷的两侧,如果受条件所限,在井筒内应敷设在距电力电缆0.3m以外的地方;在巷道内,应敷设在电力电缆上方0.1m以上的地方。109监控系统的各种设备、装置、电缆严禁失爆。15六、监测数据11、低浓度瓦斯传感器测量误差: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