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朱家鼎).doc_第1页
追忆朱家鼎).doc_第2页
追忆朱家鼎).doc_第3页
追忆朱家鼎).doc_第4页
追忆朱家鼎).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追忆朱家鼎林俊明的话 朱家鼎生平集萃 我心中的Mike朱 重要作品回顾 四人有话说 生平集萃 Synergie和波记的日子 广告人至爱 1954年Mike出生于香港。Mike有一个姐姐,两个哥哥,家中他最小,也最受疼爱。从小,他在音乐、美术、电影等方面的才华就已露荷尖。 因为父亲是昔日上海的电影製片人,受父亲的薰陶,Mike十分喜欢电影,10岁时,他还在台湾演过电影孤儿奇遇记。1968年Mike在圣德勒撒小学毕业,之后,他入读香港九龙华仁书院。九龙华仁书院开展了大量不同范畴的课外活动来培养学生各方面的潜质。 Mike参加了书院的美术学会、话剧学会、空军童军、航空学会等等。当时的他非常活跃,中三那年,就担任班级话剧的导演,并参与学校比赛,他导演的莎士比亚名剧杀军纪(Macbeth)赢得最佳话剧兼导演奖。 1974年Mike中学毕业,赴美国留学。Mike是在三藩市的加州艺术学院(California College of Arts and Crafts)主修艺术和设计(Graphic Arts Design),同时也修了建筑、摄影、音乐等方面的课程。Mike起初读的是建筑系,后来转修了设计系,因为他觉得设计更能满足自己的创意。当时的他十分喜欢喷墨画(Air Brush),Mike 的哥哥朱家欣(John Chu)75年去美国看望他,发现他在这方面的才华非常了得,他的作品不仅是有创意,而且很有深度。大学毕业后,Mike留在三藩市做了一段时间的设计和广告美术指导。1976-77年Mike 准备回港。Mike原本想大学毕业后留在美国发展,但当时的香港广告业刚刚起飞,有很多机会和挑战等待著年轻创意人,所以在家人的鼓励下,Mike回到了香港,并带回了不少自己的绘画作品。那年夏天,Mike与哥哥嫂嫂一起去日本旅行。日本的广告让Mike大开眼界,他一个劲地用相机拍下眼前的一切,马路上的大型广告牌、地铁里的连幅广告等等那些远比香港先进得多的广告,简直让他爱得疯狂。旅行回来后,Mike开始了他在香港的广告生涯。他入职的第一间广告公司叫做Idea Mart。Mike的第一个职务便是副创意总监。听说Idea Mart的老板Peter Liu当时一看Mike的作品就非常喜欢,于是很快请了他,并给了他很大的空间发挥才能。Mike在Idea Mart为男士香水品牌雅男士(Aramis)所做的广告成为了他的第一支电视广告。同一时期,Mike认识了当时的客户服务经理餘兆铭(Ronald Yue)。他们两人一见如故,工作上的配合也十分默契,而且还有著共同的梦想,那就是一定要拥有一间完全属于自己的广告公司!1979年Mike 离开了Idea Mart,加入堂煌广告(Thompson,Wong & Kiernan)担任副创意总监。堂煌广告(现为DRAFTFCB)是八十年代香港一家红得发紫的广告公司,实力雄厚且朝气蓬勃,其大老板就是香港广告界素有教父之称的Peter Thompson。他旗下高手如云,当时香港创意界的星级人物如Louisa Kwan、Jenny Wong、Nigel Ng、Ranjan Issac、陈幼坚、施养德等等均先后加盟,而当今华文广告界四大恐龙之中的林俊明和莫康孙也曾是堂煌广告的菜鸟文案和美术。1979年底Mike离开了工作了快一年的堂煌广告,却不约而同地与Ronald 一起加入了达彼思广告(Ted Bates),Mike担任创意总监,Ronald 则为客户总监。一年后,Mike从一名创意总监直升入公司董事局,成为达彼斯这个全球知名广告公司中最年轻的董事。这期间,Mike为汇丰银行首次推出的易通财-ETC所做的一系列电视广告,尤其是其中的郑少秋楚留香篇,红遍香港。尽管Mike年纪轻轻已经晋升为达彼思的董事,但他并没有迷恋这样的高官厚禄,喜欢自由的Mike打算另起炉灶,此时也算是一种机缘巧合,他与Ronald走到一起,开始实现共同的梦想。1983年8月8日Mike 和Ronald 共同创办的灵智广告(Synergie)开业。这家由八个人组成的香港本土公司,地点就在湾仔轩尼诗道12号。这八名开山元老就是:创意总监Mike 、客户总监Ronald、美术指导Kinson Chan(陈志明), 平面製作经理Ringo Lam(林永发)、製片叶永祥、Victor Yuen、媒体经理Lisa Yu、以及Mike的秘书Ammy Li。起初的时候,Synergie一个客户都没有,是标准的零的开始。一个月后,第一个客户鱷鱼恤(Crocodile)出现了。这以后,Synergie 的业绩便如火箭般上升,不仅製作的广告膾炙人口,更凭实力击倒4A公司赢得客户,其服务的品牌多数得到质的改变,除了绝对的品牌威信,更有了可观的销量。Synergie几乎创造了一个香港80年代广告界的神话。四年时间, 它由一层楼变到四层楼;由一个很小的本地公司变成一个很有名气的非4A广告公司;它与各大4A名门抗衡,在创业第三年拿下香港4A金帆大奖,更从零的业务飞速发展到一亿港元营业额。1988年Mike的Synergie在香港已是声名鹊起,只是他的三个主要客户彪马(Puma)、鱷鱼恤(Crocodile)和时间廊(City Chain)需要在亚洲市场进一步拓展,鉴于各方面的因素,Mike决定将他的Synergie与当时创意声望不相上下的The Ball Partnership 合併,人称波记。这一合併成为当年香港广告界的大新闻。合併后的波记有三大创意巨人,分别是原本波记的林俊明和加拿大人Michael Formowitz,以及Mike朱家鼎,这三人的创意风格各异,却又彼此相辅相承,创作出来的广告几乎所向披靡,所以波记在香港一时光芒四射,名望与业绩同步飞涨。1989年The Ball Partnership 在全世界300多家国际广告公司中脱颖而出,被美国广告时代Advertising Age杂誌评定为全球最具创意广告公司亚军。Mike此时也是广告界的传奇人物了。1991年Mike与钟楚红(Cherie Chung)在美国举行婚礼。1992年The Ball Partnership成为了香港第三大广告公司。Mike凭其为PUMA做的广告Fly First Class获得香港金帆大奖。这一年,Mike还开办了一家名为Landconcepts 的度假休閒物业发展设计公司。1993年The Ball Partnership为Gallery 13做的广告Tits / Nipple / Tin Can,又获得1993年香港金帆大奖。这个广告虽然不是Mike亲自出马,但它那具争议性的创意,却是在Mike的赞许下,才有机会得到提案,最终得以投放。据统计,ike个人先后在国际及香港广告奖项上获奖200多个,包括克里奥广告奖(Clio)、法国 Cannes广告节、纽约电影节、The One Show、CA、IBA等等。此时,Mike仍然是The Ball Partnership的荣誉主席以及创意顾问。年底,他赢得了上海地铁的广告代理权,于是在上海成立了一家名为Metro ads的专营户外媒体的广告公司。Metro Ads 三年内收回成本,之后五年盈利,第八年转让他人。1994年8月,Mike开始经营自己的家私店NuConcepts,代理欧洲名贵家私。Mike又于1996年4月在中环都爹利街律敦治中心底层开了一家二千尺的NuConcepts家俱艺廊,第二年,新的家私铺NEST开张,代理的品牌包括Cappellini、Alias、Kartell等。NuConcepts是香港唯一一家代理来自包括纽约、巴黎、米兰等国家在内的18个现代家私国际品牌的家私店。1994-1995年Mike正式离开The Ball Partnership 。Mike选择离开广告界,是希望拥有更多纯粹的创意空间,他想将外面世界的美好变成灵感,将生活中的灵感融进创意,再将那些个创意注入生活。1995-2005年Mike一边与妻子打理自己的家私铺,一边继续为实现他的一个个梦想而努力。Mike很喜欢建筑,开家私店是他的梦想之一,但他更大的梦想是实践自己的精品度假酒店概念,他尝试在印尼建造自己的度假酒店,不管是选地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