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云南省昆明三中、滇池中学2015届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联考试卷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35题,每小题2分,共70分)1通过学习化学,你认为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化学这一门自然科学研究范畴的是()a金属的性质与变化b纳米材料的用途与制法c氧气的组成和结构d“神十”飞船的运动状态考点:化学的研究领域.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分析:根据化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进行分析判断,化学是一门在分子、原子的层次上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研究对象是物质,研究内容有组成、结构、性质、变化、用途等解答:解:a、金属的性质与变化,属于化学研究中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属于化学研究的范畴,故选项错误b、纳米材料的用途与制法,属于研究、制取的新物质,属于化学研究的范畴,故选项错误c、氧气的组成和结构,属于化学研究中物质的组成与结构,属于化学研究的范畴,故选项错误d、“神十”飞船的运动状态,属于物理学领域研究的内容,不属于化学研究的范畴,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了解化学研究的内容,才能利用化学知识服务于社会,造福于人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社会责任感2生活中有太多的变化,下列“变”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树根“变”根雕b葡萄“变”美酒c玉石“变”印章d玩具机器人“变”形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树根“变”根雕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葡萄“变”美酒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玉石“变”印章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玩具机器人“变”形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3(2分)(2014罗庄区模拟)下列物质的用途与该物质的物理性质有关的是()a用硫酸除去金属表面的铁锈b用氧气炼钢、炼铁c用氢气作高能燃料d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而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变化中有新物质生成,因此,判断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的关键就是看表现物质的性质时是否有新物质产生解答:解:a、用硫酸除去金属表面的铁锈是利用硫酸与铁锈发生化学反应,而将铁锈除掉,故a与化学性质有关,故a错;b、用氧气炼钢、炼铁是利用氧气支持燃烧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故b错;c、用氢气作高能燃料是利用氢气燃烧生成水,放出大量的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利用了化学性质,故c错;d、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是利用干冰易升华吸热,使周围温度降低,水蒸气冷凝成水滴,利用了物理性质,故d正确故选d点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是一对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有密切关系的概念,联系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来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则掌握起来并不困难4(2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有气体生成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b实验室剩余的药品应放回原瓶c实验中不能品尝任何药品的味道d烧杯可用于溶解药品,也可用作反应容器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选用.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联系是:化学变化的过程中一定有物理变化,物理变化中不一定有化学变化实验中的药品有三不要:不摸、不直接闻气味、不尝任何药品的味道;烧杯可用于溶解药品,也可用作反应容器和加热药品等解答:解:a、有气体生成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水变成水蒸气属于物理变化,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b、实验剩余的药品应放到指定容器中,不能放回原瓶,错误符合题意,故选项正确;c、实验中的药品有三不要:不摸、不直接闻气味、不尝任何药品的味道,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d、烧杯可用于溶解药品,也可用作反应容器和加热药品等,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等,基础性比较强,只要抓住关键点:是否有新物质生成,问题就很容易解决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5(2分)在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实验中,下列哪一种现象的描述是不对的()a罩在烛火上方的烧杯内壁一开始出现少量白雾,随后消失b如果罩住烛火时间太长,烧杯底将会变黑c可以看到烧杯内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d用火柴去点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蜡烛被点燃考点:蜡烛燃烧实验.专题: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分析:a、根据从蜡烛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考虑烧杯内壁出现少量白雾是否正确解答;b、根据如果罩住烛火时间太长,因缺氧会有碳生成解答;c、根据二氧化碳是无色气体,我们是看不到的解答;d、根据白烟是石蜡蒸汽,可以燃烧解答解答:解:a、蜡烛燃烧生成水,所以罩在烛火上方的烧杯内壁一开始出现少量白雾随后消失是因为蜡烛燃烧的温度使它蒸发了故a的说法正确;b、如果罩住烛火时间太长,因缺氧生成一氧化碳,碳颗粒使烧杯底变黑故b的说法正确;c、二氧化碳是无色气体,我们是看不到的“可以看到烧杯内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故c的说法不正确;d、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成分是石蜡蒸汽,石蜡蒸汽具有可燃性点燃这缕白烟,白烟寻着从烛芯冒出的轨迹,再次引燃了烛芯所以蜡烛可以复燃故d的说法正确答案:c点评:本题考查蜡烛燃烧的有关问题,都是基础知识,做好此题应该不难6(2分)(2006淄博)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bcd考点:加热器皿-酒精灯;测量容器-量筒;称量器-托盘天平;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b、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称量药品的质量,能准确到0.1g,不能精确到0.01gc、根据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d、从减小实验误差的角度去选择量筒的量程解答:解:a、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禁止用一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称量药品的质量,能准确到0.1g,不能精确到0.01,不能用托盘天平称量10.05g固体,图中所示操作错误c、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图中所示操作正确d、选取量筒时,尽量选用能一次量取的最小规格的量筒用100ml量筒量取9.5ml液体,误差太大,量筒选择不合理,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7(2分)某同学用量筒量取液体,量筒放平稳,且面对刻度线,初次仰视液面读数为19ml,加入部分液体后,俯视液面读数为30ml,则该学生倒出液体的体积是()a小于11 mlb大于11 mlc11 mld无法确定考点:测量容器-量筒.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用量筒量取液体时,量筒要放平,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如果仰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小,若俯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大根据量筒的读数与实际值的关系来判断该学生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大小解答:解:用量筒量取液体时,量筒要放平,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如果仰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低,若俯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大同学用量筒量取液体,将量筒放平稳,而且面对刻度线,初次仰视液面读数为19ml,其读数会比实际偏小,那么实际体积应大于19ml;加入部分液体后,俯视液面读数为30ml,其读数会比实际偏大,那么实际体积应小于30ml;则该学生实际倾倒的液体体积小于11ml故选:a点评:通过回答本题知道了量筒仰视和俯视误差的分析情况,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8(2分)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纯净物,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a氧气、液氧b冰水混合物、矿泉水c汽水、河水d净化后的空气、受污染的空气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解答:解:a、氧气、液氧都属于纯净物中的单质,故选项错误;b、冰水混合物中只有水分子,属于纯净物中的氧化物,矿泉水中有矿物质、水等,属于混合物,故选项正确;c、汽水、河水都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d、净化后的空气、受污染的空气都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质的分类,要加强记忆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等基本概念,并能够区分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9(2分)下列属于分解反应的是()a蒸发食盐水得食盐b分离液态空气得氧气c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d蜡烛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考点:分解反应及其应用.专题: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分析:分解反应:一种物质反应后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其特点可总结为“一变多”,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蒸发食盐水得食盐,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b、分离液态空气得氧气,是利用了液态氮和液态氧沸点的不同,分离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c、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正确d、蜡烛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两种,不符合“一变多”的特征,不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解反应的特征(“一变多”)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0(2分)(2008揭阳)既要在一充满空气的瓶子中,将其中的氧气除去又不增加其他气体的成分下列物质在瓶中燃烧可达到目的是()a木炭b硫磺c铁丝d红磷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木炭、硫磺在空气中燃烧会生成气体;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红磷能在空气中燃烧,且生成物是固体解答:解:a、木炭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碳气体;b、硫磺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硫气体;c、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d、红磷能在空气中燃烧,且生成物是固体故选:d点评:解答本题要掌握各种物质的性质方面的内容,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11(2分)下列关于燃烧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b硫粉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专题: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分析:a、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硫粉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b、硫粉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而不是产生大量的白烟,故选项说法错误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故选项说法正确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蓝紫色火焰,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12(2分)下列装置气密性的检查方法,其中正确的是()abcd考点: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可以借助物理压强知识进行,据此解答解答:解:a、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则只能有一个出气口,此时试管内不宜有另一个导管,错误;b、加紧弹簧夹,液面不下降,则装置气密性良好,正确;c、此时的出气口还有长颈漏斗,错误;d、此时的出气口还有左端的导管,错误;故选b点评:装置气密性检查时,只能有一个出气口,这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3(2分)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过程如下,正确顺序是()给试管加热;熄灭酒精灯;检查气密性;把高锰酸钾装入试管,在试管口堵一小团棉花,用带导管的胶塞塞紧,固定在铁架台上;用排水法收集氧气;从水中取出导管abcd考点: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专题:物质的制备分析:制取气体实验中各操作目的:连接仪器,把实验室的单个仪器组装成制取装置;检查气密性,防止装置连接处漏气使收集的气体不纯或较慢甚至不能收集到气体;加入药品,在检查气密性后加入药品是防止因装置漏气需要更换仪器而造成药品的浪费;接下来,反应需要加热时开始加热;待气体均匀放出时开始收集气体;收集完在拆开装置时,注意需要的是先从水槽中移出导管再熄灭酒精灯,防止因停止加热而使水槽中水倒流入试管引起试管炸裂解答:解:a、选项中顺序错误,应该先取出导管再熄灭酒精灯;故不选;b、该项顺序符合操作要求,是正确的操作顺序故选;c、顺序中的错误较多且很明显,比如“检查气密性”被排在了“给试管加热”之后,已经开始加热了再检查装置气密性已经没有意义;另外顺序也是错误排序故不选;d、和c选择项相比,调整了的错误排序,但的错误顺序依然存在故不选故选b点评:正确理解实验中操作的目的为解决此类制取操作的排序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可以把死记硬背变得灵活轻松14(2分)在一定质量的氯酸钾中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并加热到不再产生气体为止,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m)与时间(t)关系的是()abcd考点: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专题:元素化合物知识型分析:a、该图表示出产生氧气随反应时间的关系,加热一段时间后,氯酸钾开始分解放出氧气,待完全分解后氧气质量不再改变;b、该图表示出变化过程中二氧化锰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二氧化锰是该反应的催化剂,变化前后质量不变;c、该图表示出氯化钾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开始反应前氯化钾质量为零,随反应进行其质量不断增大,直至完全反应,质量不再改变;d、该图表示出氯酸钾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加热开始时氯酸钾因温度不够而未分解,随反应的发生其质量逐渐减小,直到完全反应后完全消失解答:解:a、图示中,反应未开始即t=0时,即产生了氧气,与反应事实不符,故a不正确;b、二氧化锰为反应的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故b正确;c、图示中,氯化钾先随反应时间而增大,后又随反应时间而减小,与反应事实不符,故c不正确;d、图示中,加热一开始氯酸钾就分解而减少,待反应一定时间后其质量稳定在一定量而不再改变,与完全反应的事实不相符合,故d不正确故选b点评:分析坐标中与反应相关两量的变化关系,抓住变化的特点对曲线进行判断,可以轻松解答此类问题15(2分)生活中的现象可以用分子等微粒的知识加以解释,其中正确的是()a铝锭难被压缩,因为铝原子间没有间隙b在花园里可嗅到花香,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c石油气加压后贮存在钢瓶中,因为气体分子体积很小d温度计里的汞柱下降,因为原子随温度的降低而变小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铝锭难被压缩,是因为铝原子间的间隔较小,而不是铝原子间没有间隙,故选项解释错误b、在花园里可嗅到花香,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故选项解释正确c、石油气加压后贮存在钢瓶中,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气体受压后,分子间隔变小,气体的体积减小,分子体积不变,故选项解释错误d、温度计里的汞柱下降,是因为原子间的间隔(而不是原子)随温度的降低而变小,故选项解释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16(2分)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2所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a2cl 两个氯分子bco2 一个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一个氧分子co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dfe2+ 一个铁离子带两个单位正电荷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解答:解:a、2cl中的“2”表示2个氯分子,说法错误,应为“表示2个氯原子”,故a错误;b、co2 一个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一个氧分子,说法错误,应为一个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两个氧原子;c、c中说法完全正确,故c正确;d、fe2+表示一个亚铁离子带两个单位的正电荷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17(2分)对下列四种粒子说法正确的是()a它们表示四种元素b表示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显+2价c表示的元素是非金属元素d表示的是阳离子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元素的定义及原子和离子的核内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的关系分析 当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当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当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相对稳定结构是指最外层电子数为8,只有一个电子层时为2的结构解答:解:a、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四种微粒质子数相同,所以属于同种元素,它们表示三种元素,故a错误;b、表示的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2,容易失去,在化合物中通常显+2价,说法正确,故b正确;c、表示的元素是镁元素,属于金属元素,故c错误;d、粒子中质子数8小于核外电子数10,是阴离子,粒子中质子数12大于核外电子数10,属于阳离子,故d错误;故选b点评: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的区别和联系;掌握核外电子在化学变化中的作用和得失电子的规律特点;掌握元素的概念18(2分)据报道:爆炸性的高能n5+阳离子(氮元素的原子序数为7)被美国加州爱得华空军基地研究高能材料的化学家合成关于n5+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粒子的电子数为34b该粒子的质子数为34c该粒子由5个氮分子构成d它是一种由5个氮原子构成的单质分子考点: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原子的有关数量计算.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信息可知高能微粒n5+是一种离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所以n5+是n5失去一个电子得到的微粒,据此解答解答:解:a、由于氮原子的质子数是7,所以其电子数也为7,则5个氮原子的电子数是35,而n5+是n5失去一个电子得到的微粒,所以n5+的核外电子数为34,故a正确;b、由于氮原子的质子数是7,所以5个氮原子的质子数是35,而形成n5+后其质子数未变,所以其质子数为35个,故b错误c、离子和分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在该离子中是由5个原子失去1个电子构成,故c错误;d、n5+阳离子是一种由5个氮原子构成的离子,而不是单质分子,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较好的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应用的能力,学生应属于利用习题中的重要信息,并学会结合所学知识来解答信息题19(2分)(2011溧阳市模拟)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变化过程示意图,据此分析,错误的是()a化学反应前后原子数目没有变化b化学反应的本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过程c分子可由原子构成d示意图中的各物质均属于化合物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微观粒子模拟图型;化学反应模拟图型;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变化微观示意图及粒子构成模拟图,利用分子由原子构成等特点,明确反应前后分子的构成、种类及个数,判断反应中所表现出的规律解答:解:a、由反应的微观变化过程示意图,该变化前后都含三种原子、原子个数均为9个原子,因此反应前后原子数目没有变化;故a正确;b、由反应的微观变化过程示意图,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没有变化,但却可看出原子结合方式发生改变,可判断是原子的重新组合的结果;故b正确;c、反应前后的分子都是由原子构成,只是构成分子的原子种类、个数不同而已;故c正确;d、反应前的反应物中有由同种原子构成的单质分子两个,该分子构成的物质为单质,故d不正确;故选d点评:读懂表示分子构成的模拟图,是解答问题的基础;分子构成模拟图表示分子由原子构成,结构中不同的球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20(2分)(2008南阳)下列对分子、原子、离子的认识,正确的是()a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b原子是最小的粒子,不可再分c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后形成离子dco2和co性质的差异主要是由于分子间的间隔不同考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a、掌握分子的概念及其性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微粒;b、掌握原子的定义及其性质,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微粒;c、了解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特点;d、co2和co不是同一种物质,其构成的微粒分子结构不相同解答:解:a、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不能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故a错误;b、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微粒,它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故b错误;c、原子得到电子带负电,失去电子带正电,形成离子,所以c正确;d、co2和co性质的差异是因为分子结构不同,所以d错误故选c点评:了解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了解离子和原子的相互转化特点21(2分)(2010綦江县)含有氯元素的酸有多种,高氯酸是其中的一种已知高氯酸中氯元索的化合价为+7价,则高氯酸的化学式是()ahclbhclochclo3dhclo4考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常见元素与常见原子团的化合价;化合价规律和原则.专题:化学式的计算分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分别计算选项中氯元素的化合价,即可解答解答:解: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a、hcl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a=0,则a=1;故a错误;b、h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b+(2)=0,则b=+1,故b错误;c、hclo3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c+(2)3=0,则c=+5;故c错误;d、hclo4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d+(2)4=0,则d=+7;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计算指定元素化合价的解题能力22(2分)(2013大连)下列关于甲烷(ch4)的说法错误的是()a甲烷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b甲烷由碳原子和氢原子构成c甲烷中碳、氢元素质量比是3:1d甲烷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6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元素质量比的计算.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a、根据甲烷化学式的含义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甲烷的微观构成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相对分子质量为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进行分判断解答:解:a、甲烷是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b、甲烷是由甲烷分子构成的,甲烷分子是由碳原子和氢原子构成,故选项说法错误c、甲烷中碳、氢元素质量比是12:(14)=3:1,故选项说法正确d、甲烷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2+16=16,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3(2分)(2013黄冈)钇(y)是一种稀土元素,该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钇属于金属元素b钇原子的质子数为39c钇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8.91d钇原子的中子数为39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原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元素符号、元素种类等,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该元素的名称是钇,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39;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则钇原子的质子数为39,故选项说法正确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可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8.91,故选项说法正确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39;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则钇原子的质子数为39,而不是中子数为39,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及辨别元素种类的方法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24(2分)(2013福州)用“”和“”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微观示意图能表示化合物的是()abcd考点: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化合物为不同种元素构成的纯净物,因此在判断是否为化合物前首先要确定为纯净物;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为纯净物,而构成相同的分子为同种物质的分子;确定为纯净物后,再判断分子是否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为化合物的分子解答:解:a、图中有两种分子,为不同种物质的分子,该图所表示物质为混合物;故a不正确;b、图中有1种分子,为同种物质的分子,该图所示物质为纯净物;而该分子是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图所示物质是化合物;故b正确;c、图中4个分子构成相同,为同种物质的分子,该图所示物质为纯净物,而该分子是由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图所示物质是单质;故c不正确;d、图中有两种分子,为不同种物质的分子,该图所示物质为混合物,故d不正确;故选:b点评:分子同原子构成,构成相同的分子为同种物质的分子,同种物质的分子构成的物质为纯净物;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为化合物分子,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为单质分子25(2分)2013年“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是“水合作”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水是一种氧化物b鉴别软水和硬水可以用肥皂水c农药、化肥的不合理施用,会造成水体污染d自然界中的水经过沉淀、过滤、吸附后即可得到纯水考点:硬水与软水;水的净化;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专题:空气与水分析:a、根据水的组成分析;b、根据软水和硬水的鉴别方法分析;c、根据水的污染源分析;d、根据自然界中的水经过沉淀、过滤、吸附后得到水的组成分析解答:解:a、水是一种氧化物,故a正确;b、鉴别软水和硬水可以用肥皂水,遇肥皂水产生的泡沫少的是硬水,遇肥皂水产生的泡沫多的是软水故b正确;c、农药、化肥的不合理施用,会造成水体污染故c正确;d、自然界中的水经过沉淀、过滤、吸附后即可得到的水中含有可溶性的杂质,不是纯水故d错误故选d点评:水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宝贵财产,我们不但要了解它的特点,还要好好保护利用26(2分)用如图装置电解水,一段时间后的现象如图所示对该实验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甲试管中收集到的是一种可燃性气体b该实验能证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c向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能增强水的导电性d甲、乙两试管内收集到的气体的体积比为2:1考点:电解水实验.专题:空气与水分析:电解水时,与正极相连的试管产生的是氧气,与负极相连的试管产生的是氢气,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约为1:2解答:解:a、甲试管中收集到的是氢气,氢气是一种可燃性气体正确b、该实验能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水中没有氢气和氧气不正确c、向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能增强水的导电性正确d、甲、乙两试管内收集到的气体的体积比为2:1正确故选:b点评:化学实验现象是化学实验最突出、最鲜明的部分,也是进行分析推理得出结论的依据,掌握物质的性质和相互之间的反应关系,并有助于提高观察、实验能力27(2分)今上半年,云南等五省市持续严重干旱,造成人、畜饮水困难水是生命之源,应该爱护水资源下列净化水的方法中发生了化学反应的是()a通过蒸馏来净化水b通过过滤来净化水c用活性炭来净化水d用明矾来净化水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水的蒸馏、活性炭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明矾吸附水中的悬浮物等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对水消毒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解答:解:a、通过蒸馏来净化水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通过过滤来净化水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用活性炭来净化水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用明矾来净化水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d点评: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28(2分)(2011江津区)2011年3月11日,震惊全球的日本地震造成福岛核电站毁坏,致使放射性碘泄漏,造成了严重的核污染这里的碘是指()a碘离子b碘原子c碘元素d碘分子考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放射性碘的含义判断,碘原子有多种,放射性碘的原子是其中一个类型,它与其它所有的碘原子总称为碘元素解答:解:碘有多种同位素,它们同属于碘元素,不同的碘的同位素原子,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放射性碘就是其中一种,这里的碘是指放射性碘原子的总称,即指碘元素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元素的存在形式,理解元素的两种存在形式,明确化合态与游离态的区别,是解题的关键29某物质和二氧化碳反应后只生成碳酸钠和氧气,则该物质中()a只含氧元素b一定含钠元素和氧元素c只含钠元素d一定含钠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考点:元素在化学变化过程中的特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压轴实验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中的元素种类不变的特点,可得出本题的答案解答:解:因为二氧化碳中含有碳、氧两种元素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中的元素种类不变可知:生成物碳酸钠中的钠元素一定来自该物质,而且碳酸钠中碳原子、氧原子的个数比为1:3,而二氧化碳中碳原子、氧原子个数比为1:2,即该物质中一定含有钠元素、氧元素;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质量守恒定律中的元素种类守恒,难度较小,利用质量守恒定律可以推断物质的组成30(2分)下列各项:原子的数目 原子的种类 元素的种类 物质的种类 原子的质量 分子的数目,其中在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发生变化的是()abcd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再进一步分析不变量解答:解:分子分成原子所以分子种类一定发生了变化,分子种类变了,物质的种类也就发生了变化,原子进行重新组合,所以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都没有发生变化,原子的种类不变,元素的种类也不会发生变化,由于分子种类发生了变化,分子的数目可能变了,可能没变故选b点评:化学反应前后六个不变:原子种类、数目、质量、元素种类、元素质量、物质总质量;两个一定变:分子种类、物质种类;两个可能变:元素化合价、分子数目31(2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一切化学反应都是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的b镁在空气中燃烧,虽然生成氧化镁的质量比镁大,但这个反应也遵循质量守恒定律c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加热后试管中残留物比反应物质量小,但这个反应也是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的d水蒸发为水蒸气,质量没有改变,由此可说明化学变化是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解答:解:a、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故一切化学反应都是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的故a说法正确;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镁和氧气的质量和等于生成的氧化镁的质量,故b说法正确;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物中有氧气,故反应后试管中的固体残留物比反应物的质量小故c说法正确;d、此变化为物理变化,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化学变化故d错误故选d点评: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反应,不适用于物理变化,同学们在判断时一定要注意此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32(2分)mg红磷在含ng氧气的空气里燃烧,生成pg五氧化二磷,则()ap=m+nbpm+ncpm+ndpm+n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物质质量守恒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可知:参加反应的各物质质量之和等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据此来分析判断并作出解答解答:解:m g红磷在ng氧气中燃烧时,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恰好反应时五氧化二磷的质量等于(m+n)g,即p=m+n,不恰好反应时即红磷或氧气有剩余时,五氧化二磷的质量应该小于(m+n)g,即pm+n,所以五氧化二磷的质量p与氧气和红磷的质量关系为:pm+n,与选项d相吻合故选d点评:反应物的物质质量比若与根据化学方程式所计算的反应物间各物质质量比相符,则反应物恰好完全反应,否则会有物质剩余而未全部参加反应33(2分)(2010蒙山县二模)已知反应3a+2b2c+d,a、b两物质完全反应时的质量比为3:4,若生成c和d共140g,则反应消耗b的质量是()a60gb80gc90gd120g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物质质量守恒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和跟生成c和d的质量和相等解答:解:由质量守恒定律,生成c和d共140g,则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之和也为140g,而a、b两物质完全反应时的质量比为3:4,故反应消耗b的质量是140g=80g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质量守恒定律中的物质总质量不变的特点,难度较小34(2分)(2012西藏)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m、n、q、p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则关于此反应认识不正确的是()物质mnqp反应前质量(g)181232反应后质量(g)x26212a该变化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b反应后物质m的质量为13gc反应中n、p的质量比为5:4d物质q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压轴实验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计算出x的值,再根据化学反应后,质量增加的物质是生成物,质量减少的物质是反应物结合表中数据进行分析解答: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所以18+1+2+32=x+26+2+12,因此x=13g;m、p质量都减少,是反应物;n增加,是生成物;m反应掉了18g13g=5g,p的反应质量为32g12g=20g,生成的n的质量为26g1g=25g数据可以如下处理:物质mnqp反应前质量(g)181232反应后质量(g)x=1326212质量变化5+25020a、反应物是两种,生成物是一种,属于化合反应而不是分解反应,故a说法错误;b、反应后物质m的质量为:18g5g=13g,故b描述正确;c、反应中n、p的质量比为:25g:20g=5:4,故c说法正确;d、物质q的质量在反应前后不变,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故d说法正确;故选:a点评:在化学反应中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总和35(2分)(2009兰州)将“神舟七号”飞船送入太空的是“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火箭工作中发生的反应为c2h8n2+2r3n2+4h2o+2co2;其中r的化学式是()an2o4bno2cn2odch4考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元素质量守恒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则利用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2h8n2+2r=3n2+4h2o+2co2,借助反应物和生成物中所含的原子的种类和数目相同来推断化学反应方程式中r的化学式解答:解: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2h8n2+2r=3n2+4h2o+2co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相同,h原子在反应前后相等,反应前有2个n原子,而反应后共有6个n原子,则r中有4个n原子,反应前没有o原子,而反应后共有8个o原子,则r中有8个o原子,又r的化学计量数为2,则r的化学式为n2o4,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运用化学方程式和质量守恒定律来推断物质的化学式,学生应学会利用守恒法来分析解答二、填空与简答(每空1分,方程式2分,共30分)36(4分)用相应的化学用语填空(1)5个氢气分子5h2 ; (2)一个铜原子cu;(3)2个铵根离子2nh4+; (4)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2o3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1)根据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国际客运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河北秦皇岛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招聘3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参考
- 2025年升级助手考试题目及答案
- 2025江苏淮安市洪泽经济开发区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招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突破训练)
- 滑板礼仪知识培训心得
- 2025北京市延庆区教育委员会第二批招聘教师87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完整答案详解一套
- 创意拍摄角度探索镜头运用技巧
- 2025安徽阜阳市颍州区教育局面向本区教育系统选调专职教研员6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考点梳理)
- 彩钢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北京第五实验学校招聘38人模拟试卷带答案详解
- 湘潭钢铁集团有限公司2026届校园操作类招聘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山东初级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题库及答案(2025年)
- 2025天津宏达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及所属企业招聘工作人员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JCT2158-2012 渗透型液体硬化剂
- 二年级语文课前三分钟演讲稿一诺千金成语故事
- 民航安检理论与实务-物品检查知识
- 高速铁路客运服务礼仪第一章高速铁路客运服务礼仪基础知识
- 铁道概论高职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郑州师范学院教师招聘考试真题2022
- 北京市中考新定义练习题
- 社区矫正人员心理健康讲座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