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专版2018年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一编教材知识梳理第18讲中国现代科技文化和社会生活试题.doc_第1页
青海专版2018年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一编教材知识梳理第18讲中国现代科技文化和社会生活试题.doc_第2页
青海专版2018年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一编教材知识梳理第18讲中国现代科技文化和社会生活试题.doc_第3页
青海专版2018年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一编教材知识梳理第18讲中国现代科技文化和社会生活试题.doc_第4页
青海专版2018年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一编教材知识梳理第18讲中国现代科技文化和社会生活试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八讲中国现代科技文化和社会生活,知识脉络【阶段特征】本讲主要讲述新中国成立六十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新时期在科技、教育和社会生活方面的成就。在“科教兴国”战略推动下,我国的科技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教育、文化、体育事业日益繁荣。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衣、食、住、行、用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些变化对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了极大影响。人们的生活正在向文明和高质量的方向发展。,考点突破中国现代科学技术(2016年是“863”计划提出30周年)“两弹一星”含义指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发展成就(1)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加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核垄断,对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2)1964年6月,我国设计的中近程地地导弹在西北地区进行飞行试验,获得成功;1966年10月,装有核弹头的中近程地地导弹成功发射并爆破(3)1970年,我国用长征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大大提高了我国的科技发展水平和科技竞争力,我国成为继苏联、美国、法国、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两弹一星”精神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攀登的精神籼型杂交水稻概况袁隆平从20世纪60年代起进行水稻良种的培育,经多次杂交试验和筛选,于1973年在世界上首次育成籼型杂交水稻,被称为“东方魔稻”。他被国际农学界称为“杂交水稻之父”续表“863”计划形成1986年3月,四位科学家(王大珩、王淦昌、杨嘉墀、陈芳允)联合向中共中央写了题为关于跟踪世界战略性高科技发展的建议1986年3月,邓小平批示实施一百多位科学家半年的反复论证形成863计划纲要研究领域1986年列入:生物技术、航天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自动化技术、能源技术、新材料;1996年列入:海洋高技术意义“863”计划加速了高科技成果转化的速度,缩小了我国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运用概况(1)20世纪末,人类进入了高度的信息化时代,以因特网为主要特征的数字化正在改变着世界,引起经济和社会的深刻变化(2)上网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影响(1)积极影响: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健康上网,有利于增强自己与外界的沟通和交流,有利于创造全新的生活方式和社会互动关系(2)消极影响:网络的不健康现象也会给网民,特别是青少年网民带来危害中国现代化的教育与文化(2016年是“双百”方针提出60周年)改革发展中的教育九年义务教育(1)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实施,我国开始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九年义务教育(2)到2000年,全国基本实现了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高等教育的发展(1)新中国成立以来,高等教育取得前所未有的巨大发展,从整体上看,高等教育已形成相当的规模,学校数量增加,学科门类齐全,布局结构日趋合理,1977年,高考制度恢复(2)20世纪90年代,启动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若干所大学建设成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的工作。从此,我国高等教育迅速发展“科教兴国”战略20世纪90年代以来,党和政府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明确提出“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九年义务教育作为“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并要求实施素质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文艺方针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改革开放时期,党提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成就(1)20世纪五六十年代,青春之歌红旗谱创业史红岩等著名作品问世(2)1982年,第一届茅盾文学奖评选揭晓体育(1)新中国诞生以后,群众体育活动普遍开展起来,毛泽东对学生提出健康第一的要求。20世纪90年代国家大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2)1984年,洛杉矶第23届奥运会上中国人实现了奥运历史上金牌“零”的突破,共夺得15枚金牌,名列金牌榜第四。1990年,中国首次成功地举行了亚洲运动会(3)2000年,悉尼第27届奥运会上,中国获金牌28枚,名列金牌榜第三(4)2004年,雅典第28届奥运会上,中国获金牌32枚,名列金牌榜第二(5)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在我国北京成功举办,中国获金牌51枚,高居金牌榜首位,确立了世界体育大国的地位(6)2012年,第30届伦敦奥运会上,中国获金牌38枚,名列金牌榜第二(7)2016年,第31届里约奥运会上,中国获得金牌26枚,名列金牌榜第三中国现代社会生活的变化衣食住行的变迁改革开放前改革开放后衣买衣服凭布票,数量有限,色彩样式单调衣着丰富、显示风度、展示个性的方式食食物匮乏、单调,营养不足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住居住条件较差室内装修和居住环境的明显改善,国家启动了“安居工程”行铁路、公路和航线少,出行方式少铁路、公路和航线增长快,出行方式多样,私人汽车增多就业制度方针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变化建立了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持证上岗;就业培训、公开招聘等,逐步告别了“铁饭碗”和“大锅饭”;通过公平竞争获得工作岗位社会保障制度概况(1)以养老、医疗、失业保险和社会救济作为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重点,精心布置起社会安全网,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建立(2)初步形成了以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主要内容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要求的社会保障体系框架,精讲精练中国现代科学技术 【例1】(2013西宁中考)2013年6月11日,“神舟十号”航天飞船顺利升空,女航天员王亚平进行了太空授课活动,标志着我国航天技术取得新的重大突破。我国航天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最早是在()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东方红1号卫星发射成功C“神舟一号”无人飞船发射成功 D“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解析】本题考查“两弹一星”的相关知识。根据所学的知识,我们知道:1970年,我国用长征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1号,成为继苏联美国法国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故选B。【答案】B,1. (营口中考)电影横空出世中有这样一个镜头:1964年10月,在我国西部地区,随着一声巨响,硕大的蘑菇云腾空而起,该镜头反映的历史事件是(D)A“嫦娥一号”发射成功B“神舟一号”发射成功C中近程地地导弹试验成功D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中国现代化的教育与文化 【例2】(2017昆明中考)“挽救一个流失生,就是换一个未来;保住一个在校生,就是保住一个希望。”为了帮助贫困地区失学儿童重返校园,1989年10月,共青团中央、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倡议()A恢复高考 B实施“希望工程”C推进素质教育 D颁布义务教育法【解析】题目考查的知识点是“希望工程”,材料提到“挽救一个流失生”“保住一个希望”等信息,对应选项“希望工程”,故选B。【答案】B,2.(东营中考)20世纪90年代以来,党和政府以九年义务教育作为奠基工程实施的发展战略是(A)A科教兴国B素质教育C三个面向 D希望工程中国现代社会生活的变化 【例3】 (2017安顺中考)“打破铁饭碗”“人才招聘会”“自主就业”等流行语突出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A就业制度的变化 B综合国力的提升C医保制度的建立 D人民生活的提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改革开放后就业制度的改革。随着市场经济的确立,就业制度的改革,“铁饭碗”被打破,而引发的新生事物包括持证上岗、就业培训、公开招聘、人才市场、自主择业等。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答案】A,3. (曲靖中考)下列表述,不符合改革开放后我国人民生活总体状况的是(C)衣着单一,质量较差吃饱吃好,追求营养住房短缺,狭小拥挤交通发展,出行便捷ABC D,实战演练 1. (2017东营中考)“1959年,一批中国最优秀的科学家突然从公众的视线里消失了,甚至连他们的家人也不知道他们去了哪里。这个谜底直到五年之后,才随着大西北戈壁荒原上升起的蘑菇云得以揭开。”这个“谜底”是我国研制(D)A战略核潜艇 B人造地球卫星C长征运载火箭 D原子弹2(2017河南中考)近年来,华为、中兴、航天科工、中芯国际等一批创新型企业脱颖而出,领跑“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加速转变,使中国向“品牌大国”稳步迈进。这主要是由于我国(A)A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B高等教育迅速发展C努力维护周边地区安全D鼓励发展对外贸易 3(2017营口中考)2016年10月11日,“神舟十一号”成功发射。这是我国航天技术领域取得的又一突破。追溯历史,上世纪70年代,我国在同一领域取得的成就是 (D)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中近程地地导弹发射成功C籼型杂交水稻培育成功D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4(2017益阳中考)2017年5月,习近平同志对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批示,强调要学习他“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爱国情怀,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祖国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之中,融入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奋斗之中”。社会主义建设中涌现的“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两弹元勋”是(B)A.王进喜 B邓稼先 C焦裕禄 D袁隆平5(2017怀化中考)一位美国学者在走向丰衣足食的世界一书中写道:“他使饥饿的威胁在退却,正引导我们走向一个营养充足的世界。”这位美国学者评价的是我国著名科学家(C)A邓稼先 B华罗庚C袁隆平 D钱学森6习近平阐述中国梦时指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国家为实现“病有所医”而采取的社会保障制度是(D)A养老保险 B失业保险C劳动保险 D医疗保险7(2017海南中考)改革开放前,人们曾使用过五花八门的粮票、油票和布票,反映了当时我国(A)A经济落后,物资匮乏 B计划生育,控制人口C市场经济,政府把控 D打击投机,平抑物价8下表是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教育的发展状况,促使表格中数据发生变化的原因有(B)年份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学校数在校生数学校数在校生数学校数在校生数1949年34万所2 400万5 219所127万205所11.7万1965年39万所5 400万20 993所1 432万434所64.7万2001年49.13万所1.25亿10.09万所9 115.31万1 911所1 175.05万“双百方针”的提出“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义务教育法的颁布“希望工程”的实施A BC D9近年来,华为、中兴、航天科工、中芯国际等一批新型企业脱颖而出,领跑“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加速转变,使中国向“品牌大国”稳步迈进。这主要是由于我国(A)A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B高等教育迅速发展C努力维护周边地区安全D鼓励对外贸易10(河南中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世纪50年代前,的中国城市街头,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城市街头 材料二19782007年我国城市人均住宅建筑面积由6.7 m2增加到27.1 m2,城市建成区面积由1981年的7 438 km2扩展到2005年的32 520.7 km2。我国城市人口也从1980年的19.6%快速跃到2005年的40.5%。材料三1978年,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为3 624.1亿元。2006年中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四位,已经超过法国和英国。200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46 619亿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72 534亿元。国家外汇储备余额达到1.53万亿美元。(1)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指出20世纪70年代后我国城市的发展变化。答:材料一:城市面貌由落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