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昆明市高新区洪家营片区城中村改造学府路地块项目详细勘察场地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书 中冶集团武汉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 0 文字部分 1 前 言 1 1 工程概况工程概况 1 2 勘察技术要求和目的勘察技术要求和目的 1 3 勘察依据勘察依据 1 4 勘察方案勘察方案 1 5 勘察手段及完成的工作量勘察手段及完成的工作量 1 6 几点说明 2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2 1 场地位置及地形地貌 2 2 气象水文 2 3 地质构造 2 4 地基土的构成与特征 3 场地水文地质条件 3 1 地下水类型 3 2 地下水 土的腐蚀性 3 3 地下水的腐蚀性 3 4 地基土的腐蚀性 4 场地地震效应 4 1 抗震设防烈度 4 2 场地建筑场地类别 4 3 场地卓越周期 4 4 地基土的液化与评价 4 5 软土震陷 5 地基土工程性能分析与评价 5 1 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 5 2 地基土的工程性能分析与评价 5 3 地基均匀性评价 5 4 岩土参数的确定 5 5 特殊性土 6 基础类型的选择 6 1 天然地基 6 2 桩 基 6 3 成桩的可能性分析 6 4 成桩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6 5 桩基设计与施工应注意的问题 7 基坑设计与施工 7 1 基坑等级 7 2 基坑周边环境 7 3 地层组成 7 4 基坑稳定性分析 7 5 基坑设计参数 7 6 基坑支护及降排水措施 7 7 基坑抗浮 7 8 可能的破坏模式和危害 7 9 基坑监测 8 场地边坡分析与评价 8 1 边坡简介 8 2 场地现状稳定情况 8 3 预测边坡破坏模式 昆明市高新区洪家营片区城中村改造学府路地块项目详细勘察场地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书 中冶集团武汉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 1 8 4 边坡稳定性计算 8 5 计算结果及分析 9 结论与建议 附件部分 1 勘探任务委托书 2 波速 地脉动测试报告 图表部分 1 勘探点主要数据一览表 图号 1 1 1 3 2 标准贯入试验成果表 图号 2 1 2 7 3 重型动力触探试验成果表 图号 3 1 3 3 4 土工室内试验报告 图号 4 1 4 3 5 水质检测报告 图号 5 6 高压固结试验报告 图号 6 1 6 10 7 土层压缩试验综合 e P 曲线 图号 7 1 7 4 8 图例 图号 8 9 勘探点平面位置图 图号 9 10 工程地质剖面图 图号 10 1 10 38 11 钻孔柱状图 图号 11 1 11 32 昆明市高新区洪家营片区城中村改造学府路地块项目详细勘察场地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书 中冶集团武汉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 2 1 前 言 1 1工程概况工程概况 1 1 1昆明市高新区洪家营片区城中村改造学府路地块项目详细勘察的岩土工 程勘察由云南诚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于 2011 年 9 月 1 日委托我公司 承担 1 1 2本工程设计单位为云南省设计院 以下简称设计单位 根据设计单位 提供的地质勘察任务书 拟建建筑物详情见下表 主体范围以下设二 三层地下室深度约 11 0 15 0m 地下室范围详见 勘探点平面位置图 图号 6 拟建建 构 筑物概况 预计建筑物基础 序 号 建筑物 名称 结构类 型 层数 设防 烈度 总高 度 m 型式材料 基底荷重 KN m2 埋深 m 地下 室深 度 m 其 它 1 1 栋剪力墙 38 层 8 度 114 0 天然或 桩基 混凝 土 55011 0 2 2 栋剪力墙 33 层 8 度 99 0 天然或 桩基 混凝 土 50015 0 3 3 栋剪力墙 44 层 8 度 132 0 天然或 桩基 混凝 土 65015 0 4 4 栋剪力墙 44 层 8 度 132 0 天然或 桩基 混凝 土 65012 5 1 1 3根据国家标准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50021 2001 2009 年版 中 第 3 1 1 3 1 4 条的规定 拟建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一级 场地等级为二 级 地基等级为二级 岩土工程勘察等级定为甲级 1 2勘察技术要求和目的勘察技术要求和目的 根据设计单位提出的技术要求及国家 地方和行业的有关规程 规范 本次岩土工程勘察的主要技术要求和目的如下 1 2 1查明不良地质现象的成因 类型 分布范围 发展趋势及危害程度 并 提出评价与整治所需的岩土技术参数及整治方案建议及评价其发展趋势 对建构筑物的影响 1 2 2查明建筑物范围各岩土的类别 结构 厚度 坡度 工程特性和评价地 基的稳定性和承载力 1 2 3查明地下水理藏条件 地下水变化幅度与规律 渗透性 涌水量和影响 半径 1 2 4对场地除应划分地土类型及类别尚应分析预测地震效应 判定饱和砂土 和粉土的地震液化 并计算液化指数 并提供地基土的卓越周期 1 2 5判定环境水和土对建筑材料及金属的腐蚀性 1 2 6对基坑开挖应提供稳定计算所需的岩土技术参数 论证及评价基坑开挖 降水对临近工程的影响 1 2 7对需进行沉降计算的建筑物 提供地基变形计算参数 预测建筑物的沉 降 差异沉降及整体倾斜 1 2 8判定地基土及地下水在建筑物施工及使用期间可能发生的变化及其对工 程的影响 提出防治措施及建议 1 2 9对穿越河道地段 应查明穿越断面的地层结构 松散地层的颗粒组成及 其工程地质特性一 评价河床的冲刷深度及稳定性 提出管道设计及施 工方法的建议 1 2 1 0提供各钻孔顶及土层变化处的绝对高程 1 2 1 1必要时提供进行桩基础设计的相关桩端及桩周阻力 提出合理的桩基选 型及预估单桩极限承载力 1 2 1 2提供地下室抗浮计算设计水位 1 2 1 3提供深基坑支护及高边坡治理的相关设计参数 即深基坑及高边坡专项勘 察 并提出深基坑支护及边坡整治方案建议 需适当布置钻孔点 1 2 1 4高层钻孔布置 间距 按现行勘察规范从严执行 昆明市高新区洪家营片区城中村改造学府路地块项目详细勘察场地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书 中冶集团武汉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 3 1 3勘察依据勘察依据 1 3 1招标文件及由云南省设计院提供的 地质勘察任务书 1 3 2国家标准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50021 2001 2009 版 1 3 3国家行业标准 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JGJ72 2004 1 3 4国家行业标准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 JGJ120 99 1 3 5国家标准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GB50330 2002 1 3 6国家标准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 2002 1 3 7国家行业标准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JGJ94 2008 1 3 8国家标准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 2010 1 3 9国家标准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GB50223 2008 1 3 1 0国家标准 土工试验方法标准 GB T50123 1999 1 3 1 1国家行业标准 原状土取样技术标准 JGJ89 92 1 3 1 2国家行业标准 岩土工程现场描述规程 YS5205 2000 1 3 1 3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制标准 CECS99 98 1 3 1 4其它相关规范 规定及规程 1 4勘察方案勘察方案 本次勘探点数量及深度由我公司根据国家标准规范要求 设计总图 场 地 地方情况及建筑物荷载情况 按拟建建筑物边角点布置 勘探点间 距约为 12 22 米 勘探点深度按桩基基础考虑 根据搜集到邻近场地 的地层情况经初步分析 以场地强风化岩为桩端持力层时 其承载力能 满足设计要求 因此建筑物主体部分的勘探点深度桩端进入强风化岩 2m 考虑 勘探点一般进入强风化岩石 5 8m 场地南侧存在高边坡 坡顶 存在已建成的 7 层住宅楼 现坡高约 16 米 考虑基坑开挖后 其坡高 可达约近 30 米 其布孔原则按一级边坡考虑 场地东西二侧根据设计 及业主要求增布 BZK 钻孔 16 个 同时去除了距 BZK 系列钻孔较近的 ZK14 ZK17 ZK24 ZK26 共 6 个钻孔 共计布置 65 个勘探点 勘探孔 深度以能查清场地地层结构 进行岩土测试 获取必要的岩土设计参数 分析评价地基基础类型 进行岩土工程评价为目的 根据拟建建 构 筑物可能采用桩基和建筑物荷载组合情况 结合场地实际情况拟建建筑 物的拟采用桩筏基础 采用摩擦桩型 本次勘察以拟建建筑物的荷载情 况确定勘探点的深度 本勘探点的布置及孔深经设计单位及甲方单位认 可后实施 1 5勘察手段及完成的工作量勘察手段及完成的工作量 1 5 1勘察手段 为确保勘察质量 本次勘察采用的手段主要为野外钻探 标准贯入试验 重型动力触探试验 波速测试 地脉动测试及室内岩 土 水分析试验 钻探等工作是由我公司于 2011 年 9 月 2 日 9 月 26 日期间负责完成的 外业投入使用的钻探设备为 9 台 XY 1 型液压式钻机及其它相关测试仪 器 勘探点的测量工作是由我公司专职测量工程师陈宝平同志负责完成 的 1 5 2完成的工作量 本次勘察完成以下工作量 昆明市高新区洪家营片区城中村改造学府路地块项目详细勘察场地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书 中冶集团武汉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 4 表 1 5 3 序号 勘察项目勘 察 内 容单位工作量备 注 1 钻探总工作量m 孔 2594 6 59 各钻孔均采用跟管钻进 标准贯入试验次 272 2原位试验 重型动力触探试验m 孔 14 7 8 波速测试m 孔 353 6 8 地脉动测试处 2 原状土试样件 124 3取样 水样件 2 常规物理试验组 124 常规压缩试验件 105 直剪 快剪 件 83 直剪 固快 件 28 渗透试验 件 7 自由膨胀率件 6 高压固结试验件 19 4室内试验 水质简分析 组 2 5 测 量个 勘探点 124 个 测量组日 8 个 1 6几点说明 1 6 1本报告书中的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均以现场实测值表示在 工程地质剖 面图 图号 10 1 10 38 及 钻孔柱状图 图号 11 1 11 32 上 1 6 2根据国家标准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50021 2001 2009 版 附录 B 的规定 本报告书中的重型动力触探试验锤击数均作了钻杆长度和锤 击数双向修正 且以修正值表示在 地质剖面图 图号 10 1 10 38 和 钻孔柱状图 图号 11 1 11 32 上 1 6 3勘探点根据业主提供的控制点 GPS553 X 2574791 024 Y 884084 828 H 1919 490 l1 X 2574760 660 Y 884034 400 H 1921 10 进行坐标定位 为 1987 昆明城建坐标系 高程采用 1985 年国家高程基准 1 6 4原布置基坑外侧 ZK1 ZK6 号孔因不具备钻探条件故未施工 采取收集 资料的方式进行对比基本与 ZK7 ZK12 号地层情况基本吻合 昆明市高新区洪家营片区城中村改造学府路地块项目详细勘察场地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书 中冶集团武汉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 5 2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2 1场地位置及地形地貌 拟建场地位于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 现场地地形呈北低南高 现场地经 拆迁后 稍做整平 地处昆明市学府路中段 场地现多为旧建筑拆迁 场地西北侧为学府路 其余均为民用建筑 公路交通十分便利 场地地处昆明盆地西部边缘 原始地貌属缓蚀残丘 湖积盆地边缘地貌 现地形稍有起伏 总体来说南侧高北侧低 地面标高变化在 1921 033 1928 274m 之间 依孔口标高计 场地南侧边坡坡顶标高约 1943 5m 2 2气象水文 昆明市处于中亚热带低纬度高海拔地区 属于夏无酷暑 冬无严寒 干 湿季分明的亚热带季风气候 具有冬暖夏凉 四季如春 干湿分明 雨 量集中 雨热同季 年温差小 日温差大 十里不同天等气候特征 11 月至 4 月为干季 5 月至 10 月为雨季 雨季集中在 6 9 月 雨季降雨 约占全年降雨量的 75 故该季是地下水接受补给的旺盛期 全年平均 降水量为 831mm 年均气温 14 7 年极端最高气温 33 3 极端最低 气温 7 0 年平均降雨量 897 7mm 年最大降雨量 1122 9mm 日最 大降雨量 153 3mm 年平均相对湿度 71 5 年蒸发量 1968 5mm 全年 主导风向为西风 最大风力 5 7 级 次风向为西南风 静风频率 37 年平均风速 2 0m s 最大风速 8 13m s 2 3地质构造 工程场地位于扬子准地台西部 川滇台背斜南段 扬子准地台西南隅以 昆明为中心的昆明凹陷区西部边缘 被挟持于昆明西山 普渡河断裂及 罗茨 易门大断裂之间 详见项目区区域构造纲要图 图 3 4 1 图 3 4 1 项目区区域构造纲要图 对项目区有影响的地质构造形迹叙述如下 1 西山 普渡河断裂 断层北段 兆古龙村南断层面倾向东 倾角 昆明市高新区洪家营片区城中村改造学府路地块项目详细勘察场地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书 中冶集团武汉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 6 70 80 断层南段 断层西倾向东 倾角角陡 具正断层性质 2 罗茨 易门大断裂 罗茨断层走向近南北 以南断层转为北北东向 延至易门县城东部 长 75 公里以上 3 区内新构造运动的特点大幅度抬升 中新世地壳运动为相对稳定 受长期剥蚀作用滇池周围形成准平原 上新世受南北向和东西向断裂活 动 地壳运动早期表现为不均匀上升 中晚期相对稳定 准平原破坏 滇池盆地雏形形成 为一岩溶发育期形成一个水平层 早更新世受南北 向断裂复活影响 地壳运动早期表现为不均匀上升 中晚期相对稳定 滇池湖盆扩大的大湖期 山区白邑形成谷盆 形成一期剥蚀面 盘龙江 大河形成雏形 中更新世继续受南北向断裂复活影响 地壳运动早期表 现为强烈上升 准平原被抬升为高原 滇池湖盆缩小 白邑盆等盆谷形 成 主要河流强烈下切形成主系网 地形高差较大 构成今天地貌轮廓 晚更新世地壳运动表现为振荡式升降 主要河流形成二级阶地或掩埋阶 地 岩溶发育强烈 形成又一水平层 全新世地壳运动表现为强烈上升 形成今天的地貌景观 4 参照 云南省昆明地区滇池流域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普查报告 1 50 万 区域地壳稳定性分区图 拟建场地属于地壳较稳定区 因 此 场区地质构造稳定性较好 2 4地基土的构成与特征 根据钻孔揭露 场地内分布的地层有 第四系人工堆积层 Q4ml 第四 系全新统冲湖积 层 坡积层 Q4dl 残积层 Q4el 二叠系上 lal Q 4 统峨嵋山玄武岩组 P2 现将场地内的分布的地层从上而下叙述如下 2 4 1人工填积 层 ml Q 2 4 1 1杂填土 1 杂色 主要由建筑垃圾及粘性土组成 稍湿 结构松散 稍密 该层主要分布在场地北侧 2 4 1 2素填土 2 褐灰 褐黄色 以粘性土为主 夹少量植物根茎 稍湿 结构松 散 稍密 在场地均有分布 2 4 2第四系全新统冲湖积 层 lal Q 4 2 4 2 1粉质粘土 1 灰兰 灰黄色 湿 可塑状态 稍有光泽 干强度中等 韧性中等 无摇震反应 局部夹薄层粘土 场地西北侧少量分布 2 4 2 2泥炭质土 2 深灰 灰黑色 湿 流塑状态 局部为软塑状态 局部夹有少量 砾石及薄层粘土 场地西北侧少量分布 2 4 3第四系全新统坡积层 dl Q4 2 4 3 1粉质粘土 1 红褐色 可塑状 裂隙面侵染黑色铁锰氧化物 含白色 黄色 土红色团斑 局部偶见砾石 干强度中等 韧性中等 场地均有 分布 2 4 4第四系全新统残积层 el Q4 2 4 4 1含砾粉质粘土 1 黄 灰褐色 可塑状 含米粒状铁锰氧化物 砾石 砾石含量约为 一般粒径 mm 场地均有分布 2 4 5二叠系上统峨嵋山玄武岩组 P2 2 4 5 1全风化玄武岩 1 青灰色相杂 间粒结构 块状构造 主要矿物成份为长石 辉石 含橄榄石 岩芯多呈土状 场地均有分布 2 4 5 2强风化玄武岩 2 青灰色相杂 间粒结构 块状构造 主要矿物成份为长石 辉石 含橄榄石 岩芯多呈角砾状 局部碎块状 地层深度及厚度参考提供的剖面图及柱状图 上述各岩土层的分布及其厚度变化情况详见 工程地质剖面图 图 昆明市高新区洪家营片区城中村改造学府路地块项目详细勘察场地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书 中冶集团武汉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 7 号 9 1 9 38 各层层厚 层顶埋深 层顶标高等详见下表 表 2 4 表 2 4 地层 编号 时代 成因 岩土 名称 项 次 层厚 m 层顶 高程 m 层顶 深度 m 最大值 2 001924 420 00 最小值 1 301921 380 00 1 Qml杂填土 平均值 1 521922 620 00 最大值 5 601940 512 00 最小值 0 501919 770 00 2 Qml素填土 平均值 2 441926 180 34 最大值 8 901921 723 90 最小值 1 901917 921 00 1 Q4al l粉质粘土 平均值 4 141919 802 83 最大值 8 701917 6511 60 最小值 5 801911 803 80 2 Q4al l泥炭质土 平均值 7 061915 666 96 最大值 25 501938 3920 30 最小值 2 301904 120 50 1 Q4dl粉质粘土 平均值 14 191922 224 29 最大值 28 701927 7928 00 最小值 5 901897 5710 40 1 Q4el 含砾粉质粘 土 平均值 14 841908 3518 21 最大值 22 001905 4341 20 最小值 5 701888 5422 00 1 P2 玄武岩 平均值 14 521896 3531 28 最大值 1888 9250 30 最小值 1874 8332 50 2 P2 玄武岩 平均值 1880 4443 83 昆明市高新区洪家营片区城中村改造学府路地块项目详细勘察场地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书 中冶集团武汉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 8 3 场地水文地质条件 3 1地下水类型 拟建场地地下水主要为上层滞水 上层滞水主要赋存于的人工填积 层中 主要受大气降水 生产 ml Q 用水的渗漏补给 勘察期间连日降雨 测得稳定水位埋 0 20 4 90m 相当于绝对标高 1916 92 1926 81 稳定水位年变化幅度大约为 1 5 3 0m 3 2地下水 土的腐蚀性 3 3地下水的腐蚀性 根据本场地地下水质分析结果 其腐蚀性判定结果见表 3 3 1 地下水腐蚀性判定表地下水腐蚀性判定表 表表3 3 13 3 1 腐蚀介质含量 类型 项目单位ZK20ZK29 临界值判定结果 SO42 mg L6 842 0 500 Mg2 mg L2 3715 35 2000 NH4 mg L0 391 54 500 环境 类型 类 总矿化度 mg L51 00338 575 0 微腐蚀性 侵蚀性 CO2 mg L5 436 51 30 微腐蚀性 对砼结 构 地层 渗透性 B 类 HCO3 mmol L 对砼结 构 中钢筋 干湿交 替 Cl mg L 0 35 22 691 30 边坡体处于稳定状 态 35 剖面安全系数为 1 13 1 30 边坡体处于欠稳定状态 因其 紧邻挡土墙 受挡墙挟制作用还未发生失稳 8 5 1 2暴雨条件边坡稳定性计算结果 暴雨时边坡土体饱和条件下边坡的稳定性计算按 2 自重 暴 雨及长期降雨下饱和状态抗剪强度土体条件分别对 28 35 剖面进 行计算 其计算结果分别为 28 剖面安全系数为 1 16 1 30 边坡体处于欠稳定状态 因其 紧邻挡土墙 受挡墙挟制作用还未发生失稳 35 剖面安全系数为 1 01 1 30 边坡体处于欠稳定状态 因其 紧邻挡土墙 受挡墙挟制作用还未发生失稳 8 5 1 3地震条件边坡稳定性计算结果 地震力作用条件下边坡的稳定性计算按 3 自重 天然状态抗剪强度 土体条件 地震力 自然条件 地震 分别对 28 35 剖面进行计算 其计算结果分别为 28 剖面安全系数为 1 28 1 30 边坡体处于临近稳定状态 因 其紧邻挡土墙 受挡墙挟制作用还未发生失稳 35 剖面安全系数为 1 05 1 30 边坡体处于欠稳定状态 因其 紧邻挡土墙 受挡墙挟制作用还未发生失稳 通过上述计算结果可以看出 现自然边坡基本稳定 但在暴雨或通过上述计算结果可以看出 现自然边坡基本稳定 但在暴雨或 地震情况下不稳定 需要进行边坡体的加固与支护 地震情况下不稳定 需要进行边坡体的加固与支护 8 5 1 4基坑开挖后边坡稳定性计算结果 基坑不采取任何措施开挖后边坡的稳定性计算按工况 1 自重 天然状态抗剪强度土体条件分别对 28 35 剖面进行计算 其计算 结果分别为 28 剖面安全系数为 0 90 1 30 边坡体处于不稳定状态 35 剖面安全系数为 0 44 1 30 边坡体处于极不稳定状态 通过上述计算结果可以看出 现自然边坡基本稳定 但在基坑开通过上述计算结果可以看出 现自然边坡基本稳定 但在基坑开 挖 暴雨或地震情况下不稳定 需要进行边坡体的加固与支护 挖 暴雨或地震情况下不稳定 需要进行边坡体的加固与支护 昆明市高新区洪家营片区城中村改造学府路地块项目详细勘察场地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书 中冶集团武汉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 19 9 结论与建议 9 1 1场地未发现其它有影响场地稳定性的活动性断裂 滑坡 崩塌 泥石流等 不良地质作用 从整体上看场地是稳定的 适宜建筑 9 2各层地基土的天然重度 kN m3 未经深宽修正的承载力特征值 kPa 压缩模量 MPa 建议采用表 9 2 中数值 ak f 21 s E 表 9 2 天然重度承载力特征值 rak f 时代 成因 地层 代号 岩土 名称 密度 状态 风化程度 kN m3 kPa 压缩 变形 模量 MPa s E 1 杂填土稍密 19 5 ml Q4 2 素填土稍密 18 5 1粉质粘土可塑19 41605 5 lal Q 4 2 泥炭质土流塑 13 0551 5 dl Q4 1 粉质粘土可塑 17 01354 0 el Q4 1 含砾粉质粘土可塑 17 51806 0 1 玄武岩全风化 19 530015 0 P2 2 玄武岩强风化 22 045020 0 注 带 号为经验值 9 3根据场地内的地质岩性构成 适宜本工程的桩型有 混凝土预制桩 钻孔混凝土预制桩 钻孔 灌注桩灌注桩 混凝土预制桩 钻孔灌注桩桩的桩的极限侧阻力标准值 桩的 sik q 极限端阻力标准值建议采用表 9 3 中的数值 9 3 pk q 钻孔灌注桩 混凝土预制桩 时代 成因 岩土 名称 土层代 号 状态 桩周土极限侧 阻力标准值 kPa sik q 桩端土极限端 阻力标准值 kPa pk q 桩周土极限侧阻 力标准值 kPa sik q 桩端土极限端 阻力标准值 kPa pk q 粉质粘土 1可塑53 55 lal Q 4 泥炭质土 2 流塑28 31 dl Q4 粉质粘土 1可塑58 60 el Q4 含砾粉质粘土 1 可塑68 70 玄武岩 1 全风化120 12001405000 P2 玄武岩 2 强风化180 20002207000 9 4基坑及边坡设计时 建议采用下表 表 9 4 数值 表 9 4 抗剪强度指标快 剪 抗剪强度指标 固快 土体与锚固 体极限摩阻 力标准值 抗拔 系数 地层代号地层名称状态 k Ck KPa k Ck KPa qsik kPa i 1 杂填土 松散 15 6 16 2 素填土 松散 8 10 16 1粉质粘土可塑7 2 泥炭质土可塑 47815300 7 1粉质粘土可塑 9171225450 6 1 含砾粉质粘土可塑 11201425530 6 1 玄武岩 全风化 30 3 1800 7 2 玄武岩 强风化 38 5 2200 7 注 带 号为经验值 9 5根据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JGJ94 2008 第 5 3 1 5 3 2 5 4 6 条 单桩 竖向承载力极限值应通过现场桩静载荷试验确定 桩基的抗拔极根承载力 应通过现场单桩上拔静载荷试验确定 9 6勘察期间测得稳定水位埋 0 20 4 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化学安全培训考核课件
- 先秦文学课件
- 化学品安全培训漫画课件
- 第四单元名著导读《简爱》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 6 飞向蓝天的恐龙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 创伤性肋骨骨折课件
- 12在牛肚子里旅行第2课时 同步+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学习任务单+分层练习+听写
- 2026年中考语文文言文专练专题04古诗词鉴赏之表现手法(讲义)(学生版+解析)
- 客服岗位月度汇报
- 路基挖方施工技术交底
- PICC堵管原因与再通方法
- 标杆地产五星级酒店精装修标准
- 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查房
- (高清版)TDT 1013-2013 土地整治项目验收规程
- 初中数学分层作业设计举例-有理数
- 西方经济学简史
- 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新闻报道与舆论导向
- 局放实验操作规程
- 透明土实验技术的研究进展
- 戴海崎心理与教育测量第4版课后习题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