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一 声和光【知识结构】一、声现象 产生:声音是由物体 产生的,当物体 停止,发声停止。 声音 传播:声音在介质中以声波形式传播, 不能传声)。声音在介质中的传 播速度与介质、介质温度有关。声速:15空气中速度是 。 接收:人耳.人能听到的声音的范围是 . :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 有关.声音的特征: :声音的大小。与物体的 有关。 :声音的品质。 从环保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噪声 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通常用分贝( )为单位表示声音的强弱。 减弱噪声的途径: 、 、 。声音的利用: 传递信息:声纳系统,B超, 。 传递能量:超声波清洗, 。 光源:本身能发光的物体.例如:太阳、 . 条件: 光的直线传播: 光在真空中的速度: . 现象及应用:小孔成像、影子、 、射击、 反射现象:看见本身不发光的物体、 、 反射定律: 、 、 反射种类: 、 光的反射 成像原理: 平面镜 成像特点: 、 、 、 应用 应用:改变光路、成像 球面镜 折射现象:海市蜃楼、 、 折射规律: 透镜 凹透镜(发散透镜): 光的折射 凸透镜( ):成像特点及应用见附表 近视眼:折光能力强,使像成在视网膜 , 需用 矫正 透镜的应用: 远视眼:折光能力弱,使像成在视网膜 , 需用 矫正 显微镜及望远镜 光的色散 白光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 色光的三原色: 、 、 物距与焦距的关系像的性质像距与焦距的关系应用实虚大小倒正照相机倒立虚【典题分析】例题:往保温瓶里灌开水的过程中.听声音就能判断壶里水位的高低,因为( ) A.随着水位升高,音调逐渐升高 B.随着水位升高,音调逐渐降低 C.灌水过程中音调保持不变,音响越来越大 D.灌水过程中音调保持不变,音响越来越小分析:往保温瓶里灌开水的过程中,引起瓶内的空气柱振动,随着水位升高,空气柱逐渐减少,振动的频率越快,音调越高。答案:A.例题: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用装有6个发光二极管的有方格的白纸板做发光物体,如图1甲所示。又用这种有同样大小方格的白纸板做光屏。将发光物体、凸透镜和光屏组装到光具座上并调整好。 (1)当发光物体在口点时,如图1乙所示,在光屏上成的像如图16丙所示。则光屏上的像是倒立、_的实像。将发光物体由a点移动到b点,要想找到像的位置,应移动光屏,直到_为止。图1(2)用这种发光物体和光屏做实验,最主要的一条优点是:_。(3)如图1乙所示,当发光物体在a点时,物与像之间的距离为S1当发光物体在b点时,物与像之间的距离为S2,则S1_S2。(选填“”、“=”或“”)(4)小明探究完凸透镜成像规律后,接着又做了一个观察实验。他把光屏取下来,把发光物体放在凸透镜左侧,从凸透镜右侧沿主光轴向凸透镜方向观察,如图2所示。当眼睛离凸透镜较远时看到了发光物体的倒立的像,离凸透镜较近时就看不到这个像了,请分析并说明其原因。图2分析:探究凸透镜成像是中考一个重要的考试内容。要求能熟练掌握并运用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来解决实际问题.成像的特点除了根据物距与焦距的关系之外,还可以根据物距和像距的大小关系来确定.根据图可知,物距大于像距,所以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确定像的准确位置应是将光屏前后移,像都变得模糊,则此位置为像的位置,成实像时.当物在2f处,像也在2f处,此时物、像间的距离最小,为4f。答案:缩小、左右移动找到一个清晰的像为止、便于比较物和像的大小关系、.因为看到的像是倒立的,所以是实像,成像点在凸透镜的右侧; 发光物体发出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是会聚的,经过成像点后是发散的。所以眼睛必须在成像点以外的光线发散区域才能看到这个像。专题一 声和光测试卷一、填空题1、用手机接打电话时,很容易听出熟悉人的声音,这是根据声音的_判断的,在嘈杂的公共场所带耳机听MP3,往往需要增大音量,这是增大了声音的_,若长此以往会使听力下降,有害健康2、如图3所示,将一把金属叉子拴在一根约lm长的线的中间把线的两端分别缠绕在双手的食指上,缠绕多圈,插入耳朵然后让叉子撞到坚硬的物体上,等它垂下把线拉直时,你就可以听到敲钟似的响声通过撞击,金属叉子 发声,声音主要通过 传递到人耳图33、学习了声现象后,爱动脑筋的小明将喝饮料的吸管剪成不同的长度,并用胶带将吸管底部密封,然后排在一起,如图4所示。对着管口吹气,由于空气柱_就会产生声音。管的长短不同,发出声音的_就不同,这样就做成了一个小吸管乐器。4、远处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可能的大雨,这说明声能够传递_ _,外科医生可以利用超声振动击碎人体内的结石,这说明声波能够传递_。5、在雨过天晴的空中出现彩虹,这是光的 现象;红、橙、黄、绿、蓝、 靛、紫光的波长依次减小,则七色光中频率最大的是 色光。6、闻名于世的“芜湖铁画”以铁代墨,以锤为笔,锻铁成画。在制作微型铁画时,工人师傅常使用放大镜,从物理学的角度分析,这种透镜对光线具有_作用,可用于矫正_(选填“近”或“远”)视眼。7、湖畔垂柳成萌,水面倒影如镜。“垂柳成荫”是由于光的_形成的,“倒影如镜”是由光的_所形成的。8、看电影时,因为电影幕布发生_,所以各个方向的观众都能看到画面;看话剧时,一位演员穿红色上衣,在蓝色灯光的照射下,观众看到她的上衣是_色。图59、小红在家中用纸屏、盛水的圆形鱼缸、点燃的蜡烛组成了个实验装置,如图5所示。盛水的圆形鱼缸相当于个_镜,调节纸屏至图示的位置时,她在纸屏上看到了一个清晰、倒立、_(填“放大、缩小、等大”)的烛燃焰的像。10、在2008年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上,节目逗趣中的手影表演惟妙惟肖,手影可以用_ _来解释;在生活中,常常会看见水中的鹅卵石,这可以用_ 来解释。二、选择题1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B两名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是因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C发出较强声音的喇叭能使它前面的烛焰“跳舞”,说明声音具有能量 D听不同乐器弹奏同一首歌曲时能分辨出所用乐器,是利用了声音的音色不同12、下列事例中,属于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 ( ) A用声呐探测海底深度 B用超声波清洗眼镜 C医生用听诊器为病人检查身体 D听到隆隆的雷声预示着可能要下雨13、小王和小强练习敲鼓,小王大力敲,小强用较小的力敲,鼓发出的声音不同的是:( )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声速14、有关声音的传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B、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比光速快 C、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 D、人耳能直接听到次声波和超声波15、图6是控制噪声的几种措施,其中属于防止噪声产生的是( )图616、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下列哪种光学元件( ) A、平面镜 B、凸透镜 C、凹透镜 D、凸面镜17、在湖边,小丽看到了平静的湖水中金鱼游弋于蓝天白云之间,她看到的金鱼和白云( )A都是经水折射而成的像B分别经水面反射和水折射而成的像C都是经水面反射而成的像D分别经水折射和水面反射而成的像18、在做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物体放在距离凸透镜60cm处,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A 、20cm B、30cm C 、60cm D、8019、某同学用焦距为10的凸透镜去观察书上的文字,看到一个正立、放大的像,则文字到凸透镜的距离为( )A、25 B、15 C、6 D、1220、如图7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图7DCAB以下为多选题21、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跟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之间关系的图像,如图8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 B当u=25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C当u=15cm时成放大的像,放大镜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D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0cm处移动到30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图8图1122、小明自制了一个简易投影仪如图9,在暗室中将印有奥运五环(红、黄、蓝、绿、黑五色环)标志的透明胶片,贴在发白光的手电筒上,并正对着焦距为10cm 的凸透镜。调整手电筒、凸透镜、白色墙壁之间的位置,在墙上得到了一个清晰正立放大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9A、手电筒与凸透镜的距离应小于10cm ,且胶片应正立放置B、手电筒与凸透镜的距离应大于10cm小于20cm ,且胶片应倒立放置C、能从不同角度看到墙上五环标志的像,是因为光在墙面上发生的是漫反射D、将白色的墙上蒙上一层红布,可以看到奥运标志的像中五环的颜色只有红色和黑色23、对学习过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以下是小洋学习了关于“平面镜成像”和“凸透镜成像”的知识后,总结出的关于实像和虚像的一些特点,其中正确的是( ) 、虚像不可以用光屏承接 、虚像可以是正立的,也可以是倒立的 、实像一定能用光屏承接 、实像可以是放大的,也可以是缩小的三、作图题24、如图10所示,甲图中折射光线平行主光轴;乙图中S0为射到平面镜上的光线。请在甲图中画出入射光线;在乙图中画出反射光线。图11图1025、一条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中,人射角为i,如图11所示。请画出光射入水中后的折射光线,并标出折射角Y。26、请在题图12所示的甲、乙虚线框内分别画一个适当的光学器件,使它满足途中的改变光路的要求。图12乙甲四、简答题27、小明同学用镜头焦距为6厘米的普通照相机给小芳同学照相,按快门时不小心将中指的指尖触摸到镜头的一小部分。这张照片能不能有小明同学指尖清晰的像?并请说出理由。五、综合题28、小芳在家中照镜子时,发现镜中的她“远小近大”:于是她猜想: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大小是否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有关?(1)为了验证猜想,她选用_ _(填“平面镜”或“薄玻璃板”)和两只_ _的蜡烛及刻度尺来完成实验。(2)实验中她把蜡烛分别放在镜前的_ _位置,发现像与镜后的蜡烛总是_ _的。(3)她得出的正确结论是:物体在平面镜中所像的大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_ _29、某实验小组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过程中,进行了以下步骤:(1)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透镜的另一侧移动光屏,在距透镜10cm处,屏上呈现出最小最亮的光斑,则此凸透镜焦距约是_cm。(2)小华同学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如图13所示,并使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实验过程中凸透镜保持在光具座上50cm的位置处不变。将烛焰移动到光具座上的15cm位置处,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了一个 、 的实像,应用这一原理制成的光学仪器有 。 (3)小华同学对凸透镜成像做了进一步的探究,让凸透镜和烛焰的位置保持不变,将光屏向右移动了2cm,结果发现屏上烛焰的像变的模糊,接着她将同学的近视眼镜放在透镜左侧附近并左右移动进行调节,结果光屏上烛焰的像又重新变的清晰,此成像过程就是 的矫正原理图13 专题二 物态变化 热和能【知识结构】 物理意义: 表示物体的 . 温度 单位: (符号) 测量工具: 原理: 根据液体的 . 使用方法: 1、 :物质从固态到液态 ; :物质从液态到固态 固体分 和 两类.物态变化 2、汽化和液化 汽化有两种方式: 、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 、 3、 :物质从固态直接到气态 ; :物质从气态直接到固态 4、吸热的三个物态变化是 、 、 放热的三个物态变化是 、 、 物质是由 组成的. 分子热运动 现象说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分子之间有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1、定义: 物质中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中和 2、内能与温度有关:同一个物体, 越高, 越大. 3、改变内能的途径: ; 其实质是能量的转移。 其实质是能量的 1、物体吸、放热 公式: 比热容: 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比热容 内能 单位 水的比热容大的应用: 、 4、内能的利用 2、利用内能来做功-热机 内燃机的四冲程: 、 、 、 热值; 单位: 燃料燃烧放热计算公式 能量转化和守恒【典题分析】例题:寒冬时节的早晨,汽车司机上车后常发现在前挡风车窗上出现白色的“哈气”。为了尽快除掉“哈气”,你认为,对着车窗是应该开冷风还是热风,为什么?分析:此题是考查学生能根据水的三态来解释自然界中的水循环。从题中的问题可以看出,此题的关键在形成“哈气”的条件上。若消除“哈气”,就得破坏其产生的条件。答案:吹热风。“哈气”是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滴,除掉“哈气”就是要使水分蒸发,吹热风既可以加快液体表面的空气流速,又能提高液体的温度,可以加快蒸发。 例题:两个相同的容器分别装了质量相同的两种液体,用同一热源分别加热,液体温度与加热时间关系如图1所示根据图线可知( )A甲液体的比热容大于乙液体的比热容B如果升高相同的温度,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C加热时间相同,甲液体吸收的热量大于乙液体吸收的热量D加热时间相同,甲液体温度升高比乙液体温度升高得多图1分析:比热容是本章节的重点知识.本题是通过图像来判断比热容的大小.横轴时间表示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纵轴表示物体吸热温度变化情况.根据公式,抓住吸热一定,通过温度变化来判断比热容的大小.答案:A.例题:在研究液体发生凝固的物态变化时,小明想知道液体凝固过程中是吸热还是放热,为此,他做了一次探究尝试。小明认为,固体在熔化时需要吸热,温度保持不变,而凝固是熔化的逆过程,所以,液体在凝固过程中应放热,且温度不变。(1)小明提出的问题是: (2)小明的提出猜想是: (3)下表是某种液体在凝固过程中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记录,请根据数据记录推测出此液体凝固后变成的固体是 (填“晶体”或“非晶体”)温度/20151050000-5-10时间/min024681012141618(4) 现有1个大烧杯,1个大的试管,2只温度计,足量的水,酒精灯,适量的海波,铁架台(配石棉网),火柴等器材,自己合理选择和添加器材,设计一个实验方案,说明液体凝固时是放热的。可以结合画图来说明实验方案。分析:本题是一道比较综合的题。考查学生的提问的能力、根据生活进行猜想的能力、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论的能力及根据实验要求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对于前两问,学生可从题干中找到答案,第三问,可根据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来判断。此问还可以通过画出温度随时间的变化的图象来判断。第四问液体凝固时放热可通过转化的思想,通过其他物质的温度升高来反映液体凝固时放热, 所以可以将凝固的海波放在水中,测量水的温度是否升高。答案:(1)液体凝固过程中是吸热还是放热?(2)液体凝固过程中是放热 (3)晶体(4)组装如图2所示的实验装置。将装入适量的海波的大试管放入盛水的大烧杯中,用酒精灯给烧杯加热。用温度计测出海波熔化时的温度t, 海波全部熔化成液体后停止加热。将另一支温度计放入烧杯的水中测水温,在烧杯中添加适量的冷水,使水的温度略低于海波的熔点t,图2观察两只温度计的示数,海波凝固时的温度不变,烧杯中水的温度却在升高,说明海波凝固时放热。专题二 物态变化 热和能测试卷一、填空题1、夏季是雷电多发季节,强雷电的内部温度可高达3104。因树木中含有水分,当雷电劈中树木时,强电流通过树身会产生大量的热,使树木中的水分发生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现象,形成高温高压的水蒸气,这些气体体积迅速膨胀对树木_,会将树木劈开。请同学们雷雨天不要在书树下避雨。2、“缥缈的雾,晶莹的露,凝重的霜,轻柔的雪,同样的水分子,装扮着我们生活的时空。”在这首描述物理现象的抒情诗中,有“雾、露、雪、霜”,其中雪和霜的形成过程属于 现象;露和雾的形成过程要 (填“吸收”或“放出”)热量。3、夏天,剥开包装纸的冰棍会冒“白气”是 现象;冰棍吃到口中感到很凉,是因为冰棍熔化过程中 的原因(填“吸热”或“放热”)。4、炸油条用油;煮玉米用水。这样可以对不同烹饪手段提供各自所需的 (选填“热量”或“温度”),这是因为油和水的 不同。5、小刚双手对搓后感觉手上发热,这是通过_的方式改变手的内能汽油机的工作过程中,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_冲程6、“嫦娥一号”卫星在绕月飞行的1年时间里,可能会遭遇两次月食,月食期间没有太阳光照射,卫星表面的温度会急剧下降,内能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这是通过 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7、质量相同的水和食用油吸收相同的热量, 的温度变化较大;质量相同的水和食用油升高相同的温度, 吸收的热量较多。8、 夏天,我们把饮料放进冰箱后,使饮料温度降低,饮料的内能_ _,这是通过_的方法改变了它的内能。9、 生活中有很多物理现象:如夏天同学做完体育活动后,洗洗脸会感觉很凉快,这是因为_ _ _的缘故,通常情况下,炒菜比腌菜咸得快,这一现象表明_ _。10、把酒精擦在手臂上感觉凉,这是因为酒精在_时在_热。11、学校门口新搬来一个烤臭豆腐的小摊,同学们远远地就能闻到臭豆腐的味道,这属于_现象。臭豆腐经烧烤后温度升高,分子无规则运动_,温馨提示:请注意食品卫生!12、为合理利用能源,小明提出如下设想:在夏季利用晚间用电低谷时的电能制冰,白天利用冰的_吸热给室内致冷(填物态变化名称):冬季,利用晚间用电低谷时的电能烧水,将电能转化为_能,通过热循环管网为房间供暖。二、选择题13、我国民间有句谚语:“水缸穿裙子,天就要下雨”其中,“水缸穿裙子”是指盛水的水缸外表面 出现了一层密密麻麻的小水珠小水珠是由( )A.水缸中的水蒸发形成的 B.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C.水缸中的水汽化形成的 D.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14、根据右表所提供的数据,在标准大气压下,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物质熔点/沸点/酒精-11778水银-39357铅3281740A80的酒精是液态B气温接近-50时应选用水银做温度计的测温液体C -39的水银吸热,温度可能不变D 铅的凝固点是-32815、下列物态变化,需要吸热的是( )A初春,皑皑的白雪开始消融 B初夏,青青的小草挂上露珠C深秋,红红的苹果蒙上白霜 D严冬,静静的池塘覆上薄冰16、如图3所示,描述晶体熔化的图像应是( )图317、质量均为1kg的铝块、铅块、水银和水(C水C铝C水银C铅),将铝块和水银的温度从10加热到20,铅块和水的温度从40加热到50,则吸热最多的是( ) A铝B铅 C水 D水银18、酒精温度计和煤油温度计能测量的最高温度是不同的,这主要是由于酒精和煤油的( ) A、沸点不同 B、凝固点不同 C、比热容不同 D、密度不同19、下列现象属于分子运动的是( ) A、黄沙漫天 B、花香四溢 C、尘土飞扬 D、大雪纷飞图4O温度/加热时间/min ABCD20、如图4所示,是在做“观察某种固态晶体熔化”实验时,根据实验数据所描绘的图像。由该图像并结合其他相关知识,还可以知道 ( )ABC段晶体温度不变,是由于不从外界吸热BBC段晶体温度不变、内能也不变C在B点该晶体处于固液共存状态,D该晶体固态时的比热容比液态时的比热容小21、内燃机在做功冲程中,高温气体迅速膨胀而做功,此时气体的温度和内能变化的情况是 ( ) A.温度降低,内能减小 B温度不变,内能不变 C温度升高,内能增大 D温度降低,内能增大22、用两个相同的加热器,分别对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加热,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5所示,由图线可以看出( )A甲的比热容比乙大 B甲的比热容比乙小图5C甲和乙的比热容相同 D开始加热时,甲和乙的比热容为零以下为多选题23、夏季的海边,昼夜温差小,气候宜人,这是由于水的比热容大下列现象反映了水的这一特性的是: ( )A汽车发动机的冷却循环系统常用水做工作物质B炎热的夏天经常在教室的地面上洒水C北方冬天暖气供热设备用水做工作物质D北方春天的晚上,农民往稻田里灌水以防止秧苗冻坏24、将装有酒精的金属管固定在桌子上,并用塞子塞紧。快速来回拉动绕在管上的绳子,过一会儿塞子跳起来,如图6所示。则 ( ) A、拉动绳子过程,金属管温度升高,内能增加 B、拉动绳子过程,管内酒精温度升高,蒸发加快图6 C、塞子跳起时,管内气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加 D、塞子跳起时,管内气体内能全部转化为塞子的机械能25、如图7所示,关于水和煤油内能的大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容器中水的内能大于乙容器中水的内能 B、甲容器中水的内能小于乙容器中水的内能 C、丙容器中煤油的内能大于丁容器中煤油的内能 D、丙容器中煤油的内能小于丁容器中煤油的内能图7三、计算题26、实验室某玻璃瓶中盛有质量为140g、体积为l.7210-4m3的酒精。已知酒精的热值为3107J/kg,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试求:(1)瓶中酒精的密度?(2)将这些酒精完全燃烧,可放出多少热量?(3)这些热量能使20kg的水温度升高多少度?27、每年消耗数千万桶原油用于制造塑料袋。已知原油的热值为4.4107J kg,完全燃烧0.5kg原油,能释放出多少的热量?这些热量若只有4 2被水吸收,则可以使常温下多少kg的水温度上升2 0水的比热容为4.2103 J(kg)。28、灯暖型浴霸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灯泡的热辐射来升高光照区域内的温度。如图8所示为“常能”CJ0506型灯暖型浴霸,该浴霸的发热部件为四只标有“220V 250W”的同规格灯泡,浴室的空间大小是10m3,查阅资料得知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空气的密度是1.29kg/m3,比热容是103J/(kg)当四只灯泡正常工作12min,测得浴室内空气温度从5升高到35问:(1) 浴室内空气吸收了多少热量?(2) 若一度电的价格为0.55元,则该过程浴霸消耗电能的费用是多少?(3) 该过程中浴霸消耗电能转化为浴室内空气的内能的效率是多少?图8 四、简答题29、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烧开水时从壶嘴冒出的“白气”,刚从冰箱中取出的雪糕周围也有“白气”,如图9所示。请用物理知识说明这两种“白气”的成因。图930、如图10所示,先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壁玻璃筒里放一小团蘸了乙醚的棉花,然后迅速压下活塞,筒内棉花燃烧起来。请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这一现象.图10五、综合题31、小刚同学刚做完了沸腾实验,将酒精灯撤掉以后,紧接着又做了沸水的冷却实验,实验装置如图11所示,获得的实验数据如下表。请完成下列要求:时间t/min0510152025303540455055温度t/997055453530272422222222在下面的方格纸上画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分析图像或表中的实验数据,你能得出什么实验结论?_冷却较长时间以后,水温不再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_图11专题三电路 电流 电压 电阻复习导航【知识结构】【典题分析】【例题1】如图专题3-1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恒定。闭合开关S后,电路正常工作。过了一会儿,两电表的示数突然都变为零,则该电路中出现的故障可能是( ) A电阻R断路 B电阻R短路 C灯L断路 D灯L短路专题3-1分析:本题可用排除法分析,若电阻R断路,则电流表无示数,而电压表有示数,此时约等于电源电压值;若电阻R短路,则电压表无示数,电流表有示数;若灯L短路,则电压表、电流表均有示数,且均变大;只有灯L断路,此时电路为断路,电压表、电流表均无示数。故正确选项C答案:C【例题2】小刚同学由“金属导体的电阻一般随导体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联想到:铅笔芯也是导体,铅笔芯的电阻与它的温度之间是否也存在这种关系呢?于是,小刚和几位同学一起进行了“探究铅笔芯的温度变化对其电阻有何影响”的实验。(1)实验思路:保持铅笔芯两端的电压不变,给铅笔芯加热,测出不同_时通过铅笔芯的电流,根据电流的变化情况,得出铅笔芯电阻大小与其温度变化的关系。其依据是:电压一定时,电阻越小,电流_。(2)小刚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专题3-2(3)主要实验过程:先将H型铅笔芯接入电路,闭合开关,测量并记录通过它的电流;用酒精灯给铅笔芯加热,使铅笔芯的温度逐渐_,每隔10s测量并记录通过它的电流; 再分别将HB型、2B型铅笔芯接入电路,重复以上实验过程。(4)下表是小刚他们记录的实验数据:加热时间/s0102030通过铅笔芯的电流/AH0.1500.1600.1750.185HB0.2650.2700.2850.2952B0.3200.3400.3600.370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初步得出:铅笔芯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_。(5)你认为小刚他们的实验存在什么不足,写出其中一条:_。分析:(1)要探究铅笔芯温度的变化对其电阻的影响,需要测出不同温度时通过铅笔芯的电流。电流越大,铅笔芯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小,说明电阻越小;反之,电阻越大。(4)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随着加热时间的增加,即随着温度的升高,通过铅笔芯的电流增大,也就是铅笔芯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变小,说明铅笔芯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5)本问为开放性问题,无唯一答案,只要回答合理即可。答案:(1)温度 越大(3)升高(4)减小(5)不能直接测量铅笔芯的温度;不能控制铅笔芯两端电压不变;用酒精灯加热不能保证铅笔芯受热均匀;电路中没有接保护电阻等。【例题3】在如图所示电路的里填上适当的电表符号,使电阻R1与R2并联。分析:电流表内阻很小,接入电路可视为导线;电压表内阻很大,接入电路可视为断路。此题采用去表法:去掉电流表,用导电代替接上电路;去掉电压表,则此处为断路。两个表在电路中时,要保证用电器和电表都能正常工作,即视为该电路正确。要使R1与R2并联,则要求有两支电流分别通过R1与R2,根据上述规律,可判断出跟电源在一起的干路上的表为电流表,跟两个电阻并联的表是电压表。 答案:【例题4】如图所示电路中,ab两点间电压不变,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d端移动一段距离时,下列电路中电流表的示数会变小的是( )分析: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改变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它是通过改变连入电路中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重点是要清楚其连接方法和在电路中的作用。A图连入电路的是电阻的右半边,所以滑片P向d端移动时,电阻变小,电流变大;B虽然接入电路中的是三个接线柱,但滑片连杆已将电阻的右半边短路,只有电阻的左半边连入电路,所以所以滑片P向d端移动时,电阻变大,电流变小,符合题意要求;C类同B,但实际连入电路的是电阻的右半边,所以同A的效果一样,也是滑片P向d端移动时电流变大;D类同C,实际连入电路的是电阻的右半边,但区别是电流表也跟电阻的左半边一起被短路了,所以滑片怎样移动,电流表都不会有示数。答案:B专题三电路 电流 电压 电阻测试卷一、填空1、干燥天气里用塑料梳子梳头,头发会跟梳子飘起来说明_。头发会越梳越蓬松又说明_。2、摩擦起电跟物质的种类很有关系,下面是由实验得到的起电顺序表起电顺序(正负)人发尼龙绸有机玻璃玻璃羊毛丝绸纸金属硬橡胶石蜡涤纶硬塑料原子核束缚电子能力是从_到_。(选填“强”或“弱”)3、玻璃通常情况下是相当好的_,但如果给玻璃加热,使它达到红热状态,它就变成了导体,这说明了_。4、教室里的各盏照明灯之间是_联的,开亮的灯越多,总电阻_。5、当电源插头出现如图所示的甲、乙两种情况时,一旦插入插座内,会造成短路的是_(“甲”或“乙”),另一个接入电路会造成_路。 5题图 6题图 6、图中,若S1S2同时断开,能亮的灯是 ,若S1S2同时闭合,能亮的灯是 联。7、甲图插孔式电阻箱现在连入电路的电阻是_;乙图中旋钮式电阻箱接入电路的电阻是_,它能连入电路的电阻值范围是_;丙图所示旋钮式电阻箱内部分别由_定值电阻_联而成。 甲 7题图 乙 丙8、这是一个电表的表盘.也许你没有见过,但根据已学知识可知,该电表使用前也需校零、并观察量程和分度值;使用该表所测量的物理量是_,图中示数是_。8题图 9题图9、如图所示电路中,当S闭合后,三个灯_联,V1表示数为7V ,V2表示数为8 V若电源电压为12 V,则灯L2两端的电压为_。10、要使手电筒能正常工作,手电筒内两节干电池安装正确的是_,请画出手电筒的电路图10题图11、请在图中标出电压表示数为2.1V时表的指针和接线柱使用的情况 11题图 12题图12、现有两个开关、两个小灯泡串联、一个电压表、电源、导线若干,要求通过开关的控制,电压表既能测一个灯两端的电压,又能测两个灯的总电压,按画出电路图 二、选择13、三个轻质小球分别用丝线悬挂着,其中任意两只球靠近时都互相吸引,则下面结论正确的是( )A.三球都带电 B.有两球带同种电荷,第三球不带电C. 只有一球带电 D. 有两球带异种电荷,第三球不带电14、下列四个电路中与右边实物电路图对应的是 ( )ABCD14题图15、图中电压表测量的是( )A灯L1两端的电压 B灯L2两端的电压15题图C电源的电压 D灯L1和L2的总电压 16、电源电压为12V,小灯泡L1和L2串联,当开关S闭合时,电压表示数为12V,两个小灯泡都不发光,则电路故障可能是 ( )A灯L1断路 B灯L2断路 C电压表已坏 D开关接触不良16题图17、关于电路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电源是提供电能的装置 B只有电路闭合时,电路中才有电流 C电流沿着“正极用电器负极”的方向流动 D用电器是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18、用两节干电池作电源, 接成如图所示电路,当按下开关时,将发生 ( )A、电流表立即烧坏18题图B、电流表和电压表均烧坏C、两表都不会烧坏, 但都无读数D、两表都不会烧坏, 电流表没有读数, 电压表有读数19、如图所示的串联电路,闭合开关时( ) A通过A点电流大于B点的电流 B通过B点电流大于C点的电流19题图 c通过A点电流大于c点的电流 D通过A、B、C三点的电流相等20、小轿车上都装有一个用来提醒司机是否关好车门的指示灯。四个车门中只要有一个门没关好(相当于一个开关断开),该指示灯就会发光。下面的模似电路图符合要求的是( )20题图21、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闭合开关S后,两灯均能发光,过了一会儿,L1灯熄灭,但L2仍在发光,经检查L1灯丝被烧断了。对前后二种不同情况下电路中电流表示数的判断正确的是( )AA1表示数减小,A2表示数不变21题图BA1、A2表示数均不变CA1表示数减小,A2表示数增大DA1、A2表示数均增大22、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电流表测量的是( )A通过灯Ll的电流 B通过灯L2的电流22题图C通过灯L1和灯L2的电流之和 D电源供给电路的总电流三、简答题23、送油的油罐车下常常挂有一条铁链,这条铁链是起什么作用的?四、综合题24、探究某一种导体材料的电阻大小与哪些影响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测得如下数据实验次数12345678L/cm1020401020401020S/mm21.01.01.02.52.52.54.04.0R/1122444.48.817.62.755.51、2、3相比较可得,_一定时,电阻与长度成_。_相比较可得,材料、长度一定时,电阻与横截面积成反比。25、若保证两灯串联在电路中,需在电路图的圆圈_内填上电流表;若保证两灯并联在电路中,则圆圈3内一定是电_表。 25题图 26题图26、在探究串联电路电压关系的实验中,如图所示,灯L1与L2串联,先用电压表测量灯L1两端的电压,若再测L2两端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安全员安全生产操作题库及模拟题
- 2025年英语教师职业等级认证初级考试模拟题与答案详解
- 校园消防安全专题片(3篇)
- 2025年网络安全工程师面试模拟题及面试技巧
- 2025年小学教师安全知识测试题含考核答案
- 2025年安全生产安全管理知识安全趋势题及答案
- 2025届东营市利津县中考冲刺卷数学试题含解析
- 2025年后期制作岗位面试常见问题及答案
- 2025年安全管理竞聘面试常见问题答案
- 2025年市场营销经理岗位招聘考试专业知识模拟题及解析
- 危险废物处置服务协议
- 《观光农业概论》课件
- 派出所签订治安调解协议书范文
- 情境领导力培训课件
- DBJ41T 277-2023 装配式钢结构集成楼盖应用技术规程 河南省工程建设标准(住建厅版)
- 飞灰螯合物运输服务方案
- 中建三局社招在线测评题
- 研究生学术表达能力培养智慧树知到答案2024年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山东大学、河北工程大学、《环境工程》英文版和《环境工程》编辑部
- 玉米种植风险评估与管理
- 2024-2030年中国自动涂胶机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分析报告
- DL∕T 2582.1-2022 水电站公用辅助设备运行规程 第1部分:油系统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