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鸽巢问题 教学设计_第1页
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鸽巢问题 教学设计_第2页
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鸽巢问题 教学设计_第3页
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鸽巢问题 教学设计_第4页
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鸽巢问题 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数学广角鸽巢问题 教学设计学情分析:“鸽巢问题”的理论本身教简单,学生易于接受。但“鸽巢问题”的应用比较抽象,由于六年级小学生的抽象思维处以发展的阶段,把生活的实际问题抽象出鸽巢问题还有一定的困难,缺乏思考的方向,很难找到问题的切入点。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操作、观察、比较、推理等活动,初步了解鸽巢原理,学会简单的鸽巢原理分析方法,运用鸽巢原理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过程与方法:在鸽巢原理的探究过程中,使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鸽巢原理,经历将具体问题数学化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模型思想。3、情感态度:通过对鸽巢原理的灵活运用,感受数学的魅力,体会数学的价值,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兴趣。教学重点:掌握先“平均分”的方法,灵活应用鸽巢问题解决实际问 题。学习难点:理解“总有”“至少”的意义,理解“至少数=商数1”。理解鸽巢问题学习过程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魔术吗?这有一幅扑克牌,抽出大王和小王,剩下52张牌,请5位同学上台和老师一起完成这个魔术,每位同学任意抽一张,我说至少有两个人是同一花色的,请同学们亮牌验证,可以抽几次验证.你们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吗?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就能解释这个现象了。下面我们就来研究这类问题,我们先从简单的情况入手研究。二、合作探究(一)初步感知1、出示题目:有3支铅笔,2个笔筒(把实物摆放在讲桌上),把3支铅笔放进2个笔筒,怎么放?有几种不同的放法?谁愿意上来试一试。2、学生上台实物演示。可能有两种情况:一个放3支,另一个不放;一个放2支,另一个放1支。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在黑板上画图和数的分解两种方法表示两种结果。(3,0)、(2、1)3、提出问题:“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有2支铅笔”,这句话说得对吗?学生尝试回答,师引导:这句话里“总有一个笔筒”是什么意思?(一定有,不确定是哪个笔筒,最多的笔筒)。这句话里“至少有2支”是什么意思?(最少有2支,不少于2支,包括2支及2支以上)4、得到结论:从刚才的实验中,我们可以看到3支铅笔放进2个笔筒,总有一个笔筒至少放进2支笔。(二)列举法过渡:如果现在有4支铅笔放进3个笔筒,还会出现这样的结论吗?1、小组合作:(1)画一画:借助“画图”或“数的分解”的方法把各种情况都表示出来;(2)找一找:每种摆法中最多的一个笔筒放了几支,用笔标出;(3)我们发现:总有一个笔筒至少放进了()支铅笔。2、学生汇报,展台展示。交流后明确:(1)四种情况:(4,0,0)、(3,1,0)、(2,1,1)、(2,2,0)(2)每种摆法中最多的一个笔筒放进了:4支、3支、2支。(3)总有一个笔筒至少放进了2支铅笔。3、小结:刚才我们通过“画图”、“数的分解”两种方法列举出所有情况验证了结论,这种方法叫“列举法”,我们能不能找到一种更为直接的方法,只摆一种情况,也能得到这个结论,找到“至少数”呢?(三)假设法1、学生尝试回答。(如果有困难,也可以直接投影书中有关“假设法”的截图)2、学生操作演示,教师图示。3、语言描述:把4支铅笔平均放在3个笔筒里,每个笔筒放1支,余下的1支,无论放在哪个笔筒,那个笔筒就有2支笔,所以说总有一个笔筒至少放进了2支笔。(指名说,互相说)4、引导发现:(1)这种分法的实质就是先怎么分的?(平均分)(2)为什么要一开始就平均分?(均匀地分,使每个笔筒的笔尽可能少一点,方便找到“至少数”),余下的1支,怎么放?(放进哪个笔筒都行)(3)怎样用算式表示这种方法?(43=1支1支1+12支)算式中的两个“1”是什么意思?5、引伸拓展:(1)5支笔放进4个笔筒,总有一个笔筒至少放进()支笔。(2)26支笔放进25个笔筒,总有一个笔筒至少放进()支笔。(3)100支笔放进99个笔筒,总有一个笔筒至少放进()支笔。学生列出算式,依据算式说理。6、发现规律:刚才的这种方法就是“假设法”,它里面就蕴含了“平均分”,我们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把平均分的过程简明的表示出来了,现在会用简便方法求“至少数”吗?(四)建立模型1、出示题目:5支笔放进3支笔筒,53=1支2支学生可能有两种意见:总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有2支,至少3支。针对两种结果,各自说说自己的想法。2、小组讨论,突破难点:至少2只还是3只?3、学生说理,边摆边说:先平均分每个笔筒放进1支笔,余下2只再平均分放进2个不同的笔筒里,所以至少2只。(指名说,互相说)4、质疑:为什么第二次平均分?(保证“至少”)5、强化:如果把笔和笔筒的数量进一步增加呢?(1)10支笔放进7个笔筒,至少几支放进同一个笔筒?1071(支)3(支)1+12(支)(2)14支笔放进4个笔筒,至少几支放进同一个笔筒?1443(支)2(支)3+14(支)6、对比算式,发现规律:先平均分,再用所得的“商+1”7、强调:和余数有没有关系?学生交流,明确:与余数无关,不管余多少,都要再平均分,所以就是加1.8、引申拓展:刚才我们研究了笔放入笔筒的问题,那如果换成鸽子飞进鸽笼你会解答吗?把苹果放入抽屉,把书放入书架,高速路口同时有4辆车通过3个收费口,类似的问题我们都可以用这种方法解答。三、鸽巢原理的由来微视频:同学们从数学的角度分析了这些事情,同时根据数据特征,发现了这些规律。你们发现的这个规律和一位数学家发现的规律一模一样,只不过他是在150多年前发现的,你们知道他是谁吗?德国数学家?“狄里克雷”,后人们为了纪念他从这么平凡的事情中发现的规律,就把这个规律用他的名字命名,叫“狄里克雷原理”,由于人们对鸽子飞回鸽巢这个引起思考的故事记忆犹新,所以人们又把这个原理叫做“鸽巢原理”,它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叫“抽屉原理”。四、解决问题1、老师上课时提出的生日问题,现在你能解释吗?2、随意找13位老师,他们中至少有2个人的属相相同。为什么?3、11只鸽子飞进了4个鸽笼,总有一个鸽笼至少飞进了3只鸽子。为什么?4、5个人坐4把椅子,总有一把椅子上至少坐2人。为什么?5、把15本书放进4个抽屉中,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抽屉至少有4本书,为什么?教学反思: 数学广角的教学是为了丰富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本节课我让学生经历探究“鸽巢原理”的过程,初步了解了“鸽巢原理”,并能够应用于实际,学会思考数学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一、情境导入,初步感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导入新课时,我让四人玩“抢凳子”的游戏,这个游戏虽简单却能真实的反映“鸽巢原理”的本质。通过小游戏,一下就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有效地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兴趣,让学生觉得这节课要探究的问题,好玩又有意义。二、活动中恰当引导,建立模型采用列举法,让学生把4枝铅笔放入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