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达线小型商贸企业避、偷税手段及管理对策 所谓达线小型商贸企业是指申报的年应税销售收入超过一般纳税人认定标准(180万元)或达到实行所得税查帐征收省控线下限(300万元)而年销售收入一般不超过500万元的小型商贸企业。最近分局对该类多户企业进行了服务性调研,发现存在较严重的税收问题,其中一户少报销售收入80多万元,一户少报销售收入250多万元,该类企业采取的避、偷税手段也颇为相似。一、主要避、偷税手段1、不开发票少做销售收入该类企业注册资金不大,一般在50-60万元,3、4个投资者组成有限责任公司,成立后不久,注册资金会通过其他应收等往来转移出去,投资人往往就是最重要的业务人员,经营各自为阵,经营的商品面向非增值税单位或直接面向消费者,销售的商品不需要开具发票。有现金出纳会计,外聘主办会计汇总做帐,进行纳税申报,帐证核算采取模糊策略,不开票的商品不计销售不申报纳税。2、申报显示税负偏低但又不是常期零负申报为顺利通过一般纳税人年检或达到所得税查帐征收标准,该类公司的销售收入都控制在几百万元左右,一般情况下,企业都采用销售不入帐或滞后销售等方法使申报销售收入小于实际销售收入,会计为避免出现负申报,引起税务局的注意,往往会这样做:不及时取得进项发票,应付帐款出现负数或存货出现负数,多卖了;取得进项发票后不及时认证,但存货已入库。通过这些手段控制每月实现的应纳税金,每月都有几百或千元的应纳税款。在企业的苦心经营下,用纳税评估的存货、进项税控制等模型分析时,往往都比较正常,但企业税负偏低的事实却无法掩盖。3、存货核算混乱存货一般都没有设置数量、金额式明细帐,即使有,但与取得的发票、开据的销售发票,核对不符。关于存货的有关内容在后面实例中将详细介绍。4、往来异常 应付帐款出现负数,形成预付;应收帐款有长期不动的预收货款。尤其是其他应收、应付款偏大。其中其他应付款往往都是个人现金借款给公司挂帐形成的。(更隐蔽的做法是把预收的货款、借款放入其他应收的贷方核算。)这是小型商贸企业资金流异常的最大特征,也是大家在实际工作中都关注到的一点:每户小型商贸企业都或多或少有向个人的借款放在帐上。企业为什么要这样做,使得这么多异常出现在帐上。目的是便于滞后或隐瞒销售,控制应纳税金。由于在采购货物时,一些规模较大、比较规范的供货商要求通过银行结算,所以帐外经营的资金再以向个人借款的名义流入公司。在销售时,由于有一些客户必须开据发票,所以某些帐外销售不得不反映在账上。根据企业这些异常特征,结合会计轨迹留下的蛛丝马迹,我们提出以下监控评估对策:二、监控评估对策:1、补建数量、金额式库存明细帐,理顺物流、票流、资金流。对于新办的实际经营期不足一年的,从取得第一张购货发票开始补起。对超过一年的,建议从当期补起。物流是指库存商品购进、入库、出库、销售。票流是指购进时取得的发票,销售时开具的销售发票。某些仓库和店面分离的公司,还有入库单、发货单或者仓库明细帐。资金流是指企业的资金从何流入又流向何方。理顺资金流要做到(1)核对公司章程中投资人、工资发放单中员工签名、其他应付款中借款人的姓名,弄清投资人、营销人员和借款人的关系,有个人借款给公司的,应出示借款合同或协议、还款记录、支付利息情况。这样做便于我们了解投资人是否外地人,有无不拿工资的销售业务人员,有无向投资人、职工以外个人的借款,看工资单时要留意一下每个人的工作内容,有无仓库管理员,在对物流控制中需要其提供发货单或提货单。(2)针对应付帐款出现预付货款的情况,要求公司提供采购合同,在合同中找到突破点。对于预收的账款,要求提供销售合同,根据销售方式确定销售成立的时间。有时企业也会同意按预收的帐款补做销售,实际上企业预收的款项仅仅是已发生销售的一部分,往往由于购货方没有及时付款故没有做销售,所以评估人员应坚持企业提供相关合同,如没有,对于金额较大或时间较长的预收款,建议评估人员进行外调。2、三流交叉核对:一定要看进货发票、销售发票原件,而不是认证清单、抄税清单,对于实行一机多票前领用的普通发票还要结合发票购领本核对领够数量。根据数量、金额式库存明细帐,对企业物流、票流、资金流进行交叉核对:取得进项发票的货物是否在数量、金额式明细帐中反应。在数量、金额式明细帐反应的库存商品中某些单项商品是否长期挂帐,甚至连续不断进货,但销售量很小,找不到销售发票。销售发票中的商品是否在明细帐中反应。发货单是否联号,间隔的日期是否正常。如不一致,再结合资金流看,是否存在与销售收入无关的资金流入,与购货无关的资金流出,若有,则公司存在滞后销售、账外经营等重大疑点无法排除。从节约税收成本的角度出发,对企业加强税法宣传,建议其自查补报。(外调毕竟费时费力;纳税人要承担至少50%的罚款,甚至法律制裁。)3、对前面提出的疑点,企业没有自查补报,或者补报金额不合理,按照应付帐款中长期挂帐预付货款的单位进行外调,从源头控制其采购的商品实际情况,如供货商早已发货,则帐外经营不言而喻。对长期挂账未形成销售的预收货款进行外调,核实预收货款的虚实真伪,及时确认收入。情节严重的应依法移送查处。4、以点带面,向同类企业发出纳税提醒。 剖析资金流、发现偷税疑点某家电批发企业纳税评估案例分析一、企业基本情况:某家电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10月,注册资金60万元,从事家电批发业务,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所得税也在国税机关缴纳。2006年申报应税销售收入3985426.54元,销项税金677522.52元,进项税金657878.33元,应纳增值税19644.27元,已入库;2007年1-6月份申报应税销售收入11221240.37元,销项税金1907610.92元,进项税金2229070.27元,应纳增值税21260.64元,已入库,期末留抵进项税342719.99元。以上累计申报应税销售收入15206666.91元,累计销售成本14693883.1元,累计销项税金2585133.44元,累计进项税金2886948.6元,累计已申报缴纳增值税40904.91元,部分资产负债表如下:项目期初数期末数项目期初数期末数货币资金04190022.46短期借款00应收帐款0230583.55应付票据03940000.00其他应收073920.18预收帐款042060.00预付帐款02167055.86应付福利费011066.72库存商品02258470.30应交税金0-342256.96流动资产08920052.35其他应付款04162513.24二、评估模型及发现的疑点针对企业实际生产经营期不长,评估人员以其实际经营期为一个周期。评估人员先将企业填送的信息采集表的数据与财务报表、申报表的数据核对,核对数字填写完整后,采用模型进行分析,分析过程如下:1、税负合理性分析模型:税负=应纳税金应税销售收入=40904.9115206666.91=0.26%国税总局下发的家电批发行业增值税税负预警线0.65%。企业税负低于预警线,存在异常;、税负率与毛利率配比评估模型:毛利率=主营业务毛利主营业务收入100%=512783.8115206666.91100%=3.37%毛利率适用税率3.370.57 企业申报增值税税负为0.26%,低于理论值,存在异常; 、可抵扣进项税控制模型:本期进项税金控制额=(期末存货-期初存货)+本期销售成本)主要外购货物的增值税税率+本期运费支出数7%+经营费用项目中取得进项税金=2258470.3+14693883.1 17%+5048=2886948.08元实际低扣2886948.6元,基本一致,未发现明显异常;、理论应纳增值税控制模型:理论应纳增值税=商品销售利润+(期初存货-期末存货) 适用税率=512783.81+(0-2258470.3) 17%=-296766.7元评估期实际申报应纳增值税40904.91元,296766.7+40904.91=337671.61元,与帐面留抵342719.99元相比差额5048.38元,差额是经营费用项目中取得进项税金,未发现明显异常;5、流通企业销售额控制模型:流通企业销售额控制数=农产品(1-扣除率)扣除率+ (一般货物进项税额税率+期初存货-期末存货 (1+成本毛利率)(2886948.6-5048)0.17+0-2258470.3(1+3.48%)=15206266.76元成本毛利率=主营业务毛利主营业务成本100%=512783.8114693883.1100%=3.48%实际申报销售收入15206666.91元,基本一致,未发现明显异常;、理论期末存货控制模型:理论期末存货=期初存货 +(一般货物进项税额购进税率销售成本)=0+(2886948.6-5048)0.17-14693883.1)=2258473.37元实际账面库存商品2258470.3元,基本一致,未发现明显异常;7、营运能力控制模型:存货周转率=销售成本平均存货=14693883.11129235.15=13.47(次) 平均存货=(期初存货+期末存货)2=1129235.15元流动资产周转率=销售成本平均流动资产=14693883.14460026.18=3.29(次) 平均流动资产=(期初流动资产+期末流动资产)2=4460026.18元根据模型提供的数据,结合报表进行合理性分析,列出以下疑点:1、税负偏低、留抵税额偏大,可能有发出商品未及时反映销售情况;2、公司有无从上家取得返点、赠品等收入,有无支付返点及赠品等给下家,如何作帐?3、从营运能力分析指标看,存货周转率是流动资产周转率的4.09倍,资金周转率偏低,存货、资金额度,与销售规模不匹配,存在重大疑点。大家都知道年销售额1000万元并不是需要1000万元资金用于采购货物,更不是年初买好1000万元货物,慢慢卖到年底形成1000万元销售额而是前批货物销售时又购入下一批货物,一批压一批,存货有个周转的过程,相应资金的投入也是一个周转过程。该公司平均存货是113万元,平均流动资产是446万元,分析财务报表发现该公司期末货币资金419万元,预付货款216万元,平均资金是317.5万元,资金规模远大于存货规模,有可能存在帐外经营。三、疑点约谈:(约谈从策略上讲是一种心理攻略,一方面让评估人员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特点,要做到从各个角度找话题,引导其说出真相,只好主动配合自己交代问题。另一方面让心中有鬼的纳税人心理紧张,说得越多,暴露的情况越多,越难自圆其说。)1、针对税负偏低约谈,公司负责人解释是公司新办,取得存货多,销售尚未及时形成。从账面上看,期末留抵税额342719.99元,期末存货2258470.3元,与适用税率相乘,进项税金是383939.95元,基本相当,加上家电批发,无柜台零售,毛利率偏低,所以税负低。2、关于可能存在的返点问题公司负责人介绍采购合同和销货合同都规定返点是明扣,在专用发票中列明。实物赠品在销售清单中列明,而该公司批发时也含在售价中,在销货清单上反应。3、针对存货周转次数远大于流动资产周转次数,公司负责人如此解释:公司为实现既向生产商预付货款又能取得银行利息,通过向银行支付保证金形式,开具银行承兑汇票,货币资金4190022.46元中有394万元就是开出去银行汇票的保证金,相关帐务处理:缴银行保证金预付货款收到商品和发票到期付款借其他货币资金预付货款库存商品及进项税金应付票据贷银行存款应付票据预付帐款其他货币资金目前公司开具承兑汇票形成应付票据3940000元未到期支付,但货、发票都已收到入账,所以虚增流动资产3940000元,公司当期末账面流动资产是8329565.10元,实际流动资产是4389565.1元,流动资产实际周转率是6.69次。(经过调整后,评估人员认为疑点仍不能排除:1、相对于该公司平均存货是113万元,期末银存和预付款仍然偏大;2、评估人员问及资金来源,答是借款,但资产负债表中短期、长期借款都为零。评估人员暗暗在心中把它定为实地核查的重点)四、实地核查实地核查的第一天主要做了以下工作:1、通过查阅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公司章程等,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投资状况。该公司经营项目主要有两部分组成:大家电新飞系列家电(冰箱、空调、冰柜)和美的、奥普浴霸等小家电的批发。注册资金60万元,投资人是3人,其中A的身份证显示其不是本地人。2、进行第二次数据核对,根据期末科目余额明细表,核对财务报表主要指标的一致性。3、通过对购销合同、进货发票入库单和发货单、销售发票与库存明细帐核对。发现新飞系列产品分别从河南新飞家电有限公司和新飞电器有限公司采购。购销合同、进货发票入库单和发货单、销售发票完整并建有数量、金额式库存明细帐。但小家电只能提供进货发票和销售开具的发票,没有入库单、发货单和库存明细帐。评估人员针对这些情况采取了不同措施:1、对会计分录完整的以票流、物流为重点,结合资金流进行实地核查。评估人员首先对记载全面的新飞系列进行了核查,抽查进货发票、入库单与出库单、销售发票的对应关系。根据出库单号码的连续性,间隔天数的长短,发现该公司有滞后销售情况,企业自查补报新飞系列销售收入625114.92元(含税),补提销项税金90828.66元。2、针对会计分录不完整的以资金流为主,结合票流、物流进行核查。由于小家电的经营帐册不健全,评估人员将小家电的实地核查列为重点。首先查阅小家电有关会计记录,发现其进货和销货的分录比较异常。购货时借记库存商品、进项税金,贷记其他应付款;销售时借记其他应付款,贷记主营业务收入、销项税金。在检查其他应付帐款时,发现该科目全记在某人A名下,但是查阅该公司每月工资发放表,未见其人,却在股东名册中发现其是第一大股东,该公司注册资本60万元,A投入注册资本40.2万元,根据公司法的有关规定投资人不在公司拿工资,是正常的,目的是取得投资分红,但是他作为业务员在公司上班,却不拿工资是很不正常的,基本可以判断有帐外经营。回头再细看其他应付款,从年初219878.27元到本年度6月末短短的6个月剧增到4162513.24元。针对这一重大疑点,评估人员在企业电脑中对开业以来其他应付帐每笔业务进行了核查。发现其他应付款剧增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有大笔现金通过该科目流入企业,附件仅仅是一张现金交款单。累计金额高达 3935149.89元。评估人员先向会计了解原因,会计说有一部分是借款,其他的就不清楚了。再向法定代表人了解情况,法定代表人介绍这公司由3个好朋友出资组建,出资人同时是业务员, A由于是外地人,所以虽然出资最多,也没有做法定代表人,但为了分清A做的业务,A提出他做的业务往来都通过“其他应付款”科目反映,公司小家电业务都是由A做,A还销售新飞产品,具体情况也要问A本人才清楚,但A今天不在本地。(这种情况是我们在查帐中经常碰到的,关键的人证、物证总是不能及时出现,这是企业实施的缓兵之计。)评估人员决定以退为进,先回单位再梳理分析已掌握的这些信息,为下一步核查做准备。回分局讨论分析后,评估人员认为约谈A是弄清“其他应付款”异常的关键。所以一方面要求企业必须根据销售情况、进货发票建立小家电数量式库存明细帐,另一方面下发通知要求A回镇后进行约谈。第二次实地核查,与A进行约谈。A一开始解释不拿工资实际上公司就是自己的,自己关注的经营净利润和分红,评估人员进一步询问解入的现金造成其他应付款偏大的原因,A回答是自己借款给公司的,评估人员再次询问借给公司的巨款从何而来,为什么借款单注明为货款?A解释是向亲戚朋友借的,评估人员请出示有关借款证明,A回答说有借款收据,并从公文包里掏出一叠收据,这时会计也改口了,从上次不知道情况,证明是借款,并拿出一本收据存根。评估人员仔细核对后发现以下疑点:跨时6个月的借款收据号码连号;笔迹一致。评估人员对此提出质疑,A难以解释,但仍一口咬定是借款。评估人员决心从其他地方找到突破口,请A拿出小家电数量金额式明细帐,A回答忘带了,评估人员同意他下午提供。谈话结束后评估人员对小家电的进项发票,销项发票进行核对分析,发现进项发票主要从美的、奥普等较知名的公司取得,但销售发票主要开向扬中、丹阳等地一些农村超市;再看收款的附件,除大量现金外,也有一些支票,付款方是外地单位(超市),付款方与销售发票中的购货不一致。做这些工作主要是为A万一不配合,不得以要外调做准备。评估人员一再明确表示如果纳税人不配合,除对往来进行外调,还要根据进货发票、销货发票自己建立一张购、销、存清单。第三天实地核查,会计拿出了一本崭新的小家电数量金额式明细帐。评估人员根据发票进行了核对,发现品名、数量、金额不真实,发票、凭证、帐册不一致。评估人员严肃地向会计指出,这些做法是错误的,会计也觉得无计可施,只好加班认真补记了小家电数量金额式明细帐。评估人员结合票流、物流、资金流仔细核对了明细帐,即根据进货发票看购进的商品有无入帐,品名、数量、金额正确吗?开具的销货发票上商品是否是明细帐上所列,货款何时收回,库存出现红字时,有无资金通过销售收入流入企业。结果发现有些品种商品只有购进,没有卖出,有些商品库存是红字,卖出大于购进,甚至没有采购就有卖出。企业承认这些异常的存在,但是异常的销售额从帐面上无法确定。评估人员对法定代表人进行了税法宣传。一方面讲了些身边的案例,另一方面告知他业务人员、投资人的违法行为,首先由法定代表人承担法律责任。评估人员适时向A进行了税法宣传,如果不如实反映情况,纳税评估时重大疑点不能排除,将移送稽查局和经侦支队。查出的问题将按照偷税罪论处,受到法律制裁。企业面对事实,权衡利弊,表示愿意自查,2天后根据建立的小家电库存明细帐和资金流的来龙去脉,共自查补报销售收入2335149.89元(含税)。其中小家电35万元,新飞系列198.51万元。3、可能存在的返点问题通过核查,企业取得的返点确如前面约谈已在发票上反映,但在经营费用的核查中发现购入一批商品作为赠品发放时未视同销售。企业自查补报销项税金销售收入8803.41元。五、评估处理该公司共自查补报销售收入 2538944.28元,计提销项税金431620.53元, 抵减进项留抵税后实缴88900.53元,滞纳金3237.16元。由于这些自查补报事项全发生在07年上半年度,故所得税正常申报交纳。六、真相还原1、真实的当期累计进销项比实现比率=实现增值税计征增值税销售额100%=(40904.91+88900.53)(15206666.91+2538944.28)=0.73%2、实缴比率=实缴增值税计征增值税销售额100%=(40904.91+88900.53)(15206666.91+2538944.28)=0.73%3、销项税比率=销项税额计征增值税销售额100%=(2585133.44+434620.53) (15206666.91+2538944.28)=17%4、进项税比率=进项税额计征增值税销售额100%=2886948.6(15206666.91+2538944.28)=16.26%5、 实际抵扣进项税比率=实际抵扣进项税额计征增值税销售额100%=2886948.6(15206666.91+2538944.28)=16.26%该公司从事家电批发,没有柜面零售,纳税评估后税负达0.73%,高于国税总局下发的家电批发行业增值税税负预警线0.65%,比较真实。七、评估延伸1、选案及时准确。该公司在系统中显示税负偏低异常,从公司刚开业存货偏多,造成留抵税款偏大是可以解释这一疑点的。但分局选案时没有被表面现象迷惑,而是从资金流异常的角度确定重点评估。由于该公司实际经营期不足一年,业务量还不太大,所以在评估中有利评估人员弄清数据的来龙去脉,也有利于被评估企业进行自查,补缴税金,只要缴纳相应的滞纳金,用最小的税收成本及时规范了纳税行为。2、评估人员做到了两次数据核对,第一次收到企业送来的基本情况表、财务报表、申报表。运用模型分析前,将信息表中的数据和财务报表、申报表的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与出土方合同范本
- 包工程劳务合同范本
- 婚礼堂打造合同范本
- 医药回款合同范本
- 2025办公家具购销合同范本
- 店铺转兑合同范本
- 甲方租赁仪器合同范本
- 渣土车辆运输合同范本
- 私人借款协议合同范本
- 废旧机油回收合同范本
- 吉安市新庐陵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及下属子公司2025年第二批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至2030年中国生长激素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战略规划报告
- 大疆:2025大疆机场3操作指导书
- 2025年12345热线考试题库
- 2025年卫生健康行业经济管理领军人才试题
- 绿色矿山培训课件
- hiv职业暴露培训课件
- 2025年重庆市高考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
- 小番茄栽培技术课件
- 女职工普法宣传教学课件
- (高清版)DB22∕T 5159-2024 预应力混凝土桩基础技术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